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粘鍋炒的菜,沒有靈魂

2020-12-22 五美合意

文章來源:三聯美食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總愛在睡前找虐——看王剛的硬核做菜視頻。猛火加熱,寬油滑鍋,急火快炒,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乾淨利落。

看歸看,真要動起手來,「寬油」就勸退了不少人,在這人人都計算卡路裡,嚴格控油控糖的年頭,自己在家做飯哪敢如此跋扈。更何況大鐵鍋不是誰都能駕馭的,粘鍋、費油、易鏽、需要保養……

最開始做飯時,用的就是家裡的中式炒鍋,倒油摳摳索索的,也不知道應該「熱鍋涼油」,導致炒什麼菜都糊鍋,眼看快冒煙了才著急忙慌地加水補救,蓋蓋燜熟,最後胡亂加點調料,可想而知,所有菜煮出來既不好吃,也沒看相。

不粘鍋讓做飯這件事變從容了許多,少少的油便可完成一桌菜,清洗起來也方便。

從幾塊到幾千塊,不粘鍋的價格範圍廣得很,但市面上大多數不粘鍋使用的都是特氟龍塗層。

特氟龍(Teflon)其實是杜邦公司一系列含氟聚合物產品的註冊商標,它是一種塑料聚合物——聚四氟乙烯(PTFE),只包含碳和氟兩種原子。

說起來,特氟龍的問世有點意外,1938年,化學家羅伊·普蘭克特在為杜邦公司研發氟利昂製冷劑時偶然發現了這種新的物質,它耐腐蝕,具有極低的摩擦係數,表面非常光滑,後來也被稱為「塑料王」。

前幾年特氟龍的負面報導讓大家對不粘鍋的安全性產生了擔憂。儘管特氟龍性質穩定,但當溫度高於其熔點(327℃)時,它會開始分解,並釋放出有毒的含氟化合物。作為參考,特氟龍不粘鍋的推薦最高安全使用溫度為260C。如果鍋一直空燒,可能達到這個溫度,如果鍋裡有食物,溫度則通常不會超過260℃。

除了特氟龍本身,對特氟龍不粘鍋安全性的質疑還來自於其生產過程中使用的一種加工助劑——全氟辛酸(PFOA)。上世紀末,杜邦公司被指控故意隱瞞PFOA的危害,有研究認為這種物質可能與出生缺陷,以及癌症的發生有關,但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目前還存在爭議,不過在2012年,杜邦公司宣布所有的特氟龍塗層炊具已實現去PFOA化。

麥飯石是一種天然的矽酸鹽礦物質,具有多孔的結構,曾被用於淨化水質。依舊是特氟龍塗層,生產廠家只不過是在普通不粘鍋上噴塗了「麥飯石」樣式的花紋,便搖身一變有了所謂各種各樣的功效,營銷把戲而已。

相比之下,另一種不沾塗層——陶瓷塗層較特氟龍塗層更耐高溫,即使溫度達到450℃,也不會釋放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但論不粘性能,並不如特氟龍塗層。

需要注意的是,不粘鍋是易耗品,不管你買的鍋多麼昂貴,也不論你多麼小心,不粘鍋的塗層總會慢慢磨損,逐漸失去不粘的性能。要想延長不粘鍋使用壽命,一定要謹記以下幾點:

1. 切勿空燒,切勿過度加熱;2. 最好選擇木鏟、矽膠鏟,不要使用硬質鍋鏟,以防塗層受到刮擦;3. 不要用冷水衝洗剛炒完菜的熱鍋,溫差過大容易造成塗層脫落;4. 不要用硬質清潔布清潔,以免損害塗層。

不粘鍋帶來的便利不可置否,但也有人說,「不粘鍋炒出來的菜是沒有靈魂的」,這並非沒有道理。囿於溫度的限制,不粘鍋並不適用於中式爆炒。可那些慰藉人們的「煙火氣」,似乎大多離不開鐵鍋,離不開爆炒,離不開食材在極高溫下發生的美拉德和焦糖化反應。

中式炒鍋表面沒有不粘塗層,廚師們手裡中的炒鍋卻總是油光鋥亮的,越用越順手。簡單來說,豬皮「開鍋」、「寬油滑鍋」那些勸退人的步驟,都是為了讓油脂充分浸潤到鐵鍋的微小縫隙中,在表面形成一層油膜,以達到不粘的效果。

有了油膜,對食材的處理以及對火候、油溫的控制也決定著菜餚的成敗。食材要切得大小適中、厚薄均勻,便於迅速炒熟炒香。不同菜餚的油溫也不一樣,有些需要小火低油溫,避免炒糊,有些則需要大火油溫,迅速定型。

