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乳房,生病了

2020-12-20 澎湃新聞

「難受是肯定的,好比男人切掉一個蛋。」

在一條發起的

「你或家人經歷過乳腺癌嗎?」問卷中,

一位媽媽和小姨都被確診為乳腺癌的男性家屬,

寫下這樣一句話,形容自己的心情。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普遍的癌症,

中國女性的發病高峰,在45-54歲,

比歐美女性提早了10年。

目前中國的乳腺癌發病率,

正以每年2%的速度遞增,

增速列世界首位,

尤其北上廣等大城市的發病率,

已接近歐美發達國家。

慧寧在芬蘭

據《柳葉刀》最新權威發布,

北歐小國芬蘭的癌症治癒率名列世界前茅,

尤其是乳腺癌的治療效果相當出色。

芬蘭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為91%,

十年生存率為85%,

和瑞典、挪威,及北美,

並列成為乳腺癌治癒率最高的地區。

然而芬蘭的乳腺癌發病率也偏高,世界第13位,

大約每8個婦女中就有1個乳腺癌患者。

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宣傳月,

一條採訪中、芬兩地的專家和乳腺癌倖存者,

並與生活在芬蘭的華人慧寧,

聊了聊她在芬蘭治療乳腺癌的經歷。

撰文 | 殷紫  編輯 | 陳子文

慧寧,45歲

旅居芬蘭多年的華人,兩個女孩的媽媽

*為保護採訪對象隱私,其個人信息都已做調整和改動。

摸到腫塊,結果晴天霹靂

四年前,我感到右邊乳房時不時疼痛,手摸著有一個很明顯的腫塊。

當時非常忙,每天工作十小時以上,還要照顧兩個孩子。兩三個月後,不見好轉,才想到應該去檢查一下。

地區衛生所的全科醫生一摸腋下,立刻就說要做乳腺鉬靶X線攝影和B超。兩周後,醫生一看B超顯示的腫塊,當場決定穿刺活檢腫塊和腋下淋巴。所有的一切飛快地在我眼前發生,而我還稀裡糊塗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兒。

醫生說必須等待活檢結果才能確診,而最壞的情況就是乳腺癌。當時我聽了居然一笑了之,我從沒把自己和癌症聯想到一起。

幾周後,我接到一個護士的電話,劈頭一句:我是來通知你乳腺癌手術具體安排的。我一下子被這晴天霹靂給打傻了。

赫爾辛基大學附屬醫院的癌症中心

忐忑不安中進行手術

極度恐慌之中,我不得不強打精神,開始治療。在芬蘭公立醫療系統的安排下,乳腺癌的治療好比工廠流水線,每一個步驟按部就班。

和中國不同,我並沒有挑選醫生或醫院的自主權,都是分配好了的。

手術醫生在術前兩三天和我見面,具體解釋了我的病情:乳腺導管癌,有一個兩釐米大的腫瘤和一個小腫瘤。並說明了手術性質:

1)切除腫瘤,提取活檢樣本做病理檢測;

2)摘除所有發現癌細胞的腋下淋巴;

3)初步乳房整形。

我的腫瘤相對於乳房尺寸來說比較大,按常規要進行全切手術,但醫生卻建議我切局部。她說考慮到我還年輕,全切後或許會對生活質量和心理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我可以在進手術室的最後一刻告訴她決定。

最後我選擇了切局部。

有些乳腺癌病人在手術前須植入放射性粒子定位以確保精準切除癌細胞

手術一切順利,有專門的乳腺癌術後病房,空間大、空氣流通,病友都非常安靜、節制、有禮,大家互不幹擾。護士來餵藥查房也都輕言細語、非常和善,讓我住著感覺很舒適。配送的夥食非常普通,沒有冷熱講究和飲食忌諱。

第二天我就回家了,覺得大問題被摘除了,一下子輕鬆了好多,也沒什麼疼痛。一兩天後,出門購物、帶孩子玩,沒有覺得太多不便。

赫爾辛基大學手術醫院的乳腺癌專科病房入口

意外發現:

