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東莞」美食探訪之旅活動啟動:品嘗地道風味,探秘製作技藝

2020-12-23 瀟湘晨報

7月10日-12日,為進一步加強對東莞美食文化的宣傳推廣,市委宣傳部與稻來傳媒合作,組織開展「尋味東莞」美食探訪之旅活動,邀請陳曉卿等節目主創團隊成員、美食顧問、國內美食名家、重點合作媒體代表等組成美食團,來莞品嘗地道風味,探秘製作技藝,探尋東莞地道美食背後的文化。

此次美食探訪之旅,從莞城街道振華路中山餐館的一碗燒鵝瀨粉開啟。質地潔淨的瀨粉與新鮮出爐的燒鵝搭配,燒鵝外皮酥脆,瀨粉的熱度進一步融化肥腴的油脂,鵝肉更加豐盈多汁,綿軟幼滑的瀨粉也增加幾分醇香。

燒鵝瀨粉

大快朵頤之後,美食團沿著振華路老街,走訪傳統的山貨店、糖果店和老飯店,感受騎樓建築風採,尋跡東莞人文歷史。隨後,美食團前往莞城街道的可園和中堂鎮潢湧村黎氏大宗祠實地參觀,領略嶺南園林風採,了解東莞古村落古祠堂的歷史和特色,美食團一行還探訪了「龍舟製作之鄉」——中堂的龍舟製作技藝。

《尋味東莞》製片人李潔(中)等探訪團了解龍舟製作工藝

美食家張新民在拍攝龍舟

炎熱的天氣擋不住美食團深入體驗水鄉美食和文化的熱切心情。當日下午,美食團一行去麻湧鎮參觀肥仔秋臘腸製作技藝,隨後前往麻二社區香蕉文化園,品嘗不同品種香蕉,其間,不少美食團成員現場體驗砍香蕉,並拍照分享至網絡,為麻湧香蕉代言。

節目科學顧問雲無心在麻湧香蕉文化園

地方傳統小吃不只是一種食品,其背後更是一種文化,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情結。美食團成員、《風味人間》美食顧問閆濤表示,此次東莞之行讓他發現了更多原生態的東莞味道,更深刻地認識了東莞美食,尤其是燒鵝瀨粉讓他印象深刻。他表示,燒鵝瀨粉非常具有餐飲新產品新業態的特點,或可以成為東莞飲食文化走向全國的第一枚落子,在全國打響東莞飲食文化名片。

美食家閆濤現場介紹美食文化

/對話/

「用新的視角審視這片土地」

記者:您之前對東莞美食有哪些了解?

閆濤:人們常會有一種文化錯覺,因為注意力跑偏而忽略一些東西。比如東莞,除了製造業發到、「世界工廠」之外,再沒有其他印象。其實,東莞歷史文化深厚,物產豐富,飲食文化也獨具特色。

我曾任《南方都市報》美食專欄資深記者,做過關於東莞的美食專題,以前也常來東莞和一些美食家朋友、餐飲界同行分享交流美食的想法,同時我和幾個從東莞到廣州的名廚有很多私底下的交流,總體來說有一定的認識。

記者:2月10日先後前往東莞莞城、中堂、麻湧品嘗地道風味,探秘製作技藝,其中對哪一道美食印象最為深刻?

閆濤:燒鵝瀨粉。廣東諸多瀨粉中,以佛山高明、中山三水、廣州西關、東莞厚街最為出名。瀨粉是中國南方稻作文化的代表性食物,廣東省內有接近的潮汕粿條,其他省份類似的有湖南米粉、桂林米粉、雲南米線等。就我和朋友的交流分析來看,東莞的瀨粉不同於其他瀨粉太糊或者清淡的口感,清爽而溫甜,同時與南方省份的粉口感接近,是最具普世價值、最容易為人接受的。再搭配新鮮出爐的燒鵝,非常具有餐飲新產品新業態的特點,或可以成為東莞飲食文化走向全國的第一枚落子,在全國打響東莞飲食文化名片。

記者:希望在東莞發現哪些味道?

