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紐約各豎一座,能看到對岸,還能打招呼、留言
望遠鏡使英美民眾隔洋「見面」
位於大西洋兩岸的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各豎立起一座大型「望遠鏡」。
從22日起,兩地的人們可以通過這兩座望遠鏡,看到大洋彼岸的城市風光,還可以與對面的人打招呼、寫字留言。
這兩座望遠鏡名為Telectroscope,分別長11米、高3米,外表體現維多利亞風格。它們分別被安裝在倫敦泰晤士河的塔橋下以及紐約布魯克林大橋下的富爾頓渡輪碼頭上。
從5月23日至6月15日,兩座望遠鏡將會24小時向公眾開放。屆時,身處倫敦和紐約的人們通過望遠鏡,便能看到大洋彼岸的人在招手,還能清晰地看到對方在留言板上寫下的字。
據美國《紐約時報》介紹,這兩座望遠鏡與光纖網絡相連,影像通過光導纖維電纜高速傳輸,人們便能看到大西洋對岸的實時畫面,而且畫面大小與真實場景相同。
使用望遠鏡需要預定。在倫敦使用每次收費2美元,在紐約免費。一名工作人員會在場向使用者講解望遠鏡的工作原理。
讓倫敦和紐約市民通過望遠鏡「見面」的想法,最早由藝術家保羅·聖喬治提出。聖喬治現年53歲,居住在倫敦。他能將著名雕塑作品精確複製成體積只有幾立方釐米大的微型雕塑,並以此聞名。
5年前,聖喬治第一次產生了在倫敦和紐約設置望遠鏡的想法。由於個人力量有限,2年前,聖喬治找到曾成功舉辦過不少公共藝術活動的阿提喬克公司,希望阿提喬克幫助他建造望遠鏡,將構想變為現實。
阿提喬克公司欣然同意。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聖喬治的想法富有創意。公司合伙人尼基·韋布女士說,「一開始,我們以為完成這個項目不會很難」,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經英國政府批准後,他們找到私人機構贊助。這一項目共花去78.7萬美元。
韋布說:「人們當然不會一直盯著望遠鏡鏡頭看4小時。但只要想像力豐富一點,就能想出很多可以利用望遠鏡做的事情。」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責任編輯: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