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面積不足上海1/3 東京的公共空間為何有41座「東京巨蛋」之大

2020-12-23 同花順財經

【編者按】

上海正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需要一流的城市建設與管理支撐。

在世界超大型城市中,東京是城市管理最好的城市之一。它的安全、有序、整潔、便利、繁榮一直為人稱道。東京和上海在中心城區面積、中心城區人口、城鎮化率等指標上水平相當,具有很強的可類比性。去年,上海專門組織調研組,前往東京交流、學習、感受城市管理精細化的具體成效和做法,並舉辦「上海-東京管理精細化研討會」。

從今天起,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推出「東京城市建設與管理的啟示」系列報導,聚焦東京在城市建設、運營、管理方面的優秀舉措,採訪相關專家,為上海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建言獻策。

舒適的步道、清爽的綠地……這些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公共空間,是城市提升生活品質、留住人才的關鍵因素。在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建設用地也面臨「天花板」,如何增加公共空間的數量,提升城市品質和布局,一直是個熱點話題。

但在土地資源更緊缺的東京,公共空間竟隨處可見。在林立高樓之下,是寬敞舒適的步行道和綠地。數據顯示,佔地面積不足上海1/3的東京,擁有超過190萬平方米公共空間,相當於41座「東京巨蛋」。而一座「東京巨蛋」,可容納5.5萬人觀賽。要把公共空間「擠出來」,秘訣是什麼?

東京站新老建築對比

高密度開發不只是蓋新樓

高密度開發是東京城市布局的特點,但這不代表只蓋新樓。20世紀90年代初,東京房地產泡沫破滅,地價急速下降。進入後泡沫經濟時代,日本通過多核心城市格局規劃和城市更新,讓土地不斷增值。首先是激活存量空間。

日本最傳統的商區——東京火車站周邊,曾有眾多低矮老房。參與東京站區域更新的株式會社日建設計副社長中分毅說,恢復東京站活力的一大手法就是對老建築進行改造,而且採用獨特的官民協作方式。

東京站大樓是日本軌道交通的樞紐車站標誌,在戰火中遭到破壞,東京政府由於資金匱乏無法完成大樓全部修復工作。通過官民協作,政府引入民企共同開發,並把車站大樓上方的空餘容積率出售給周邊項目,以此獲得改造資金。

東京站升級改造花費了14年,在這期間,周邊區域發生巨大變化。一方面,參與改造的民營開發公司為了收回前期投入成本,進行了一系列車站配套開發,包括周邊商業、辦公樓、住宅等多種業態,想方設法提升區域品質。同時,車站出售的容積率得以充分利用,車站大樓周邊許多寫字樓拔地而起,逐步形成產業集聚區,日本大多數金融公司總部都集中在這裡。

東京站附近集聚了許多企業

不過,東京站區域改造十分注重因地制宜——不一味保留所有老建築。例如,在東京站附近的八重洲口,有一座老車站大樓,不僅阻礙視野,阻擋海上吹來的涼風,而且站前空間狹小、不便利。經過多方評估,大樓最終被拆除。拆除後,原地改建為步行為主的公共設施,兩側修建高層商辦建築。

在城市更新中,東京站周邊日益繁華。在夜間衛星影像上,它是東京最明亮的區域,人氣和經濟非常活躍。最高級的商務中心,最時尚的年輕人都匯聚在此。

造大樓更要造新公共空間

要讓城市布滿公共空間,只靠政府遠遠不夠。在東京,有許多嶄新的公共空間是開發商「主動」建造的。

這得益於東京政府的引導。2002年,東京制定城市再生特區制度,核心之一就是確定公共貢獻與放寬控制的關係,激勵開發商建設公共空間。

根據規定,開發商在開發新大樓時,如果通過規劃設計,把道路、人行道、地鐵等聯通設施,和藝術、醫療、文化教育等生活服務設施進行一體化建設。作為回報,他們可以獲得容積率獎勵,造的樓房可以更高更大。

日本最早的公共空間是三井大廈55廣場。開發商在廣場配備了舞臺、咖啡座、綠化景觀……廣場逐漸成為最具人氣的空間。為此,開發商得到了相應容積率獎勵,造出當時的日本第一高樓。

考慮到操作便利性,東京政府制定了非常詳細的名錄,確定被納入公共貢獻的對象範圍。開發者在建設公共空間上做了多少貢獻,可以被量化和測算,最後轉化為相應的容積率獎勵。

而且,東京還制定了一項規則,高強度開發後結餘的土地,要用作公共設施用地,從而降低建築密度,增加活動空間。

在東京站附近,許多大樓「後退」,騰出空間轉為步行空間,空間裡擺放許多咖啡座。有的辦公樓一層改為商鋪,利用公共空間舉辦活動。

對開發商來說,雖然所有土地的面積縮小了,但是公共設施增加反而促進了土地價值提升。如今,周末到訪東京站周邊商務區的人數大幅增加,幾乎達到平時工作日的地區人數。

東京巨蛋

華高萊斯國際地產顧問公司董事長李忠說:「民間進行規劃、制定措施,官方給優惠共同復興。這種模式推動了東京高密度地區空間的重構。」根據計算,東京都的公共空間達到190萬平方米,相當於41個「東京巨蛋」。「如果建一個同等大小的空間不見得有人用,但是把這些空間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反而能提升市民的生活質量」。