預熱鍋子也有訣竅,只需往鍋中滴幾滴水,便可得知是否預熱充分。這背後是萊頓弗洛斯特效應(Leidenfrost Phenomenon):當液體接觸到遠超其沸點的物體時,固液界面就會形成一個具有隔熱作用的蒸汽層,使得液體無法直接接觸到固體表面。所以如果鐵鍋燒得足夠熱,食材就不容易粘鍋。

恰到好處的顛鍋和「勾火」是爆炒的靈魂,一手握著鍋鏟不停翻炒,一手配合不時顛鍋,食材在鍋裡跳起舞來,與明火的短暫相遇能蒸發掉食材中多餘的水分,帶來焦香的口感和極重的鑊氣。

廚房好比戰場,美味爭分奪秒,對鐵鍋大灶的精準控制,靠的是廚師多年的經驗和付出。在家用不粘鍋炒菜嘛,煙火氣不夠,愛心來湊。

相關焦點

  • 不粘鍋塗層真的會致癌嗎?長期吃不粘鍋炒的菜,對身體有沒有害?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不粘鍋已經取代鐵鍋,成為家家戶戶炒菜時所用的主力鍋。不粘鍋和傳統的鐵鍋相比,鍋體上面覆蓋了一層塗層,由於塗層的存在,炒菜的時候菜才不會輕易的粘在鍋上。不過有傳言說,不粘鍋上的塗層有毒,高溫加熱後會產生很多對健康不利的物質,吃著會危害人體健康,這是真的嗎?
  • 家常炒肉又老又粘鍋,用這個辦法,炒出來的菜絕對好吃到爆!
    家常炒肉又老又粘鍋,用這個辦法,炒出來的菜絕對好吃到爆!不知道生活中大家有沒有遇到炒菜時經常出現菜粘在鍋上的情況?炒菜粘鍋,不僅炒出來的菜有糊味,而且鍋不好清洗。這也是令很多家庭都頭疼的問題。可能會有很多朋友說可以用不粘鍋啊,簡單方便又容易清洗。
  • 最近炒得很火的PUNTEC不粘鍋好不好用,粘不粘鍋?
    是什麼決定了不粘鍋的價格?是耐用性!一日三餐,我們所吃的飯菜都要沾染鍋具,如果鍋不好,健康肯定會出大問題。曾經買過一個9.9元的不粘鍋,鍋底很薄,只能用於明火,用了幾次就開始粘鍋。而市面上100元以上的不粘鍋一般都配有複合不鏽鋼鍋底,能在不同的爐灶上使用。上千元的不粘鍋據說能經受坦克的碾壓。不過像塗層耐磨,鍋底耐用,食用安全,這口幾百元的不粘鍋就能滿足需求了。
  • 炒菜老粘鍋?大廚教你一個土方法,不管炒什麼菜也不粘鍋,看一看
    但是在炒菜的過程中,有一個惱人的問題就出現了,那就是很多菜在煸炒的時候,特別容易粘鍋。不僅會導致做出來的菜餚不成型,而且口感也會受很大影響。 所以,今天我就要給大家分享一個小妙招,這是一位廚房師傅,給我分享的妙招。只要你學會以後,保證你以後炒什麼菜都不會沾鍋,特別的好用。
  • 炒剩飯怎麼炒才能不粘鍋?
    炒剩飯怎麼炒才能不粘鍋?相信付出愛是讓自己幸福的最好方式,深深地相信,美食是撫慰人心的不二法門,更多美食問答,請關注我,讓我們給您答疑解惑。**這道問答題中,有一個關鍵詞:「剩飯」,我們在街頭巷尾的小飯館或者美食城,吃到的炒飯,或者是蛋炒飯等各種炒飯,商家用的其實都不是剩飯,而且新鮮米飯,炒好的蛋炒飯,「粒粒分明」非常的漂亮;在家做蛋炒飯,好像,都是用頭天晚餐時吃剩下的回生米飯,也就是我們剛剛說的剩飯,用剩飯來做炒飯時,有如下因素會導致米飯粘鍋:1、回生的米飯,從冰箱中拿出,放入鍋中翻炒時,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會習慣的加入少許的清水,目的是好的
  • 為什麼炒肉不嫩還粘鍋?記住這4個小技巧,讓炒肉告別粘鍋!
    為什麼炒肉不嫩還粘鍋?記住這4個小技巧,讓炒肉告別粘鍋!相信經常喜歡自己在家做飯的朋友,在炒肉的過程中,總會發現這麼幾個問題。就是自己炒的肉,為什麼經常會粘鍋呢?還有炒出來的肉為什麼不嫩呢?其實這幾樣都是小事情,炒菜是個經驗活,炒多了也就熟練了,其實對於炒菜來說,實踐比較多的人,他們應該就會覺得非常簡單。但是還是有一些初學者,他們不知道肉要怎麼炒才會呢,怎麼炒才好吃,那麼請你記住下面這四個小技巧,你炒出來的肉肯定是又嫩又入味的!
  • 家裡的鍋剛炒完菜,別這樣用水清洗,這樣做防止生鏽粘鍋,漲知識
