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讀者心目中,天龍八部是金庸筆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本書中雖然只有短短五十章,但它所涉及的人數之多、武俠打鬥場面之精彩卻是如今數百萬字數網文無法相比較的。不同於一般的武俠小說,書中從哲學的高度書寫了金庸老爺子對於人生以及社會的審視,展現出了江湖中應有的豪情壯志以及恩怨情仇。
眾多周知,我國大多數作者筆下的武俠小說都會以圓滿解決收尾,但天龍八部卻打破了這一常規,書中有著諸多悲情元素的存在,其中喬峰最後的身死更是成為了讀者心中一處無法彌補的創傷。當然除去最後結局之外,喬峰的一生極為精彩,一身武功之高讓他一生未曾有過半場敗績,除此之外他氣吞山河的胸襟更是讓人為之佩服,是金庸筆下公認的俠之大者。除去喬峰之外,虛竹段譽等人在武功以及受歡迎程度上同樣不逞多讓,眾多人物的登場雖然說場面宏大,但卻也讓讀者多了許多爭執,今天我們就書中出現過的人物進行下武功等級劃分,以此給讀者一個相對合理的武功排名。
第一等級:超一流高手
顧名思義,超一流高手就是書中最頂級、也是境界上最孤獨的存在。相比較其他等級而言,這一等級雖然看似爭議很大,但就實際而言卻又是最沒有爭議的。就整部小說而言,能夠佔據超一流這個等級的只有兩人——掃地神僧和虛竹。
掃地神僧,天龍八部中出身最為神秘、實力最為強橫的人物。作為藏經閣中的掃地僧人,他一出現就打破了整個江湖對於少林寺的認知。在天龍八部中,少林寺縱然傳承了上百年,並且有著玄慈方丈這樣的一流高手,但對於絕頂高手而言也並非不可戰勝,這也是為何鳩摩智隻身敢於挑戰少林寺的主要原因。作為少林寺的最後倚杖,掃地神僧對於江湖恩怨卻絲毫不關心。少室山一戰,少林寺百年聲望都將毀於一旦,但他卻依舊沒有出現,如果說不是因為喬峰等人的打鬥有可能破壞了藏經閣,恐怕掃地神僧也必為會選擇現身。
忽聽得長窗外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善哉,善哉!蕭居士宅心仁厚,如此以天下蒼生為念,當真是菩薩心腸。」五人一聽,都是吃了一驚,怎地窗下有人居然並不知覺?而且聽口氣,似乎在窗外已久。掃地神僧的出場看似平淡無奇,但細細一分析則讓人心驚,要知道就當時的武林而言喬峰父子、慕容復父子以及鳩摩智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但對於掃地僧的聆聽他們卻未曾有過一點察覺,單從這點來看,掃地神僧的境界就已經高出他們許多。在防止幾人打鬥之時,慕容復全力一掌如撞上無形氣牆,在老僧身前兩尺之處無可施力,反被氣牆反彈撞在書架上,但背脊撞上書架,書架固不倒塌,堆滿的經書也沒有落下一冊。能夠將內力運用到如此程度,掃地神僧在整本書中也是唯一。此外最重要的一點面對幾位好手的共同攻擊,掃地神僧依舊沒有任何窘境,排名第一也是實至名歸。
和掃地神僧相比較,虛竹雖然說在中後期與之相差很遠,但到了大後期他卻絲毫不弱於神僧。首先他的內力融合了逍遙派第二代弟子中三人超兩百年的修為,單憑這點即便是掃地神僧都自愧不如;其次虛竹後期大徹大悟已經看透了所謂的羈絆,這也讓他坦然接受了所擁有的一切,這也讓他產生了質的飛躍;第三,虛竹學會了幾乎天下所有的秘籍,喬峰臨死之前更是將一身武藝全部傳授給了他,兩人的相互印證也讓虛竹再次發生質變。喬峰雖然沒有排到第一等級,但與掃地神僧的比拼中,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肋骨斷了幾根,老僧在誇獎降龍十八掌天下第一時,口中一股鮮血跟著直噴而出。內力天下第一,加上與實戰第一人的印證以及降龍十八掌的傳授,後期的虛竹喬峰自認不如並且表示所見之人也只有掃地神僧能夠相媲美,也因此虛竹排名第一梯隊沒有任何問題。
第二等級:絕頂高手
和超一流等級中區區兩人相比較,排在第二等級的決定高手人物就相對較多——喬峰、段譽、蕭遠山、鳩摩智、慕容博。雖然說天山童姥、李秋水同樣是書中出現過的角色,但考慮到他們並沒有任何實戰的經歷,因此此次排選並未包括他們。
關於喬峰相信不需要多說,作為書中唯一沒有敗績之人,他也是唯一一個能夠傷到掃地神僧的存在,因此將他排在了第二等級中的第一人。對於喬峰在這裡有一點要說明,和虛竹的捷徑不同,他的武功完完全全是憑藉自己修煉的,因此如果說沒有雁門關一戰,假以時日喬峰必然超過掃地神僧排名全書第一。
除去喬峰之外,段譽排在第二人並無任何誇大。在少林寺中與慕容復的比拼中,僅僅依靠著六脈神劍中的一箭就將後者心理徹底擊潰,由此可見他的恐怖之處,即便是喬峰也在心中嘀咕「換作是自己,恐怕也難以抵擋六脈神劍」。少林寺一戰後,段譽更是得到了鳩摩智苦練數十年的內力,這也讓他有了縱橫武林的資本,只是可惜實戰經驗太過於不足,否則也有機會衝入第一等級的梯隊。
蕭遠山、鳩摩智、慕容博,這三人的武功幾乎無差,與喬峰、段譽相比較差距微乎其微因此同樣排名第二等級。就這三人而言,鳩摩智的武學天賦是最高的,只是可惜自己太過於執著名利,這也讓逐漸迷失了自己。掃地神僧就曾評價於他「大難已在旦夕之間」,如果說不是段譽的出現恐怕他時日無多,不過好在最終大徹大悟,返回吐蕃的他最終成為了一代高僧。
第三等級:一流高手
作為第三等級的一流高手,雖然說相比較上面七人有著一定的差距,但他們的武功之高卻讓底下之人也望塵莫及,排在第三等級的一流高手有遊坦之、卓不凡、丁春秋、慕容復以及玄慈方丈。和影視劇中有所不同,這5人是被極度低估的,其中在少林寺大戰中,遊坦之一人就能夠與喬峰相持數百個回合,加上慕容復之後喬峰更是深知自己命不久矣,由此可見原著之外對於他們的削弱。其中卓不凡更是整本書中最為悲慘之人,大成出山之後不僅沒有能夠替門派報仇,而後更是遇到了幾乎大成的虛竹,出山即是歸山,實在讓人唏噓。
有人說天龍八部太過於悲劇,但這悲劇之外又何曾不是現實中的射影,朗朗世界到處藏著魍魎和鬼蜮,隨時予以驚奇的揭發與諷刺,而在每逢動人處,我們會感到希臘悲劇理論中所謂與憐憫,只是可惜金庸、古龍、梁羽生等老一輩作家之後我們再也看不到有著如此深度的武俠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