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助推企業獲得卓越績效

2020-12-24 騰訊網

導 讀

今天,再談5S,好像有些低人一等,也好像落伍掉隊了。在高大上的管理名詞滿天飛的當下;在今天學武當,明天學少林,後天學峨嵋,很快就「走火入魔」的「時尚」歲月,反躬自省,再談5S推行,尤如一杯陳年的老酒……

三年前,和同事們到江蘇一家中國500強企業隸屬的上市公司推行5S,項目啟動會那天晚上,這家企業的一位高管和我們一起吃飯,她無意間說的一句話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

她一邊看著手機,一邊有些無奈地說:「今天的啟動會搞得很成功,但我都不好意思發微信朋友圈,這個年代了,說我們還要推行5S,這個臉上有些掛不住,我們可是多少年前就請過諮詢公司幫我們推行過JIT(Just In Time準時制生產方式)的」。

三年後的今天,這家上市公司的生產和物流現場堪稱星級水平,變化之大天翻地覆,我們也和這家企業一直合作走到了第四個年頭。

今天,再談5S,就真的過時了?就真的落伍了?

5S在國內企業已經推行近三十年了,即使到今天,一些企業的管理人員依然還是把5S當作是打掃衛生,每天下班時,主管一喊搞5S,員工們便拿起掃把、拖把、抹布搞衛生。

5S變成了打掃衛生的代名詞,也成為了一種過時的管理方式?今天,我們還需要再次理解5S的內涵和本質。

再次理解5S的本質

1S整理創造空間,2S整頓節省時間,3S清掃維持質量,4S清潔鞏固成效,5S素養形成習慣。前3個S是在物的層面,後2個S是在人的層面

整理的要點是決心,整頓的要點是定位,清掃的要點是通過清掃發現問題,清潔的要點是誰使用、誰負責,並長期保持效果,素養的要點是督導與訓練。

有一家外資企業推行5S,一句關於「素養」的話很經典:素養源於長期的督導與訓練,素養開始於有禮貌的問候。這家企業實施5S多年來,OASISU已經成為員工們的一種習慣(日語中開頭字母:O—早上好,A—謝謝,SI—不好意思,SU—對不起),很多到過這家企業的人都說,他們的5S做得真好。

推行5S不僅僅是追求現場的美觀漂亮、整齊劃一,更重要的是通過前面的4個S,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

培養員工按標準做事的習慣,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的習慣。規範與細節決定質量成敗,5S推行的同時提升員工的素養又改善了產品的質量

10多年前推行5S,多數企業的目的是打造潔淨、目視化的現場,讓員工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從而提升人的品質。如今,多數企業推行5S的目的,是打造沒有浪費、高效率、低故障的現場,讓員工養成持續發現問題、改善異常的習慣,最終形成全員改善文化。

5S是一種「平民化的管理模式」,它沒有高深的理論,它不僅要讓企業的現場「洗好澡」,還要讓企業的員工「洗好腦」

5S築就高標準星級現場

10多年前,我們在國家電網山東電工電器集團主導5S項目2年多時間,雖然那時候我們的學識、閱歷、經驗和今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但那時候還是提出了「打造現場管理標杆,成為受人尊敬企業」的項目願景,並做出了通過項目四階段實現5S四化的總體規劃:第一階段5S亮麗化,第2階段5S精細化,第3階段5S精益化,第4階段5S標杆化。

4年前,我在濟南演講時再次見到了10多年前5S項目推行的核心成員們,他們很自豪地告訴我:「老師,我們的現場如今又進步很多了,絕對有檔次,您哪天去看看」。

其實,每家企業要通過5S築就高標準的星級現場,就必須是有規劃、分步驟的實施。5S推行要達到提升人素養的目的,沒有速成班,需要長期抗戰。不要有才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的想法

記得在山東電工電器集團推行5S的第一年,我們的目標是打造「潔淨化、明朗化、可視化、規範化」的生產現場;第二年的目標是通過作業標準化、標準化作業消除現場異常,改善產品不良。隨著5S項目的深入推進,第二年,他們生產過程中的局放、阻抗等質量問題基本上得到了根治。這項重大質量異常的突破改善,成為當年他們公司最重大的裡程碑事件。

經常有人與我們溝通時問到:「老師,為什麼很少有日資企業像歐美企業那樣推行6σSix Sigma」。我告訴他們,是因為日資企業認為現場大多數問題都可以通過改善提案、5S、QCC、TQM這些簡單的工具得到解決,殺雞焉用牛刀