閆濤:我對東莞有一定的了解,來之前,我希望發現一些在我們奔跑的時候被疏忽遺忘的味道和文化。

每一種風味隱藏的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比如用蜆肉和蟛蜞醬烹飪的菜餚,甚至更多「家裡的味道」,我認為這一類美食是值得尊重和關注的。從食材的選擇、烹飪的技藝以及受眾群體等方面講,這類美食註定不可能用現代商業的標準來衡量是否成功。因為這類美食所傳承的傳統技藝和味覺記憶,具備特定的藝術價值。

美食具有商業和藝術兩面性,我們應該有一個明顯的區別:當我們談吃喝的時候,它屬於商業;當我們談飲食的時候,它又屬於一門藝術,我們要有更多的關注,成為抹不掉的鄉愁記憶。

記者:《尋味東莞》播出後,感覺東莞是一個網紅城市了?

閆濤:《尋味東莞》一下子讓東莞「火」了,但我們沒必要討論它會不會讓東莞成為一個網紅城市。實際上,我十分認同陳曉卿老師拍攝《尋味東莞》,更多的是對人的生存狀態的關注。

嚴格意義上講,東莞並不是一個飲食文化特別突出的城市。但是,在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浪潮中,東莞抓住了歷史機遇,創造了很多不亞於深圳的經濟奇蹟。

