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工人」這個梗太火了,網絡上每個人都自稱打工人。
打工人的段子隨處可見,大事小事都能扯到打工身上,早來一句打工人,晚來一句打工人,充滿黑色幽默。
很多網際網路大佬,原來都是「打工人」,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曾經入職一家叫潤迅的做尋呼機的企業,開始了程式設計師生涯,還從實習生做到了主管,小米創始人雷軍同樣也是程式設計師出身,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先後擔任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Infoseek公司資深工程師,是個資深碼農。
就連流量明星也沒逃脫過「打工人」的稱呼,比如李現執念在北京買房,楊超越說自己幹啥啥不行,和老闆吵架第一名,陳偉霆都說希望可以坐著不用開工,黃曉明都說自己是打工人,黃子韜、吳亦凡,一個抵死不承認,一個急匆匆要下班,深刻詮釋了打工人最後的倔強。
有人說:「打工人不過是喪文化的變種,是悲觀主義的延續,大家骨子裡還是垮掉的社畜,還是蓋不住頹廢的底色。」
我卻覺得「打工人」非常正向、充滿了樂觀主義。
這充分說明了當代年輕人看透了生活本質,依然熱愛生活,甚至學會了用自嘲給自己加油鼓勁。
羅曼羅蘭在《米開朗基羅傳》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
在魔幻的2020,打工人的好處多著呢。
01.打工人認清了現實。
無論什麼行業,只要你不是老闆,公司股份與你無關,本質都是打工人,都是出賣自己的時間換取勞動報酬的。
有些人喜歡拔高工作,用熱愛、奉獻、事業、夢想這類大詞去形容。
可期待過高,失望越大。
你制定目標,看起來很努力,不敢懈怠,回頭一看,卻並沒有看到成果。
於是你焦慮、失眠,感覺自己被社會痛揍了一頓,為現實摧折了腰。
所有人都告訴你要成功,可唯獨沒有人告訴你,你可以失敗。
所以,走上社會你才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承認失敗比成功不了還難。
打工人看透了這一切,敏銳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定義和定位,這是一種通透。
「我是打工的,只做自己應該做的。」
02.打工人不想講道理
承認現實不代表放棄,打工人和喪文化不同,喪文化是被動的,除了喪沒有其他的東西,打工人是主動的,積極的。
只是他們學會了自我調侃,比不過別人,就不再強求,不再為難自己,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躺平不代表頹廢,只是換個方式看世界。
成年人很清楚:比你強的人,從不和你講道理。
比如你老闆訓你,看看人家員工怎麼做事的?你如果反駁,看看別人的老闆怎麼發錢的?那老闆不會去反思自己,肯定會對你一頓暴打。
跟世界講道理是最沒有意義的,你自以為邏輯清晰,思維高級,其實人家壓根聽不下去。
人家講得過你的時候跟你講道理,講不過你的時候,直接揍你。
所以在力量懸殊的時候,不需要講道理,只需要給自己找樂子,讓自己舒服。
03.打工人是一種自我保護。
成了打工人,就等於給自己的期待值減負。
從小,我們活在期待裡,父母的比較、社會的刻板印象、同齡人的攀比、人情世故的面子、自我欲望的膨脹,被期待壓得直不起腰,不主動洩壓,很快會爆炸。
打工人幫我們放低了期待,放下了包袱、面子,放棄往自己身上貼標籤,讓人感覺前所未有的輕鬆。
什麼消費主義、雞湯學、成功學,假名媛,精緻窮,都別想迷惑我們。
消費主義說,你看,別人的生活多精緻,趕緊起來買買買。
打工人說,費盡心思,背負卡債,人人稱羨又如何?優越感當不了飯吃。
成功學說,你看,別人比你小,已經有6輛超跑,兩萬多棟別墅,你這個loser再不努力就是廢柴!
打工人說,廢柴就廢柴,承認失敗沒什麼大不了的。
假名媛說,你沒錢可以裝,網紅打卡來拼單啊。
打工人說,面子多少錢一斤?
