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假酒,小心上當!

2021-02-08 騰訊網

文/Léa

圖文:審稿-白鷗、排版-文琪

封面圖:Federico Rostagno/Shutterstock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在法國,除了天天喝酒,我還學會了啥?》,我講了在法國讀葡萄酒職業本科的故事。

作為班上唯一的中國學生,我經歷的最尷尬的一件事情就是課堂上大家討論起中國的假紅酒問題

法國同學被形形色色的「拉斐」「Lafei」等騷操作驚嚇得花容失色,然後紛紛化身拉菲酒莊野生代言人,向我投來義憤填膺的灼熱目光,烤得我差點兒原地蒸發。

法國媒體對中國市場上假拉菲的報導

來源:Midi Libre

那麼,躬身自問一下,自詡紅酒世界的課代表,法國難道就沒有假酒嗎?就永遠偉大光明正確嗎?法國老百姓就能百分百保證喝到放心紅酒嗎?

法國葡萄酒評比現場

來源:本文作者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貓膩。無論多麼冷酷無情的監管,都無法消滅不良酒商內心熊熊燃燒的利慾小火苗。

法國雜誌的專題文章《葡萄酒:如何避免上當》

來源:La Gazette第1570期

在法國,打擊假酒的主要監管部門是經濟部下屬的「競爭、消費和反欺詐總局」(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Concurrence, de la Consommation et de la Répression des fraudes,法語簡稱DGCCRF)。

每年DGCCRF爆出來的假紅酒,那都是五花八門琳琅滿目。

DGCCRF檢查超市葡萄酒

來源:法國經濟部次長Agnès Pannier-Runacher官方推特

一.加「作料」

非法添加劑是假酒最常用的招數。

一般來說,法國假紅酒中的非法添加劑倒不是化學色素或者工業酒精之類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而是為了改善紅酒口感額外增添的「配料」,雖然對健康無損,但卻是行業違禁品。

發酵中的葡萄

來源:bienpublic.com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法國紅酒造假中使用最多的非法添加劑是——

加糖本來是葡萄酒釀製的正常工序之一,專業術語叫做chaptalisation,是法國化學家Jean-Antoine Chaptal發明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國相關法律準許的。

但有非常嚴格的限定條件,只有特定的產區(天氣冷涼、葡萄不易成熟的地區)、特定的年份(天氣惡劣導致葡萄成熟度不夠、果實糖分不足)才能加糖。不符合條件加糖就屬於違法。

往釀酒罐中加糖

來源:reussir.fr

除了糖以外,酒石酸也是另外一個經常被查到的非法添加劑,和加糖一樣,雖然加酸也是正常的釀酒工序,可以起到微調口感的作用,但是法國葡萄酒法律對加酸也有嚴格的限制,過度添加也屬於造假的違法行為。

左邊是樣品,右邊是加過酸的酒

來源:Olivier Colas

加糖加酸的假紅酒暴露蹤跡,往往是從查食品批發商開始的。

法國北部羅亞爾河地區的監管部門就曾經發現,當地的一個供應商在2012到2017年期間,無發票出售了110噸的糖和700公斤的酒石酸。

這些流入「黑市」的糖和酸都經由中間人賣給了當地的不同酒莊,相當於參與生產了8百萬瓶的不合規葡萄酒。

法國葡萄酒評比現場

來源:本文作者

如果說,糖和酸都還在普通老百姓的食品科學知識閾值內,那麼,往葡萄酒裡加牛奶,你能想像嗎?

