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粘鍋產品「雪上加霜」 全氟辛酸危害懸念依然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就在全世界的消費者都被杜邦不粘鍋事件鬧得心緒不寧之時,美國一家權威的學術刊物日前又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製造不粘鍋必用的人造化學物質全氟辛酸已經在全球無數人的血液裡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

  十國志願者無一例外

  美國化學學會成立於1876年,現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協會,其會員數超過16.3萬人。該學會出版的《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是一本非常嚴肅的專業學術刊物。受美國環保署的資助,該雜誌自去年以來組織專家學者,對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巴西、比利時、義大利、波蘭、印度、馬來西亞和韓國的473名志願者進行了抽血化驗,結果發現這些志願者的血液中無一例外地都含有全氟辛酸殘留物。其中,美國和波蘭的志願者血液中的全氟辛酸含量最高,平均超過30ng/ml,韓國、比利時、馬來西亞、巴西、義大利和哥倫比亞次之,介於3ng/ml與29ng/ml之間,印度最低,不到3ng/ml。該雜誌說,科學家尚未發現年齡與性別對血液中全氟化合物含量高低的影響。該雜誌還說,他們以前對日本的獻血志願者也進行過類似的化驗,發現被調查者的血液裡也都含有全氟化合物的殘留物。

  環境工作組不買杜邦的帳

  眼下一個問題是:這些全氟化合物對人體是否有害?如果有害,危害有多大?有沒有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法?也正是在這個問題上,人們的分歧最大。

  一方面杜邦公司高層信誓旦旦地聲稱,「願以整個杜邦的名譽作擔保」,「杜邦不粘鍋絕對安全無害」;另一方面,卻是美國環保署冷冰冰的指控以及眾多環保組織對杜邦的「四面圍攻」。根據美國環境工作組提供給本報記者的一份資料,最新的動物試驗已表明全氟辛酸對動物有害。該工作組聲稱,食用了含有全氟辛酸成分的食物後,老鼠的生長發育明顯緩慢,其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和生殖系統等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一些老鼠甚至出現腫瘤和過早死亡等現象。工作組說,考慮到安全問題,迄今還沒有進行人體實驗,但對相關工廠工人的死亡和疾病案例進行的調查分析表明,全氟辛酸「對人體肯定是有害的」。

  環境工作組媒體聯絡主管勞倫女士稱,她家裡早就不再使用杜邦的不粘鍋,而是選用安全性能更可靠的粘性鍋,「雖然麻煩一點,但為了安全也值得」。該組織高級副總裁理察·威爾士說,環境工作組早在2003年就要求美國環保署對杜邦公司做出處罰。最近幾十年來,由於美國公司越來越善於做廣告、公關和宣傳,美國消費者變得有些麻痺大意了。他語氣十分肯定地說,讓全氟辛酸等全氟化合物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只是個時間問題」。

  美國環境工作組是設在華盛頓的一個非營利、非黨派的民間環保組織,成立於1993年。可別小看這個民間組織,十幾年來,它在保護美國人免受有害有毒物質侵害方面立下了赫赫戰功:它推動美國國會通過了全美第一部保護兒童免受有毒農藥侵害的聯邦法律;它成功地敦促美國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關注長期被忽視的金槍魚含汞問題;它促使美國環保署嚴格禁止在木頭器械的加工過程中進行砷處理;它迫使美國政府取消了在內華達州建立核廢料填埋場的秘密計劃;它大膽揭露孟山都化學公司在阿拉巴馬州的工廠排放有毒化學物質多氯聯苯,導致該公司被判罰7億美元;它迫使美國四大化妝品公司不得不提前淘汰含有有毒可塑劑的化妝品生產線。它之所以誰都敢得罪,是因為它重視環保,而且其資金主要來源於私人基金會。威爾斯對記者說,他們與杜邦有過聯繫,「杜邦公司非常不喜歡我們這個機構」,但「它也拿我們沒有辦法」,因為「我們不拿它的錢」。

  但願只是虛驚一場

  從目前的不粘鍋事件,記者不禁聯想到人類曾經經歷過的一次環保災難———「DDT(滴滴涕)事件」。科學家保羅·米勒在上個世紀曾經發明了化學農藥DDT,並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人類在享受DDT帶來的高效農業的同時,誰也沒有意識到,一個戴著面紗的「生態殺手」正在對我們的環境肆意摧殘。在一片喊打聲中,DDT終於在1972年被美國政府正式下令禁用。然而,時至今日,DDT殘毒的幽靈依然在全世界各個角落閃現。科學家發現,在美國加州海岸死去的海豚體內,DDT仍有極高的含量,而南極的企鵝、北極圈內的北極熊甚至因紐特人體內,也一樣藏有DDT!

