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管見參考
文/管見 主播/張彬
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寫作時心裡要裝著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
另一種看法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讀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麼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新時代 新青年 新作品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此刻,我之所以想起了屈原,不只是因為今天的高考適逢端午,更因為屈原就是一個偉大的作家。
他的偉大,不僅在於給我們留下了《離騷》和《天問》,更在於他對自己讀者的悲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這是一個作家對讀者的心聲 ,這是一個政治家對老百姓的關切,這更是一個青年人對時局的憂慮(屈原於楚懷王16年,即公元前313年被流放,著《離騷》,時年27歲)。
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他用執著的信念書寫著自己的「作品」,不僅得到了當時的「讀者」——楚國人民的點讚,更為後世的中國青年指明了行走的方向。
「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
不只是偉大的作家才可以書寫歷史,我們都是生活的「作家」,都有獨一無二的「作品」,這個「作品」,就是人生的態度。
如今,中國正青春,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新時代,青年學子,就是新時代的「新作家」,該如何寫好新時代的「新作品」,既取決於自己的價值判斷,更取決於以什麼樣的姿態,面對你新時代的「讀者」。
新時代的「讀者」,就是國家、民族和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
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中國青年的所作所為,已經或正在證明這一點。
100年前,在那場驚天動地的五四運動中,青年學子勇擔使命,從那一刻起,他們「書寫」的人生之路,就已經與國家、民族、人民血脈相連,並交出了一份「優秀作品」---寶貴的「五四精神」!
面對這樣的「優秀作品」,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該如何傳承,又該如何交出我們的「新作品」?在我看來:
愛國,當是新青年「新作品」的主題。青年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有著各自閃亮的追求,但只有把個人夢想和中國夢緊緊交融,新青年的「新作品」方顯立意高遠,獲得深厚的「讀者」基礎。
奮鬥,當是新青年「新作品」的底色。年輕的心只有與時代主題同向,青春的腳步才會與新時代合拍,新青年的「新作品」才會有更深刻內涵,得到更多「讀者」的信任。
創新,當是新青年「新作品」的亮點。年輕人要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才能劈波斬浪,新青年的「新作品」才會勇立潮頭,得到更多「讀者」的青睞。
「長風送乳燕,摘鬥傳佳音」。
乘著歌聲的翅膀,青年力量未來可期,新時代的答卷正緩緩展開,年輕的筆鋒已飽蘸濃墨,青春的「好作品」正在揮寫——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高考啊高考
前年的今天,我根據2017高考語文浙江卷的作文試題,試水寫了一篇題為《你,就是你讀的那本書》(見【浙江卷】「滿分作文」)的高考作文。
去年的今天,我根據2018高考語文浙江卷的作文試題,再次試水寫了一篇題為《初心不改,奔流到海》(見【浙江卷】「滿分作文」(2018))的高考作文。
當時我還說了,我有一個夢想,今後每年的高考,我都會寫一篇高考作文,於是就有了今天的這一篇《新時代 新青年 新作品》。
請列位看官不要見怪,這個取名為「【浙江卷】『滿分作文』(2019)」的推文題目,你就把它當成是一個互動的幽默,或者是對我的鼓勵吧,這當然不是真正的滿分作文。
這是除了自己高考那次以外,我寫的第三篇高考作文,既然「醜媳婦已經見了公婆面」,就請各位朋友動動手指打個分(滿分為60分),大家一起互動樂一樂,好嗎?
再次謝謝大家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