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高校抑鬱症怎麼「篩」如何查

2020-12-11 荔枝網新聞

  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10月15日消息,近日,一則「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的消息引發熱議。14日,網友微博發文稱,他與女友準備乘坐春秋航空前往南京就醫,但其女友患有抑鬱症,因服用藥物副作用導致手抖,被拒絕登機。

  當晚,春秋航空表示,「鑑於工作人員多次安撫旅客,旅客情緒仍無法平復,基於安全因素,勸退旅客,辦理了機票全退手續。在旅客情緒比較激動、病情不明,沒有專業醫療意見的情況下,出於對旅客本人健康和其他所有旅客飛行安全的考慮,謹慎地做出這一遺憾的決定。」

  根據《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規定,重病旅客購票,應持有醫療單位出具的適於乘機的證明,經承運人同意後方可購票;傳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或健康情況可能危及自身或影響其他旅客安全的旅客,承運人不予承運。

  從客觀角度來看,此次春秋航空的問詢、判斷接著拒載的做法並沒有問題。

  不過,發帖投訴的網友提出,春秋航空在人多的場所現場問詢病由,忽視患者隱私保護,還可能誘發精神類疾病患者的不適。

  在當今社會,抑鬱症已成為不容小覷的公共衛生問題,而在大學生群體中,抑鬱症也呈現發病率逐年攀升的趨勢。

  國家衛健委官網日前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

  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這說明,我國愈發重視高校學生的心理問題,不過在相當一部分高校中,普遍存在忽視抑鬱症學生隱私保護問題。

  加強大學生抑鬱症篩查,在形式上似乎拉嚴了幹預學生心理問題的第一道「網」,殊不知「漏網之魚」比比皆是,無關「網眼」大小,只因「魚兒」想逃。

  猶記入學當年,心理狀態不佳的我打開測評量表,指尖在符合實際的選項上徘徊許久,最終卻心照不宣地落向「無」,以使結果正常。身邊同樣存在「撒謊」的朋友,基於自身或他人的經歷,

  我們都懷揣相似的顧慮:「不正常」,意味著更多麻煩。

  年復一年,在隱私保護不到位的前提下,

  有如實填寫心理測評的學生受到預料之外的傷害,也有自知狀態不佳的學生謹慎地選擇「最積極向上的選項」以減少麻煩。

  或許有人質問:不配合學校篩查,隱瞞病情,不是對自己的健康不負責?實際上,

  在心理測評中偽裝自己,可謂並非患病學生自主選擇的結果,只是基於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應對抑鬱症的常規套路,與被「篩」出之後可能歷經的風暴相比,暫時隱忍、自我調節或校外求醫或許更容易接受。

  在「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的新聞評論區中,網友們傾吐著不愉快的體驗:

  心理諮詢師前腳同意保密,後腳就通知輔導員、班主任和家長;

  頻繁當著眾人的面被約談,面臨各方的誤解甚至惡意;同學被叮囑對其「特別照顧」,以致人際交往陷入尷尬局面;

  被校方強制休學或勸退……

  測試結果暴露在「篩子」上、淪為公開的秘密,「重點關注」招致對正常學習生活的影響,使本就存在抑鬱傾向或已然處於抑鬱狀態的學生受到二次傷害。

  方案指明如何「篩查」,後續配套措施也應該跟上,避免學生出現不願配合測評的問題。

  抑鬱症篩查本為幫助學生而開展,為何卻時時南轅北轍,以至於學生拒絕配合?根本癥結在於,

  一些大學在工作過程中仍從自身利益出發,並未真正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解決學生的抑鬱症」被簡化為「解決學生」。

  社會新聞中,高校學生因抑鬱症輕生、學校被捲入輿論漩渦中心的案例並不鮮見,校方不僅面臨責任認定問題、賠償糾紛,承受來自家長、媒體等各方的壓力,名譽和形象同樣可能受損。

  有了所謂「前車之鑑」,對於患有抑鬱症的學生,部分高校如臨大敵,向各方告知其病情、高調進行「重點關注」並非純粹出於人文關懷,而是更多出於儘快撇清責任、擺脫隱患的需求,罔顧學生的尊嚴。

  本質上,治療抑鬱症是一個複雜且持久的過程,需要多方協同,約談、威脅和勸退僅是「解決學生」、維護校方利益的捷徑,對病症治療有害無益。

  被「篩」出的學生之所以需要隱私保護,也與社會對抑鬱症的錯誤認知密切相關。目前,我國教育對抑鬱症的普及較晚且程度較淺,大眾的無知導致抑鬱症被嚴重汙名化。

  當抑鬱症成為別有用心者洗白的託詞,衍生出「抑鬱症是塊磚,哪兒需要往哪兒搬」的段子;當「網抑雲」梗在社交平臺泛濫,擠壓真正的患者吐露心聲的空間;當切實發生的痛苦被輕描淡寫為「懶惰」「矯情」「博關注」「想太多」「不學習的藉口」……

  患者因此產生強烈的病恥感,無處傾訴、不敢就醫,遑論在學校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圈子裡承擔公開病情的後果。

  儘管有網友認為,患病學生狀態不穩定,使周邊人士知情有利於保障其人身安全,然而,輔導員、班主任、監護人、同學缺乏心理諮詢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輕則難以與患病學生共情,重則譴責、羞辱之,又豈能保證「穩定」?