  中國駐美使館商務處一秘趙寶慶先生日前透露說,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目前正與美國環保署保持密切聯繫,希望美國環保署今年9月份的檢測結果能夠最終給中國消費者一個交待。

  如果最終證明全氟化合物對人體無害,那么全世界的消費者都將鬆一口氣。如果情況相反,那么不僅杜邦將面臨一場新的「審判」,整個人類都將再次遭遇又一個「DDT事件」。但願這一切只是虛驚一場。

  (稿件來源:人民日報,作者:唐勇)

相關焦點

  • 杜邦公司不粘鍋等產品含全氟辛酸可能致癌
    美國環保署指出,美國第二大化工廠———杜邦公司自1981年6月至2001年3月間,從未通報特氟隆製造過程中的主要成分全氟辛酸(C-8)可能對人體有害,已經違反了毒物管制法。全氟辛酸是一種類似肥皂的物質,可用來製造防粘汙表面及各種消費商品,包括不粘鍋、防汙地毯、GoreTex聚乙烯類材質布料及披薩盒等。
  • 蘇泊爾稱不粘鍋無害
    本報訊 繼杜邦公司中國區再次聲明「目前證據顯示接觸全氟辛酸胺(PFOA)不會對一般民眾構成健康風險」後,針對新一輪的「特富龍」風波,昨天蘇泊爾也以上市公司公告的形式表示,「全氟辛酸胺」與不粘鍋產品沒有必然聯繫,他們認為使用不粘鍋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
  • 隱瞞不粘鍋塗層對人體危害 杜邦受罰千萬美元
    杜邦懷孕女工胎兒受影響  特富龍是杜邦公司對其研發的碳氫樹脂的總稱,常用於製造不粘鍋塗層,其安全性備受民眾關注。  環保局此前根據《有毒物質控制法案》和《資源保護和恢復法案》,指控杜邦公司隱瞞特富龍化學原料全氟辛酸(PFOA或C8)對人體和環境潛在危害的有關信息。
  • 不粘鍋塗層對人體有害嗎?
    這種新的物質具有高度的耐腐蝕性,絕大多數強酸強鹼(包括王水和氟銻酸在內)、強氧化劑和還原劑都奈何不了它,因此特富龍又有另外一個外號——塑料王。在日常的烹飪方式中,溫度較高的爆炒通常也只會達到200℃左右的溫度,即使採用油炸的方式,油溫一般也不會超過250℃,因此在正常的烹調中,不必擔心塗層分解釋放有害物質。而且,常見食用油的煙點多在200℃~250℃之間,如果真把鍋燒到足以讓塗層分解的溫度,首先需要考慮的恐怕是油脂分解產生有害物質了,這樣的飲食習慣自然也不健康。
  • 特富龍不粘鍋可能致癌
    據央視昨天報導,美國環境保護局7月8日表示,由於杜邦公司20多年來均未通報其製造特氟隆的一種關鍵原料可能會給人類健康帶來潛在危害,準備對杜邦公司處以3億美元的重罰。  最常見的特氟隆產品是不粘鍋(在中國市面上常見為杜邦註冊的「特富龍」),製造特氟隆的關鍵原料是全氟辛酸。杜邦公司當天發表聲明,否認全氟辛酸對人體及環境有害,並表示將在50天內澄清此事。
  • 特富龍不粘鍋「很可能致癌」
    特富龍原料「很可能致癌」  美國環境保護局下屬科學顧問委員會15日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獨立專家審核小組評估報告,指出製造不粘鍋塗層特氟隆和其他不粘產品的化學物質「可能致癌」。  委員會建議環保局提升對全氟辛酸銨致癌風險的認定,將其從「潛在」致癌物質升級為「可能」致癌物質。
  • 減肥黨愛用的控油神器不粘鍋,真的有毒嗎?怎樣使用才安全?
    不粘鍋,已成為很多家庭的必備炊具。尤其對於追求低油飲食的健康寶寶,更是少不了的得力助手。不過,很多人對不粘鍋還是疑慮重重:不粘鍋可以高溫烹飪嗎?不粘鍋的塗層有毒嗎?而且,常見食用油的油點一般都在250℃以內,如果真的把鍋加熱到分解塗層的溫度,其實更加需要擔心的是,油脂分解可能產生的有毒物質了。加工助劑全氟辛酸安全嗎?不過,也有小夥伴擔心,不粘鍋生產過程的加工助劑全氟辛酸(PFOA)是不是致癌呢?