1998年,波爾多的著名酒莊Château Giscours(國內一般譯為「美人魚酒莊」)被查出在葡萄酒中加牛奶,用以去除酒中的異味。這在當年是驚爆酒圈的大醜聞,直到現在都沒被遺忘。

Château Giscours美人魚酒莊

來源:酒莊官網

大家可能會聽到某些品酒達人一邊搖晃高腳杯,一邊說這款紅酒裡有黑醋慄的香氣。這本來是葡萄酒自然發酵產生的香氣,經常會出現在風味濃鬱,且酒體飽滿的紅酒中。

但是一些不良酒廠為了迎合消費者對這種香氣的喜愛,乾脆往紅酒裡摻雜黑醋慄濃縮果汁

2014年,DGCCRF就查出有兩家公司(同屬於一個老闆)這樣造假,後來,老闆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期執行,並處罰款37,500歐元,兩家公司分別被判處15萬歐元和5萬歐元的罰款。

黑醋慄

來源:wikimedia

二.走「捷徑」

在很多消費者的腦海裡,紅酒和橡木桶是緊緊捆綁在一起的,就跟吃餃子必須蘸醋一樣,沒在橡木桶裡泡過的紅酒是沒有靈魂的。但是,橡木桶是很貴的,一個橡木桶至少600歐元(約4500人民幣),不是所有酒莊都買得起。

拉菲酒莊的橡木桶

來源:酒莊官網

為了讓自己的酒有「橡木的高貴薰陶」,某些酒莊會在酒裡加橡木片,就跟泡茶葉一樣,橡木的味道就進入酒液了。

這種操作在一些地方是合法的,但法國很多產區對這種「抄近路」的做法是明令禁止的。不過,由於成本差異巨大,用木頭片代替橡木桶就成了紅酒弄虛作假的手段之一。

用來泡酒的橡木碎片

來源:AlcoFermBrew

另一個釀造工序上的造假更簡單粗暴。法國近些年特別流行桃紅葡萄酒,這種酒應該是通過輕微萃取紅葡萄皮中的顏色釀製而成的。

我參加過的一次桃紅葡萄酒品鑑

來源:本文作者

但是,動了歪腦筋的酒廠馬上想到了多快好省的「良策」:直接把少量現有已釀好的紅葡萄酒兌在白葡萄酒裡,voilà!一瓶桃紅就誕生了!

2016年,法國西南地區的一家釀酒合作社Vinovalie,就被查出用紅白相混的非法方式出產桃紅葡萄酒。這種非法混合葡萄酒的操作還有一個專有名詞,行話叫做coupage(切割,相當於英語的cutting)。

法國媒體對此事的報導

來源:RT FRANCE

三.以次充好的「月亮酒」

2016年11月,法國波爾多的一個酒莊主François-Marie Marret被當地刑事法院判處兩年徒刑和近800萬歐元的罰款。

原因是,他非法購買了一批禁止銷售的劣質葡萄酒(質量過低,本應送去蒸餾廠做酒精),並摻進自家旗下的酒莊中,以高品質葡萄酒名義出售。

法國人還給這類假酒起了個很唯美的名字,叫「月亮酒」(法語 vin de lune),因為這些不適合標準的低劣葡萄酒都是在晚上運輸的。仔細品味一下還蠻有詩意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假酒落誰家~

「月亮酒」的主角François-Marie Marret

來源:法國西南報

四.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為了保證品質,法國葡萄酒法律法規對產量是有限制的。例如,波爾多紅葡萄酒產區規定,每公頃出產的葡萄不能超過1萬公斤,所出產的葡萄酒不能超過6千升。

但一些酒莊為了追逐利益,會非法超額增產,增產的葡萄酒也不申報,偷偷賣掉。

這些「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做法有一個惟妙惟肖的名字:海綿葡萄樹(法語 vignes éponges),讓人不禁懷疑法國人是不是偷偷讀了魯迅:葡萄酒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法國媒體對「海綿葡萄樹」的報導

來源:法國西南報

五.掛羊頭,賣狗肉

釀酒葡萄有不同的品種,釀出來的紅酒味道也不一樣。

和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一樣,葡萄品種也是有鄙視鏈的,例如黑皮諾(法語 Pinot Noir)就是一個B格比較高的品種。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一些法國不法酒商就用其他品種來冒充黑皮諾,假酒還大批量出口到了美國。

