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海先驅王景弘專題展》在龍巖市博物館順利開展

2021-01-09 瀟湘晨報

2021年1月5日,由龍巖市文化和旅遊局(文物局)主辦,龍巖市博物館、漳平市博物館承辦的《中國航海先驅王景弘專題展》在龍巖市博物館二樓中庭順利開展。

王景弘,明代漳州府龍巖縣集賢裡香寮村許家山(今漳平市赤水鎮香寮村)人。永樂年間,以欽差正使太監的身份協助鄭和率領船隊多次下西洋,創造人類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與鄭和被稱為明代最傑出的航海家。

鄭和去世後,王景弘又獨自率領船隊完成了第八次下西洋的壯舉。在長達三十年之久的遠航中,王景弘始終與鄭和同心同德,不畏艱險,積極開展和平外交,傳播中華文明,為促進中國與亞非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中國與海外各國的睦鄰友好關係,推動中國造船和航海技術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壯舉,比西方大航海時代早了半個世紀。

參加開幕式活動的還有龍巖市博物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新羅區龍巖博物館和漳平市博物館的大部分幹部職工以及社會觀眾、新聞媒體界朋友。

龍巖市博物館館長吳錫超在致辭中指出,此次舉辦《中國航海先驅王景弘專題展》,有助於我們以史為鑑,繼承鄭和與王景弘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拼搏精神,挖掘龍巖優秀文化品牌,助力「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擴大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和世界和平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漳平市旅遊事業發展中心四級調研員、王景弘研究會執行會長曹木旺先生介紹了王景弘生平事跡,表示王景弘與鄭和一樣,不愧為世界航海史上的著名航海家,中國偉大的航海先驅、外交家、軍事家,他的功績彪炳史冊,千古流芳。

此次引進的《中國航海先驅王景弘專題展》分為6個部分50塊版面,配套展出明代文物等展品33件,展覽為期數月,系統地展示了在人類航海史上,王景弘與鄭和一起,構築「海上絲綢之路」,開闢中華民族從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紀元,溝通中國與亞非國家的關系所創造的光輝歷史。