  • 不粘鍋安不安全,真相原來是這樣!
    總在各種家人群和朋友圈看到「不粘鍋有毒」的謠言文,看得多了忍不住出來說一說。現在大家把不粘鍋塗層簡稱為特氟龍,它的化學名稱叫聚四氟乙烯。你也許聽說過生產特氟龍的過程中,要用到另一種化學物質叫全氟辛酸(PFOA),這種物質安全嗎?這個問題其實早已過時了,從2015年起,生產特氟龍的公司已經停止用PFOA了。就算是以前,在製造特氟龍的過程中,PFOA其實也會被燒掉,在最終的產品中的含量很低,所以本來也不必擔心。
  • 不粘鍋250℃高溫是否致害 特富龍索賠案再開庭
    特富龍不粘鍋可能存有致癌物質全氟辛酸的消息曾經引起了消費者的普遍擔心,購買了蘇泊爾特富龍不粘鍋的一位消費者甚至到法院起訴,要求廠家和商家雙倍返還購鍋款392元。今天上午,北京市海澱區法院再次開庭,原被告雙方圍繞不粘鍋在250℃高溫以上使用是否會產生有毒物質,進行了激烈辯論。
  • 國內不粘鍋未含PFOA 粵百貨將重售特富龍不粘鍋
    中國檢科院公布檢測結果,國內不粘鍋未含PFOA    杜邦特富龍被懷疑含有致癌物質全氟辛酸銨(PFOA),引發了消費者對不粘鍋的恐慌。但日前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公布的檢測結果表明,在所有被檢測的不粘鍋產品中都未發現PFOA及其鹽類殘留。
  • 不粘鍋為什麼不粘?這種塗層對人體真的無害嗎?
    一道菜好不好吃,用什麼鍋很重要。目前,市面上使用較廣的有鐵鍋、不鏽鋼鍋和不粘鍋這幾種。其中,不粘鍋由於油煙少、少用油、不易粘連等特性,深受人們喜愛。但你有沒有想過,不粘鍋表面的塗層是由什麼做的?它會不會對我們身體有危害呢?浙江東陽一工人在進行電焊作業時,身體突然出現胸悶、頭疼、呼吸困難等現象。
  • 不粘鍋塗層真的會致癌嗎?長期吃不粘鍋炒的菜,對身體有沒有害?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不粘鍋已經取代鐵鍋,成為家家戶戶炒菜時所用的主力鍋。不粘鍋和傳統的鐵鍋相比,鍋體上面覆蓋了一層塗層,由於塗層的存在,炒菜的時候菜才不會輕易的粘在鍋上。不過有傳言說,不粘鍋上的塗層有毒,高溫加熱後會產生很多對健康不利的物質,吃著會危害人體健康,這是真的嗎?
  • 不粘鍋塗層真的有危害嗎?存在這樣誤區的人趕緊糾正,謠言不可信
    因此為了讓做家務的人能輕鬆點,也就有了不粘鍋的存在,顧名思義就是不會不會粘鍋底的鍋,不粘鍋的問世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人們不必再擔心煮肉時一不小心就會燒焦,煎魚時魚片會粘在鍋壁上。而且清洗還特別的方便,簡直是家庭主婦的福星吶!可是現在網絡上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說不粘鍋的塗層容易致癌,經常使用不利於身體健康,那麼不粘鍋塗層真的容易致癌嗎?
  • 合格的不粘鍋方便又安全 但你會正確使用嗎?
    不粘鍋因為「不粘」、方便,深受吃貨們的喜歡,但如果「不粘」的效果沒了,就會讓人傷透腦筋。近日,某網紅播主在直播中推銷一款不粘鍋時當場「翻車」,只是煎個雞蛋,結果就粘鍋了,凝固後雞蛋粘在鍋裡到處都是,場面一度十分尷尬,評論區裡則是一片噓聲。
  • 合格的不粘鍋方便又安全 但你會正確使用嗎