黑皮諾

來源:wikimedia

法國執法部門查出,在2005到2008年期間,法國南部的一家葡萄酒公司每年都向美國出口超過100,000百升的黑皮諾紅酒,而當時整個南部地區的黑皮諾年產量只有50,000百升,這其中的貓膩可想而知。

五.改國籍

除了葡萄品種外,葡萄酒的國籍也是有鄙視鏈的在歐洲主要產酒國中,西班牙葡萄酒向來價格便宜,於是催生了一種「改國籍」的作案模式。

2018年,DGCCRF破獲了一起大型假酒案,幾家法國酒商大量進口散裝的西班牙廉價葡萄酒,然後在法國裝瓶,不動聲色地完成了「法國化」,偽裝成法國葡萄酒出售,涉案葡萄酒數量達到1000萬瓶。

法國媒體對此案的報導

來源:SLATE

這樁假酒案在法國引起很大震動,尤其是法國南部的桃紅葡萄酒產區,本來當地酒莊一直以來都要與合法進口的西班牙廉價葡萄酒競爭,現在還要面對原產於西班牙的假法國酒,心裡的苦仿佛連幹了三大碗expresso。

以上只是法國紅酒江湖中的些許風波,可見一個健康的市場依靠的永遠不是利益參與者的自我約束,而是監管系統的銅牆鐵壁。

END

本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環行星球立場。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請後臺聯繫。

