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位孕媽就有1位可能患有這病,妊娠期糖尿病應該如何管理?

2020-12-17 騰訊網

「我下周要去做糖篩了,有點擔心……」

「唉,醫生說我是妊娠期糖尿病,現在正在嚴格管控飲食呢,更焦慮!」

孕媽們到孕24-28周的時候,都需要進行糖篩檢查,主要就是為了檢查是否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據相關數據統計,隨著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生育年齡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在我國逐年的上升,目前的發病率達到了17.8%,個別地區高達25%,每5個孕媽就有1個可能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那麼妊娠期糖尿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糖篩怎麼做才能更準確,發生了妊娠期糖尿病又應該如何管控呢?

家庭醫生在線特採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普通產科主任醫師李映桃,讓她來給各位孕媽媽們答疑解惑。

李映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產科

主任醫師 教授

擅長疾病:主持成功搶救羊水栓塞、子癇、產後出血、兇險性前置胎盤、妊娠合併重症肝炎、妊娠合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合併心臟病、妊娠合併腦血管意外、妊娠合併紅斑狼瘡等危急重症孕產婦;專長於高危妊娠的處置、圍產保健、分娩鎮痛和難產的處置;也對優生優育、產前諮詢和產前診斷有較深的造詣。

以前好好的,為什麼妊娠期會突然出現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到底怎麼回事,懷孕前明明沒有糖尿病,怎麼懷上孕就得了糖尿病了呢?我做錯了什麼?」這大概是很多「糖媽媽」們的「靈魂吶喊」。

李映桃主任表示,所謂妊娠期糖尿病,也就是發生在妊娠期間的糖代謝異常。

妊娠是非常特殊的時期,胎兒的生長主要靠母體的能量供給,母體主要靠葡萄糖提供能量給胎兒生長,在胎兒快速生長期,是需要母體提供更多能量、營養物質時期,如24-28周需要提供更多時,若胰島潛在功能有障礙,在這個時期容易表現出糖代謝的障礙,即高糖血症狀況。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對孕婦、胎兒造成什麼影響?

Part 01

對孕婦的影響

妊娠期可能會出現其他合併併發症,比如妊娠期合併高血壓疾病;另外,羊水過多、羊水過少,感染、流產、早產等發生的機率增加,分娩期難產、剖宮產的機率也隨之增加。

如果產後不注意生活方式的管理,5-10年發展為真性的糖尿病的機率增加。據相關數據統計,約有30%的「糖媽媽」會由妊娠期糖尿病發展為真性糖尿病。

Part 02

對胎兒的影響

對於胎兒的影響,如果媽媽的血糖控制不佳,早孕的流產率增加,中晚孕的早產率增加。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巨大胎兒、胎兒出生缺陷等發生率增加。

在胎兒是新生兒分娩後,新生兒成年後代謝紊亂症候群、肥胖症、高血壓、冠心病以及心理障礙性疾病的發生率增加。

警惕!六類人群更容易發生妊娠期糖尿病!

根據臨床經驗總結,以下6類女性為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高齡女性,與25歲孕婦相比,40歲的孕婦患妊娠糖尿病的機率高8.2倍。

2、有家族性糖尿病史的女性。

3、肥胖的女性,肥胖的標準以體質指數BMI衡量,BMI的計算公式為體重(kg)÷身高的平方值(㎡);按中國的標準,BMI>25kg/m則為超重,BMI>28kg/m則為肥胖。

4、內分泌代謝紊亂的女性,比如多囊卵巢症候群的患者另外,曾有生產巨大兒、出生缺陷兒,或胎兒宮內生長受限、死胎、死產等不良妊娠史的女性也是高危人群之一。

5、尿糖反覆陽性的女性。

6、反覆假絲酵母菌感染的女性。

如果屬高危人群,主張首次產檢或備孕期間就進行相關篩查。同時,李映桃主任也提醒,不管是胖是瘦、是年輕還是高齡,所有女性都不能排除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而且一般在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準媽媽們是沒有任何症狀表現的,所以各位孕媽媽一定不要忘記在孕24-28周進行糖耐量試驗來進行篩查。

妊娠期糖尿病要如何檢查呢?