其實,用5S、QCC、TQM這些簡單的方法解決複雜的問題,這樣的案例是不勝枚舉的。

5S築就高標準的星級現場,初期需要通過整理、整頓、清掃與清潔,消滅現場的髒、亂、差,使現場潔淨化與亮麗化;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做好場所、區域、物流的規劃與改善;我們也需要做好物料和工具的定格、定位、定序、定量;我們還需要做好顏色管理和目視化管理,對空間地名、場所通道、設備電器、物品材料、工具器具、安全警示、外圍環境、管理看板等全面實施可視化管理,使現場「傻瓜化、明朗化」。

5S推行初期,讓現場潔淨化、亮麗化、明朗化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在追求潔淨化時,記住,最好的清潔狀態是不產生垃圾和汙染,即使不清掃也能夠保持乾淨。根本的方法就是針對產生垃圾和汙染的源頭採取對策,我們必須明白,關掉亂源就是有效的清潔,清潔就是要徹底的排除汙染源

曾經在一家企業推行5S時,看到塑膠車間的塑料粒掉落在地面上,車間主任的方法就是要求員工不停的清掃,如果這樣推行5S,哪怕5年甚至是10年,給員工們留下的觀念,5S就是大掃除,沒有找到源頭問題進行改善的清掃也只能淪落為大掃除了。

5S推行初期,讓企業有「面子」,領導檢查說好,客戶驗廠說好,員工工作說好是永恆的追求

5S築就高標準的星級現場,中期需要通過全員參與5S活動PK,導入精益IE改善工具,並建立健全現場各種5S操作標準與管理規範,使5S由現場5S升級到產品5S與流程5S,從而降低安全事故、質量異常、設備故障、減少現場各類浪費與損失。

5S推行中期,讓企業有「裡子」,效率提升,質量改善,成本削減是永恆的追求。

5S築就高標準的星級現場,後期需要提升員工的素養,通過員工素養的提升改善產品質量和企業文化。曾經有人溝通時問到,5S推行時,能不能先推行素養,再推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他認為,如果一開始就做好了素養,再做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不就順理成章了。

5S推行時5個S中哪個最難?難在重複這兩個字。5S中最難的是清潔,清潔是堅持,是標準化,做好了清潔,有了習慣,素養就自然形成

記住,習慣是一種不經思考自動自發的行為,習慣是靠前面的4個S培養出來的。

很多企業,員工沒有形成習慣,素養沒有育成時,推行5S員工就喜歡找藉口,最常見的藉口是:生產任務太緊張,工作太忙;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導致切換頻繁場地混亂;場地不夠,零部件無法定置存放;員工素質差,太難教;廠房太舊太破,5S怎麼搞都不會好看。

沒時間做5S,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因為沒做5S,現場才亂,亂才導致忙。把生產和5S當做是兩回事,就如同人吃飯時必須要洗碗一樣不可或缺

5S推行素養育成階段,我們還可以推行微笑活動與問候活動。

給別人一次微笑,讓世界更美好;給自己一個微笑,讓青春常在。微笑是生產力,微笑是員工們最好的禮儀,也是和諧人際關係的通行證。

在優秀企業中,麥當勞的員工素養訓練是做得好的,麥當勞員工見人就微笑、就問候,得益於他們長期的訓練與督導。有這樣一個故事,麥當勞一名服務員外出,碰到有人問路,她微笑地告訴問路人方向後,很有禮貌地說:先生,歡迎下次光臨麥當勞。

素養是5S挑戰的最高境界,麥當勞的5S,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5S推行後期,讓企業有「底子」,員工素養育成,人際氛圍改善是永恆的追

通過5S的推行,企業有了「面子、裡子、底子」,5S築就高標準的星級現場便不再是夢想(閱讀本段時請同時參閱《如何成功打造好精益標杆線》)。

5S讓精益改善成為永久習慣

很多企業,員工為什麼不願意推行5S?

