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旬
《尋味東莞》紀錄片「橫空出世」
瞬間刷爆了東莞人的朋友圈
前幾天紀錄片完美收官後
打卡「尋味同款」的
小吃美食、山珍海味
變成為許多人去東莞的新玩法
提到東莞
腦海裡浮現的是
「現代、工廠、手機、
移民、科技、快速……」
是的
這是東莞這三十年努力發展
不斷為自己「打call」後獲得的成績
但它更是一個擁有靈魂和根基的城市
從西南邊的海岸
到東南邊的山林
雖說大家都有同一個名字叫東莞
但每個小鎮都有屬於自己的傳統飲食
每一條街巷
都出人意外地保存了
幾乎所有曾經的味蕾傳統
我們除了跟著《尋味東莞》的鏡頭
挑選了紀錄片裡的「硬核」美食
還在幾個比較有名的小鎮
搜羅了些大眾美食攻略之外、
當地街坊常聚集、
無法「外傳」到其他城市的老字號食肆
它們大部分沒有豪華的裝修
或舒適的用餐環境
但那裡一碗熱騰騰的湯麵
一碟貌似簡單的腸粉
一定能驚豔你的味蕾
圖/網絡
▼▼▼
麻 湧 鎮
01
闊佬材排骨飯
(「尋味東莞」同款)
傳說中的「給鬼吃的飯」
這裡白天大門緊閉
每天凌晨2點才開門
4、5點左右賣完收鋪
沒有店面招牌
普通人路過根本看不出這是家小吃店
而它卻早已成為麻湧人皆知的秘密
而老闆闊佬材
在這個地方做排骨飯已經26年了
一碗排骨飯
是這裡的招牌
新鮮排骨剁寸段
生粉和鹽讓肉質細嫩
蒜油豆豉去腥增香
晚稻秈米
衝入九十度熱水直接上鍋
讓每一粒米從外到內保持同樣的彈韌
十五分鐘
米飯剛好熟透
排骨嫩滑適口
吃的時候記得淋上一勺
材叔自製的豬油香蔥醬油混合汁
所謂靈魂豬油拌飯
大概也就是這個滋味了
新基闊佬材排骨飯地址:麻湧新基大道16號。營業時間:2:00~4:00
02
紅強飲食店
幾乎所有麻湧人都知道的早餐店
味道30年不變
上世紀80年代
這裡是麻湧最繁華的地段
在「萬元戶」還很罕見的當年
紅牆已是按如今的物價
賣2.5元一個腸粉和生滾粥的地方了
很多人以吃過「紅強」早餐而威風
這裡每天都擠滿人群
特別是周末
「像打仗一樣」搶坐
店裡只做生滾粥和腸粉兩種種類
但卻能滿足每個來這裡吃早餐的食客的胃
紅強的腸粉粉漿偏糯偏厚
但是特別滑
能吃出米香味
肉腸料足
據說有個豐滿的漢子
叫老闆肉蛋腸加了4次肉
圖@古梅西園
生滾粥又滑又綿
入口即化
再搭配油條
廣東人熟悉的味道!
紅強飲食店地址:麻湧鎮商業路7號(近工商銀行)。營業時間:6:30~11::30
大 嶺 山 鎮
東莞的燒鵝有兩種
一種是大嶺山的溼燒燒鵝
另一種是傳統的脆皮燒鵝
兩種燒法和工具不同
吃起來的口感也有差別
但各有特色
01
大嶺山盲五燒鵝
傳說中大嶺山最有名的燒鵝店
是東莞市「鑽石名菜」評選活動
獲獎的特色美食
藏在巷子深處
當地街坊從小吃到大的燒鵝店
這裡的荔枝柴燒鵝採用溼燒做法
跟其他地方吃到的脆皮燒鵝不同口感
但皮酥肉厚入味,非常特別
有人說吃燒鵝
最好的時間是燒鵝出爐十分鐘那時
能品嘗到燒鵝最極致的味道
盲五剛好能滿足這樣的條件
大嶺山盲五燒鵝地址:東莞市大嶺山鎮矮嶺冚村向東大道直行500米
厚 街 鎮
01
厚街永利飯店
廣東最出名的「燒鵝瀨」在東莞
東莞的燒鵝瀨源自於厚街
厚街最出名的燒鵝瀨店便是永利
這家同樣不起眼的小餐館
經營了超過20年
目前24小時營業
飯點時兩旁的道路停滿了私家車
都是來吃永利的食客
東莞同事說
現在要在厚街找到一款手工瀨粉
真是比找到熊貓還珍貴
而永利就是其中一家
於東莞人而言
一碗燒鵝瀨粉可以是早點
可以是正餐
甚至可以成為壽宴上寓意吉祥的壓軸菜
只要有它
今天一天就可以舒坦快樂
永利飯點地址:厚街鎮新塘村新塘一路26號。營業時間:全天營業
02
臺灣小吃一條街
(「尋味東莞」同款)