    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廚房裡面用的廚房用具也非常的高檔,炒菜的時候容易把菜炒糊,容易粘鍋底,那時候呢現在用的鍋還容易生鏽,後來人們用的鍋質量提高了很多,有一種不粘鍋無煙鍋之類的,不過這些鍋價格比較貴,好幾百塊錢一個,我們平常百姓根本不捨得買,平常用的鍋就可以了。
  • 大蔥炒雞蛋時,不要直接下鍋炒,多加這一步,炒出來的大蔥不粘鍋
    家常菜在所有美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份有味道的家常菜可以讓你吃上好幾碗米飯,並且是用簡單的食材也能做出特別下飯的家常菜,比如一根大蔥和雞蛋,就能讓你的菜桌上多一份與眾不同的蔬菜,但是有的人卻不會炒大蔥,其實炒大蔥非常容易,有的人炒大蔥容易粘鍋,炒大蔥時,多加這一步,炒出來的大蔥不粘鍋又爽口
  • 炒肉,直接下鍋是大忌,多加1步,炒出的肉片不粘鍋還滑嫩
    可以試想一下,一家人團坐一起,菜香粥濃,其樂融融,絕對是人生最溫馨優美的幸福畫面。人們在家做菜,當然做得最多的還是家常菜,炒肉的菜品便是最常要做的菜品之一。可能限於廚藝,很多人在家炒肉片、肉絲的時候,總是粘鍋;炒出的肉片口感又老又韌,與肉片的鮮香滑嫩一點也不沾邊。那是最關鍵的一步沒有做好,炒肉,直接下鍋是大忌,多加1步,炒出的肉片不粘鍋還滑嫩。
  • 青椒炒肉絲,直接下鍋炒是不對的,多加1個步驟,肉絲嫩滑不粘鍋
    導語:炒肉絲時,直接下鍋炒是不對的,少了關鍵步驟,肉絲粘鍋還發柴青椒炒肉絲可以說是非常經典的一道家常菜,青椒可以搭配豬肉、雞肉、牛肉等等炒菜,青椒的香辣搭配肉絲的嫩滑,使得整道菜的口感都特別豐富美味,雖說這道菜很家常,做法也很簡單,但卻有不少人會選擇在飯店吃這道菜
  • 為什麼飯店的菜不粘鍋,而我們炒菜就粘鍋?看完總算知道了
    電視裡我們經常看到酒店的大廚一手拿勺一手顛鍋,幾分鐘後一碗美味佳餚的菜就出鍋了。而我們在日常炒菜時卻模仿不了酒店大廚的樣子,因為我們在日常炒菜時常常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炒菜粘鍋,而酒店大廚卻不會面臨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 炒肉煎蛋跟不粘鍋一樣,但這樣的鍋還是不能用來燉煮,會破壞油膜
    炒肉煎蛋跟不粘鍋一樣,但這樣的鍋還是不能用來燉煮,會破壞油膜首先,鐵鍋不沾的道理很簡單,就是鐵鍋被油吃透了具有憎物性,所以它就不沾了。油多,除了綠豆芽這種菜,其餘的任何葷素菜,全是先往油鍋裡面炸,炸得差不多再撈起來換口鍋炒。從油鍋裡面,弄出來的菜其實已經七八成熟了,然後撈出來放放佐料,然後引火到鍋裡面燒走多餘的油份開始裝盤。油炸比在鍋爐慢慢炒要熟得快得多,而且顏色更靚麗。如果,飯店炒菜也像家裡那麼慢慢炒,照樣糊鍋。
  • 煎炒炸煮不宜用不粘鍋
    廣東省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工程師王輝表示,特富龍是否有害健康,不應籠統而言,必須弄清楚:致癌的是聚四氟乙烯,還是中間添加劑。這個要進行實驗等結果出來才能定性。  中國菜烹飪溫度較高  杜邦公司在其曾經出示的一份《有關使用杜邦特富龍不粘塗層炊具的重要知識》中提到,聚四氟乙烯在廚房烹飪中使用對人體是絕對安全的,只有在溫度達到260℃才會發生化學變化,在溫度超過340℃時才會發生顯著分解,《自然》雜誌刊登的研究也提到將不粘塗料的主要成分—————聚四氟乙烯加熱到500℃的高溫方會發生分解。
  • 炒肉時,為什麼會粘鍋?大廚:很多人這一步沒做好,不粘鍋才怪