向上發展還要向下要空間

東京地上的高樓迭起,地下空間同樣發達。去年,上海住建委組織調研組前往東京調研。上海市住建委政研室主任徐存福表示,東京不僅地下、地面、地上實現了一體化開發,而且有許多公共空間,人性化程度很高。「走在地下和在馬路上一樣方便」。

日本地下空間開發與樞紐車站緊密相關。由於地價日益高企、鐵路需求增加,日本樞紐車站開發從地上轉向地下,在20世紀60年代達到高峰期,許多城市功能轉到地下。此外,樞紐車站的車站前廣場也成為高密度開發的重點。

八重洲地下商業街

樞紐車站的地下通道直接連通周邊大樓,一路上配備了許多地下商場和商店,行人不會覺得無聊。東京站的八重洲地下商業街,是東京最大規模的集中地下商業區域。東京站商務區大丸有,所有大樓地下室、地下通道都和地下車站相連,方便白領上下班。在東京的23區中,公共運輸與步行、自行車的交通分擔率高達約90%。

要開發更需可持續管理

城市開發後,還需要持續又「貼肉」的管理。

從國際案例來看,每個區域的管理要強調屬地化「協同共治」。東京都依法成立了東京市福祉城市治理推進協議會,委員包括各行各業人士,包括議員、普通市民、政府行政人員等,任期2年。他們負責調查和審議福祉城市治理的基本事項,確保公共利益最大化。

運作資金也是持續性管理的關鍵。這一點可以參考英國BID(商業促進區)模式。BID區域的私營業主被強制徵收一定稅收用於區域發展,尤其關注「最後一公裡」交通系統的建設,提升整個區域價值。

「只有『利益高度相關性』的主體,才會建立共同的利益導向,一起促進物業持續增值。」徐存福說,在上海可以根據公共步行空間周邊的具體情況,選擇條件較成熟的地區,試點實行BID的模式,鼓勵更多市場參與,以權益相關推進協同共治。條件相對較弱的地區,根據誰受益誰負責,根據受益差異擬定差異化收費規則。鼓勵更多社區參與公共步行空間公共活動組織等。

東京啟示:鼓勵「協同共治」模式

近年來,上海不斷通過城市更新創造更多公共空間,主要以政府主導為主。一些老建築因為修繕和運維資金過於龐大,遲遲提不上改造日程。但是,東京城市高密度開發中,官民協作貫穿始終。

東京不僅僅依託政府自上而下管理,而且還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協同共治」模式。在法規框架內,東京政府充分發揮社會民間的多元化參與作用,削減政府財政和人員投入,推動公共服務改革。具體包括:協同決策、協同執行、公共受益機制;依託信息化手段,建立更為實時和高效化運維監督機制;探索持續性運作資金籌集體系。

「公」與「私」要融合,也要清晰區分。如果沒有「確權」概念,很難持續有效激勵社會主體參與開發。所謂「確權」就是清晰界定「公」「私」邊界,制定精細、明確的獎勵規則,鼓勵開發商建設公共空間。

城市核心區開發還需要彈性的容積率政策。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張俊傑說,上海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可以借鑑東京經驗,制定積極有效的容積率政策,支持引導城市核心區的開發。

「日本的容積率政策是非常彈性的。」張俊傑表示,日本以創新方式開放城市建設容積率,不僅採用容積率獎勵政策,還在特定的重要規劃區域執行特殊的容積率政策,希望以此提升以東京為首的大都市圈的資源集聚度,在新一輪的國際競爭中獲勝。

