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明珠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後
懷孕早期,孕媽經常擔心胎兒發育不安穩,其實,如果孕8周左右,B超檢查單上顯示這幾個指標過關,就代表著胎兒穩下來了,基本上不會流產。
B超單上寫有這「四物」,表明「坐胎」穩定
即孕囊(胎囊)、卵黃囊、胎芽、胎心。
一般來說,按照胚胎的發育規律:
停經30~40天形成的是胎囊和卵黃囊,40~50天形成的是胎芽,50~60天形成胎心,通常B超在60天左右能夠看到胎囊、胎芽、胎心是否正常。
1、孕囊
是最原始的胎盤組織,是懷孕最初的形態,此時的胎兒尚未形成。對於月經28~30天規則來潮的婦女,停經35天時,B超就可以在宮腔內看到孕囊,懷孕6周時直徑約2釐米,孕10周時約5釐米。
位於子宮的宮底、前壁、後壁、上部、中部都屬正常,其形態呈圓形、橢圓形且清晰,如果孕囊形態不規則、十分模糊,且位置在子宮下部,孕婦同時有腹痛或下體流血時,可能會流產。
多數情況下,孕囊在懷孕5周時能確認,早一點是4周,晚一點是6~7周;如果5~6周宮腔內不可見,可能是受精卵著床時間較晚,孕囊不夠大,暫時看不見而已。
2、卵黃囊
是正常孕囊囊性結構中的一部分,它呈圓形或橢圓形,卵黃囊跟胎兒一樣,都是由受精卵分化而成的,在胎盤沒有發育完成前,它掌管著胎兒生長的營養與氧氣,通常而言,卵黃囊在孕5周左右時出現,最晚不超過6周,否則容易加重流產機率。
懷孕8~9周時的卵黃囊是最大的,因為胎盤大概懷孕7周左右形成,它會在懷孕10周之後慢慢萎縮消失;如果卵黃囊出現變形或形狀大小異常,往往會提示胚胎發育異常,繼而易發生流產或者先天畸形。
3、胎芽
一般懷孕6周時可看見胎芽,早的話孕5周就能看見,晚一點的話孕8周,如果孕媽們懷孕8周依舊看不見胎芽可能是如下原因所致———
一、胚胎因素
胚胎發育異常,其中50~60%是染色體異常。胎盤異常,因為滋養層發育不全,胎盤絨毛變性或胎盤附著位置過低等,可使胎盤循環障礙導致流產。
二、母體因素
母體感染急性傳染病,病原體或毒素經胎盤侵入,造成胎兒死亡。孕婦嚴重貧血可致胎兒缺氧死亡。女性內分泌失調,比如常見的黃體功能不全,可導致子宮內膜發育不良,影響孕卵發育。子宮發育不良、子宮肌瘤等妨礙胚胎發育。母體妊娠後,由於雙方免疫不適應而導致母體排斥胎兒以致發生流產。
三、環境因素
鎘、鉛、汞等有毒物質、放射性物質、菸酒等有害物質以及精神壓力大等因素,可能通過胎盤影響胎兒,造成流產。
4、胎心
對於月經正常的女性而言,懷孕50天左右可以出現胎心,最遲不超過60天。胎心率從90~100次/分開始逐漸增加,到了孕9周時心率達到峰值,約170~180次,隨後逐漸減少,懷孕16周內降至約150次/分。如果在懷孕8周前可以看到胎心並正常搏動,流產率則會大幅降低。
幸孕姐點評:總而言之,孕8周左右能看見胎心、胎芽、卵黃囊與孕囊,流產率會大幅下降,胎兒相對穩定很多,如果孕8周還沒看見這「四物」,可能是由於孕周出現偏差或著床延遲所致,與此同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有出血、腹痛等症狀趕緊去醫院。
孕囊、胎心、胎芽、卵黃囊以及胚胎的區別
相信經過以上詳細的介紹後,孕媽們對這幾種物質有了清晰的了解,那麼他們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呢?不少孕媽容易搞錯,一起來看看。
1、孕囊與胎芽的區別
孕囊並不是胎芽,兩者出現的先後順序不同,一般只有孕囊健康發育,才有可能出現胎芽和胎心。
2、孕囊和卵黃囊的區別
兩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卵黃囊屬於孕囊的一部分,一般先有孕囊,再有卵黃囊。隨著孕周的增加,孕囊會慢慢變大,而卵黃囊會在孕12周左右慢慢消失。如果在孕8周時做B超檢查只看到孕囊,看不到卵黃囊,有可能胚胎已經停止發育。
3、孕囊和胚胎的區別
孕囊是胚胎形成的必備條件,胚胎必定經過它才可以發育而成,受精卵著床後發育形成孕囊,並繼續分化發育形成胚胎,若尚未形成胚胎就停止發育就是胎停育,孕早期十分常見。(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