員工嫌麻煩,他們認為推行5S是在增加自己的勞動強度。

如果5S推行不能使員工作業更方便,5S的固化與維持是艱難的

因此,5S推行的同時,必須導入IE和精益改善工具,讓員工感受5S不是增加自己的勞動強度,而是減少自己的勞動強度。

比如,清掃時把桌下的椅子拖出來,員工嫌麻煩當然不願意清掃,把椅子設計成自動歸位;再比如,設備點檢時要記錄油壓表上的油壓,員工不願意點檢,把油壓表設計成紅色異常,綠色正常,一眼就能看出正常與異常。

5S推行時導入IE和精益改善工具,不但能夠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更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提質增效降本

5S有限,改善無限。

曾經在一家企業推行5S的整理活動中,生產線上的各類鋼絲繩混放,導致鋼絲繩相互纏繞,使用時員工每次要花費半小時以上對鋼絲繩分類後方能取用,後來,員工自行製作了鋼絲繩放置架,實施分類掛置,既節省了取放時間,又節省了放置空間。

在5S清掃活動的推行過程中,該企業使用洗地機清掃地面,由於該設備採用了高抗電作為動力源,電纜線長達50米,清掃地面時一位員工開機清掃,另一位員工為洗地機拖電纜,後來,員工自行改善清掃方法,從而使「拖電纜」的員工徹底的從「不增值的活動中解放出來」。

還有,通過清掃中的點檢發現問題和異常,如在設備清掃時發現螺絲脫落、皮帶鬆脫、齒輪不嵌合、油壓裝置的油量不足等問題,從而做好設備的預知性維護保養,減少設備故障。

2004年,我們主導廣東順德一家臺資企業的5S項目,當時,由於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堵塞住了車間和倉庫的通道,實施整理整頓顯得非常艱難。

由於車間和倉庫場地太狹窄,物品根本無法分區、定位、標示,於是,我們決定以倉庫為5S樣板區,採取「海水倒灌法」,對引起高庫存的「過量生產、過早採購、產銷不均衡」等主要因素,分別成立項目改善小組進行專項整改,四個月下來,整個生產流程逐漸理順,庫存得到了明顯的控制和降低,也由於車間和倉庫有了足夠的空間,再回過頭來實施整理、整頓就「水到渠成」了。

庫存是萬惡之源,庫存降低則水落石出,很多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記住,降低庫存可以找到很多改善的機會。豐田公司輔導一級配套廠商推行精益生產時,要求降低安全庫存30%,把暴露出來的問題當做焦點課題進行突破改善

5S推行,有時候場所擁擠導致不好實施整理整頓,是因為計劃流程和產供銷流程出了問題,場所的整理整頓和流程的整理整頓要齊頭並進5S推進效果才會最大化

記得曾經有一家企業的老闆詢問我們,做5S能不能賺錢。我們告訴他,做5S是先投入,中間持平,後期賺錢,投資回報周期長,但回報的周期也長;但是,如果做5S一開始就導入IE與精益改善工具,則投資回報周期就會大幅度縮短。

5S與其他管理工具高效協同

無論是ISO9000TQMTPMJIT、ERP,都需要進行可視化管理都需要進行定點、定容、定量等現場管理5S管理是現場管理的基礎。因此,5S是導入其它管理的必要前提

2003年,我們主導廣東深圳一家製造型企業的5S項目,當時,這家企業正在大張旗鼓地推行ERP,但是,當我們到倉庫調研時,發現倉庫連最根本的定區、定位管理都沒有,再查看帳目,一筆「糊塗帳」根本無法準確追查「料帳準確率」,更可笑的是倉庫負責人告訴我們,他們的「料帳準確率」為100%,最後,我們了解到他們所謂的「料帳準確率」100%,是在盤點前倉管員對有異常的帳目進行調帳後再讓財務部抽盤復盤。

在這家企業推行5S時,我們向總經理建議,ERP結合5S推行效果更佳,先通過5S活動使「場地明朗化、流程合理化」後,再進行「電腦信息化」。當時,我們通過三項工作使5S與ERP做到了有效結合:

一.ERP信息化之前先做好工廠的場地明朗化與流程合理化。將不合理、不穩定、異常的流程進行優化與調整,並對場地實施「六號定位」管理。六號定位指的是:倉區號、倉位號、貨架號、層號、訂單號、貨物編號;對貨物依據六號定位進行歸類擺放,並按擺放位置登記ERP的《物料儲位表》。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使同單、同款、同型號或相同客戶的貨物擺放在一起,便於倉管員快速準確地查找到目標貨物。

