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權重將變,家長卻哭了!音樂美術與升學掛鈎是好事嗎?

2020-12-22 姚哥說教育

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中考改革試點、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

中考改革試點進度表顯示,力爭到2022年全面實行美育中考。學校美育課程要全面開齊開足,成為學校美育工作今後的主要目標。

音樂、美術、書法是比較常見的藝術類課程,在開好這些課程的基礎上,義務教育階段將逐步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藝術課程。

目前全國有4個省開展美育中考計分,同時有6個省、12個地市開始了美育中考計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間

下面是雲南的新中考方案:從今年新初一開始執行該政策

分數恐怕還是學生命根

素質教育的推進,終於再次像體育考試那樣,以計分數的方式落地了。

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將與智育一道,分數變重要。過去文化課分數是學生的命根,刺激了文化課補習機構風行30年,中考體育和理化生實驗分數成為中考成績一部分,刺激了體育產業活了將近10年,現在音樂,美術,勞動逐漸也要進入中考,是不是再次帶動相關產業再火10年?(補一刀,藝考生的優勢將會越來越小,競爭壓力倍增哦……)

分數,依然是學生的命根!只不過現在的評價指標變得更多元罷了!

姚哥其實一直有個疑惑,中國的教育到底在培養什麼樣的接班人?

借著目前中美貿易大戰的空隙,我想談談中美關於教育領域的戰略諜戰。可能扯的有點遠,但表達的主題是明確的。

姚哥曾經跟出國學醫的叔叔聊天說:80年代移民去美國做餐飲,發啦;90年代移民學醫學、法律、計算機、會計這些比較實用的學科,回國效力啦;00年代以後移民就學習歷史、美術、哲學、這些無用之學,純屬鍍金香蕉人啦。

這種觀點,聽起來很嚇人,但事實真的是這樣。我表叔說,目前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學生封鎖了很多專業,特別是一些尖端的技術專業,但是同時也開放了很多歷史、美術、哲學等專業,只要你願意繳費,基本都能給你博士的頭銜,要是你能發表一些污衊中國發展的言論,詆毀中國文明的論文,可能獎勵更高。

素質教育是必須的,但是事關基礎科學,自然科學,生物科學,物理科學層面的基礎培育更應該加大力氣,就像錢鍾書老先生曾無情諷刺脫離經濟發展的藝術家們不事勞作「唱歌的蟬就應該餓死,準備過冬的螞蟻就應該活著」,姚老師並不是否認文史哲的作用,像音樂,美術等方面,就讓專業的人來做就行了!普通人作為修養的一部分,常規的訓練了解已經足夠了。

其實反對聲真的挺多

當前學生壓力已經很大,再多考幾門,考生應試負擔是否加重?城鄉教育差距大,城鄉學校在藝術類教育方面尤其存在巨大鴻溝,美育入中考是否影響教育公平?中小學的藝術教育本應以薰陶、審美為主,進入應試層面是否捨本逐末?

客觀來看,將音樂、美術納入中考,學生在學習其他文化課程的同時還要分出精力重點學習、複習音樂、美術課程,學習壓力進一步加大。同時,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課外培訓機構勢必會開發出音樂、美術方面的課外補習班,進一步擠佔學生的休息時間。

此外,通常城市孩子接觸音樂、美術教育較早,而經濟欠發達地區孩子往往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美育入中考,在一些人看來將導致「教育改變命運愈發困難」。除此之外,每個人的藝術天賦各有不同,很難一概而論,將所有考生放在統一的標準之下進行考試,容易有失公允。

美育教育首先應該教導學生養成從生活實踐中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習慣。習慣的養成不僅需要激發興趣,還需要學生做到日積月累、持之以恆。提高學生藝術素養的關鍵不在於學生記憶、理解了多少知識點,而在於從激發孩子興趣到養成習慣這一重要步驟。人們擔心,考試作為一種壓力手段,如過度使用不但不能倒逼孩子提升藝術素養,反而會傷害孩子接受藝術薰陶的積極性。