「過幾天要做糖篩了,為了讓檢查順利通過,我準備這幾天都節食……」

不少準媽媽們知道快要做糖篩了,可能會特地吃少一點。實際上這真的是「媽見打」的一種做法,不僅影響到了正常的營養攝入,還可能會影響糖篩的結果從而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

為了提高糖耐量試驗的檢測性,準媽媽們應該規範進行糖耐量篩查,這裡有幾點情況要提醒媽媽們注意的哦:

1、檢查前一段時間:不能刻意節食,以前怎麼吃就怎麼吃;特別是做檢測前3-5天,應保證每天碳水化合物每日攝入不小於150g。

2、檢查前一日:晚上10點後不宜進食,應保證空腹8小時,當天早上7-9點到醫院進行採血。

3、檢查進行期間:抽完第一次血(檢查空腹血糖)後,需要喝葡萄糖水,糖水應在5分鐘內喝完;檢查的三個小時期間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也不要喝任何水等飲料。

:部分孕媽喝糖水後,可能會出現一過性低血糖的情況,待糖耐量試驗結束後,應及早進食。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都說是「甜蜜」的負擔,但是對於「糖媽媽」們來說,卻是有苦說不出。

在這裡,李映桃主任也給「糖媽媽」吃上一劑定心丸:「通過飲食和運動的管理,8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控制血糖達標,母嬰預後良好。」

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通常也被稱為「六駕馬車」的管理:

1、健康教育,了解疾病嚴重性,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識。

2、科學飲食管理。

3、科學運動管理。

4、自我監控血糖。

5、如血糖不達標,則用藥物調控血糖。

6、進行母胎監控,監測母親沒有出現合併併發症,胎兒是否正常發育。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飲食?

「糖媽媽」們最糾結的,可能就是「吃」的問題了。吃多了,怕血糖控制不理想;吃少了,又怕寶寶沒營養。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吃呢?

李映桃主任介紹,飲食上通用的黃金法則為:全面、均衡、適量。首先,孕婦每日攝入的營養成分一定要全面、均衡,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微量元素、水、纖維素、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都需要補充。其中碳水化合物所佔比例為50%-55%,蛋白質佔20%,脂肪25%-30%左右。

至於如何能做到適量,通常需要按照孕婦的體型以及每日的勞動量針對性給出建議,進行個體化的管理。例如一位1.6m的輕體力勞動者,建議攝入的熱量為1800卡左右,按早餐20%、中晚餐的主食各佔30%,加餐5%-10%的比例進行分配。

妊娠期血糖、體重如何才算達標?

李映桃主任指出,對於妊娠期糖尿病的精細化管理,主要通過以下「三糖、兩重、兩預防、一波動」的對應指標來衡量「糖媽媽」們的管理是否理想。

三糖: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要達標。空腹血糖為3.3-5.3mmol/L,餐後兩小時達標標準是4.4-6.7mmol/L,糖化血紅蛋白是小於5.5%。

兩重:保證孕媽媽以及胎兒體重達標。孕媽媽孕期體重增長的標準,需根據孕前體重的體型來給出建議,若孕前屬於正常體質(BMI位於18-23.9之間),孕期建議增重12kg(0-20周增重標準是2-3kg,20-30周增重5kg,30-40周增重5kg)。而胎兒的體重達標,大多通過量宮高、腹圍以及超聲來看體重情況,希望寶寶的體重在相對應孕周的寶寶體重的第十百分位數到第九十百位數之間是較理想的體重,最理想的是在20-70之間。

兩預防:預防高血糖、低血糖。全天血糖應不低於4mmol/L,不超過11mmol/L。

一波動:全天24小時的血糖,最低的標準和最高的標準之間的差距不要太大。希望差距在3-4mmol/L間。

妊娠期糖尿病生完寶寶就能恢復嗎?

「生完寶寶了,跟糖尿病say goodbye!」

「啊,我怎麼聽說妊娠期糖尿病即使生完寶寶也還是糖尿病呢?」

李映桃主任表示,通常來說,「糖媽媽」在分娩後,只要胎盤一離開母體,理論上胰島功能已經得到部分恢復;大多數「糖媽媽」在產後6-12周,胰島功能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

當然,如果妊娠期間管糖控糖,產後「甩糖」的機率就更高。另外,「糖媽媽」在產後不影響正常哺乳,而且哺乳反而有利於胰島功能更快恢復。

當然,從遠期來說,「糖媽媽」產後也應該繼續堅持科學的飲食、運動管理,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真性糖尿病的發生。