【來源:龍巖文旅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福建省龍巖市八大名人,你還知道哪些龍巖市的名人?
    龍巖市自古至今人才輩出,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龍巖市的八大名人,希望能對了解龍巖的朋友有所幫助。02王景弘王景弘,福建漳平人,生卒不詳。洪武年間(1368~1398年),入宮為宦官。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偕同鄭和等人首下西洋。永樂五年(1407年),二下西洋。宣德五年與鄭和同為正使,人稱王三保。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六下西洋。
  • 暑期自駕遊,上海親子遊好去處,中國航海博物館圓孩子一個航海夢
    從上海市區出發,自駕一個半小時左右便可到中國航海博物館。博物館位於浦東新區南匯臨港新城主城區的滴水湖畔。車子行駛在臨港城區,兩側成片的綠化,整潔寬敞的街道,一整幅乾淨而又綠意盎然的畫面。航海博物館時傳播航海知識,弘揚航海文化的一個科普場館,在這裡,到處都是以「航海」為主題,「博物」為基礎的展品。作為國家級的航海博物館,展館的內容除了最基礎的科普外,還有4D影院,天象館,兒童活動中心等許多互動體驗區域。
  • 中國航海博物館喜獲2019年度中國鄭和航海風雲榜航海風雲人物...
    近日,中國航海博物館喜獲2019年度中國鄭和航海風雲榜航海風雲人物——領航人物獎。中國鄭和航海風雲榜推選活動是由海事服務網CNSS組織開展的航海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開辦四年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每年都會在全國發掘一批開放進取、勇於創新、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典型和榜樣。本次設置含10條風雲事件和30位風雲人物兩大類4個榜項榮譽。
  • 中國航海博物館黨委書記張東蘇一行調研董浩雲航運博物館
    7月8日下午,中國航海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兼海專委主任委員張東蘇,海專委秘書長、學術研究部(藏品保管部)主任武世剛,辦公室副主任曾凌頌等一行4人來到位於徐匯校區的董浩雲航運博物館調研,檔案館館長、黨史校史研究室主任張凱,檔案館副館長丁東鋒,董浩雲航運博物館劉岸冰參與座談接待。
  • 「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
    當日,「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位於上海臨港新城的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匯集來自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25家博物館的160餘件航海文物,在「聯通大洋」「異域奇珍」「海貿物語」等不同主題展區內,從科技、歷史、貿易、文化等角度展現中華航海文明。
  • 7·11中國航海日 | 中國航海博物館免費開放!
    愛祖國 愛水務 愛海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7月11日·中國航海日,中國航海博物館將向社會免費開放。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博物館採取分時段實名預約參觀,全天限流5000人,瞬時最多1200人。
  • 遊覽中國航海博物館 感受千年航海歷史興衰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中國航海博物館,探尋我國悠久的航海歷史、見識眾多的船舶模型、體會航海與港口的發展、學習海事與海上安全知識、感受海員生活、觀賞軍事航展吧。中國航海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滴水湖畔,地鐵16號線到達滴水湖站後,公交樞紐換乘1096路直達,交通比較便利。
  • 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原標題: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用來確定船舶航行位置的「哈裡森天文鐘」 /晨報記者 鍾暉 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珍藏的「哈裡森天文鐘」、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大明混一圖》、17世紀荷蘭繪製的《中國地圖》……
  • 中國印學博物館特展-戎壹軒藏秦系陶文專題展開幕
    11月30日,由西泠印社主辦、中國印學博物館承辦、平湖璽印篆刻博物館協辦的「中國印學博物館建館二十周年特展——戎壹軒藏秦系陶文專題展」在中國印學博物館開幕。秦文字研究專家王輝講話西泠印社社員、浙江大學教授、歷史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古文字研究專家曹錦炎講話西泠印社社員、上海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施謝捷講話西泠印社黨委委員、西泠印社社委會副主任秦陶主持開幕式本次展覽展品提供和捐獻者、榆林學院博物館古代璽印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小東先生與中國印學博物館籤訂了捐贈協議
  • 「南海博物館號」「出海」記——記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航海知識...
    新華社海口10月8日電題:「南海博物館號」「出海」記——記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航海知識課堂新華社記者夏天「今天,我們『南海博物館號』遊輪即將出海,各位航海家們準備好了嗎?」10月6日,位於海南瓊海的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柴源老師正帶領20個小朋友在這艘船裡模擬一段海上冒險。10月2日至6日,南海博物館每天都會開展一次「我是航海家」的國慶社教活動。「在節前就報名的瓊海當地小朋友很多,也有許多來瓊海旅遊,走進博物館現場報名的遊客。」柴源老師說。
  • 活動‖「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
    大科技、4門宗教、5條商路、6大事件、7座名窯、8宗貨物、9艘沉船、10省聯展、百件珍品、千年航海廣東省博物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海南省博物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 中國港口博物館 中國茶葉博物館 旅順博物館
  • 以文惠民 中國航海博物館門票今起六折優惠
    圖說:中國航海博物館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2020年是中國航海博物館開館10周年,7月1日起,推出門票六折優惠活動,將持續一年。活動期間,成人門票降至30元/人,學生及教師門票降至15元/人,60至69周歲老人門票為10元/人。
  • 中國航海博物館迎新 情景劇《鄭和下西洋》首演
    中國航海博物館迎新 情景劇《鄭和下西洋》首演     圖為中國航海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身著華麗的明代服飾登上明代福船
  • 這所開館10周年的博物館「升級」啦,你去過了嗎?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公告,中國航海博物館被核定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什麼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對博物館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級的最高等級劃分,每3年開展一次。
  •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重大,航海圖的被毀,中國錯過了偉大轉折點
    永樂時期的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造船和航海技術等方面,不僅遙遙領先於中國以往任何一個時代,而且在世界上也處於領先地位,這些都為明朝初葉波瀾壯闊的航海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如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所描述的:在15世紀上半葉,在地球的東方,從波濤萬頃的中國海面,直到非洲東岸的遼闊海域,呈現出一幅中國人在海上稱雄的圖景。而馬六甲是遠洋航行的必經之地。
  • 風帆、遠洋,歷史-中國航海博物館親子打卡攻略
    大航海時代,那是曾經最好的時代,是人類簡史中不可忽略的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個時代也是我嚮往的時代,而有趣的是家人的工作多少都和航海有關,所以來一次中國航海博物館當然是必須的,這是一種解不開的緣分。自駕車線路外環線S20(浦東機場方向) → 轉S2高速(東海大橋方向) → 滴水湖出口至中國航海博物館。停車場比較大,所以建議自駕哦。開放時間:9:30-16:00丨15:30停止入館丨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另外最近特殊情況,需要預約,有人數限定,記得在滬遊碼上提前約好。
  • 漢堡國際航海博物館——世界上最大的現代化私人航海博物館
    在德國漢堡老城南面易北河(Elbe River)群島上,有一片修建於19世紀的新哥德式的紅磚倉庫(倉庫城Speicherstadt),曾經儲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被人們稱為「倉庫城」,如今這裡成了一著名的觀光景點,到處都是乘船觀光的旅行者2008年,漢堡政府斥資3000萬歐元,將「倉庫城」其中的一幢9層建築裡改造成了號稱世界最大的海事博物館
  • 「泰興號」珍貴瓷器捐贈研討會在中國航海博物館舉行
    當日,「泰興號」珍貴瓷器捐贈研討會在位於上海臨港新城的中國航海博物館舉行。泮廬集團向中國航海博物館捐贈從海外購回的100件「泰興號」珍貴出水瓷器,這些精美的德化窯瓷器來自清代道光年間沉沒於今印度尼西亞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國商船「泰興號」。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 百歲燈船開啟修復 將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迎來「新生」
    近日,作為中國航海博物館重點文物之一,「牛莊燈船」的搶救性修復保護項目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正式開工。12月22日,燈船四周已搭起腳手架,修復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預計明年8月修復完成,向公眾開放參觀。「牛莊燈船」是清朝成立海關稅務司後在全國沿海最早更新使用的鋼質鉚釘航標燈船之一,代表著19世紀中晚期造船技術及航海發展的先進水平。在其跨越百年的風雨歷程中,「牛莊燈船」經歷了我國近代航標事業的從無至有,也見證了新中國航海事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