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的「學習」,失敗是學習最好的部分

2020-09-14 優迪爾機器人教育

對於孩子的「學習」,需要全神貫注和不怕失敗的精神

1. 什麼是「學習」?

2. 沒有失敗就沒有成長,失敗是學習的樂趣

3. 通過「專注」開啟孩子學習動力

4. 父母與孩子一起。

1、什麼是「學習」?

每個人對學習的理解都不相同,但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學習是老師的講話、課堂筆記、知識的積累等。

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學習應該是一種熱愛,我們應該喜歡學習,而不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去強迫自己接受。特別是父母對孩子的學習,要幫助孩子做到以下兩點:

·發現學習樂趣,產生學習動力

·點燃孩子們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心

·可以通過優迪爾機器人課程來幫助孩子熱愛學習

2.沒有失敗就沒有成長。失敗是學習最好的部分

■ 挑戰「如何養育聰明的孩子」

首先,我們拘泥於「失敗」或「成功」,因為我們關注結果。我們應該去想:「挑戰本身就是有價值的」。

■不怕失敗,有一個無畏的心很重要

「不要猶豫,不要擔心,不責備自己;挑戰而不畏懼失敗,可以稱之為「失敗能力」,這在AI時代是必備能力之一。

■ 沒有失敗的人不會成功 所有的成功都是多次修改和嘗試後產生的,在AI時代,不斷的修正自己、不斷的學習,未來生活才會很輕鬆。

3. 通過「專注」開啟孩子的學習動力

許多父母擔心「孩子對任何東西都不感興趣。」「什麼時候才能有動力呢?」 父母不知道孩子的「喜好」時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讓他們去體驗。另一種是保持專注。

■ 通過機器人課程感受到科學的樂趣優迪爾STEAM雙師教學機器人課程使用教具零件,用於探索和搭建的過程中,在雙手的操作與實踐的過程中,刺激大腦的發展,繼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想像力與創造力等,還為未來的學科奠定了基礎,同時專注的操作與興趣的啟發還培養了孩子專注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4. 父母和孩子一起!

我們總是以一些為孩子好的方式去安排孩子的一切,其實陪伴和共同去做,才會讓孩子真正接受「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所以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吧。