編輯:張穎琳

通訊員:白恬

排版:李阜蓉

審校:劉衡

指導醫生:李映桃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妊娠期糖尿病,孕媽了解多少
    在孕期的每位準媽媽都期盼著自己的寶寶健康成長,但是一旦被診斷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就開始擔心寶寶的健康,確實,糖尿病會對孕婦及胎兒造成許多不利影響.....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知識點。妊娠合併糖尿病,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孕前就有糖尿病,然後妊娠,我們稱為糖尿病合併妊娠,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妊娠期才出現的糖尿病,我們稱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併糖尿病孕婦中90%以上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引起的糖代謝異常,大多數產後能夠恢復正常,但是以後感染二型糖尿病機會會增加,對母兒均有較大的危害,所以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 妊娠期高血壓,這5類孕媽易中招
    妊娠期高血壓產後 12 周內一般會恢復正常,發病率為 5.6~9.4% ,是孕婦常見的疾病。 有些孕婦會好奇,為什麼是懷孕 20 周后的高血壓才叫妊娠期高血壓? 其實,如果在懷孕前或者孕 20 周前出現高血壓,醫學上叫做「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也就是你本身就有高血壓,在此基礎上合併了妊娠。
  • 可致胎兒畸形、難產 每6位孕婦中就有1位有這種病 預防辦法要牢記
    數據顯示:中國女性的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大概 18.9%;大約 5~6 位準媽媽當中,就有一位糖媽。什麼是妊娠期糖尿病?另一種則是孕媽媽在懷孕之後才出現血糖升高,被確診為糖尿病,絕大多數的孕媽媽是屬於這種的。雖然大部分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媽媽在生完寶寶之後,血糖會恢復正常。但也不能輕視這個病,因為妊娠糖尿病會給孕媽媽和寶寶帶來很大的危險。
  • 患有妊娠糖尿病,孕期應該怎麼做,新手孕媽要知曉
    所以,妊娠糖尿病,孕媽在孕期應該怎麼做,就是我們今天的話題了。孕媽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是無糖尿病家族史的1.5倍。如果媽媽們內分泌失調,可能有患上糖尿病的危險。,有症狀的時候就要去醫院做詳細的檢查,以確定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
  • 孕媽出現這3個症狀,可能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早知道早受益!
    心態上的放鬆,加上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讓越來越多的寶媽遇到妊娠期糖尿病,已經成為非常常見的孕期疾病,大約每4-5個孕媽中就有一個患者,剛懷孕的媽媽不得不重視。妊娠期糖尿病嚴重不嚴重呢?但是糖尿病的症狀在生活中的表現並不明顯,另外,對糖尿病有一定了解的人,可能知道這所謂的「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但是妊娠期糖尿病很少有這種表現。沒有按時去做產檢的媽媽,不妨注意一下自己有沒有出現這些情況,它們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常見症狀。1.
  • 當妊娠期碰上糖尿病 孕媽應該怎麼辦?
    沒想到最近一次產檢,吳倩卻被查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懷孕前沒有糖尿病,在懷孕時才發現血糖過高的一種妊娠期特發的併發症。懷孕期間,每5-6位孕婦中會有1位被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成為糖媽。孕婦肥胖、糖耐量異常史、多囊卵巢症候群;糖尿病家族史;不明原因的死胎、死產、流產史、巨大兒分娩史、胎兒畸形和羊水過多史、妊娠期糖尿病史;本次妊娠期發現胎兒大於孕周、羊水過多、反覆發生黴菌性陰道炎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 孕媽身體若出現這5種症狀,可能是妊娠糖尿病,對胎兒發育有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孕媽身體若出現這5種症狀,可能是妊娠糖尿病,對胎兒發育有影響!人類的發展,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孕育後代,只有新生命的不斷誕生,一代又一代有活力的人注入這個世界,世界上才會生機勃勃,更加熱鬧。
  • 有妊娠期糖尿病怎麼辦?科學管理很重要
    1.自我監測有條件的孕媽每天進行自我監測血糖:空腹血糖(睡醒時)以及餐後一到兩個小時(起床後第一次進餐後),並記錄下來,有助於醫師對孕媽進行指導。如果時間不允許,孕媽可以在餐後一小時或兩小時監控血糖水平,或者在餐後很可能會在估計的峰值血糖水平監測血糖,比如,選擇之前做OGTT測試時血糖升高的時間段。
  • 孕媽出現這3個症狀,可能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及時就醫是關鍵