來源: 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東京首爾上海 哪座城市競爭力最強?
    因此,首爾在各方面,規模上都略輸東京一籌,但其產業類型與城市發展模式、甚至城市風貌都很接近東京。上海與這兩座發達都市有一定區別。首先上海並非本國政治中心,政治虹吸效應較弱;其次上海尚為發展中城市,還未穩定定型;另外與首爾、東京比起來,上海的西洋氣質較為濃重。此類城市在世界範圍內實在很多,僅僅本區域內,從臺北到曼谷、吉隆坡,均歸類於此。
  • PTFE膜結構建築——東京巨蛋
    東京巨蛋位於日本東京文京區,是一座有55,000個座位的體育館。同時是日本職棒讀賣巨人的主場,也舉辦籃球與美式足球比賽,還有職業摔角、綜合武術、K-1賽事或音樂表演。其蛋形屋頂為具有彈性的薄膜,一般會把巨蛋內的氣壓控制在比巨蛋外高0.3%以維持蛋頂外型。
  • 東京攻略之雙面東京
    都說東京大,那麼東京到底有多大。總面積2162平方公裡,人口3670萬(北京16808平方公裡,人口2152萬)。必然需要一套非常完善的公共運輸系統才得讓這座城市高速運轉。還有這樣佔地面積不到一個籃球場大的智能地下自行車停車場。
  • 永遠沒人懂的比喻東京巨蛋到底有多大 連日本人都一頭霧水……
    常看日本新聞就會發現日本的媒體形容廣大面積的時候都非常喜歡說成「●個東京巨蛋」,問題是根本沒有人能夠確切想像東京巨蛋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已經多次被綜藝節目拿來探討也經常遭到網友吐槽,媒體卻還是很喜歡這樣比喻,是不是拿大家熟悉的日常用品比喻會比較好呢?
  • 東京巨蛋——日本最大充氣膜結構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日本的膜結構建築代表——東京巨蛋。日本東京巨蛋體育館位於東京市中心,不僅是各種比賽的承辦場所,還是許多歌手演唱會的場地。據說,是否在東京巨蛋開過演唱會還代表了歌手的地位高低。東京巨蛋的遮陽棚採用的是膜結構材料,在我國的水立方還未建成之前,東京巨蛋是世上最大的充氣膜結構,屋頂為具有彈性的膜材料。為了適應球場、比賽場、劇院等對廣闊淨空的要求。這些房屋既需跨度大,又須無柱。如何支撐屋頂就成了主要課題。為滿足這一條件應運而生的是充氣膜結構。它既無柱又無梁,可算是大跨度房屋屋頂的最優化結構了。
  • 東京TOD項目發展模式及啟示
    當前,為了拓展有效邊界,很多交通站點均設置了自行車停放空間(自行車一般通達距離為1.5-2km,自行車換乘 擴大了有效邊界的覆蓋範圍),土地開發上強調多功能混合,注重公共空間的布局以及良好生態環境的塑造。極大提高了整個社區的可達性,TOD模式以步行、自行車交通為主,實現了多種交通方式的「零換乘」,是現今條件下交通層級結構化的最好應用。
  • 盤點曾登上東京巨蛋的韓國偶像組合,誰是真紅,誰是虛人氣?
    【1】東方神起東方神起是在2009年7月4日和5日登上的日本東京巨蛋,東方神起也算是登上東京巨蛋的第一組韓國偶像組合,作為最早一批赴日發展的韓國偶像,東方神起這個成績也是比較理所當然。【4】KARA韓國女團KARA在2013年1月6日登上東京巨蛋,相信混過她們那個時期的韓圈粉絲都還記得,KARA在日本的人氣也是十分驚人,甚至是超越韓國國民女團少女時代的存在。有人說是因為KARA去日本比少女時代早,但不管是什麼原因,能開得起東京巨蛋的粉絲量是不會騙人的。
  • 8個關於東京的真相曝光!你真的了解這座城市嗎?
    東京,日本的中心。相當一部分的人到訪日本的第一站便是東京。你對東京的印象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裡呢?是時尚潮流的澀谷,還是動漫聖地秋葉原,又或是高端奢華的銀座,或者是日料美食的集中地築地市場呢?其實這座城市就像戀人一樣,總是有著你所不了解的一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揭開8個關於東京的真相,來看看你對這座城市到底有多深的了解吧!
  • 三井不動產擬公開收購東京巨蛋 收購金額或達1千億日元規模
    東京巨蛋。(圖片來源:日本《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11月30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三井不動產將對經營巨蛋球場和遊樂園的東京巨蛋進行股票公開收購(TOB)。三井不動產將通過收購其股票來掌握經營權,收購總額有可能達到1千億日元的規模。 預計,三井不動產將以友好收購的方式進行這次收購。 據悉,東京巨蛋是一家在東證一部上市的企業。現在,雖然其大股東、香港的投資基金「Oasis Management」對收購問題持不同意見,但三井不動產仍然希望作為一個友好收購者(White knight)開展收購。
  • 城市會往何處去:東京都市圈空間結構演變的制度邏輯與啟示
    因此,我們往往忽略空間結構演變背後深層次的制度因素,尤其是忽略制度的不確定性和多樣性,從而導致既無法解釋為何外部環境類似的城市空間結構會有較大差異,也無法說明在一定空間和時間領域內的城市為何會選擇特定的轉型路徑,影響空間結構。