相關焦點

  • 周國平:孩子學習不快樂,教育已經失敗
    周國平:孩子學習不快樂,教育已經失敗 2020-12-07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學習建構主義思想對於孩子有多重要?
    建構主義一種關於知識和學習的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學習是人們基於原有的知識經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常常是在社會文化互動中完成的。知識不是通過感覺或者交流而被動地接受的,而是由學生積極建構的。知識的功能是適應自己的經驗世界,幫助自己的經驗世界,幫助我們去解決具體問題。
  • 哈佛大學教育家:勸孩子學習,是最失敗的教育方法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孩子的學習是每位父母都操心的事情,為了不讓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父母都給孩子報了輔導班,有的孩子周末甚至沒有休息時間。Goldman在某次講座上表示:勸孩子學習,是最失敗的教育方法。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了發現學習論,按照他的觀點,勸孩子學習是沒有用的,關鍵在於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 孩子學習英語的最佳年齡是多大?學習英語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一、孩子多大學英語最好 越來越多的教學實踐和研究似乎都在表明,學習語言應該從低齡化做起。而此前比較典型的觀點則認為,「學英語不用急,到了7、8歲再學也不遲」,一些家長也認為7、8歲時孩子的大腦發育健全後,才是學習英語的大好時機。
  • 孩子學習總是粗心怎麼辦?
    孩子學習總是粗心怎麼辦?不能把粗心當做學習不好的藉口。家長一定要分清楚,不能用它做擋箭牌。可能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態度不行。總之,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孩子的粗心和家長的認知和重視度有關。為什麼孩子會粗心?本質上其實就是孩子對知識的熟練度不夠,孩子之所以粗心持續下去,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孩子不覺得粗心是一件很重要的一個問題,這樣孩子其實很吃虧的,因為他讀書同樣付出了很多努力,就是細節方面他不完善,所以損失非常大。
  • 孩子學習不好,家長該怎麼辦?
    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大成為有用的人才,但是有的孩子就是學習上不開竅,家長非常著急但也無計可施,那麼孩子學習不好家長該如何引導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有此困擾的您!孩子其實很需要你的幫助和陪伴,一味的責罵孩子會使孩子徹底的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這樣是非常糟糕的。其次、鼓勵孩子自我激勵。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上的失敗。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 對自己說一句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
  • 孩子下學期上一年級,作為家長該怎麼幫助孩子學習拼音部分
    這是一年級課本的目錄,我們可以看到,新教材一改過去的風格,不是從拼音開始學習的,而是從簡單的認識漢字開始,回歸了傳統,把漢字擺在了第一位。保留孩子們對漢字的最初的感覺。並且拼音教學相對來說比較困難,上來就叫孩子學習比較困難的東西,給了孩子一個下馬威,不利於培養孩子對語文的興趣,並且一定要擺正漢語拼音的地位,它就是個輔助學習漢字的工具。
  • 機器人編程學習,從失敗中培養創造性
    其實在授課過程中除了學習到的數學、物理、信息技術等學科知識,還可以通過學習過程中問題的解決以及團隊構建,培養到溝通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早期的機器人教育中,其目的不是讓孩子僅僅學會使用和搭建機器人,而是通過課程的學習開發思維能力及創新的能力。
  • 遊戲是孩子最好的學習形式,那集體活動還要不要?
    遊戲是孩子最好的學習形式,那集體活動還要不要? 遊戲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那集體活動還要不要?有些理念與行為俱先達的教師,開始反思集體活動對於兒童的成長價值,同時也開始質疑集體活動的存在意義。集體教學可以不要筆者認為,集體教學可以不要! 什麼是集體教學?筆者嘗試界定—— 1. 教學方式:集體教學中課堂由老師主導,大多是灌輸和說教。 2.
  • 什麼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成績?
    還有大約5%的人需要通過觸覺來學習,需要動手做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經過這17年的觀察,我發現,孩子確實各有不同的能力特點,和對傳統教育的要求,這與父母的期待常常不吻合,就需要父母在養育過程中多觀察和接納孩子。
  • 通過對話,讓孩子發現自己擁有面對失敗的能力以及可能成功部分!
    我們可以在對話中,幫助孩子發現自己可以擁有的部分。所謂幫助孩子發現自己可以擁有的部分,其實隱含的就是現在這個部分,是孩子沒有的,然後通過努力它是可以達到的。但是他在此之前從來未曾有過,獲得這部分能力或者這部分技能,或者是這種體驗的這種人生經歷,我們要幫助孩子去發現!案例:有一個孩子在諮詢中,他說對於某個學科,比如我們舉例子就以數學為例,他有一些當然自己既有的這種學習方法,但是他反映了就是說不太好用,或者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想讓我和遊老師給一些其他的方法。
  •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激發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歷史名人都表示過同樣的觀點——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正像雅各布叔叔對小愛因斯坦的教育一樣,司蒂姆也對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這一方面非常重視
  • 學習並不難,關鍵是要提升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呢?
    0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天生有求知慾,問題是如何誘導他們對學習發生法厚的興趣如果父母對演出和比賽有正確的觀念,不重視成敗,只集中在爭取經驗,孩子成功時就不會目空一切,自視過高;失敗了也不會氣餒或就此放棄。
  •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出生的時候都如一張白紙,那麼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是給孩子加上底色。要說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有一個最好的底色。所以孩子的教育有三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能,因此作為孩子也是一樣。有的孩子天生一副好嗓音,有唱歌的天賦;有的孩子喜歡聰明,特別有創造力,動手能力很強;還有些孩子喜歡畫畫。作為孩子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培養,不能用一套固定的模式。不能說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演講能力很強,就讓孩子跟著去學習演講,硬生生的磨滅了自家孩子的興趣。對於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讓他做最好的自己。
  • 輔助孩子學習成長最好的策略就是把自己當孩子
    然而,多數家長習慣了慣性生活,中期待用一把戒尺為孩子指引成才之道,這無形中增添了對自我輔助孩子學習成長的束縛,另一方面也加劇了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溝通間隙。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在輔助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與孩子和諧相處呢?
  • 費曼學習法—世界上最好的學習方法
    孩子每天放學後,他就會讓孩子把老師講的內容再給他也講一遍;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他也會讀孩子的課本,弄不懂的地方,就去問孩子,如果孩子答不上來,明天去學校的時候再問老師。這其實就是費曼學習法,把自己輸入的知識,通過輸出的形式教會、教懂大部分人。
  • 孩子才藝學習怎麼選?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首先家長要注意的是才藝學習孩子說了算而不是家長說了算。家長首先要讓孩子優先表達他的興趣,不是家長安排讓孩子學什麼而是要看孩子的興趣是什麼,同時有很多的體驗課程,家長可以帶孩子去體驗一下,通過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或者孩子回家的情緒,家長就可以了解到孩子是不是喜歡這項才藝學習。
  • 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
    習得是無意識的吸收,是一種隱性的學習。但如果家長把以上這些「習得」事件當做學習任務,有意識的要求孩子達到某個目標或者完成某個結果,那麼就違背了「自然而然」的原則,不是「習得」而是「學得」了。 無意識的輸入才是習得,有意識的學習叫學得。對於幼兒來說,習得的效果遠比學得的好。
  • 《985廢物引進計劃》:只會學習的孩子,為什麼無法面對失敗?
    顯然,成長中只要求孩子一門心思學習、做題,考第一名,這樣的父母不是合格的父母。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成為失敗者。當孩子遇到挫折、遭遇失敗而變得憂心忡忡,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去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甚至參與父母的工作,更多地體驗生活,在生活中感悟得失,感悟生命,從而在生活中獲取成長的養料。
  • 關於學習動機理論的系統學習
    一、強化理論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納特點:強化主要的特點就是可以通過獎勵或懲罰的方式增加行為發生的概率,而對於動機來說如果受到強化之後,會促進學習動機產生。比如:受到老師的表揚之後,會更努力學習。而學習動機可以劃分為自我實現的需要,所以一般情況下基礎需要得到滿足之後,才會去滿足更高級需要,促進學習動機的產生。比如:貧困地區的學生輟學率高,是為了首先滿足溫飽問題,所以很多人都是完成義務教育就出去打工賺錢了;或者一般父母離異家庭中的孩子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因為基本的歸屬與愛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學習動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