在美育入中考的討論中,一個玩笑段子在網上流傳:有人建議將「睡覺」納入中考,學生每天睡覺必須達到8小時,否則不能及格。這個段子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前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也是一個提醒:學生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考試範圍不應無限制擴大,否則將有損學生的身心健康。

大趨勢已定批評意見很難撼動

長於智、疏於德、弱於體美、缺於勞這是目前中國學生德智體美勞發展的基本現狀。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五育,即德育、智育、體育、美育與勞動教育。體育中考正逐年增加分值,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在此基礎上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美育教育改革,稍慢一步

從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到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三愛教育」,勞動教育改革也提上日程。

早在2015年,教育部聯合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之前,中小學要推動建立課程完善的勞動教育體系,並且,勞動評價將記入學生檔案,作為升學評優參考依據

上海開展勞動教育較早。自2014年起,上海明確參加公益勞動和志願服務課時為高中生60課時、中職生20課時,初中生公益勞動80課時、職業體驗32課時,並納入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去年上海市普陀區樹德小學把做家務列入家庭作業,曾引發熱議。這在上海市並非孤例,上海已經有不少中小學,把勞動教育玩出了花樣。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學校教育評價體系做出了全面部署,最突出一點,是從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走向德智體美勞全面評價體系

精英教育階段只需要通過統考把「尖子生」挑出來送入大學深造,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階段,改革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引導中小學校克服過去應試化的價值取向。

歷史教訓希望多吸取

自體育進中高考,社會對其淪為應試課程的擔憂就未曾停息過。這是體育、美術課的尷尬,不納入升學考試被邊緣化,納入又被應試化。

考什麼就教什麼,教什麼才學什麼,基礎教育應試傾向的根源,是升學率壓倒一切

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是《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重點任務。

文件從各級黨委和政府層面提出要求,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其實這些主體的考核指標屬於外在因素,真正的考核指標在學生家庭,在學生個人,只要教育是家庭和學生命運改變的途徑之一,就必然有競爭,有考核標準,目前把素質教育納入升學考試,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分數又怎麼量化呢?

以江蘇南京美育中考為例,分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部分。過程性評價重平時表現,每學期滿分100分,音樂、美術各50分,佔總成績60%;終結性評價憑考試,滿分也100分,音樂、美術各50分,佔總成績40%。

地理、科學、社會、生命科學、信息科技、藝術、勞動技術為非計分科目,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以等第形式呈現,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第。

綜合素質評價首先要「可信」,不能有水分,更不能弄虛作假;其次要「可比」,要用事實、數據、證據說話。總之,要積極探索「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招生錄取方式改革。姚哥不得不說,方案的確是好方案,但這樣的方案到底有多少可操作性?中國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性導致資源的稀缺性矛盾時刻存在,這就導致只要有漏洞,就會產生灰色交易,就會產生新的不公平,就會導致新的腐敗甚至塌方式的教育災難,毀掉的可能是成千上萬的家庭希望。

目前最大的難題是缺教師、缺場地、缺保障。由於師資不夠,不少學生的體育、音樂、美術課都是數學老師教的。勞動教育的專業師資力量更是舉步維艱。

只要看到發展空間,校園內的缺口,會被校門外的機構填補。不少家長看到將藝術課納入考試,第一反應是課外輔導機構要火,輔導費很貴

智研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藝術培訓賽道共融資26起,佔全行業融資總額的27%,包括2起單筆億元及以上的融資。美術、音樂、舞蹈教育,預計市場總額將達到2500億元。

市場規模的擴大意味著家庭在教育支出方面的開支將會更大,怪不得很多中產階級家庭看到這個政策的時候出了一個哭笑不得的段子:這是國家又想方設法讓我多消費啊,可是哪裡有錢消費呢?