  • 去日本東京,就必須到巨蛋體育館,看看日式風格的棒球賽!
    棒球迷必去的地方首選當然就是東京巨蛋,東京讀賣巨人隊的主場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競賽場地,WBC、世界12強等等大型國際賽事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京巨蛋已使用三十年,除了是全日本有最高人氣的東京讀賣巨人隊的主場外,也常舉辦各式展覽及演唱會。對棒球迷而言,來到東京一定要來這裡觀賞巨人隊的比賽,感受日本的棒球文化。
  • 日本東京城市規模很大,那麼,東京到底有多大?來看看就知道了
    說到東京,只知道這是個世界發達城市,商業繁榮,人口眾多,城市規模很大很大,一個東京人一輩子也逛不完,這樣的超級城市真的不是很多,屈指數來也不過幾個而已。那麼,東京到底有多大?會比北京上海大多少呢?東京都市圈有些城市是不屬於東京管轄的,只是和東京組成一個城市圈,就像我國的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都市圈一樣。東京,從狹義上來說,下轄23個特別區、26個市、5個町、8個村,面積約2155平方公裡,市區人口約1400多萬,比深圳多百萬人。狹義上的東京才是真正的東京市,管轄面積沒有北京上海大,城市建成區面積跟北京上海差不多。
  • 亞洲三大迪士尼樂園境遇差別大,上海領先,東京香港變化不好說
    上海迪士尼:後來居上,穩贏局面上海迪士尼是在2016年6月開園的,位於上海的浦東新區,是中國第二個迪士尼樂園,也是全球最後一個建成的迪士尼,擁有七大主題園區,分別為米奇大街、奇想花園、探險島、寶藏灣、明日世界、夢幻世界、玩具總動員。兩座主題酒店,為上海迪士尼酒店和玩具總動員酒店。
  • 韓流日本市場,SM家依舊是「老大」,看東京巨蛋演唱會就知道了
    至今為止在日本東京巨蛋成功舉辦過的演唱會的組合,已經有很多了,但是目前來看SM公司的數量是最多的。而且韓流在日本的發展,SM的功勞最突出。目前已經成功在東京巨蛋舉辦過演唱會的SM公司,東方神起、SHINee、少女時代、SUPER JUNIOR,就光光是SM九佔據了五家。
  • 東京的這些特色地點以及特色飲食店,都是東京必打卡之地!
    很多來到東京的人都喜歡來到一些特定的「網紅地點」打卡來證明自己曾經來過,那這些地方你都知道是什麼地方麼?1明治神宮 華美典雅的明治神宮是為供奉明治天皇及昭憲皇太后而修建的神宮。神宮前立有日本最大的鳥居,顏為醒目。
  • 這座城市有望趕超東京,成為亞洲第一城,上海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亞洲國家、日本經濟沒有急劇增長,國家發展程度引人注目,其中東京發展最好,也是世界經濟中最大的城市,與中國相比,中國仍然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人口老齡化、土地面積、東西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阻礙了中國成長為發達國家,儘管如此,我們中國還是有很多像北上廣深一樣為國爭光的聖地站,中國將趕超東京,
  • 我國第一大城市魔都上海,對比東京和紐約,差距有多大呢
    魔都上海,中國最牛的城市為什麼比不上紐約、東京,現在的世界中心是哪裡,毫無疑問自然是美國的紐約,毫不誇張的說,紐約城甚至是世界首都,除了紐約之外,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日本的東京,四者並稱世界四大都市,那麼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為什麼沒有世界級大都市,中國最牛的城市魔都上海難道比不上紐約東京
  • 向東京取經 打造軌道上的成都都市圈
    東京慶應義塾大學環境信息學部嚴網林教授領銜的團隊以東京為研究對象,圍繞都市圈發展、交通系統等多個主題,多維度進行深入研究,全面梳理了東京這座國際大都市的先進經驗和前沿探索。那麼,成都能從這些發展經驗中得到哪些啟示呢?
  • 為何說東京比北京好一萬倍
    馬克君認為,趙教授所說的才是幻覺,就拿首都作為對比,東京要比北京好一萬倍。  北京和東京都是千萬人口以上,市區面積千平方公裡以上,人口密度非常高的特大城市。北京作為六朝古都,旅遊資源遠比僅有數百年歷史的東京要豐富,但是2014年上半年訪問東京都的外國人數就約417萬人,創下歷史記錄,而根據北京市旅遊委數據,北京市全年僅接待外國人365.5萬人。
  • 日本東京到底有多強?GDP總量世界第一,是上海的兩倍之多!
    日本雖然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國家,但是通過他們的努力確實創造了不少的奇蹟。能成為亞洲地區少有的發達國家,也能說明日本的能力。對於日本的經濟實力,有很多的網友都感到疑惑,日本這麼發達,那它的城市怎麼樣?能跟我們國家的北上廣深相比嗎?東京作為日本的最強地區,其實力能和上海相比嗎?東京的經濟實力,目前究竟是怎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