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吳倩(化名)通過試管技術懷上寶寶後,全家都很開心。尤其是婆婆,擔心胎兒營養不好,每日給吳倩加餐,大多是滋補的葷菜。沒想到最近一次產檢,吳倩卻被查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懷孕前沒有糖尿病,在懷孕時才發現血糖過高的一種妊娠期特發的併發症。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產科主任醫師孫彥華介紹,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的常見併發症。主流學說認為,妊娠糖尿病主要是孕酮、雌激素、皮質醇等激素增加胰島素抵抗的結果,也跟胰島β細胞缺陷、遺傳等因素有關。「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導致胎兒畸形、早產、胎死宮內、巨大兒、難產、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DS)、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黃疸、子代代謝異常和肥胖等,對母兒均有不良影響。」
懷孕期間,每5-6位孕婦中會有1位被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成為糖媽。孕婦肥胖、糖耐量異常史、多囊卵巢症候群;糖尿病家族史;不明原因的死胎、死產、流產史、巨大兒分娩史、胎兒畸形和羊水過多史、妊娠期糖尿病史;本次妊娠期發現胎兒大於孕周、羊水過多、反覆發生黴菌性陰道炎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大多數患者產後糖代謝都能恢復正常,也有部分患者會發展為糖尿病。」孫彥華表示,患者應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合理治療並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努力將整個孕期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很重要。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營養門診醫生姚愛民建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控制總能量、營養均衡、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並積極自我檢測血糖。
糖尿病孕婦每天所需能量為1800~2200千卡,應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水等營養成分。其中,能量來源分配應為碳水化合物功能佔比50%-60%,蛋白15%-20%、脂肪25%-30%。「妊娠期糖尿病的準媽媽千萬不要誤以為少吃或不吃主食會降血糖,胎兒發育對葡萄糖有絕對需求,碳水化合物不足會引起問題,如飢餓性酮症,甚至可能影響胎兒正常發育。」姚愛民建議,應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的主食,最好採用30%~50%比例的粗雜糧主食,不吃甜食、煎炸主食,儘量不用粥、純澱粉製品作為主食。少食多餐可以讓血糖更平穩,因此建議兩餐之間有加餐,加餐的量應從正餐總量中扣除,做到加餐不加量。還要注意少油少鹽,每天烹調油量為25-30克,鹽量少於6克,禁止精製糖的攝入。
對於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經醫生評估可以運動的,每天進行20-4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散步、快走、遊泳等有氧運動都是比較適合孕婦的。運動應在餐後40分鐘左右開始,注意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運動期間如果血糖小於3.3mmol/L或血糖大於13.9mmol/L,或出現宮縮、陰道出血、流水、不正常的氣促、頭暈眼花、嚴重頭痛、胸痛、肌無力等要停止運動並及時就醫。」姚愛民提醒。
同時,自我監測血糖也十分重要。妊娠期血糖標準為空腹和餐前30分鐘控制在3.3-5.3 mmol/L,餐後兩小時及夜間4.4-6.7 mmol/L。如果超出這個範圍,應及時和醫生聯繫,調整治療方案。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