  由於對抑鬱症的普及和去汙名化是一項長期工作,在現階段,對於評估結果異常的學生,校方有必要給予充分的隱私保護。

  一味地縮小「篩查網眼」治標不治本,唯有做好隱私保護,確保學生病情停留在專業的心理諮詢室之內,需要幫助的「魚兒」才放心「自投羅網」

相關焦點

  • 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登機?各方回應來了
    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登機?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人民交通#近日,「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
  • 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 得哪些病不能上飛機?
    【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得哪些病不能上飛機】10月14日,山東威海。於先生發布微博求助稱,自己帶患抑鬱症的女友乘機被拒。此次乘機於先生打算帶女友到南京治療抑鬱症。於先生介紹,女友因服藥後出現正常的手抖症狀。春秋航空劉姓工作人員,查看於先生女友的病例和診斷書後向公司匯報。此時於先生女友擔心錯過次日的就診預約,情緒焦急並哭了起來。之後,於先生的女友乘機被拒。
  • 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稱其情緒激動病情不明,春秋航空回應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稱其情緒激動病情不明,春秋航空回應近期,一則「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的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當事人是一名女孩事發當天,她來到山東威海大水泊機場機場,準備和男友一同前往南京看病,但在登機時卻遭到工作人員的拒絕,不僅如此,女孩還被對方當眾詢問病情導致情緒失控,導致病情復發。10月14日凌晨,有網友爆料稱,在10月13日,他與女友在山東威海大水泊機場準備乘機去南京治病,但因其女友患有抑鬱症吃藥導致手抖,被機場工作人員拒絕登機。
  • 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登機,抑鬱症患者:我們做錯了什麼嗎?
    某大學研究生於實驗室自殺、某航空公司拒絕抑鬱症患者登機...這兩天關於「抑鬱症」的話題頻繁登上熱搜,說實話我現在的心情是複雜的,有那麼一點開心,但更多的還是沮喪。,因服用藥物副作用導致手抖,被航空公司的員工故意刁難,拒絕其登機。
  • 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登機 航空法尚未有相關明確規定
    抑鬱症患者因手抖被盤問,後因「情緒激動」被拒絕登機10月13日15時許,於海(化名)與其女友畢敏(化名)準備搭乘春秋航空一航班從山東威海前往南京。在過安檢後,因畢敏出現持續雙手顫抖的症狀,於海被春秋航空公司一員工叫到登機口處詢問情況。
  • 抑鬱症患者因「情緒激動」被拒絕登機,航空法尚未有相關明確規定
    抑鬱症患者因手抖被盤問,後因「情緒激動」被拒絕登機10月13日15時許,於海(化名)與其女友畢敏(化名)準備搭乘春秋航空一航班從山東威海前往南京。在過安檢後,因畢敏出現持續雙手顫抖的症狀,於海被春秋航空公司一員工叫到登機口處詢問情況。
  • 高校體檢篩查抑鬱症,個人隱私如何保護?
    (採訪對象供圖/圖)一個被診斷為抑鬱症的大學生在校園裡會遭遇什麼?在經歷被勸休學,送至精神病院住院治療,被工作單位「爽約」等一連串打擊後,今夏剛從國內某大學藝術學院畢業的張梵柚感到憂心,「高校篩查抑鬱症是好事,但我更關心篩查出問題後會怎樣對待學生。」
  • 網友控訴春秋航空拒絕抑鬱症女友登機 專家:有權拒載
    日前有網友在微博發文控訴春秋航空拒絕其患上抑鬱症的女友登機,引發網絡熱議。據網友所說,10月13日,他與女朋友在山東威海大水泊機場準備乘坐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9C8743航班前往南京就醫,但其女朋友患有抑鬱症,因服用藥物副作用導致手抖,被拒絕登機。
  • 大學生抑鬱症發病率攀升
    「迷茫」是大一大三的高頻詞7月29日,《中國青年報》 刊發《大學生抑鬱症發病率逐年攀升大一和大三高發》 引發讀者廣泛關注。有31.2萬網民參與了中國青年報微博發起的「大學生抑鬱症發病率逐年攀升,你覺得自己有抑鬱傾向嗎」的網絡投票。
  • 「解決學生的抑鬱症」不能變成「解決學生」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九月十月,又有一批稚嫩的面孔湧入各大高校,在接踵而至的開學典禮、講座、體檢、軍訓等活動中開啟嶄新的四年。高校為新生準備的一系列熱身環節中,有一項不可或缺:心理測評。
  • 大學生已成"抑鬱症" 高發人群?
