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閱讀)
之前在做講座作問題徵集時,我發現,許多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
據說現在中高考加大了原版內容,原版精讀更加重要了,但也有種說法是體制內就不要花太多力氣在原版上,不然投入產出比太低。到底哪種說法是對的呢?
高考英語閱讀現在的趨勢,因為有核心素養,所以內容五花八門,而且確實是坊間所說的原版內容。
但是我要和大家認真地劃一個重點——所謂的高考出現原版內容,這個「原版」不是指原版小說,高考到現在沒有出現過小說節選。
這個原版指的其實是外刊閱讀——海外刊物、報紙,海外官網上的文章,涉及內容有科技、經濟、人文、地理、生物等等,所以注重平時閱讀理解和積累是非常必要。
填空題來自《紐約時報》——
(圖片來自網絡,非考題)
來看看考題的實際難度——
完形填空來自英國《衛報》,讓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發展給旅遊業帶來的挑戰。
(圖片來自網絡,非考題)
閱讀理解來自《金融時報》:
(圖片來自網絡,非考題)
就連概要寫作的文章,都來源自美國環保署網站,大意是蜜蜂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這和運輸、農作物使用殺蟲劑以及環境有關。要求考生閱讀完總結論點,不能超過60個詞。
全卷含英劇美劇,英美報刊原文多篇,全部原文!
同樣,2020年上海春考英語的完形填空題疑似來自《華盛頓郵報》——其實,從英美報刊原文中進行摘編和改寫,一直是英語試題命題的方式之一。雖然命題專家已經根據考綱要求進行了適當的改編,但對於原版閱讀基礎薄弱和平時低水平刷題的同學來說,還是具有相當大的難度。
這個趨勢也表明,無論是上海還是全國,學生未來將要面對的高考英語試題,都可能來自原版專業外刊文章!就算在體制內,也要堅持英語原版精讀。
但是,堅持歸堅持,力氣要花在刀刃上才行。
在有限的時間裡面選擇什麼來讀,大家可以去把控的。
可能我們的大部分家長,孩子還處在幼兒園和小學年齡段,在這個時期強化原版能力沒問題,但到了初中的高年級之後,如果孩子學業非常緊張了,我覺得可以原版小說類放一放,如果還有時間讀原版的話,重點放到科技、經濟、人文、地理、生物上來。
有家長問我,孩子看英語原版小說很起勁,但是對社科自然類的內容卻不感興趣,這個怎麼辦?
其實,這是很常見的現象,不要說孩子,我們大人讀小說也會津津有味 ,讀到科普文章有時也會覺得比較費力。因為小說有情節,一是比較有吸引力,二是相對比較容易讀,哪怕孩子看不懂,連蒙帶猜都可以往下走,沒有障礙。
但是我們功利一點說,小說的內容,從目前來看,考試是幾!乎!不!考!的!
所以,到了初中時,如果孩子時間很緊張,我建議可以把英語原版小說放下,而是去看BBC網站上的文章, China Daily這樣的文章,或者類似上海學生英文報,從小學、初中到高中都能夠找到相應的內容給孩子看,一周一份,內容新鮮。我自己的孩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到現在就沒有間斷過。這份刊物到高中專門會發外刊的合集,還有點評。
此外 ,我再提醒大家一點,在孩子的英文原版閱讀上,文科生、理科生還得穿插著來。
是的,現在高考數學是文理一張卷子了,但一般來說,孩子到了初中,家長基本能感受到TA是偏向文科型還是偏向理科型了。如果孩子偏向於文科,即使英語不怎麼好,只要看到人文社科的文章,基本看到開頭猜都能猜得出在說什麼,但理科生就會比較難猜出來。倒過來也是一樣的。
所以,如果是理科生,就要多看人文社科類的文章,如果是文科生,就要多看科學研究的文章,補足本身知識的不足。
最關鍵的是,孩子必須在平時要多看多練,才能夠保證在中高考閱讀能夠拿到絕對優勢的分數。
▼點擊這裡進入微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