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達·文西
人生活在這天地之間,要學會為自己的生活打算。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生活奔波,很多人在這個城市裡面幾乎匆匆忙忙,從未敢停留下半分,因為每當你停留下來之時,你所有的工作都會堆積而來,從來都沒有讓你休息的餘地。而勤勞是每一個人該有的品質,因為只有勤勞才能夠讓你走向成功,只有勤勞你才能夠在這社會生存。正因為人類勤勞,所以人類最終生活的越來越好,並且也正是因為勤勞,所以人類才有了進化成人的機會。所以勤勞塑造了人這一動物。
而勤勞也是世間萬事萬物所固有的品質,每一種動物都必須要勤勞才能夠吃到食物,才能夠維持生命。然而在這世間卻依然還有那種懶惰的人,他們不願勞作,只想等著別人把食物送到他的面前,還要餵他,這樣他才吃。對於這種人,他是活的不長久的,就像我們接下來要講的一個故事的主角,他就是這樣子的。23歲都要父母餵的河南巨嬰,父母雙雙去世後,他的結局怎樣了?
這個人他的名字叫楊鎖,他其實原本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一個懶人。然而因為她是她父母的老來子,所以受盡了他父母的寵愛,他父母甚至還害怕他走路太累,因此去上學的時候都還是挑著扁擔送他上學的,而且到長到十多歲的時候都依然要母親餵飯,母親添衣。別人家的孩子那個時候早就在外面亂跑亂蹦了,而他卻依然呆在家裡面,可是他父母卻覺得他的孩子非常的乖巧,因此對他是愈發的寵愛。只是後來他的父親去世了,只留下母親和他,而母親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有的時候累得頭昏眼花,想要讓他幫忙,可是他竟然還對母親大打出手,因此母親都不敢再讓他幫忙了。
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母親因為積勞成疾最終也離開了這個人世間。只留下楊鎖一人在這個世間生存。這時候的他失去了雙親,便再也沒有生活自理能力。他的父母給他留下了很多糧食,可是他硬是不肯去煮,於是他就過起了乞討的生活,到村子裡面去向鄉親們乞討,這樣來過日子。而他的堂哥也對他動了惻隱之心,還為他找了一份工作,可是楊鎖之後還嫌這份工作累,於是才幹了一天就不幹了。後來他又成了無業游民,每天都在村子裡面乞討。之後,更是直接餓死在家裡了。
讀取楊鎖的故事,我們不禁反思人生於這天地之間難道不是來受苦的嗎?反而楊鎖是來享受的。他來到這世間因為是老來子,所以受盡寵愛,他的父母從來都不給他勞累之後才養成了他這種性格。我們應該要學會勤勞,只有勤勞,我們才能夠在這世界上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