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微夢媽咪(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懷孕後,定期產檢成了準媽媽們唯一了解寶寶發育的途徑,可每次看到產檢報告單上密密麻麻的小字總是一頭霧水,醫生一句「一切正常」就把你打發了。
其實,B超單子上的四個指標足以判斷胎兒是否健康,這個技能孕媽一定要get到。
B超單子數據不正常,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孕期知識很重要
閨蜜田田懷孕3個月去做產檢,一早上忙忙碌碌的排隊抽血、做B超,好不容易在醫生下班前拿到了產檢單,還沒有來得及看就匆忙回到門診拿給醫生。
醫生翻了翻幾張產檢單,說了句:「孩子發育挺好,回家注意多休息,過一個月再來產檢」。田田聽到孩子發育不錯,心也就放到肚子裡了,這時才拿起化驗單認真的看了起來。
可看到B超單上的胎心數據時,田田就坐不住了,寶寶的胎心率每分鐘還不到100次,學醫護專業的她清楚知道,這個數據並不正常,這表明寶寶發育不良,到後期很有可能會出現胎心弱的現象。
如果不是自己有經驗,或許就不能及時了解寶寶的發育情況,後期也就不會有針對性的去注意這些問題。所以萬事靠自己,孕媽還是需要適當的學習一些知識,以便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
懷孕早期胎兒是否健康,B超單上的四個「指標」很重要
1)孕囊和卵黃囊
當精子與卵子神奇的相遇著床後,他們就會發育成一個由孕囊包裹著卵黃囊的組織,就像雞蛋的蛋白包裹著蛋黃一樣,是懷孕早期整個胚胎的組成部分,也是胎寶寶最初的模樣。
懷孕35天左右,我們通過B超就能看到孕囊和卵黃囊,根據卵黃囊的大小我們來判斷胎兒的發育情況,同時也是判斷胎兒孕周的重要參數之一。
卵黃囊一般在孕5周的時候才會逐漸出現,如果6-7周產檢都不見卵黃囊,就屬於發育異常。B超顯示只有孕囊而沒有卵黃囊,那這種胚胎就不會發育成胎兒,絕大多數的胚胎會停止發育。
2)胎芽
卵黃囊出現以後緊接著胎芽就會相處出現,大約孕40-50天的時候,胎芽就會慢慢形成,我們也將這段時期稱為萌芽期。這時候的胎芽只有0.5-1釐米,形狀也類似一隻小小的海馬,是胎兒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個階段。
B超單上常常會寫著「囊內可見胚芽結構,可見原始心管搏動」的字樣,這說明胎寶寶發育正常,正在逐步的發育壯大。
3)胎心
在孕50-60天的時候這個小生命就開始有心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胎心,只有胚胎出現了胎心,才能更好的說明胎寶寶發育正常。
胎心頻率是否正常,也是判斷寶寶是否健康發育的一個重要數據。正常的胎心是規律並且有力的,頻率好似鐘錶滴答聲,每分鐘的心跳頻率為120-160次。
如果每分鐘的心跳<120次/分或>160次/分,間隔半個小時重複聽還是不正常,胎兒有可能宮內缺氧,此時就應該引起孕媽的注意了。
4)HCG值
HCG是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簡稱,正常情況下每個孕周HCG值都是呈直線上升的狀態,同時數值應該做到隔天翻倍,具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可如果HCG值上升緩慢或者出現下降,則表示情況異常。
HCG值大於50就表明懷孕,如果隔天HCG值上升了一點點,且B超單據上無法看到孕囊,那有可能是宮外孕。如果HCG值沒有上升反而下降的話,那表明胎兒可能停止發育或已出現生化妊娠。
孕期保證這四方面達標,胎兒才能健康發育,新手媽媽不要忽視
1)最好採用左側睡姿
懷孕後睡覺姿勢也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孕期朝左側睡不僅可以改善宮內的供養狀態,還能有效的減輕子宮對主動脈的壓迫,讓子宮動脈在夜間也能夠維持正常的血流量,為胎兒創造更加適宜的成長空間。
2)遠離「危險因素」
孕早期是胎兒快速發育和分化的重要階段,也是引發「胎兒畸形」的敏感時期,因而在這個階段孕媽要遠離各種危險因素,例如藥品、輻射、X射線、電熱毯等等,都有可能成為胎兒畸形的罪魁禍首。
3)飲食安全要注意
懷孕後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孕媽要遠離垃圾食品,尤其是那些油炸、醃製食品、菸酒等等更是要敬而遠之,這些食物不僅不能為寶寶提供充足的營養,還會給胎兒造成營養不良。正確的飲食習慣是多吃蔬菜水果、少食多餐、飲食均衡,這樣才能保證胎兒正常的營養供給。
4)孕期有個好心情
孕媽懷孕後往往都是謹慎小心,總是擔心這個看不到又摸不著的小寶寶,其實只要按時做好產檢,我們就能夠及時的了解胎兒發育情況,不用過於擔心。對於孕媽來講緊張、焦慮的情緒並不利於胎兒的發育,孕媽還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每天都有個好心情。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