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聞
通訊員 牟家金 記者 俞瑩
1991年出生的小劉,昨天樂極生悲,因為成功「脫光」,向親戚朋友發了數百條簡訊,結果手指過度疲勞,下午在女友的陪同下,一起到解放軍113醫院就診。
昨天,解放軍113醫院普外科接到三個手指酸脹、屈伸困難的患者,他們得的是一種俗稱「扳機指」的毛病。醫生說,主要是因為長時間玩平板電腦、手機所致,多數患者經過休息之後會自愈。
發數百簡訊慶「脫光」
小劉老家河南,來寧波打工三年了,前兩年年底,小劉老是接到家裡催婚的電話。前幾天,小劉追求了一個多月的女孩終於答應做他的女友,把小劉樂壞了。
小劉有一個老式的聯想手機,平時和女友聯繫,小劉都只能發簡訊。昨天下午兩點不到,小劉感覺右手食指又酸又脹,動起來很不靈活。女友很著急,就陪他一起到了解放軍113醫院就診。
經過診斷,普外科醫生孫剛確定小劉得的是俗稱「扳機指」的病,罪魁禍首就是手機。孫醫生看到,他的手機上,從昨天早上6點開始,到下午1點左右,滿屏幕都是他發出去的簡訊,可以翻上十幾頁,小劉自己估計至少有數百條。基本上都是給女朋友發的,還有一部分是給老家的親戚,寧波的朋友發的。
「玲,謝謝你讓我『脫光』,親親寶貝兒」、「沒事,我會一直陪著你」、「兄弟們,哥今天『脫光』了,終於擺脫你們啦!」小劉說,多數發給親友的簡訊都是群發的,給女友的全都是要自己編寫的,發了近百條,手指都要抽筋了。
玩手機、電腦易患扳機指
孫剛說,小劉是因為發簡訊過頻引起食指肌腱慢性勞損,導致食指曲直肌腱增厚、腫脹,形成葫蘆狀的突起卡在拇指關節部位,使食指出現疼痛、無力、反應不靈敏等症狀,在醫學上稱為手指屈肌腱鞘炎,俗稱「扳機指」。
扳機指原來常見於小孩和中老年婦女,幼兒多為先天性,而中老年婦女患病,幾乎都與工作有關係,手指勞動強度大的人群容易得。
近10年來,扳機指患者群出現年輕化趨勢,與手機的使用有關係。患者基本都是30歲左右、常玩手機、打遊戲、玩電腦的人群。
典型的手指屈肌腱鞘炎,症狀包括拇指、中指等手指出現腫脹、疼痛、彎曲後伸不直,甚至出現彈響。不過,玩手機、電腦導致的「扳機指」一般情況都不嚴重,主要以酸脹、屈伸困難、不靈活為主。
這類患者,醫生一般會建議先進行保守治療,讓患者改變工作方式或者減少玩手機的頻率,休息一到兩周,如果無法好轉,也可採取局部封閉、固定等保守治療,保守治療仍不能奏效才採取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