許多病友一邊化療、一邊正常上班

然而手術後四周,之前腫塊的活檢報告出來了,診斷結果:乳腺導管癌,三期。

又一次意想不到的打擊是:手術並不成功,癌細胞並沒有切乾淨。

當時我非常生氣,更不能理解的是,醫生告訴我,不能馬上給我進行第二次手術,而是要先化療殺死癌細胞。

無可奈何之中,我一點兒也不敢耽誤地趕往赫爾辛基大學腫瘤醫院,我進行的是比較普遍的治療方案:分別進行多西紫杉醇和 CEF兩輪化療,每輪三次,每次間隔三周。

我也可以去指定地點領取免費的假髮,以防頭髮脫落之需。

我的化療地點,被安排在赫爾辛基婦產科醫院的女性癌症病患化療區,安置了床、躺椅和沙發等。出乎我的想像,原來我的化療就跟打吊針一樣,非常簡單。

在化療室,也認識了一些病友,聊天中才發現,她們中很多人都是一邊化療、一邊上班,過著幾乎正常的日子,令人欽佩。我不由地感染了她們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每次化療都是自己步行半小時來回;做飯、家務,以及工作上的雜事,也都基本料理著。

癌症中心的放療科

放療之後,乳房再造

化療結束後兩個月,終於迎來了第二次手術:切除原先仍然發現癌細胞的區域。

謝天謝地,手術成功。於是順利進入放療階段:每周一至五,一共25次。

放療結束後,終於感覺自己越過了一個坎,都結束啦!然而嚴峻的現實立刻又擺在眼前,治療進入了恢復階段——也就是長達5年的內分泌藥物治療。

慧寧每天要吃他莫昔芬、鈣片、維生素D

醫生給我開的藥是他莫昔芬,同時要服用鈣片。我的藥物反應很強烈,經常情緒低落,很沉默,甚至整個人傻傻的;關節疼痛,甚至有過兩三次藥物引起的子宮內膜出血。

另外,由於手術造成的乳房凹陷,我還接受了乳房再造型手術。從腹部吸出脂肪,注入胸部,但接連三次都失敗了。因為胸部經過放療,DNA有所改變,腹部脂肪無法被吸收。

不過現在,我對自己身體的變化慢慢習慣了,也不那麼強求改善了。

社工幫助接送孩子,心理醫生免費

其實在之前的手術治療期間,芬蘭癌症協會就安排了一個病友志願者,給我打電話,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

另外根據我的家庭情況,醫院還幫我聯繫了社工,可以在我手術期間,每周提供幾小時免費看護孩子的服務,包括接送孩子去幼兒園、陪他們玩耍。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患病期間的精神壓力。

在後來的化療期間,醫生為我安排了免費的心理醫生,不得不說是雪中送炭。

雖然生了那麼大的病,我卻始終無法毫無顧忌地發洩千頭萬緒的情緒。孩子還小,老公心理負擔也夠重,很多時候我不得不忍著自己的情緒,但忍受的結果就是把自己搞得很崩潰。

去心理醫生那裡哭訴一番,是一個絕佳的出口。我不需要顧忌什麼,有什麼不滿都可以一股腦兒倒出來,還能罵罵老公。也就是一杯水、一疊紙巾,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對我來說卻是非常急需的心理疏導。

一定要積極防治!

就這樣,我已經安全通過了第四年的複查。

因為藥物帶來的身體不適,還是會影響我的生活質量。治療過程雖然也有不滿意的地方,但我仍然感謝芬蘭公立醫療系統高效率且高質量的工作。

芬蘭的社會文化和民間支持,也讓我在這人生最艱難、最具挑戰的時段裡,扛了過來。

我希望我的經歷可以給國內的女性一些借鑑和啟發,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積極防治病變。一旦不幸發現了病症,並不等於判了死刑,一定要樂觀地配合治療,日子還長著呢!

以下為慧寧在芬蘭公立醫療系統治療乳腺癌,以及每年複查和服藥,自掏腰包所花的大致費用。

*芬蘭政府的補貼未計入其中

根據「2019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乳腺癌年會」上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83.2%,在過去10年間提高了7.3%。

在一條發起的問卷中,收到了近百份患者家人或本人的經歷。在得知患乳腺癌後,43%的患者會感到傷心難過,為什麼是我?一切都結束了;12%的人會產生負疚感,怕連累家人,怕孩子缺失母愛;還有很多人面對未知,感到恐懼。

而家人的第一感受幾乎相同:心疼。

Feng,浩和小馬菌,都曾或正在陪伴親友治療乳腺癌,以下是他們的經歷自述。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內文人物無關