降低期待值,心態就會變好。
生活的終極解藥就是躺平和白piao。
「我先自我貶低,你就不能再貶低我了。」
04.打工人意識到了打工的性價比
人人都想當老闆,可不是人人都是當老闆的料。
網友小珍說了:「以前找對象,想找有上進心的,現在我成熟了,找對象,什麼都要,就是不要有上進心的。」
她前兩任男朋友,心比天大,剛畢業就嚷著創業,上進心強得恨不得成為地球球長,今天折騰環保,明天折騰電商,後天又要學賈老闆造汽車,父母被折騰精光,女朋友被吸乾,只留下數筆糊塗帳。
打工人很明智,知道自己沒有創業的能力,冒險的膽量,客觀上也沒有搏一搏的資本和退路,所以安穩打工就成了最優解。
不信的話,你看看這兩年去考公務員的千軍萬馬?
目前這種大環境下,狗住就是勝利。
「創業太刺激,老腰頂不住,我只想要穩穩的幸福。」
05.打工人是安全的情緒發洩。
打工人是對抗魔幻世界的解藥。
誰都不喜歡發洩負面情緒的人,你的累和苦,在別人眼裡毫無意義。
而打工人是用較為和平或荒誕的方式說出自己的不開心,這是一種樂觀。
就像愚人節,自愚自樂。
有些話想表達,又不想搞得那麼嚴肅訴苦或抱怨,所以就借打工人,宣洩一下。
雖然改變不了現狀,但宣洩就是在解構痛苦,當你用一種有趣的方式講痛苦,痛苦也就不那麼嚴重了,等於換個姿勢去面對世界。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對世界翻白眼。
世界以痛吻我,我做不到報之以歌,但我可以扇他巴掌啊。
笑是對痛苦最大的嘲弄和解構。
以前看透,會憤怒,會逃避,憤怒傷身,逃避無用。
現在看透,學著接受,把痛苦解構,然後再風輕雲淡說出來。
「身體是打工人的本錢,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自嘲吧。」
06.打工人不再為難自己
有一句話,不知道是不是王小波說的,反正很多人說是他說的。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那麼承認了自己的無能呢?
在職場上,不是努力就能得到同等價值的回報,運氣不好,遇到的老闆可能很智障又擅長甩鍋,錢不多,奇葩需求挺多。
如果你把工作當成熱愛的事業,就會覺得痛苦,因為有些現狀你改變不了。
承認是打工人就很容易想得開,公司不是我的,打工就是拿錢辦事。
降低要求,不再苛求自己,會更舒服。
這不是破罐子破摔,而是在理想和現實面前找到平衡,看清自己的工作性質。
有些老闆不談工資,只談情懷、理想、事業、未來、遠方,何必跟他一起耍流氓?
做不了工作的甲方,可以做生活的甲方。
省點時間和心力,去做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健身、運動、旅遊、看書,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生活。
人生的KPI自己來定。
這是一種哲學,發自己內心接受改變不了的東西,在能改變的事情上有所作為,是古希臘四大哲學學派之一斯多葛學派的觀點。
07.打工人拉近了距離。
有人說:「能讓大家同一立場的東西不多,一個是搞黃色,一個就是打工人。」
打工人消解了對立,是社交的潤滑劑。
以前,說一句話能碰見三槓精,現在同是打工人,相煎何太急?
本質上,我們是打工人,老闆也是,他們折騰我們,有人折騰他們,他們割我們的韭菜,也有別的鐮刀在他們頭頂磨刀霍霍。
這樣一想,就心平氣和,沒那麼討厭他們了。
或許這就是生活。
打工人,看似頹廢,實際卻是在消解無用的情緒元,多做對自己好的事。
既然都是痛,不如笑著痛。
也許這就是生活。
誰還不是被這個世界PUA著呢?
今日話題:你喜歡打工人這個梗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