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人民時評:使我們的文化符號充滿魅力

2021-01-11 人民網

  更加強調文化本身的價值,將成為未來打造文化IP的重要導向

  

  針對文化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智慧財產權)評價中的「唯流量論」、惡意炒作等不良現象,日前舉行的第十三屆北京文博會發布了《面向高質量的發展:2017—2018年度IP評價報告》,首次從國家文化建設的角度評價和思考IP成長與培育,避免商業利益的過度影響。對於文化產業來說,此舉有助於為IP建設樹立路標,從而構建屬於當代中國的文化符號。

  當下文化語境中,IP的概念,主要指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產品或文化形象。無論是商業博弈還是國家間文化軟實力的對比,一定程度都包括IP之間的競爭。比如,好萊塢電影就是依靠塑造眾多經典IP,吸引了全球數十億觀眾。IP發展,已經成為打造世界級文化符號、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有效路徑和方法,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2012年以來,中國文化產業總產值從不到4萬億元攀升到10萬億元,高速發展態勢良好,文化產業欣欣向榮。網際網路給中國的文化生產方式和運營模式帶來了巨大變化,培育了大量原創IP,塑造了一批文化符號。與此同時,也存在著「產業大而不強,作品多而不精」的問題。而且,在什麼是IP、如何評價IP等問題上同樣存在混亂,如認為IP就是「流量」,在實際操作中購買「水軍」或「刷流量」;還有一些人通過無底線炒作吸引眼球,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不利於文化符號的打造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需聚焦高質量發展,重視IP建設,做大做強IP。

  有鑑於此,此次北京文博會發布的評價報告從文化價值、產業價值兩個角度構建了IP全面評價體系。結合IP定義和時代特點,在客觀量化數據、可比較的基礎上,以用戶參與度、口碑評價、開放度等作為評價IP的主要因素。通過評價體系的引導,扭轉粗放的產業增長方式。這一評價體系顯示,具有傳統文化或中國歷史背景的IP優勢比較明顯,特別是《西遊記》《三國演義》等傳統文學IP,以及武俠經典IP,在排行榜前20名中佔比約一半,證明經典傳統文化具有相當持久的文化熱度,以及歷久彌新的文化價值。更加強調文化本身的價值,也將成為未來打造文化IP的重要導向。

  網際網路企業是中國IP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未來的國家文化符號建設需要依託網際網路,引領中國文化IP走出去,將東方文化傳播到全球,為世界文化產業作出中國貢獻。從數據看,當下中國的文化IP「正在成長過程中」,尚未實現良好的多領域共生。中國的IP發展不能照搬國外模式,需要走自己的IP打造之路,構建自己的文化生產方式。大企業打造強勢IP,已積累了更多可供長線發展的文化資產,使企業具有更強競爭力和生命力,也成為打造國家文化符號的重要力量。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以文化IP建設為抓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打造更多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隨著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企業參與到主流文化建設,一大批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俱佳的文化產品已經誕生,期待更多的文化IP脫穎而出,更好構築中國精神、彰顯中國價值、呈現中國力量。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05日 09 版)

(責編:曹昆、黃策輿)