「媽媽病了,別人都說我一下長大了」

Feng,女

媽媽在40多歲時,發現得了乳腺癌。當時我還在讀高中,不能完全消化這種複雜的情緒。大學期間把這段經歷拍成了一個小短片,才完全梳理好面對它的態度。

當時我和爸爸一起暫時對媽媽保留了她病情,直到化療的時候才告訴她。爸爸停職一年在家照顧媽媽,他是一個非常細心又有耐心的人,包容和化解了媽媽的很多痛苦情緒。

媽媽的性格發生很大轉變,在術後治療的一兩年中,她大部分時間是獨處、看書或者做手工。很安靜,不再像以前一樣為所有人操心,包括我。

那段時間,我覺得以前的媽媽好像突然消失了,非常沒有安全感,身邊大人說我一下長大了。但現在回想,自己只是用「長大了」的外殼,試圖掩蓋當時無法處理的迷茫、壓抑、無助和怨恨。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內文人物無關

「女友22歲被確診乳腺癌,

我希望得病的人是我」

Changhao,男

一年前,22歲的女友,覺得不舒服去醫院檢查,一發現就是乳腺癌晚期:已骨轉移到脊椎,T6骨折不能走動。

住院的第一個月,女朋友從沒有在外人面前流下一滴眼淚。

無力,真的很痛苦,希望得病的是我。

我們在一起兩年,關係一直很好,就跟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一樣。當初兩個人都在考慮未來,現在卻只有自己一個人。每次看其他情侶在一起的甜蜜事,或者癌症患者和親屬說自己的經歷,都忍不住流眼淚。

以前我們有什麼高興不高興的事,第一時間都會發微信告訴對方。現在,和誰說呢?

在鼓樓醫院,乳腺科醫生說就算化療,她的生存時間可能是3到5年。

我女朋友現在很積極樂觀,雙方父母和身邊的同學朋友,一直都在支持、鼓勵她。我對她說:醫生說沒問題,3、5年還是可以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內文人物無關

「結業回國陪伴媽媽,是最不後悔的事」

小馬菌,女

母親剛查出患病那年,我還在美國讀研究生。家人瞞了我十個月,直到我中途回國才得知母親患病。

回國見到她化療完虛弱的樣子時,我崩潰了,一下子接受不了殘酷的現實。可媽媽卻笑著安慰我,連連說著:「媽沒事,媽沒事,媽好好的。」我決定立刻結業回國,美國的畢業典禮也沒去。用了十個月待業時間,陪她繼續靶向治療。

母親的樂觀和堅強令我詫異。她最困難的時刻我不在她的身邊,父親工作又忙,很多時候她是獨自往返醫院,獨自面對病魔。

後來我的陪伴也給了母親溫暖和信心,後半程的治療十分順利。

如今已經過了6年,很幸運媽媽還很健康。經歷了這次,我和媽媽對人生都有了新的態度,家人和健康成為我們最重要的生活重心,其他事情都看淡了許多。

另外,我自己也進行了乳腺癌的一些研究,發現乳癌的診治已經很成熟,有不同系列應對方案,但是對於個體化的精準治療還是欠缺。

希望媒體和社會鼓勵女性儘早介入檢查,如今女性疾病越來越年輕化,儘早檢查診斷可以獲得更大的生存概率。

一條採訪中芬兩國乳腺癌專家,解惑兩地對乳腺癌的防治與差異。

朱瑋,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畢業於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二十年乳腺疾病治療經驗。

瑞嘉·霍維寧(Riikka Huovinen),芬蘭圖爾庫大學醫院的腫瘤和放療專家,具有三十多年從醫經驗,主要診治接受手術和化療後的乳腺癌病人。

阿努·涅米(Anu Niemi),芬蘭乳腺癌協會(Europa Donna Finland)會長,為芬蘭乳腺癌患者提供專業知識支持,組織線上和線下團隊活動。

Q:目前的乳腺癌防治,採取什麼方法?從什麼年齡段開始?