    還有可能出現低血糖,這會導致孕媽頭暈無力,這些症狀和懷孕後勞累的狀況也比較相似。不過,妊娠期糖尿病孕媽可能會出現皮膚瘙癢,以及外陰瘙癢的情況。 皮膚瘙癢 懷孕期間,如果孕媽有皮膚不明原因的瘙癢症狀,很可能也是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信號。由於夏天有蚊蟲叮咬,秋冬季節天氣乾燥皮膚容易瘙癢,所以這個信號很容易被孕媽們忽略。如果孕媽在正常護膚的情況下,皮膚瘙癢的症狀仍然沒有緩解,應及時去醫院檢查一下自己的血糖值,以免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 孕期保健:孕媽身體經常出現這6個症狀,提防妊娠期糖尿病!
    最新的《妊娠合併糖尿病診治指南》給出了妊娠期糖尿病明確的診斷標準,即空腹血糖≥5.1mmol/L、口服葡萄糖後1小時血糖≥10.0 mmol/L、服糖後2小時血糖≥8.5 mmol/L,只要滿足這3項指標中的任意一個就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具體診斷時,內分泌專科醫生會通過葡萄糖耐量試驗來測定這三項指標。
  • 這幾類孕媽易得妊娠期糖尿病,該如何預防?
    懷孕期間,孕媽為了多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及營養,會儘量地多吃。有些孕媽還會攝入各種各樣的食物,有營養的就不放過。但是,如果媽媽飲食過度,體內的脂肪和糖類過多的話,很容易引起妊娠糖尿病哦。妊娠糖尿病,作為妊娠併發症中最常見的一種,發病率極高,病情變化快,是孕媽不可忽視的一種疾病!那麼,什麼樣的孕媽容易得妊娠期糖尿病呢?首先,在年齡上,年齡越大,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越高。其次,肥胖的孕媽媽脂肪多,也很容易中招。
  • 妊娠期糖尿病不可怕,學會這些小知識,孕媽可輕鬆應對
    ,所以很多孕媽媽就沒有注意到自己可能血糖有問題。這個病是因為隨著懷孕周數增加,身體對葡萄糖的需求量增加,但是胰島素又相對分泌不足引起異常的血糖變化。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注意,不僅對孕媽媽傷害很大,對胎寶寶也會有影響。
  • 孕期內如何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四個重點孕媽一定要注意了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媽懷孕期間才發生的糖代謝異常的疾病,孕前孕後血糖代謝都是正常的,我國的發病率約為2%—5%左右,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
  • 妊娠期糖尿病怎麼回事?提醒:這五點要注意,幫助孕媽安全度過
    妊娠期糖尿病是女人在妊娠後期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剛懷孕的時候,胎兒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非常多,可以從母體中獲得更多的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剛懷孕的時候母體分泌的胰島素比較多,母體在這個時候的血糖水平很低,不容易達到正常值。
  • 高齡產婦易發妊娠期糖尿病,如何控制?
    如何知道我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答:在北京和睦家醫院,所有孕婦在孕24周到28周間都會接受糖耐量篩查。如果孕婦有以下危險因素,篩查將可能提早進行: ● 前一次懷孕時出現過妊娠期糖尿病 ● 前一胎不明原因死胎 ● 近親中有糖尿病患者 ● 有多囊卵巢症候群史 4. 妊娠期糖尿病對孕期和分娩有何影響?
  • 有了這幾點症狀,說明孕媽在危險邊緣,如何科學防控妊娠糖尿病?
    胎兒的健康成長,依靠著寶媽在孕期的營養供給。寶媽的健康,才是胎兒成長的有力保障。但在妊娠期,有很多其他因素,可導致寶媽的身體出現異樣的情況。孕期體重不增反降,原來是這個罪魁禍首小青是位80後寶媽,獨生子女的她,一直想擁有自己的二胎寶寶。
  • 每5個孕婦就有1個「糖媽媽」:妊娠期糖尿病危害母嬰健康
    有調查顯示,北京地區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高達19.7%,相當於每5個孕婦中就有1個「糖媽媽」。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宣武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馬雅輝就來講講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危害、如何預防等。 馬雅輝介紹,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礎上合併妊娠,又稱糖尿病合併妊娠;另一種是妊娠前糖代謝正常,妊娠期才出現的糖尿病,稱為妊娠糖尿病。
  • 聯合國糖尿病日|做健康的孕媽媽,遠離妊娠期糖尿病!
    而妊娠期糖尿病對於孕期的女性來說,更要高度重視,提前預防,與非糖尿病孕婦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發生妊娠高血壓、先兆子癇的概率更高,巨大兒、羊水過多、胎膜早破、早產、難產風險增加,孕早期孕婦血糖水平高,自然流產概率就會增加,胎兒出生缺陷也會增加。因此,對於備孕懷孕的女性來說,糖尿病一定要早預防、早治療!
  • 孕媽身體有這5個症狀,可能是妊娠糖尿病的早期信號,要早了解
    第一次懷孕的孕媽在懷孕期間可能隨時都處於一種緊張、擔心的心理狀態裡,稍微感覺到身體不適,就怕會影響到寶寶的發育。在懷孕期間的媽媽是應該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等方面,如果太過隨意而不注重細節,妊娠期糖尿病就可能會找上門來。這種病症不僅對孕媽的健康不利,對肚子裡的寶寶也是有影響的。
  • 醫學公認:患有這幾種病的孕媽,最容易導致胎死腹中
    眾所周知,萬丈高樓平地起,孕育寶寶也是如此,只有孕媽把身體基礎打好了,才能生出健康寶寶。《母嬰參考》在此提醒準備「造人」的準媽咪,如果患有以下六種病,當務之急還是要先把病治好。1、心臟病:表現為呼吸困難、易疲勞、心慌、心悸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