相關焦點

  • 媒體融合背景下黨報如何傳播主流聲音——基於「人民時評」與...
    被譽為「網上第一評」的「人民時評」是人民網於2001年3月21日推出的網絡時事評論,一直以來是人民網與《人民日報》共享的欄目。2011年5月起,人民網進行新一輪改版,在人民網觀點頻道推出專屬的網絡評論專欄「人民網評」。 本文所研究的「人民時評」指《人民日報》評論版的「人民時評」欄目,「人民網評」指2011年5月人民網改版後觀點頻道的「人民網評」欄目。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讓大眾文化滋養人的心靈
    一個文化人的離世,引發如潮感懷,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文化現象。如果不是被他的作品吸引過、感染過,如果他的作品不曾陪伴過自己的青春,人們不會對他如此感念。「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人們記誦這一嵌入14部作品首字的「名句」背後,正是金庸武俠作品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產生的對讀者心情怡養、心智啟迪、心靈溫潤的影響。
  • 如何寫好時評?「人民日報評論」的優秀作品與你分享!
    平時在寫時評,我們可以借鑑其文章結構、說理方法、邏輯思路等。當然,不少精彩句段如果掌握得當,學會融會貫通,也是可以直接運用於自己的寫作之中的。 閱讀好的時評文章,既能讓我們從中學到寫作的邏輯性、思辨性等知識,掌握好寫時評角度與構造論點的方法,又能讓我們了解如何把握社會熱點、找到寫評論的素材。 下面我們來共同來學習一下8月份的人民日報評論中的熱點時評。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
    文物承載著燦爛文明,傳承著歷史文化,是我們的寶貴遺產,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子孫後代。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 那些充滿趣味的蘭州文化符號
    羊皮筏子已然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而與羊皮筏子相類似的蘭州獨特的文化符號,則更讓總編們興致勃勃。在蘭州水車博覽園參觀時,遇到推磨水車、腳踏水車等一些能夠身體力行進行嘗試的項目,各位老總都是躍躍欲試,昔日裡惜時如金的他們此刻卻耐心、自覺地排起了長隊。
  • 【時評】人民日報評論員:向新時代最美奮鬥者致敬
    【時評】人民日報評論員:向新時代最美奮鬥者致敬 2020-11-27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閱讀經典,成就「今典」
    我們閱讀經典作品,也要以優質的創作、精純的閱讀、大眾的文化參與,成就今天的經典      閱讀是永恆的,載體卻不斷更新。第二十三個「世界閱讀日」前夕,一些商家推出新的電子書閱讀器,努力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
  • 申論大作文優秀結尾3大特徵,仿寫人民日報時評文章結尾4大要求
    那麼我們今天就跟著人民日報時評文章來學習,申論大作文結尾是如何完成的?一、我們界定下好的結尾標準:1、 論點突出、高度凝練2、 短促有力、意猶未盡3、 邏輯緊密、語言通暢尋找重點二、如何跟人民日報時評文章學寫結尾?
  • ...以職業教育賦能脫貧攻堅(人民時評);8、我國城鄉低保標準同比...
    除了頭版內容,今天《人民日報》涉及財經的主要內容還包括:1、津石高速通車,兩地通行時間至少縮短一小時——一條快道通津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2、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3、文化和旅遊部表示 繼續執行「75%」政策;4、「十三五」期間 地下空間開發直接投資規模約8萬億元;5、外交部發言人——國際社會應共同反對「疫苗民族主義」;6、努力成為領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裡手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牽媽媽的手」,守望家風報春暉
    家風傳統、親情牽掛、故土情結、孝悌觀念,這些傳統文化中寶貴的道德因子,不僅並未因為現代浪潮的衝擊而沉沒,反而愈發顯示出反哺個人、黏合家庭、軟化社會的強大魅力      有多久沒對媽媽說心裡話?有多久沒吃過媽媽做的飯?有多久沒陪媽媽散步?有多久沒牽過媽媽的手?
  • 人民日報時評、妙詞、金句、美段集錦
    你好,珠峰新高度伴隨的時評妙詞、隊員金句、優美語段。 時評妙詞 我們已經出發。8848.86米不是終點,是起點。——《新華網》時評 用科技測量雄偉珠峰,用腳步丈量大千世界,用精神標註中國高度。
  • 人民時評 | 讓民法典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人民時評 | 讓民法典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2020-06-13 0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國考備考:跟人民日報學申論寫作,想不得高分都難
    人民日報可以幫你寫好申論。今天重點推薦人民時評欄目,這個欄目就社會關注度大的新聞事件,尤其是關係國計民生的社會熱點事件,總會作及時、準確、深刻的評論。考前讀讀這些文章,定會給你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歡迎轉發收藏!
  • 25個高考作文熱點話題(好題與時評)
    、搖籃》《鄉村善治,為發展凝聚合力》《築巢引鳳,助力鄉村》《新農村需要新鄉賢》(人民日報)《守護好鄉愁才能留住根》(人民日報)《記住鄉愁就是記住春天》(人民日報)《農村空巢,時代之痛》《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中華文化的根在農耕文化》(許嘉璐)《記住鄉愁,就是記住春天
  • 快向人民日報學習,這4點很重要
    近幾年高中生寫作文一定要關注最新實時熱點素材,尤其是重點關注《人民日報》為主的一些官媒等,他們不僅及時報導大事件、針砭時弊,而且嬉笑怒罵、貼近生活,真正成為傳播正能量、引領輿論、體貼百姓的好媒體,時評文章自然被高考命題組關注。
  • 高考學生要向人民日報學寫文章
    《人民日報》為主的一些官媒等,他們不僅及時報導大事件、針砭時弊,而且嬉笑怒罵、貼近生活,真正成為傳播正能量、引領輿論、體貼百姓的好媒體,時評文章自然被高考命題組關注。2018年高考全國二卷的作文材料就是出自人民日報時評《警惕&34;》。要向官媒時評學立意,學擬標題、學素材運用等。
  • 人民日報人民創意攜手肆拾玖坊 致敬時光共耀未來
    來源:時刻頭條12月2日,人民日報人民創意與肆拾玖坊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人民日報新媒體大廈成功舉辦。人民創意&肆拾玖坊戰略合作籤約儀式現場此次戰略合作籤約儀式的成功舉辦,既確立了兩家公司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也開啟了雙方一系列項目的深入合作。作為國內新型白酒企業肆拾玖坊在全新定義的白酒文化領域深耕多年,此次合作,人民日報人民創意將與肆拾玖坊秉承人民甄選,攜手打造醬酒系列,用一杯美酒向好時光致敬。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改革」,是名詞更是動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撲下身子,狠抓落實」,為各級領導幹部親自抓改革提出明確要求,也為我們時代的改革行動者描繪出集體肖像。  改革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全面深化改革3年多來,中央深改組已經召開32次會議,接近於每月一次,平均每周出臺一項改革政策,頻率之快可謂前所未有。這既說明當前面臨的改革形勢之緊迫,改革任務之繁重,更說明中央推進改革的決心和力度之大。
  • 用藝術打造國家文化符號
    原標題:用藝術打造國家文化符號有效地向世界傳播中國的智慧和文化是需要我們去深度思考的問題,而西方要了解中國的文化也不能望文生義,需要深入體驗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大型藝術品《絲路金橋》成為論壇主會場唯一的景觀性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