霍維寧:

芬蘭乳腺癌的防禦措施,主要是公立醫療系統的乳腺鉬靶X線攝影篩查制度。從1987年起,所有50-79歲的婦女,都可接受免費的鉬靶篩查,每兩年一次。這個年齡的設定是根據芬蘭乳腺癌高發年齡段55-65歲得出的。

朱瑋:

中國女性的乳腺癌高發年齡要比歐美國家提前十年,45-54歲。

防治在中國分成兩部分:機會性篩查和群體篩查。40歲以上的女性,一般推薦採用鉬靶X線攝影來進行篩查;40歲以下的女性,因乳腺組織比較緻密,在鉬靶上可能有混淆,結合彩超檢查會更準確。

Q:診斷治療過程是怎麼樣的?

霍維寧:

確診階段:在公立醫療系統下,如果在鉬靶、B超和穿刺活檢中診斷出癌細胞,所有的病人都會統一轉至各城市的公立醫院進行治療。

手術階段:在手術醫院的乳腺癌專科,進行手術。這個手術具有多重目的:切除癌細胞、獲取活體樣本做病理研究、檢測或切除淋巴,並進行初步的乳房整形手術。

後續治療階段:如果手術成功,病人轉至癌症中心,在腫瘤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化療、放療和內分泌治療等。

病人真正住院的時間就是手術期間。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的手術病人住1-3晚就出院了。

朱瑋:

中國的國情不一樣,老百姓有醫保卡,每個醫院都可以去看。如果說病人懷疑自己是乳腺癌,肯定會首選三甲醫院。

首先進行:體格檢查,再進行影像學檢查比如鉬靶、彩超,有些病人還會採用核磁共振。

然後大部分病人是先手術,再做輔助治療。我們的手術病人一般從入院檢查到手術後恢復,住院時間大概一周。

乳腺癌的治療方法很多,除了化療,還有靶向治療、放療、內分泌治療,現在還有免疫治療等等。所有這些非手術的治療方法,對於一些晚期的病人,都可用作姑息治療的手段。

現在國內的治療水準在大城市都是差不多的。很多國外的病人會寧願飛回來看病,因為在中國,一方面醫療費用肯定比國外的便宜;另一方面,我們病人量大、經驗豐富,各方面的技能都是很好的;同時,國內醫療十分便捷,檢查快速,治療規範。這是國外的華人選擇飛回來治療的原因。

Q:保乳,還是全切?對於這兩種方式持什麼態度?

霍維寧:

在歐洲和北美地區,包括芬蘭,我們會儘量對乳腺癌病人進行保乳治療。醫學考量之外,或許也有一個文化因素,病人的生活質量也會因為沒有做全切手術而更高。

我們也非常鼓勵乳房整形手術,乳腺癌患者都可在手術1-2年後,在公立醫療系統內接受整形手術,而不需要去昂貴的私人醫院。

朱瑋:

我們在治療理念上會傾向於保乳,因為術後它會給病人帶來更多好的心理暗示。

如果病灶離乳頭乳暈有一定的距離,做一個局部擴大切除後,外形還是比較美觀的。但如果她的乳房很小腫塊很大,那麼這樣的病人可能不適合直接做保乳,因為你切掉了以後並不美觀。

中國女性乳房相對較小,腫塊可能離乳頭會很近,所以中國的保乳率肯定沒有歐美國家高。歐美國家的人乳房非常大,一個小小的腫塊切掉以後,保乳相對比較美觀。

中國好的醫院保乳率在30%以上,一般的醫院可能10%-20%左右。

我們的保乳率、乳房再造率還不是很高,一般來說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幾的病人最終選擇做乳房整形。將來很多病人的理念改變以後,可能會進一步提高。

芬蘭乳腺癌協會的兩位女性創始人,在協會的小辦公室,兩位都是乳腺癌倖存者,左為接受採訪的涅米

Q:能說一下在治療期間,對病人的心理支持和社會支持嗎?