相關焦點

  • 記牢酒瓶上的這些「隱形規則」,不再上當
    記牢酒瓶上的這些「隱形規則」,不再上當隨著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人們在生活上越來越注重享受,越來越注重生活中的儀式感。大家現在越來越喜歡在特別的日子裡小酌一杯,開一瓶紅酒或者香檳來慶祝。尤其是情人在一起,少不了紅酒作為陪襯,製造一種浪漫的氛圍。
  • 昨日,重慶警方破獲20億元特大製售假酒包材案,買名酒要注意!
    現在市場上假酒橫行,各種假酒層出不窮,除了一些小規模的制假售假的話,更有一些是大規模性的制假售假的。假酒那麼多,肯定離不開假酒的包裝材料生產的公司或者作坊。就在昨天(5月13日),在重慶警方獲悉,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重慶警方會同甘肅、新疆、浙江、湖北等省市公安機關,偵破公安部督辦特大製售假酒包裝材料案,涉案假酒包材市場價值約20億元。
  • 這些最常用的假酒鑑定方法,居然全是假的!
    這些以訛傳訛的「小妙招」很多是十足的「損招」!只會把你往坑裡帶!用假的方法,來鑑定假酒,難道你還希望它負負得正嗎?這種方法非但鑑別不出假酒,還容易誤傷到那些顏色深濃的新世界紅酒!如果不變色,則是假酒。原理是紅酒中的花青素遇鹼(小蘇打是鹼性物質)會變藍,而假酒所用的是人工色素,不含花青素。
  • 微正法育:質量好的假酒,它還是假酒嗎?
    「假酒」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出門聚餐,年底聚會,甚至是在各種酒席上,「假酒」都出現過。它們有的「假得很」,包裝雖然一樣,但味道一嘗就知道,不一樣;還有一些是用工業酒精勾兌的,喝了對人體傷害可大著。但另一種「假酒」,它似乎「假得很真」,讓人分辨不出來,還可能比真酒味道更好,質量更高。那它,還算是「假酒」嗎?2019年11月,四川的一位甄先生買了幾瓶飛天茅臺酒。他懷疑買到了假酒,後來經官方鑑定證明這些確實是假酒。於是甄先生將商家告上法院,要求其退還購貨款並按購貨款10倍賠償。
  • 假酒作坊被端,你喝的「茅臺」「五糧液」「劍南春」或來自這個出租...
    近日,警方重拳出擊,搗毀一個生產、銷售假酒窩點。嚴密封閉,獨棟民宅暗藏玄機……落鎖的捲簾門、貼上報紙的窗戶,一幢嚴密封閉的獨棟民宅矗立在張家港市冶金園(錦豐鎮)交通村的偏僻鄉間,這裡也是警方數月間偵查的目標。今年上半年,警方接到線索,一名浙江籍葉姓男子有售賣假酒嫌疑。
  • 銀鷺花生牛奶成銀鴛花生牛奶 這些假貨你見過嗎
    來自市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擰開瓶蓋,手指瓶蓋內的字母告訴王先生,這酒裡面的字母與真酒的字母不一致,這酒的商標也是假的,所以這酒是假酒。  這一解釋吸引了眾多男士的圍觀,「這酒我之前也喝過」、「這酒酒店都有賣,還賣得挺好」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起假酒來。
  • 男子造假酒入獄,受騙富豪們爭相搭救,稱假酒比真酒好喝
    這騙術是有多高超,才能夠讓人在上當受騙之後還戀戀不忘呢?在美國就曾經有這麼一個華裔,憑藉自己的騙術和高超的造價術深的富豪的芳心。即使後來騙局遭曝光,這些富豪仍舊想要將其救出。而在美國更是有一部紀錄片《酸葡萄》就是在講他的故事,那麼他究竟有一個什麼樣的驚世駭俗的故事呢?
  • 被騙了,朋友們小心上當手工加工沙畫騙局
    近來沙畫手工加工騙局已發展到瀘州,身邊有不少人遭受上當。本以為可以沒事賺點外快,卻不料被攪進騙局。事後上網查看此手工是否真實存在,竟發現全國各地都有人被騙了。一般在城市裡都少有手工的,而且人多物雜,請朋友們要小心!!!!
  • 鑑酒|不了解假酒的這幾種套路,老酒友也可能中招
    但是,這段時間,市場上的假酒也十分猖獗,從各地的報紙新聞上可見一斑。《寧波晚報》假酒新聞以前不法商販會花幾塊錢在小的包材生產作坊購買假冒酒瓶,再灌上低價劣質酒以高價售賣。不過這種假酒只能矇騙一些粗心的外行人,有經驗的酒友一般不會輕易上當受騙。現在不法商販的制假手段就高明多了,特別是那種真瓶假酒,令人防不勝防。
  • 酒吧竟賣了5個月假洋酒 喝假酒危害大要小心
    近日一條賣假酒的新聞引起不少人的關注。一酒吧在五個月的時間裡竟然賣出了3000多瓶假洋酒,酒吧老闆淨賺20餘萬。可見其中的利潤多大,你去過酒吧嗎?你喝過假酒嗎?據悉,此酒吧是來自江蘇連雲港的一家酒吧,目前這家酒吧已經被依法處置,老闆也正在取保候審中。
  • 茅臺成春節假酒重災區 千元以上茅臺假酒可以過機
    春節前夕,市場上53度飛天茅臺飆升至1800-2000元,但仍然有價無貨,這催生了市場上假酒的進一步泛濫。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假酒多為一線名酒,其中茅臺淪為假酒重災區。據酒類行業媒體發布的關於茅臺假酒問卷調查顯示,有七成消費者購買到過假茅臺,菸酒店和電商平臺則是銷售假酒的主要渠道。對此業內人士稱,目前企業缺少強有效的措施來遏制假酒泛濫情況,提高消費者教育意識和加大第三方抽檢機構等手段只能是隔靴撓癢。截至發稿前,北京商報記者多次嘗試聯繫茅臺集團新聞發言人進行採訪,並未收到回復。