臺商曾經撐起東莞經濟發展的半邊天
直至今日
長期在東莞居住的臺商仍有數萬人
他們大多聚集在厚街
因此這裡又有「小臺灣」的稱號
圖@aiko
在厚街
從上島咖啡到涮涮鍋
從大腸面線到檳榔
從路人交談中的閩南話
到KTV裡點播率最高的閩南語流行歌曲
食衣住行娛樂
幾乎清一色是臺灣風味、臺灣習慣
如果不是招牌夾雜著簡體字
與計程車司機的腔調不同之外
在這兒就有如身處臺北、臺中或高雄
滷肉飯和大腸面線
是這裡的必點選項
珍珠奶茶喝不喝得下主要看胃
在厚街品味臺灣小吃
你無法只駐足一家店,邊走邊吃
淺嘗輒止幾乎是必然
看著街邊琳琅滿目的臺灣地道美味
你只能感慨
胃能不能消化的再快一些
臺灣小吃一條街地址:臺式美食店鋪較多,主要集中在「厚街大潤發」附近。推薦「三角窗臺灣小吃」。
虎 門 鎮
提到虎門
可能立刻想到的是虎門銷煙和林則徐
以及五一期間「搖晃」的虎門大橋
但東莞人知道
這裡作為珠江入海口
和本地歷史最悠久的鎮子之一
更是美味的集中地
01
明記餐館
(「尋味東莞」同款)
這是虎門疍民後代開的海鮮餐廳
是當地漁港成立最早
最負盛名的地道漁家餐廳
這裡的海鮮肥美新鮮
是香港「食神」梁文韜、明星羅家英等
多個明星前來光顧過的「網紅店」
老闆明叔每天堅持早上6點左右
親自去市場選購海鮮
且一直擔任主廚
海鮮風味傳承幾十年
6~8月正值黃油蟹的季節
也能吃到很多蟹類
一定要嘗嘗具有疍家特色的虎門蟹餅
螃蟹一開四
跟肉碎、蛋液混合
撒大量白胡椒粉和新鮮九層塔
先蒸後焗
猛火逼出焦香
一缽端上桌還在滋滋作響
頗有啫啫煲的氣勢
不過要吃平靚正的肥美海鮮
建議8月再來
到時候海邊停靠著整排整排的漁船
蔚為壯觀
焗魚腸 / 明記餐館地址:虎門新灣富民路 9 號。營業時間:9:00~14:30 16:30~21:00
02
盧家青年麵店
除了海鮮
虎門小鎮上仍有很多
值得品嘗的老字號
盧家青年麵店
是一家有著80多年的品牌老店
老闆三代傳承
老虎門人幾乎都知道
雲吞麵是這裡特推的食品
盧家雲吞麵的湯底
是用大地魚+蝦殼熬製
非常正宗的雲吞麵湯底
面使用鹼水面,爽口彈牙
雲吞皮薄餡多
價格美麗
盧家青年麵店地址:虎門鎮威遠島東莞紡織職業技術中學(原威遠中學)斜對面。營業時間:6:30~21:30
萬 江 街 道
01
新村森記腐竹豆漿
(「尋味東莞」同款)
萬江街道
是全東莞為數不多
還保留手工製作腐竹的地方
這裡從清朝就開始製作腐竹
曾幾何時
大大小小的手工腐竹作坊可達幾百家
如今
只有年近80的森叔
和少數幾個人仍然堅持著
新村森記腐竹豆漿
是當地最有年代氣息的手工作坊
店面沒有招牌
只有識食的「地膽」才找得到這個味道
但通過年輕人在網際網路上傳播
如今已是小有名氣的「網紅店」
和普通的豆漿店不同
森叔的豆漿
多了一步脫皮研磨的過程
聽說這是讓豆漿更細膩的秘訣
這裡的招牌當然是腐皮豆漿
「新鮮滾熱辣」的豆漿上
還飄著一層軟糯的腐皮
豆香濃鬱
口感黏糯嫩滑
略帶膠質
非常特別
清晨來一碗暖暖的腐皮豆漿
連胃都有了底氣
圖@旅行美食攝影小家、@脹氣
新村森記腐竹豆漿地址:萬江街道新村社區沿江中路。營業時間:05:00~10:00
02
肥婆菜館
(「尋味東莞」同款)
這裡隱藏在萬江莫屋工業區的小路邊
環境簡陋,但衛生乾淨
是本地人開的宵夜大排擋
每晚5點半準時開檔
6點便坐滿了客人
肥婆菜館已經在這裡開了10幾年了
「蒸浸焗炒燙花蜆」
小海鮮宵夜檔的炒菜這裡基本都有
但每個人來這裡都衝著一碟花甲
老闆娘兩夫妻每天清晨新鮮挑選50斤花甲
用海鹽浸泡幾小時去除泥沙
到了晚上送到食客桌上時
花甲是新鮮飽滿而又乾淨的口感
肥婆家的花甲
胡椒味和花甲的鮮味混合的完美
吃完渾身出汗
尤其在悶熱的日子
非常舒服