多年以前,由於工作關係,我也對東莞飲食產生過興趣,但那時候並沒有深入關注和思考東莞人的飲食文化和狀態。

「世界工廠」是對東莞所取得的經濟成就的最精煉概括,但有時候我們奔跑得太快,也需要停下來關注一下自己的狀態。《尋味東莞》紀錄片有兩大作用:一是引導了人們關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通過美食感受先輩的溫暖,喚起東莞人自我身份認同感;二是讓世界更了解東莞,知道除了「世界工廠」的美譽,東莞還有豐富的物產和地道的美食,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這片土地。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尋味東莞》用美食為東莞做傳
    可以說,《尋味東莞》用美食為東莞寫了一本傳記、一本地方志。近日,由東莞市委宣傳部和稻來傳媒共同組織開展「尋味東莞」美食探訪之旅活動,邀請美食團共同品嘗東莞地道風味和探秘製作技藝。進一步激發社會消費潛力《尋味東莞》紀錄片的熱播,引發東莞人的尋味之旅。
  • 《尋味東莞》美食顧問團來莞探尋美食背後的文化
    七月十日至十二月十二日,由市委宣傳部牽頭,與稻來傳媒組織「尋味東莞」美食探訪活動,邀請「尋味東莞」總策劃陳曉卿、製片人李潔,與著名美食家陳立、張新民、閆濤、雲無心、楊擁軍等組成美食探訪團,前往東莞的南城、莞城、中堂、麻湧、虎門、大嶺山、謝崗等鎮街,品嘗地道風味,挖掘製作技藝,並舉辦「尋味東莞」賞心悅目交流會,進行交流共享,探索東莞美食文化。東莞人的一天,常以燒鵝瀨粉一碗打開。
  • @東莞人,《尋味東莞》拍攝了你們鎮的美食,你吃過嗎?(上篇)
    在這片東莞人世居的土地上,每個鎮街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物產,記錄著命運流轉與時代的變遷。《尋味東莞》第二集《山水相逢》開播,聚焦豐富陌生的食材,通過質樸、奇妙的搭配,山水相逢,為莞人碰撞出層疊不窮的滋味。視頻中的美食在哪裡可以吃到正宗的口味?你所在的鎮街有什麼傳統美味?一鎮一美食,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探尋嶺南風味。
  • 感受盛夏海南 「尋味儋州」美食體驗之旅正式啟動
    看非遺文化 品傳統美食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旅遊團在儋州那大鎮參與了儋州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品儋州調聲、山歌、排子鼓等非遺傳承的文化魅力。同時,遊客們還在活動上品嘗了中和香糕、儋州粽子、儋州米爛、白馬井瑪仔、儋州土糖等特色美食。
  • 舌尖上的東莞!《尋味東莞》第一集《得天獨厚》21日21:40首播
    綿滑清新的瀨粉、外酥裡嫩的燒鵝、香味撲鼻的煲仔飯……前幾天《尋味東莞》的定檔海報及預告片一經發布,這些獨具特色的東莞美食,瞬間點燃食客的味蕾記憶與時光滋味。21日起每周日晚21:40,《尋味東莞》將在廣東衛視首播、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聯合獨播。21日晚將播出第一集《得天獨厚》,帶領觀眾探訪東莞的地道風味,講述美食背後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過去四十年來,東莞以高速發展的製造業聞名,但在「世界工廠」身份之外,這裡還隱藏著一個龐大神奇的美食世界。
  • 「尋味東莞必吃100」13日開始評選
    8月13日啟動的「2020東莞鑽石名菜評選暨莞菜文化促進系列活動」將給出答案。此次系列活動是「尋味東莞」和「鑽石名菜」兩大東莞招牌美食項目的首度融合推廣,屆時將通過專業評審、全民評選及適當結合網絡相關數據擇優評出「鑽石名菜名點」「地標名店」「地道風味小吃」「東莞招牌菜」及「環球風味美食」「創意莞菜」「最佳人氣餐廳」等「尋味東莞必吃100」系列獎項,並計劃11月舉行頒獎典禮,同時成立莞菜文化促進會,擬用兩三的年時間定義「莞菜」,從而持續擦亮東莞美食這一城市名片。
  • 聽《尋味東莞》製片人解讀,她眼中的東莞和東莞美食……
    繼四年前的《尋味順德》之後,嶺南風味的新一輪探索之旅近日拉開帷幕。 本周日(明天)晚9點40分,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聯合出品的《尋味東莞》紀錄片最後一集(第三集)《歡宴流轉》,將繼續在廣東衛視頻道、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聯合播出,繼續帶你解鎖東莞這座「製造名城」的美食密碼,帶你品嘗地道東莞美食。
  • 《尋味東莞》總策劃陳曉卿長文回顧東莞美食:哪裡不是美食天堂?
    7月24日,《風味人間》系列紀錄片總導演、《尋味東莞》總策劃陳曉卿在個人微信公眾號上發布長文回顧了尋味東莞美食之旅。原文如下: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去過這麼多地方,你覺得哪裡最好吃?按說牛肉最好不過和牛,但我至今難忘的是二十年前,在馬爾康通往甘肅路上,一個叫瓦切的三岔路口,那家牧民用細高的水桶燉的牛肉,薄薄一層沙沙的土豆,厚厚一層牛肉,又入味又多汁……所以我說,好吃貨志在四方,看哪裡可能都是美食天堂。三年前稻來工作室成立,除了自己策劃的選題之外,接到了第一個訂單。東莞市負責城市形象推廣的領導,考慮到我們團隊製作過《尋味順德》,希望我們製作反映東莞美食的紀錄片。
  • 2020「尋味鳳城」品牌活動發布儀式舉行
    本次活動由大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大良街道宣傳文體旅遊辦公室主辦,旨在以推進尋味順德特色小鎮創建為目標,著眼全球餐飲發展趨勢,亮品牌、築特色、聚人氣、匯商機,繪製「尋味鳳城」新名片,打造美食戰略高地,進一步引領鳳城美食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從而將鳳城美食旅遊文化推向全國乃至全球。