相關焦點

  • 音樂美術與升學掛鈎,中考權重變了!
    繼體育進中考後,美育接踵而至,音樂、美術等科目也不再是副課,一樣與分數、升學掛鈎。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將與智育一道,分數變重要。分,依然是學生的命根?音樂、美術、書法是比較常見的藝術類課程,在開好這些課程的基礎上,義務教育階段將逐步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藝術課程。同樣定在2022年,學校美育課程要全面開齊開足,成為學校美育工作今後的主要目標。
  • 音樂美術入中考,需堅決避免升學導向
    要求把美育納入中考,和升學掛鈎,但不一刀切,而是給各地探索自主權,教育部的這一決策部署符合教育改革「先行先試」原則,在積累試點經驗基礎上穩步推進,也有利於完善改革方案,發揮改革的正面效應。  將美育納入中考,很多人關注怎麼考才能確保其公平、公正,但更應關注的,其實是此舉將要求所有學校開齊開好美育課,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意識、能力,進而完善其自我認知。
  • 鄂爾多斯初中畢業升學體育、美術、音樂考試時間定了!
    鄂爾多斯市教育體育局關於印發《鄂爾多斯市2020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音樂美術考試實施細則》的通知各旗區教育體育局,直屬各學校:現將《鄂爾多斯市2020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音樂美術考試實施細則》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制定實施辦法,認真組織實施。
  • 蘇州家長注意!江蘇中考政大變!美術、音樂將計入中考總分…
    音樂、美術將放入學業水平測試中,測試結果以A、B、C、D四個等級呈現。2019年起,音樂和美術學科將分別以滿分5分計入中考總分,考試擬採用「人際對話」的方式,試題由泰州市教育局組織命題,考試時間為初三上學期。
  • 美術/音樂將加入廣州中考,普及藝術教育因何重要?
    近日,一則廣州市教育局印發《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生物學信息技術音樂美術等科目考試實施方案(試行)》,明確將實行「全科開考」,其中廣州中考地理、生物學、信息技術、音樂、美術等5個科目屬於錄取參考科目的消息引爆了各位家長的朋友圈。
  • 音樂美術也要計入總分,家長要瘋了
    話音未落,帶著孩子拉練的家長還沒緩口氣呢,教育部又說,音樂美術也得加上。2022年開始,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音樂美術變成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可是呢,用制定規則的手段,把體育美術音樂強行納入在考試的總分裡,這操作實在拉胯。
  • 音樂美術各佔10分,納入中考,河南許昌是試點之一,今天下午開考
    河南這一屆中考變化很大,新增了生物地理,八年級時已經考過了;新增了音樂美術,並不是每個地區都考,河南許昌是試點之一,今天下午考音樂美術。突然音樂美術作為試點納入了中招,各佔10分,那麼從小有畫畫興趣並且上過繪畫班的孩子高興了,從小喜歡音樂並且上過音樂班的孩子也高興了,什麼也沒上過的沒有一點基礎的孩子要全靠老師發的資料備考了,這20分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有時候少一分就無緣重點高中,增加了音樂美術考試真的很尷尬。
  • 教育藍皮書:半數家長未明顯感到減負效果 擇校競爭和升學壓力系主因
    不過,記者注意到,實施減負政策後,家長的校外培訓選擇從此前的注重學科競賽、培優、補習類科學培訓,轉變為大大增加美術、書法、舞蹈、音樂等興趣類素質科目的培訓。  從上述數據綜合來看,校內課業負擔與校外培訓負擔雖有所變化,但是減負前後的差別不大。
  • 學美術真的能考上大學嗎?想讓孩子學美術的家長必看
    神一般的腦迴路,美術藝考是專門給美術特長生設立的升學通道,為什麼考不上大學?你當全國每年幾十萬的高考美術生是擺設?你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是對於美術藝考的質疑?還是想探探底,了解一下升學率,加入美術生大軍?
  • 家長會|學美術還是學音樂,怎麼選?近千名家長各有主意