    近日,某網紅播主在直播中推銷一款不粘鍋時當場「翻車」,只是煎個雞蛋,結果就粘鍋了,凝固後雞蛋粘在鍋裡到處都是,場面一度十分尷尬,評論區裡則是一片噓聲。  網友紛紛開始質疑這個鍋的質量,但鍋的生產廠商卻說是因為播主不會做飯,用不粘鍋煎雞蛋時沒有加油、溫度太高,而且雞蛋是從冷藏室裡拿出來的,溫差太大。到底是怎麼回事?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不粘鍋。
  • 不粘鍋我們還能不能好好地使用?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26日報導,美國環保機構的一份報告指出,不粘鍋中的化學物質被人體收收可能導致癌症。不粘鍋的使用正風靡世界,不粘鍋的使用過程中關於使用不粘鍋致癌的說法一直不絕於耳。2018年隨著《惡魔你知我知》的紀錄片播出,據說塗層會致癌的不粘鍋被推到風口浪尖。在杜邦公司特氟龍不粘鍋的生產線上工作過的女工,其生產的後代會有很大概率致畸形的嬰兒,在工廠裡的年輕力壯的男工們大多都不到50歲就去世了。杜邦工廠周圍的居民、牲畜都頻頻出現天生畸形、罹患癌症等問題。
  • 麥當勞包裝上的致癌物,你家不粘鍋也有!但專家卻這樣說……
    PFAS,是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的簡稱。 PFAS家族有很多成員,比如全氟辛酸(PFOA)、全氟烷基羧酸類(PFCA)等[1]。
  • 不粘鍋炒的菜,沒有靈魂
    不粘鍋讓做飯這件事變從容了許多,少少的油便可完成一桌菜,清洗起來也方便。從幾塊到幾千塊,不粘鍋的價格範圍廣得很,但市面上大多數不粘鍋使用的都是特氟龍塗層。除了特氟龍本身,對特氟龍不粘鍋安全性的質疑還來自於其生產過程中使用的一種加工助劑——全氟辛酸(PFOA)。上世紀末,杜邦公司被指控故意隱瞞PFOA的危害,有研究認為這種物質可能與出生缺陷,以及癌症的發生有關,但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目前還存在爭議,不過在2012年,杜邦公司宣布所有的特氟龍塗層炊具已實現去PFOA化。
  • 不粘鍋到底安全嗎?在某些情況下,你最好扔掉你的舊特氟龍炊具
    所以,不粘炊具確實是一個吸引人的替代品。但,它真的安全嗎?北卡羅來納州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院的生殖內分泌學家蘇珊娜·芬頓說,通常人們在詢問不粘炊具的安全性時,他們談論的基本上是特氟龍。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全氟辛酸(PFOA),這是聚四氟乙烯鍋加熱時,釋放的一種化學物質;長期接觸全氟辛酸,與癌症和甲狀腺疾病等多種疾病有關。但一些科學家也認為,人們烹調的溫度,不足以使這些化學反應發生。關於這些毒素的大部分數據,來自環境暴露的案例——比如飲用水或工廠環境,這些地方的暴露水平遠高於不粘炊具。
  • 不粘鍋有毒說暫未影響北京 相關部門:有待核實
    據央視昨天報導,美國環境保護局7月8日表示,由於杜邦公司20多年來均未通報其製造特氟隆的一種關鍵原料可能會給人類健康帶來潛在危害,準備對杜邦公司處以3億美元的重罰。     最常見的特氟隆產品是不粘鍋(在中國市面上常見為杜邦註冊的「特富龍」)。製造特氟隆的關鍵原料是全氟辛酸。杜邦公司當天發表聲明,否認全氟辛酸對人體及環境有害,並表示將在50天內澄清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