店內還有許多小炒
炒牛河、炒芥菜、爆炒鮮魷……
而且所有菜品價格親民
最低6元可以吃一個炒粉
最貴的小炒不會超過25塊
但每天晚上
兩夫妻賣完花甲就收檔
所以如果是想衝著花甲而來
一定要趁早
不要跑空啦
圖@跳高打姚明膝蓋
肥婆菜館 地址:萬江區莫屋社區致富路2號。營業時間:17:30至凌晨
石 碣 鎮
01
永成糖水店
(「尋味東莞」同款)
廣東是中國甜品最密集的地方
而東莞是這裡面氣質最獨特的之一
這是一間在石碣開了十幾年的糖水老店
無論是飯點還是宵夜
永遠滿座
糖不甩,這個經典的廣東小食,源於東莞。
除了糖水
這裡還有粥、粉、面、牛雜等小吃
點碗糖水,吃碟小吃
是廣東人的安逸
所有的菜品分量足、價格便宜
喜歡小食的吃貨
一定要來打卡
圖@半果子
地址:石碣鎮唐洪村晉煌一路111號一樓
茶山鎮
01
鬧交腸粉
這是一對老夫婦自營的腸粉店
通常是老伯做腸粉
阿姨招待客人
做的腸粉料足、味道鮮美
價格超接地氣
深受街坊喜愛
還有人專門開車來吃
「鬧交」是粵語「吵架」的意思
夫妻倆經常邊做腸粉邊大聲吵架
有種說法是
吵得越厲害腸粉越好吃
跟所有腸粉店一樣
腸粉可以選擇加蛋或加肉
但肉跟一般腸粉不同,是一塊塊的
很滑,很多肉
醬汁是叉燒汁,皮薄餡靚
一人兩碟是標配
還有廣東人小時候常喝到的深寶檸檬茶
鬧交腸粉地址:茶山鎮愛國藥店40號(導航搜東莞國藥愛國藥店,對面就是)
02
丙垚飲食店
這是茶山開了38年的早餐老店了
「鹹丸唔要丸」
是這裡最特別的一道菜
鹹丸好不好吃看糯米粉和水的比例
老店有屬於自己的黃金比例
丸子咬在嘴裡很特別的軟糯感
而鹹丸唔要丸好不好吃則是看湯
湯底放入臘腸、冬菇、臘鴨等
腊味的鹹香才是湯的精華
味道十分鮮美
當地人常點作湯喝
這裡的豬腳姜、馬蹄糕、豬紅粥
藥材雞腳、排骨陳村粉等小吃
都是必點
丙垚飲食店地址:茶山鎮衛生路64號(導航搜衛生路)
03
人人食店
這家店就在丙垚旁邊
也是沒有店面
也是做了20多年的老店了
老闆每天堅持自己做面
麵條很香很彈牙
來這裡必點撈麵
牛柳絲撈麵、叉燒撈麵都非常棒
濃鬱特調的汁配上獨特的手工面
筷子簡單拌一拌就可以吃了
人人食店地址:茶山鎮衛生路丙垚隔壁(導航搜衛生路)
04
南社人家私房菜館
這家店位於茶山擁有800年歷史的
明清古村落群
主打南社地道農家菜
是2015年央視春晚直播的《傳奇中國節·春節》
其中《家宴》短片的拍攝地
它就藏匿在這些明清古建築的其中一條小巷裡
環境很清幽
來到南社人家
大部分人都會點招牌名菜將軍飯
它是由本地米、糯米混合
飯面放上一整條開刀鯉魚
加入香菇、臘肉、臘腸、紅棗、花生等
用柴火炊制而成
而南社古村的祖先謝遇奇
曾隨左宗棠西徵新疆平亂
期間偶然製作了這道將軍飯
並發現加入了新疆葡萄乾後
香而不膩且補身暖氣
後來將軍飯這種做法便被帶回南社流傳至今
由於做工複雜而耗時
餐廳配有專門只做將軍飯的大廚
所以這裡吃到的每一碗將軍飯
都包含了濃鬱的情感和滋味
不過這道菜分量大
比較適合多人共同享用
另一道招牌菜為行軍肉
是南社謝遇奇將軍在大軍行軍時所備
肥而不膩,香糯軟嫩,入口即化
傳說中「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吃的就是此肉
由於行軍肉特殊的做法
上菜後
店員會幫忙剪切肉塊
除了這些硬菜
私房菜館的小吃、糖水和蔬菜、豆腐
都新鮮美味而味道獨特
南社人家地址:南社明清古村落群。
以上美食地圖
我都給你整理好啦
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
去東莞環城吃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