  • 常州一副食品店賣假五糧液,精明的消費者沒上當,老闆卻栽了
    中國名酒五糧液是假酒「重災區」,而這些假名酒是怎麼被消費者買到手中的呢? 消費君通過多起假酒案的報導發現,這些假酒最終多流入到了各種小酒店、飯店和菸酒店等。 假名酒就是通過這些小店被消費者買走的。
  • 北海警方集中銷毀1163瓶假酒,兩對夫妻製售假酒獲刑
    12月18日下午,1163瓶涉案假酒被警方集中銷毀。另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獲悉,兩對製售假酒的夫妻已雙雙獲刑。銷毀假酒現場。經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徐某和林某為夫妻,徐某從網上自學製作假酒的技術後,購買了五糧液、貴州茅臺、瀘州老窖等名優白酒成套包材,將低端白酒灌裝入內,以800~1200元不等的低價出售,其妻林某則負責協助送貨。截至案發時,徐某銷售假酒給被告人朱某、廖某非法經營數額達72萬餘元;銷售假酒給朱某信非法經營數額達1.7萬餘元。
  • 中秋十一假酒猖獗,通州警方打掉製售假酒窩點
    這個時候就容易被一些違法犯罪分子利用,他們藉機製作假酒並將其流通到市面上,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一定影響和危害。9月16日,通州警方打掉了10處製售假酒窩點,抓獲25名涉案人員。現場查獲涉及茅臺、五糧液、瀘州等各類白酒120餘箱、包裝材料10萬餘件,涉案價值達3000餘萬。
  • 固態法白酒才是真酒,液態法白酒都是假酒?其實純糧酒也有假酒!
    由於液態法白酒的酒基為酒精,而除去食用酒精,還會有黑心商家直接以工業酒精作為酒基兌水、加香精等製成白酒,但這些以甲醇為原料所兌成的白酒是會喝死人的。故此從1998年春節期間發生在山西文水縣的特大假酒案,不法分子販賣使用工業酒精所勾兌成的酒造成27人死亡後,很多人對酒精酒的定義就是喝了會害死人的假酒!
  • 小心這些「炫富」的老同學! 2萬多人上當!還有人被騙近...
    小心這些「炫富」的老同學! 2萬多人上當!還有人被騙近百萬!小心這些「炫富」的老同學! 2萬多人上當!還有人被騙近百萬!》
  • 這些假的氣人的茅臺,別再上當了
    這些假的氣人的茅臺,別再上當了。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要說白酒裡最出名的就是茅臺酒了,但是大家知道嗎?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茅臺酒也出現了假茅臺。而這些假冒偽劣的茅臺酒,其實只要我們掌握這些細節,輕鬆就能辨別出茅臺的真假。
  • 真瓶裝假酒,茅臺是重災區?家族式造假曝光,茅臺空酒瓶竟最便宜
    低端一點的就直接購買劣質酒精酒灌裝進做工粗糙的假茅臺酒瓶,其造假成本極低,但外行人極其容易上當; 真瓶裝假酒雖然造假成本雖然要更高,但是能讓消費者難以察覺,做上長久生意。 可以說,在真瓶裝假酒的一眾名酒中,假茅臺酒是其中的重災區。在瓶中酒被喝完後,剩餘的酒瓶被再次回收後,仍然能夠「發光發熱」。市面上也不乏一些直接回收茅臺酒瓶以及在線下收買高檔酒店服務員,讓他們開酒時儘量保持包裝的完整,然後再度回收的商家。
  • 茅臺制假窩點用絲襪過濾 這樣的假酒太可怕了 如何辨別假酒?
    確定為假酒後警方立即立案偵查,經嚴密偵查,查明李某與其老公張某從事制假販假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收網將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查獲制假窩點兩個,扣押已灌裝好的假茅臺酒數十箱。令人不能接受的是,制假窩點衛生條件不堪入目,絲襪被套在漏鬥上進行原始過濾灌裝。10月中旬,兩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謝孟偉回應賣「假酒」,天地良心問心無愧,被坑的網友卻不買帳
    很多網紅的粉絲即使發現自己上當了,也不會去有關部門進行投訴。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互網紅變得越來越猖獗。他們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時候更是號不心虛。但是網上有很多眼神敏銳的網友,所以現在很多網紅都相繼翻車。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謝孟偉,前一段時間他在自己的直播室裡賣酒就出了事情。也許很多人都不熟悉這個名字,但是他扮演的角色「嘎子」當年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