    北青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京一所著名重點大學有40人被確診為抑鬱症,約佔到學校心理諮詢中心訪問量的兩成。智識高、求勝心強的大學生,已然成為抑鬱症高發人群。這些學生來時往往先聊「最近學習壓力有點大」、「跟導師(朋友)如何如何」、「我失戀了」等瑣事,待完全放下戒備,他們才可能過渡到更深的話題:「總結差不多分四大類問題:學業、人際戀愛、家庭、人生意義追問。」關於學生的心理危機問題,每個學校的情況也不大一樣,不同類型的高校,面臨的問題並不相同。「藝術類大學偏重情感問題,而綜合性重點大學則偏重於學業。」
  • 困在抑鬱症裡的大學生們
    回想起來,張晨覺得其實高三時就有了患抑鬱症的症兆。彼時,她遭遇校園暴力,卻被學校、家庭漠視,這讓她一度出現了精神恍惚和抑鬱症軀體化症狀。晚自習的時候,她經常覺得背後有人盯著自己。她總是胸口疼,尤其是考試時,經常「疼到窒息」,去醫院查,卻「什麼毛病都沒有」。「全憑一口『仙氣』吊著。」
  • 大學生抑鬱症數據有問題
    比如,今年9月,北京市有關部門披露,大學生的精神衛生問題十分嚴重,抑鬱症現患率相當高。  對此,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教授、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唐登華表示,這個數據如果不是媒體誤報的話,就是調查出了問題,「不可能有那麼多,如果說有20%的大學生有抑鬱情緒還是有可能的。
  • 【特寫】被抑鬱症吞噬的大學生
    「大學生抑鬱症發病率逐年攀升。」2019年7月18日,貴州醫科大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主任、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理科主任王藝明在一個論壇上公開表示。同年7月24日,中國青年報在微博上發起針對大學生抑鬱症的調查,在超過30萬人次的投票中,超兩成大學生認為自己存在嚴重的抑鬱傾向。大學生抑鬱群體越發引起社會關注。
  • @三亞市民,女子患抑鬱症被拒登機引熱議,關於抑鬱症你知多少?
    近日,「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的消息,引發熱議。目前,在微博的相關話題閱讀量已經達到1.2億。  抑鬱症是不是「小眾」病?儘管抑鬱症常常會出現在一些社會新聞中,但仍有很多人覺得它與自己的生活離得很遠。那麼,抑鬱症是否真的比較「小眾」呢?
  • 【一周微博熱搜分析】抑鬱症患者被拒乘機 合規也要反思不足
    10月12日至10月18日,抑鬱症患者被春秋航空拒絕登機事件成為熱門話題,公共服務問題引發熱議。另外,青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有效進展,相關話題#青島確診的哥載客231人全部找到#也引起了廣泛關注。①抑鬱症患者被春秋航空拒絕登機
  • 你們吵翻天,我卻想給你們點讚—抑鬱大學生被拒登機事件
    近日,一名抑鬱症女大學生乘坐春秋航空航班卻被拒絕登機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身邊還有人陪著,憑什麼他們主觀認為不能登機就不能登機""工作人員憑什麼不讓一個普通人登機"第二種觀點:拒絕登機是合理的
  • 當高校抑鬱症患者「出櫃」後……
    但他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抑鬱症年輕化的趨勢是確實存在的。《中國心理衛生雜誌》今年11月刊出的,由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者發布的文獻《大學生抑鬱症狀檢出率及相關因素的meta分析》中,抑鬱症狀的大學生檢出率為24.71%。該研究通過近十年間的文獻進行分析,得出該數據。國家衛健委的數據則顯示,全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
  • 我國抑鬱症患者超5400萬人 抑鬱症已成高校學生「隱形殺手」
    專家指出,我國抑鬱症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抑鬱症是高校學生的「隱形殺手」,要關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的年輕人和精神衛生。我國是全球抑鬱症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中國有超過5400萬人患有抑鬱症,佔總人口的4.2%,而全人群患病率約為4.4%。
  • 高校心理諮詢,能否解救被抑鬱症裝在套子裡的人?
    01象牙塔裡的抑鬱症者抑鬱症作為全球第四大疾病,患病人數呈現明顯的升高趨勢,近幾年,學生群體尤其是高校大學生更是成了「高危人群」。研究者對2009~2019年發表在各資料庫中的關於中國大學生抑鬱症患病率的橫斷面研究進行Meta分析,結果表明,近10年中國大學生抑鬱症患病率在8.00%~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