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東莞》第一集已經播出一周了,這部取材於莞邑大地的城市美食紀錄片,不僅讓廣大吃貨隔著屏幕「品嘗」到了東莞的地道美食,還在紀錄片中見到了諸多熟悉的東莞街景。
「還有嗎?才一集,太不過癮了!」家住南城的李小姐看完《尋味東莞》第一集後直呼不過癮,而且她愛吃的燒鵝、海蝦、魚包在紀錄片中都沒有看到。
沒看過癮的吃貨注意了!就在今晚9:40,《尋味東莞》第二集《山水相逢》將繼續在廣東衛視頻道、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聯合播出,屆時東莞人餐桌上常見的麻蝦、燒鵝、魚包、蟹餅等東莞美食將出現紀錄片中。
沒看夠的市民,可要鎖定時間觀看這部屬於我們大東莞的美食紀錄片啦。
第二集今晚9:40播出
凌晨一點,東莞最大的蝦塘裡,漁民波叔決定提前收網。雖說,東莞時常會受到強風暴天氣的侵擾。然而像波叔這樣的蝦農們卻甘願冒險,將蝦塘臨海而建。這是因為,開闊的珠江入海口,淡水中和了海水鹽分。交融的鹹淡水孕育出了美味的海鮮。
6月28日,《尋味東莞》第二集《山水相逢》中,檸香黃皮頭、清蒸九節蝦、火焰醉麻蝦、白灼麻蝦等東莞市民餐桌上或酒店常見的菜品將一一呈現,展現出最接地氣的東莞味道。
展現東莞美食的紀錄片中,怎麼能少了東莞燒鵝?
沒錯了!在《山水相逢》中,攝製組走進了東莞燒鵝最出名的大嶺山。眾所周知,鵝在嶺南飲食中佔據當之無愧的霸主地位。每逢重要節日和紅白喜事,主菜一定少不了它。在廣東,每年至少有1.7億隻鵝走上本地人餐桌。潮汕偏愛滷鵝,廣州熱衷燒鵝,相比之下,東莞吃鵝的習俗更加多樣——大嶺山燒鵝、白灼鵝腸、爆炒鵝血都是東莞人愛吃的菜品。
除了大嶺山,麻湧的香蕉遠近聞名,用香蕉雄蕊、花蕾和果實做的「全蕉宴」有多少人品嘗過?又饞壞了多少人?
在《山水相逢》中,蕉蕾煎蛋、香蕉燜鵝、香蕉扣肉、香蕉鯽魚湯、香蕉紫菜糖水等東莞味道也將揭開神秘的面紗。
用美食切入講述「東莞故事」
《尋味東莞》是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和稻來傳媒聯合出品的一檔美食紀錄片。稻來傳媒,也就是系列紀錄片《風味人間》《風味原產地》《紀實72小時》的主創團隊。此次稻來傳媒來到東莞取景拍攝莞版《風味人間》,並給它取名《尋味東莞》,是用美食為切入點,講述一集又一集的「東莞故事」。
《尋味東莞》總共有3集,從《得天獨厚》,到《山水相逢》,到《歡宴流轉》,分別對應的是東莞人順應天時、依山傍海和遷徙交融來創造美味的流變過程。
在鏡頭轉換之間,地理和人文的縱深感呼之欲出。適時而食是從古至今人們順季應時的體現,人們在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中找尋一種平衡的生活方式;而山地、丘陵、水鄉、海洋等多樣的地貌為東莞美食帶來了更豐富的味道,山水相逢,碰撞出獨特的風味;從歷史上的中原人南遷到近幾十年「世界工廠」帶來的人流交會,也源源不斷地為東莞美食的流變注入活力。
【知多D】
《尋味東莞》紀錄片播出時間
播出平臺:廣東衛視、騰訊視頻、新浪微博
播出時間:
第二集《山水相逢》 6月28日(周日)21:40
第三集《歡宴流轉》 7月5日(周日)21:40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