涅米:

即使在芬蘭,我覺得乳腺癌患者也沒有得到足夠的心理關懷。醫生只是治療她們的腫瘤,而沒有把她們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

很多癌症病友會有一種負疚感或羞恥感,覺得是因為自己的錯才得了癌。但事實上癌症的成因是複雜的。我們協會的目的,便是從心理上安撫病友。

第二點是對病人家屬的關懷。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只有約10%的患者丈夫被詢問過「你還好嗎?」所以我們會為家屬們組織一些家庭活動,比如夏天去湖邊遊泳桑拿。有個參加活動的小女孩從桑拿裡出來後,如釋重負地說,「原來媽媽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乳房有傷疤的人啊。」

我們還有一個重點是:關懷癌症晚期病人。如何好好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朱瑋:

在中國,其實我們外科醫生兼顧了很多角色,也會給她進行心理疏導,她有問題就直接跟我們交流,因為在治療過程中,她非常信任我們。

我們也會有微信等平臺的宣傳推送,還有一些病友群,甚至組織一些公益活動。但如果像芬蘭那樣,可以在手術期間接送小孩、解決一些個人生活,在中國大概很困難,因為中國的病人體量太大了。

但是中國的人情還是比較溫暖的,家人、朋友也會給與很多的幫助。

Q:能否簡單介紹治療方面的藥物?中國現在使用的藥物是國際最新的嗎?

霍維寧:

芬蘭乳腺癌治療的一個突破是在1998年,我們開始把化療和內分泌治療結合起來。

2005年起,針對高風險的乳腺癌病患,我們的標準化療程序是兩輪6次化療,第一輪是3次Docetaxel(多西紫杉醇),第二輪是 3次FEC或CEF。在芬蘭我們是緊隨國際癌症研究準則的。對於核突(HER2)陽性病患,我們最新的用藥是TDM-1(曲妥珠單抗)和Pertuzumab(帕妥珠單抗),對於激素受體陽性的病患,有Palbociclib(帕博西尼)。

在最近十年,我們一個重大突破就是針對癌細胞已經轉移的晚期病人,可以儘量做到病症不發展。讓這些晚期病人擁有一個正常的生活。

朱瑋:

芬蘭在用的那些藥,我們這裡也基本都在用。尤其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之後,國內很多新藥的審批都加快了,很多藥也進了大病醫保,病人只需自付8%。

在國內,對乳腺癌的認知存在許多誤解,正確認知如何防治乳腺癌,十分重要!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內文人物無關

在一條與朱瑋醫生的聊天中,經歷過1000個病例的她,見證了許多悲喜。但患者們結束治療後,朱瑋都會不斷鼓勵她們早點去上班,早點回到社會,她說這對病情是有幫助的。「每次看到她們煥然一新,我就知道她們已經開始新的生活了。」

