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菜名被「歪果仁」一翻譯,網友表示已笑出腹肌
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選擇來中國旅遊、定居,最吸引他們的就是中國美食了。然而中國菜名可不好翻譯啊,我有一個外國朋友,十分熱愛中國小吃,但是第一次聽到他說的那些小吃名字,我這個地道的中國人表示很懵逼啊···
口水雞
外國人對口水雞的誤解很深,其中分為兩派,一種將它稱作「流口水的雞」,另一種認為是口水烹製的雞。不管是哪一種都很詭異啊···第一次聽到外國有人這樣翻譯的時候,我真的驚呆了。但實際上口水雞是地道的川菜,把整隻雞白灼,切成塊或者長條,淋上加入調料翻炒的熱油,冷卻後是一道涼拌菜。因為會加入麻椒,吃完嘴巴還是會忍不住流口水,才叫這個名字的。
驢打滾兒
外國友人對這個的翻譯也是很搞笑了,「翻滾的驢」。小編想或許還可以叫「奔跑吧驢」。如果有外國友人想品嘗,老闆可能會很鬱悶了,他這裡可沒有驢啊。實際上驢打滾兒是京津冀和東三省地區有名的小吃,是一道麵食小吃,和驢沒有半點關係。
四喜丸子
「四個開心的胖子」是外國友人的傑作,假如一家店真的賣四個開心的胖子,大家應該都不敢吃吧。但實際上它和獅子頭差不多的,但主要材料是豬肉和荸薺,將肉剁碎和上雞蛋液,在將荸薺剁碎和成一團,放入熱油中炸。在山東是壓軸菜,主要是取人生四喜之寓意,所以和四個胖子沒關係哦。
麻婆豆腐
確實正如古詩詞不好翻譯成英語,麻婆豆腐也確實不好翻譯,於是外國友人就一直稱為「一個叫麻婆的老奶奶做的豆腐」。這麼說也沒什麼大毛病,不過可不是叫麻婆的老奶奶,而是一家店的女老闆臉上有麻子。而這道菜吃的就是麻!辣!燙!鹹!
熱乾麵
外國人將其稱為「芝麻醬香油義大利麵」,果然對於他們來說任何的面都理解成義大利麵,但我們都知道意面的口感和面的口感可不是一樣的,意面可是粉啊。把面焯水煮熟,加入芝麻醬、香油、蒜末、蔥末、油等調料,攪拌均勻,香軟可口,是武漢人過早的重頭戲。
油條
普通的早餐被詩情畫意的外國人一翻譯,瞬間變得高大上,當然也變得不認識它了。「橄欖油油炸鹹酥法棍」,是不是很有想像力呢?不過也可以說是炸的麵包了,畢竟都是麵食,但是可不是橄欖油哦。
小籠包
這個可是家喻戶曉的小吃了,早餐必備,外國人也十分喜歡的點心。他們賦予它一個全新的名字「小麥麵包裹肉丸肉汁扒」,你們以為這是中餐早點嘛,這名字聽著特別像西餐裡的牛扒豬扒。很好,你們贏了。
小編的這個外國朋友還有很多的奇思妙想,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小編已經笑趴下了。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外國朋友呢?和小編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