  • 《尋味東莞》:尋味酸甜苦辣 細品百味人生
    不過做《尋味順德》時,我們並沒有想做成系列。做《尋味東莞》的契機,是接到東莞市委宣傳部的邀請,為東莞拍攝一部美食紀錄片。在此之前,我們對東莞的人文生活、風味美食太不了解。而且在這個節目之前,沒有人系統地去介紹東莞本地的特色美食。羊城晚報:接到邀請後,你們才想到把「尋味」的概念嫁接過來?
  • 鹽焗豬腰、蟹餅、陰菜……《尋味東莞》挖美食丨揭秘
    《風味人間》第2季的餘味還在口舌之間縈繞,又一部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接檔而來。繼四年前的《尋味順德》之後,嶺南風味的新一輪探索之旅正式拉開帷幕:荔枝、腐皮豆漿、林旁粽、黃油蟹、陰菜、腊味、做冬四寶,接連出現在螢屏上。《尋味東莞》通過東莞的地道風味折射一方水土,帶領觀眾探索風味流轉背後的歷史更迭與時空碰撞。
  • 細數東莞特色美食 開啟暑期尋味之旅
    醬香醇厚白酒搭配上水鄉特色菜、國際美食薈萃與中外美酒的碰撞,還有那溫潤黃酒與鮮美螃蟹在舌尖上的交流……近日,領略東莞美食,傳播東莞美食美酒文化的「豐味東莞」系列活動在聖豐盛宴酒家迎來了最後一期。東城餐協協會會長嫣然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表示,「豐味東莞」系列活動在於挖掘東莞本土的特色美食與美酒的搭配,旨在給大眾傳播東莞的美食文化以及健康的飲食理念。「東莞好吃的美食遍布各大鎮區,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不同飲食風味也有所差異,要看遍吃遍東莞的美食、傳播東莞的美食文化,我想需要更多熱愛這片水土的年輕人發力。」
  • 「玩轉東莞」的旅遊線路,都在這裡了!
    「玩轉東莞」線路設計活動旨在通過發動市民群眾、各大高校,通過實地了解與走訪東莞,策劃制定出東莞文化旅遊線路,在線路DIY的過程中了解東莞歷史文化,熟悉當地傳統美食,傳播東莞民俗習慣與文創工藝,弘揚東莞之美,推動東莞生態旅遊的發展,拉動全市市民,聯合各個鎮街力量,積極打造東莞網紅景點。
  • 《尋味東莞》第二集今晚9:40播出:燒鵝、麻蝦、魚包約定你
    《尋味東莞》第一集已經播出一周了,這部取材於莞邑大地的城市美食紀錄片,不僅讓廣大吃貨隔著屏幕「品嘗」到了東莞的地道美食,還在紀錄片中見到了諸多熟悉的東莞街景。「還有嗎?才一集,太不過癮了!」家住南城的李小姐看完《尋味東莞》第一集後直呼不過癮,而且她愛吃的燒鵝、海蝦、魚包在紀錄片中都沒有看到。沒看過癮的吃貨注意了!就在今晚9:40,《尋味東莞》第二集《山水相逢》將繼續在廣東衛視頻道、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聯合播出,屆時東莞人餐桌上常見的麻蝦、燒鵝、魚包、蟹餅等東莞美食將出現紀錄片中。
  • 西式甜品中的東莞元素!記者帶你走進《尋味東莞》中的甜品店
    這是5日晚播出的紀錄片《尋味東莞》第三集中的一幕,片中各式精緻的西式甜品和水果茶,讓大家對莞式美食有了新的認識。西式甜品中的東莞元素8日,記者走進紀錄片《尋味東莞》中的這家甜品店,帶大家一同感受西式甜品中的東莞元素。「每一個產品都有各種東莞獨有元素,法式甜品也能呈現東莞文化。」
  • 東莞舉辦傳統美食展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民品嘗美食  1月11日上午,由東莞市文化館主辦的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東莞傳統美食展橋頭體育中心舉行,供市民和遊客免費品嘗本次東莞特色美食來自全市16個鎮街的特色美食參加,是各具特色的東莞美食的一次集中展示,非常受歡迎。  現場設置20個展位。讓廣大市民和遊客在這裡除了可以免費品嘗到大洲粉葛、醬油鵝等橋頭的地道特色美食外,還可品嘗到東莞各鎮街的特色美食。  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東莞各地的美食被一一搬到了現場,從小吃到製作食物的器皿以及美食的由來等等都來到了現場。
  • 香車美食聯動 「大眾美食駕」帶你尋味廣東
    活動連結,將「豬肚雞」「馬拉糕」「缽仔糕」「叉燒包」「白切雞」等廣東特色美食以看圖猜謎的形式對廣東夥伴發出「猜猜這是什麼廣東味」「怎麼證明自己是純廣東吃貨」的「靈魂拷問」,將「約駕探店」的「大眾美食駕」APP下載地址設置在「你真系食過所有嘢?」的遊戲小程序中,解密打卡廣東特色美食的另類玩法,趣味性調動了受眾的好奇心與積極性,為「大眾美食駕,探尋廣東味」後續活動進行成功預熱。
  • 《新網球王子》手遊新活動怎麼樣 新活動尋味中華美食街的探秘
    導 讀 新網球王子手遊新活動預告,尋味中華美食街的探秘。
  • 山海交融 莞味十足 《尋味東莞》第二集《山水相逢》昨晚播出
    觀看完《山水相逢》的魏小姐激動得飛起,她喜歡的魚包、燒鵝、海蝦、蟹餅等美食在這一集中都出現了。昨日21:40,跟隨著綿綿入耳、暖人脾胃的生動解說,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策劃、聯合稻來傳媒拍攝製作的《尋味東莞》第二集《山水相逢》正式播出,為廣大觀眾和食客帶來一番山海交融的曼妙滋味。
  • 「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深圳閃耀...
    順德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唐磊晶在向深圳客人推介順德時表示,深圳是世界設計之都,順德是世界美食之都,順德一直緊跟深圳的步伐,順德將十二站美食推介活動的啟動儀式選在深圳,就是要通過美食作媒,向深圳朋友推介順德美味、順德美景和好客順德,希望加強兩地人民的交流合作,共同促進兩地發展,歡迎深圳客人到順德旅遊、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