    有近千名家長參與了本期「成長讀本」的小調查,近九成家長表示,自家的娃有藝術特長。有一半的家長很努力地培養孩子的藝術特長。而同時,多所高中老師透露,和去年相比,今年特色班的熱度明顯提升。大數據今年杭城高中特色班總共將錄取845人,美術類所佔比重最大,其次是音樂類,再是傳媒藝術類。
  • 當興趣愛好變成升學工具,我該微笑還是哭泣?
    在新聞發布會上,領導宣布要逐步把中考體育的分值提高到跟語數外一樣,另外還要增加美術和音樂作為考試科目。這種調整畢竟是牽動千萬人利益和神經的消息,毫無疑問地引發全網家長圈的熱烈討論。 ☀ 睡眠培訓班興起睡眠還要培訓嗎?當然要了!睡眠培訓其實在現實裡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大部分是面向成年人而已。如果要考睡覺,這些機構就會第一個出來宣傳:人和人之間的睡眠質量差異是巨大的,同樣睡8小時,有的人充分休息,第二天精神抖擻;有的人徹夜難眠,第二天變國寶。
  • 中考音樂、美術分等級,D檔以下無緣重點高中,音盲的出路在哪裡
    音樂、美術進入中考已經成為定局,唯一的問題是如何考?佔中考總分的比例是多少?對升學有多大影響? 11月30日,廣州市招考辦發布了《關於做好2020學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部分錄取參考科目考試的通知》。對此有了明確的結論。
  • 海門師生家長,教育局最新通知!音樂、美術納入中考!最高20分!
    這幾天,南通市教育局依規主動公開了市教育局關於印發《初中生藝術素質測評方案(試行)》《初中生藝術素質過程性測評指標體系(試行)》的通知,在不少家長群廣泛傳播,很多家長比較納悶的是,為什麼又要納入中考?考試科目新增音樂、美術的話,什麼時候開始考,怎麼考?
  • 廣東推行高中學分制,將直接與畢業掛鈎
    廣東推行高中學分制,將直接與畢業掛鈎 2020-10-29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市教委四項措施堅決治理奧數成績與升學掛鈎
    市教委將採取四項措施堅決治理奧數成績與升學掛鈎。    北京市教委負責人表示,本市歷來明確反對並禁止在義務教育階段舉辦任何形式的學科競賽,2003年,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小學管理行為的通知》。2009年,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發布《關於進一步治理利用培訓機構選拔學生幹擾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秩序行為的意見》。
  • 將音樂、美術納入中考,最高20分
    近日,南通市教育局發布了《初中生藝術素質測評方案(試行)》,與江蘇其他已經確定的城市一樣,南通市也確定了將音樂、美術納入中考,從2023屆初中應屆畢業生開始,以分數計入中考,具體情況如何
  • 高一提前進復旦,3月報名無門檻,和升學掛鈎嗎?
    總結網友&家長最關注的兩大問題:1.復旦先修計劃,與高考升學掛鈎嗎?2.其他省市名校,會有高中先修計劃嗎?到2015年,清華考慮將大學先修課與自主招生銜接,給予相應優惠或加分體系。然而好景不長,先修課被質疑用來大學「掐尖」。
  • 分值都變了,還能說體育課不重要?
    意見指出,體育分值將與語文、數學、英語並列同為100分,音樂、美術、勞技也將列入考試項目,生物、物理、化學要考實驗操作,首次計入中考成績。單就這一個省份的舉措來看,真為雲南省教育廳鼓掌,體育課受不受重視在學校往往跟分值掛鈎
  • 中考迎來大改革:體育、音樂、美術將納入總分!家長很吃驚
    中考將迎來新政策:將增加體育、音樂、美術三項科目現在中小學階段教育越來越被重視,今年教育部發布新通知,將增加體育類的作業設置。之前要求把體育的分值提高,現在又要把音樂和美術加入到中考總分中,這一舉動引來了很多爭議。武漢「新中考」模式開啟,科目高達15門對於教育部關於中考的改革,全國中小學也是積極響應,首當其衝的是湖北省武漢市,他們已經推出了「新中考」政策。
  • 教育部:體育、美術、音樂……都將計入中考總分!新一輪「報班」開始了
    美育課程以藝術課程為主體,主要包括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課程。前不久,我們剛剛寫過一篇,不少家長已經開始提前布局體育和藝術類的培訓班了,也正因為「美育中考」政策的進一步落地,近日少兒美術類的課外培訓班又一次迎來一波報名小高峰。畢竟早一些布局「美育」,還能搶佔中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