「恢復正常生活的她們,真是好看呀!」

以此,與每一位女性共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均已購買版權

原標題:《我的乳房,生病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8種文胸穿法讓乳房很受傷
    女人本身就是很柔弱的存在,如果不好好照顧自己就會一不小心生病,如果女生不好好選擇自己的內衣也會導致自己生病。有人問,那為什麼我有穿有鋼圈內衣的時候查出了乳腺炎,不穿後就好了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想想你有沒有踩中了以下誤區。
  • 乳房再造讓她重做完整女人
    對於任何一位女人而言,乳房都是美麗、驕傲、性感的標誌,但乳房也潛藏著患癌的風險。乳腺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手術治療是乳腺癌最常見的治療手段,但乳房缺損甚至缺失後,就只能這樣一輩子嗎?乳房缺失的那些患者回歸社會後,作為母親,她不能張開雙臂、擁孩子們入懷。
  • 保養乳房不能做哪些事情 女性保養乳房方法
    乳房可是很重要的,對於女人來說,它不僅僅是女性特徵,還是寶寶的口糧。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寶寶,都應該好好的保養它。乳房若是不做保養的話,就會下垂,變得乾癟,甚至還可能生病。所以說,女人們日常請做好乳房保養的措施才行。
  • 硬擠乳溝傷乳房 呵護乳房按這七步走
    其實,隨著國人飲食習慣的西化,生活壓力飆升,女性乳房健康受到嚴重威脅,乳房疾病發病率連年上升,甚至連十多歲的少女也無法倖免。那麼有哪些行為會傷害乳房健康呢?怎麼呵護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4、硬擠乳溝聚攏、託起等效果的內衣廣受女性歡迎,尤其是胸圍偏小的亞洲女性,常常靠外力託高乳房、擠出乳溝。然而,長期穿著過於緊身、聚攏的內衣,會壓迫乳腺管,導致乳腺閉塞,久而久之乳腺不生病才怪。一項調查表明,在200位患有經期乳房腫痛的婦女中,85%的人在佩戴無鋼圈的胸衣12周之後,乳房疼痛的症狀完全消失。
  • 切除右乳後她不敢再照鏡子,乳房再造幫她找回尊嚴和自信:讓我懂得...
    「經歷了生死病痛後,讓我懂得活著的意義。」36歲的王慧(化名)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在進行乳房切除後,樂觀的她不敢再照鏡子。幸運的是,在湖南省腫瘤醫院乳腺腫瘤整形外科李贊主任的幫助下,順利進行乳房再造,讓她重新找回女人的自信。
  • 關於媽媽的乳房,孩子總有十萬個為什麼!你家孩子是這樣嗎?
    爸爸:媽媽的乳房是你成長的糧倉!孩子:那如果媽媽的乳房生病了,我是不是就沒有飯吃了?孩子:爸爸,那如果媽媽的乳房生病了還能治好嗎?爸爸:乳房的疾病有很多呢,像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纖維瘤、乳腺囊腫、乳腺癌等,這其中啊最「厲害」的就是乳腺癌了!孩子:爸爸,那你給我講講乳腺癌吧!我是媽媽的鎧甲,我要保護她!
  • 寶寶斷奶為啥容易生病?
    寶寶吃母乳的時候,母乳能給寶寶提供充足的來自母體的抗體,給寶寶足夠的抵抗力,所以母乳期間寶寶很少生病,但斷了奶之後,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寶寶總是隔三差五的生病,那麼寶寶斷奶為啥容易生病呢?寶寶斷奶為啥容易生病1、寶寶進食量少斷奶是寶寶人生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 面對狗狗的乳房發炎,你知道該如何解決嗎?
    可是最近有很多朋友跟我反映,說自己的家的狗狗患上了乳腺炎症,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處理乳房發炎。在母犬生了狗寶寶以後,分泌乳汁的時候,就容易感染上疾病,造成乳房發炎。一個乳腺如果感染上了炎症,緊接著有可能會把全身給傳染上。這個炎症主要是母犬生了狗寶後,體質比較脆弱,而且有鏈球病菌和葡萄球病菌雙向細菌,結合而感染上。
  • 哺乳容易導致乳房變形?這些坑媽的謠言害了多少女性
    實際上,女性的乳房發生變化是從孕期就已經開始了的。在孕激素的作用之下,女性的乳房會持續變大,所以,無論準媽媽是否選擇母乳餵養,都會不可避免的面對乳房漲大的問題的,如果護理不當,胸下垂就會找上門。謠言粉碎機:胸下垂不是因為哺乳所致,而是因為女性在懷孕、哺乳期間沒有進行適當的護理引起的。所以,無論女性是否選擇母乳餵養,都要認真呵護自己的乳房。
  • 乳房一按就痛,是怎麼了?會不會是乳腺癌?不妨了解一下