通過場地的明朗化,達到定置、按類存放的現場管理效果。同時,這也對ERP條形碼的應用和料帳準確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做好流程的標準化與規範化。各部門的制度和流程有效地串聯,把跨部門流程的脫節與矛盾解決了,生產現場的5S運作才會正常,ERP才能有效運行。

三.通過5S活動的目視看板管理,明確一些關健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方法,如對設備稼動率、產能效率達成率、製程不良率等關鍵數據的收集、統計、分析、應用、目視化提出明確的實施步驟。毫無疑義,5S看板管理的數據有效支撐了ERP的數據鏈。

ERP是不能處理異常的,電腦只能處理正常和標準化的事情,先通過5S活動使「場所明朗化和流程合理化」,並培養好員工按標準做事的習慣,ERP才能發揮它正常的功效

我們一些企業的管理人員認為5S是清掃清潔活動,其實,5S更是管理的基礎。一家企業,當5S做好了,再來推行LPS、TQM、TPM,甚至是實施ERP,就會事半功倍。

5S與其它管理工具的關係,尤如武術裡面馬步與散打的關係,散打打得好,一定是馬步扎得穩。少林寺武功千變萬化,是過去多少年挑水上山的結果。飛簷走壁,劍術精湛,因為閉關修煉很久

5S管理再升級創造優良績效

5S推行時導入IE和精益改善工具,通過對 「5」個「S」理念的升華,使5S不再局限於有些人認為的5S只是在搞形式,不能快速產生效益的誤區。

在5S推行時導入IE與精益改善工具,企業千萬不能脫離5S的本意,而使5S變成純粹的IE改善或是精益生產,企業必須讓IE、LPS、5S有機地融會貫通,使其不脫離5S的內涵又高於5S的境界

比方說,5S的整理就是將「要和不要的物品區分開來」,而在導入IE與精益改善工具後,5S的整理強調「依據JIT原則,現場只留下需要的時間、需要的物品、需要的數量」,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現場整理花費的時間。

再比如,5S的整頓就是將「要用的物品放置好並做好標示」,而在導入IE與精益改善工具後,5S的整頓強調的是在定位、定品、定量的基礎上,運用「流程法、動改法、人機法、雙手法、防錯法」等改善方法,使物品根本就不需要做整頓就能一步到位。

我們來看一個最簡單的整頓案例:某企業生產線的作業員每次需要把物品搬運到下一個工位,造成走動的浪費,員工便製作了一個自動滑道,使物品直接滑到下一個工位,消除了搬運的浪費,也節約了搬運的時間。

通過對現場人、機、物、地的組織化與集約化實現整理所要求的明朗化與格位化;通過對流程的合理化達到整頓所要求的在30秒鐘內取得所需要的物品;通過清掃與清潔中的追根究底徹底解決問題和異常;通過素養中持續的教育訓練和員工創新改善活動的開展達到「5S有限,改善無限」的崇高境界

5S推行時導入IE和精益改善工具,企業必須充分運用好「員工自主創新改善活動」,通過5S提案活動的展開、評比與競賽活動,使5S改善活動由「量變」到「質變」。在我們從事過的多個5S諮詢項目中,員工僅針對5S活動的推行就提出過無數寶貴的改善提案。

5S推行時導入IE和精益改善工具,會使員工的操作更加簡單、更加方便,員工在推行5S的過程中便會由被動執行變為主動推行,為全員5S改善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5S的推行,千萬不要盲目追求標新立異,曾經到某企業做諮詢時,主管告訴我們,這家企業無可救藥了,5S做不下去了就做6S,6S做不下去了就做7S,7S做不下去就準備做Six Sigma。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不能當做笑話講,更應該是我們推行5S的警示錄。

5S的推行,維持就是退步。5S推行時導入IE和精益改善工具,將使5S管理變得更加卓越,使5S活動的生命力更加長久,使5S持續改善最終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

當一種追求卓越、追求細節、追求改善、追求追根究底解決異常的企業文化成功塑造,5S的基業就必然長青、常青

(特別說明:本文有少部分內容,姜上泉導師10多年前就在網絡平臺上發表過,如在網絡上見到與本文相同的句段,並非作者抄襲)。

說明:《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創始人姜上泉導師原創文章,引用與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延伸閱讀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相關焦點