    炒肉時,為什麼會粘鍋?大廚:很多人這一步沒做好,不粘鍋才怪現在,如果家裡來客人了,都會帶他們下館子,或者去酒店,其實這樣還不如在家裡自己做。在家裡下廚招待客人,不僅實惠,還能讓客人感受到溫暖。不過很多人都是因為不會下廚,或者廚藝不精,還可能是因為偷懶。其實不需要龍蝦鮑魚,幾個簡單的菜就可以了,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下廚自己吃吃還好,做出來樣子不好看,給客人吃就不太合適了。下廚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這樣我們下廚的時候就不會出現鹽過重、糊鍋、粘鍋等問題了。就比如炒肉,我們炒肉時,經常會粘鍋,為什麼會粘鍋呢?其實是有一個步驟我們沒做好。
  • 炒米粉不粘鍋不碎,正確做法是用溫水泡,炒出來又軟又香
    好吃主要是它香氣足,味道、火候夠,米粉炒得好就是美味,炒不好就是沒味,很多人都在家裡面都嘗試過炒米粉,但是炒出來的都不太理想,我相信很多人遇到的問題都是一樣的,米粉一下鍋就粘底,要麼一炒就碎,粘鍋底主要是鍋燒得不夠熱,炒碎是因為米粉泡得太軟了。
  • 不粘鍋致癌鐵鍋補血?炒菜時,到底用不粘鍋好還是鐵鍋好?
    過去大家都是用鐵鍋炒菜,用鐵鍋炒菜有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稍微不注意,菜就容易糊,會黏在鍋中,使得炒出來的菜一股糊味,還增加了刷鍋的困難。為了解決炒菜粘鍋的問題,不粘鍋應運而生,用不粘鍋炒菜,炒菜時不會粘鍋,也很好清洗,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現在很多家庭炒菜都是用不粘鍋。
  • 為什麼不粘鍋老是粘鍋?後來才知道,是自己用錯了鍋鏟
    科技改變生活,便利生活,對於我來說,很多的新發明為生活帶來了不少好處,就比如說,我這種廚房菜鳥,炒個菜老是粘鍋,經常會把菜炒的焦焦的,並且還特別容易粘鍋,不粘鍋就解決了我炒菜粘鍋的難題了。不粘鍋的發明讓我不再擔心炒肉炒菜時會很容易燒焦,好不容易炒好的菜一大片都黏在鍋上,這些問題通通都解決了,以前就覺得不粘鍋炒菜就是個噱頭,因為我家以前也是用過不粘鍋但是是有肉和菜粘到鍋上,這一度讓我很鬱悶。你家的不粘鍋怎麼還是粘鍋?原來是這樣,教你正確的使用方法。
  • 家裡的鍋要怎樣做,可以像飯店的鍋一樣不粘鍋?
    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麼我們做飯會粘鍋呢?據我所知粘鍋得主要原因是飯,菜和鍋之間的介質少,或者沒有液體的介質。一般我們炒菜都會放油或者湯,這樣菜和鍋之間就會有介質,不會容易的粘鍋。那麼如果我們在炒菜的時候菜和鍋之間沒有油也沒有水,鍋在火的作用下會在短時間內迅速的升溫,菜與鍋接觸會使菜的表面迅速的失去水分。尤其是那些含澱粉多的食材,比如土豆,這樣就會形成那所謂的粘鍋了。粘鍋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鍋的受熱不均勻,翻炒不及時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糊鍋了會使菜粘在鍋上面就形成了粘鍋。
  • 不粘鍋安全嗎,關於不粘鍋你關心的問題~
    不粘鍋好用,但選購時總有很多疑慮。不粘鍋有塗層嗎?不粘鍋安全嗎?為什麼用一段時間就粘鍋了?不粘鍋怎麼清洗?不粘鍋都是有塗層的。不論宣傳的是陶瓷、麥飯石、礦物石、鑽石材質,只要被稱為「不粘鍋」,本質都是依靠內表面防粘塗層達到不粘效果。無塗層鍋一般會宣傳為「不易粘鍋」,不會直接說是「不粘鍋」,這也是因為不粘效果和塗層不粘鍋有差距。網上說「塗層有害」?
  • 炒粉條時,不可泡軟直接炒,多加1個步驟,粉條爽滑勁道不粘鍋
    導語:炒粉條時,別泡軟直接炒,多加1個步驟,粉條爽滑勁道不粘鍋冬天人們的運動量比較小,而且天氣乾燥便容易上火,除了要多喝水,日常飲食也需要做調整,用蔬菜、粉條和肉做搭配,補充蛋白質補充維生素,增強了人體的免疫力,身體也會更加健康,這次要分享給大家的是一道芹菜炒粉條的做法,這道菜有葷有素,好吃還不油膩,不過大家可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