  • 卓越績效企業評價管理體系的優缺點
    企業卓越績效評價準則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需要,為激勵和引導企業追求卓越質量,增強國際競爭力,國家發布了《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和《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實施指南》,這為我國的質量管理工作提出了不斷發展,追求卓越的新要求。
  • 追求卓越績效 推動精益管理——江蘇產業人才「卓越績效模式和精益...
    記者近日從江蘇省質量管理協會獲悉,根據省工信廳今年度「英才名匠」產業人才培訓項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省組織了產業人才「卓越績效模式」和「精益管理」兩個專題培訓。自今年9月以來,江蘇省質量管理協會協已舉辦了9個班次的省「英才名匠」產業人才管理人員能力提升培訓,其中卓越績效模式專題4個班次、精益管理專題5個班次,共有來自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產業中小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近1100人參加培訓,學員覆蓋了省內13個地級市,地區覆蓋率達到100%,行業覆蓋了機械、電子、冶金、化工、醫藥、輕工等工業製造業八大行業,培訓企業數超500家。
  • 揚子江藥業 喜獲2016「全球卓越績效獎」
    今年亞太質量組織發布評審結果,揚子江藥業集團力壓群雄,一舉榮獲2016「全球卓越績效獎」(世界級),成為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獲得該獎項的製藥企業。走上人生巔峰!能獲得如此高規格的國際性獎項對於揚子江藥業乃至整個醫藥行業而言無疑是個利好消息,不過因為獎項鮮有製藥企業上榜,所以大眾難免對其有些陌生,就讓我們一起解讀全球卓越績效獎,共同探索獎項背後的故事。全球卓越績效獎是何方神聖?
  • 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摘錄)
    編者按:新修訂的《卓越績效評價準則》(GB/T19580-2012)經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正式公布後,已於2012年8月1日正式實施,並代替原《卓越績效評價準則》(GB/T19580—2004)。
  • 企業的績效就是企業的利潤,對於績效的管理就是對於利潤的管理!
    追求利潤最大化企業家都清楚,企業的績效就是企業的利潤,對於績效的管理就是對於利潤的管理。因此在這方面,沒有人願意打馬虎眼,更不會拿企業的利潤開玩笑。將績效管理放在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也符合利潤最大化這一目標。民營企業績效管理的本質,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
  • 走向績效卓越:波多裡奇質量獎啟示錄
    《走向績效卓越——波多裡奇質量獎啟示錄》 王為人 曲揚 定價35.00 中國計量出版社馬爾克姆·波多裡奇國家質量獎評獎標準是組織自我評價、評獎和為申請組織提供反饋報告的基礎。絕大多數企業正是通過創獎過程中的不斷學習,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增進了合作,從而取得實際的經濟效益,這才是設立該獎項的目的所在。波多裡奇獎由美國商務部國家標準技術局(NIST)負責管理。根據來自美國企業、大學、政府部門、諮詢機構和其它組織的反饋信息,每年波多裡奇獎的評價標準、申請指南和評審過程都會有修改。
  • 招金礦業引進卓越績效模式 摘取「全國質量獎」
    「全國質量獎」是對實施卓越的質量管理,並在質量、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組織授予的最高榮譽,是與日本戴明獎、美國波多裡奇國家獎、歐洲EFQM卓越獎齊名的全球有巨大影響力的國家級質量獎項。招金礦業多年持續追求卓越,不斷改進創新,公司以卓越績效模式總體框架為基礎,通過分析、歸納總結,對企業文化建設、顧客關係管理優化、戰略管理機制完善、信息與知識管理、改進實施建議等領域歷經管理診斷和多輪輔導,將原有的管理理念與新的管理方法進行融合,制定完善了公司發展戰略,建立了與確保戰略落地實施緊密連結的績效測量分析改進體系,對公司相關文件制度補充完善並加以固化,
  • 首屆《幸福績效》講師認證班開課 以管理賦能提升企業競爭力
    據了解,「幸福績效」結合中西方管理哲學思想,集結蘋果、IBM、英特爾、華為等頭部管理實踐,以績效考核自運行的方式,通過薪酬、成長、榮譽三輪驅動,讓企業與人才形成利益共同體、風險共同體、意志共同體,進而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在很多企業都在積極尋找降本增效方法的當下,「幸福績效」為企業的內部管理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與工具支持。
  • 首屆《幸福績效》講師認證班「畢業」 天九共享賦能企業管理升級
    據了解,「幸福績效」結合中西方管理哲學思想,集結蘋果、IBM、英特爾、華為等頭部管理實踐,以績效考核自運行的方式,通過薪酬、成長、榮譽三輪驅動,讓企業與人才形成利益共同體、風險共同體、意志共同體,進而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在很多企業都在積極尋找降本增效方法的當下,「幸福績效」為企業的內部管理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與工具支持。
  • 績效標準分為基本標準和卓越標準
    在績效管理實踐中,人們對績效標準的理解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將績效標準理解為一個區間值,另一種是將績效標準理解為一個數值,即目標值。1.績效標準分為基本標準和卓越標準基本標準是績效對象在績效指標上應該達到的合格水平,是對績效對象的基本要求;基本標準是績效指標合格的最低標準,通常應用於基本工資的確定。卓越標準是引導組織追求卓越績效,提高產品、服務和經營質量所期望的卓越績效水平。
  • 績效考核方法有哪些?企業做好績效管理必看!
    績效管理作為員工管理和激勵的一把雙刃劍,雖時常惹人非議,但在當今企業的管理流程中仍然佔據著舉足輕重的核心地位。而績效考核方法的選擇或者應用又是決定企業的績效管理到底能否發揮預期效用的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
  • 如何打造企業績效管理體系
    隨著現代人力資源的發展,績效考核已經演變成績效管理,內涵更豐富,方法更科學,目的更明確,理念更加人性化,是現代企業廣泛運用的一種科學管理模式,是將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聯繫或整合以獲得組織效率的一種過程。
  • 企業必須推行績效考核?德魯克:沒有績效管理,企業何以談管理
    導語:績效考核一直以來備受爭議,很多老闆又愛又根,也有不少企業想推行但又怕做不好。客觀來看,績效考按是極高價值的管理變革,同時又是極具專業和藝術的管理技術。本章試圖通過提出問題、解答問題、指明出路,讓實踐者不會偏離正確的方向,通過持續推進、不斷優化,讓績效結果越來越好。
  • 績效管理的職責分工
    (7)在企業內已經建立了高績效文化,追求卓越績效成為大家共同的目標和訴求。(8)企業的信息反饋系統比較完善,員工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了解他們的現實工作與績效目標的差距。而且,很多人的認知中,他們往往將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混為一談,認為績效考核就是績效管理,其實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所謂績效考核,通常也稱為業績考評或考績,是指針對企業中每位員工所承擔的工作,應用各種科學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針對員工的工作表現和工作結果進行考核和評價的過程。
  • 薪酬管理與績效管理
    對於員工來說,通過績效管理可以加深了解自己的職責和目標,可以獲得上司的賞識,可以獲得說明困難和解釋誤會的機會,可以了解與自己有關的各項政策的推行情況,可以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前景,可以在對自己有影響的工作評估過程中獲得參與感。
  • 張志群:績效文化決定企業成敗
    企業文化是一種軟的、以完整主義理論為依據的觀念,但其結果是堅實的。企業文化在企業中具有一種無形效力。將企業文化與績效管理結合,使績效管理這個硬邦邦、冷冰冰的東西有了一點人性化的味道,不再是一個讓人畏懼的考核工具,而是成為員工追求自身價值的標尺,那將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 知名企業的目標和績效管理
    目前,OKR在全球知名科技企業廣受追捧,像Google、Facebook、LinkedIn等。OKR也一直被視為支持創新的管理工具而引入國內的,字節跳動是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並在OKR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就。
  • 無績效,不管理!彭劍鋒教授深度解析10大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
    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命題就是不斷創造卓越績效,以實現企業持續健康成長。這種做法減少了管理人員為獲得當期較高的EVA而削減此類支出的動機,有利於防止經營者短期行為的發生,鼓勵他們做出能為企業帶來長期業績和發展的行動。
  • 餐飲企業績效管理流程系統,附兩份績效合約
    關注【本號】更多關於企業管理、員工激勵、薪酬制度、績效激勵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績效」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作者:刁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的績效管理者餐飲企業績效管理流程系統績效管理工作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各個環節是緊密相連的,具體如圖2-1所示。
  • 企業管理諮詢之績效管理溝通的三個過程
    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績效考核管理已日益成為現代企業培養競爭力,提升凝聚力的重要管理手段和途徑。由於績效管理過程中的溝通存在著意識層面和實踐層面的各類問題,因此需要管理者適時選用合理的溝通方法和技巧,實現有效、和諧的利益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