    乳房健康,是每個女性朋友關注的問題。這不,最近就有網友留言詢問——@水蜜桃:「前段時間,我覺得右側乳房有些疼,還摸到花生米大小的腫塊,乳頭還有點溢液。擔驚受怕了幾天,例假結束後,這是怎麼回事?需要看醫生嗎? 」小兔子:「最近幾天,我發現左側的乳房按下去有點痛,不按就不痛。
  • 這是一場殘酷的乳房保衛戰……
    我們的姐妹們,正面臨著一場殘酷的乳房保衛戰!而在這場戰鬥中,你們就是她們最堅強的盔甲,保護著她們最柔軟的心。是e互助的每一位家人,讓她們獲得了重生!▌01不止做善事,更是一份保障我讓親朋好友全都加入了e互助e互助第
  • 乳房的迷思
    因此,乳房直接反映了男人在異性心目中的身份和地位。   乳房代表著食物。雖然現在的媽媽只懂得把奶嘴塞進嬰兒口中,但仍然代替不了充滿乳液的乳房。希臘人把乳房形容為「戀愛中的餅乾」,真是讓人越想越有意思。   所以,男人一提到乳房,都會立刻昂首闊步、精神抖擻,激發出無限的創意,為乳房增添不少繪影繪聲的形容詞,例如:「波波」、「奶房」、「車頭燈」、「咪咪」等。
  • 血淚教訓丨大學畢業,我失去了乳房!不想這樣,你需要看看這篇文章!
    大學畢業我失去了乳房我今年大學畢業,才23歲,卻失去了自己的乳房。如果沒有乳腺癌這場疾病,我應該正在忙著準備研究生考試。然而,命運總是戲人,明天我將接受下一療程的化療。畢業前,身體就已經有徵兆。忙完繁重的畢業設計後,原本以為自己總算能歇口氣的時候,卻突然摸到左側乳房中長了個硬塊,然後我又摸了摸右側,並沒有硬的東西。
  • 新生寶寶的這幾種變化是正常的,不要再以為是生病了
    那個時候,新手寶媽大概也會覺得,怎麼這種情況,書上沒有說,我的寶寶到底是健康還是生病了?而且,新生寶寶還有其他幾種正常情況,也很容易被視為生病了。哪些新生寶寶的正常現象,容易被視為生病了呢?有的寶寶會出現乳房裡有腫塊,這種情況會讓家人比較擔心。
  • 斷奶後乳房下垂厲害,如何改善乳房下垂讓乳房二次發育
    對於斷奶後乳房下垂厲害的女性來說豐胸也要尋找如何改善乳房下垂讓乳房二次發育的最快方法,可是在你實驗過各種所謂的豐胸的最快方法之後你是否依然胸部扁平,下垂?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另外,隆胸手術本身是手術無法將乳房組織和皮膚固定在一起,只能通過假體或自由脂肪的填充暫時性地讓乳房體積增大,隨著時間的關係,胸部會逐漸變形、慢慢縮小。甚至乳房會更加鬆弛、下垂,外觀極為難看。  最後還是使用正規豐胸產品。可能你也使用過很多豐胸產品,但是沒有見到一點效果,但是豐胸產品的確是豐胸效果最好的辦法,我以前也跟風買過豐胸茶,豐胸湯,真的沒有效果。
  • 哺乳期要及時排空乳房,才不會回奶!
    就在前不久,孩子生病了,得的是皰疹。這個病真的是很不容易發覺。就在那天下午,孩子玩的好好的,突然就感覺身體發熱起來,然而沒過多久就開始哭鬧。孩子剛開始發熱的時候,爸媽都以為是感冒了,讓喝點感冒藥。我卻並不以為是感冒,因為只有發熱這個症狀啊,打噴嚏、流鼻涕都沒有!無奈家人沒遇到過這種情況,所以看孩子精神狀態挺好,就沒帶孩子去醫院。等晚上睡覺的時候,孩子翻來覆去睡不著,我以為孩子餓了,讓他吃奶,他也不吃。從晚上9點睡著開始一直到白天6點醒來,中間幾乎一個小時哭鬧一次。
  • 生命的故事,早期幼兒性啟蒙、性教育繪本《媽媽的乳房》
    「媽媽的奶水不但味道好,而且非常有營養,能讓寶寶長得又高又壯,還有抗體能保護寶寶不生病呢!」「啊,為什麼奶水營養這麼好呢?」朵朵撅起來小嘴:「那我不能當媽媽了嗎?」「別著急,你還是小朋友呢!等你長大了,乳房也會慢慢地成長,等你有了寶寶,乳房自然就會有奶啦!」
  • 女人的乳房是否健康 看這裡就知道了
    乳房健康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其實,我們對女性的乳房健康還是比較重視的,女人的健康身體都是需要日常的護理和保養的。乳房是女性最為關注的健康問題之一,那麼我們日常該怎樣判斷乳房是否健康?專家表示,通過觀察乳暈的顏色變化,就能判斷乳房是否健康。正常的乳暈是什麼樣的?
  • 產後乳房保健的具體方法 請女人來看看
    如果你想要乳房健康的話,那麼請一定要正常餵奶。因為產後會產生奶水,若是不及時讓寶寶吸空的話,乳房會特別脹,一碰到乳房就非常疼痛。所以說,產後女人要正常餵奶,而且要記得兩側乳房輪流喂。這樣子雙側乳房的大小才不會出現大的差別,同時餵奶之後要做好清潔措施,以免乳頭感染。
  • 不必切掉乳房 成都給病人帶來治癒希望
    曹凌(化名)最初並不知道自己得的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症」,乳房那個脹痛,幾乎要讓人暈厥過去。她家在新疆,在當地醫院奔波兩個月得到的結論是:「沒法治,只有切掉乳房!」她才44歲,不甘心,四處查詢查到了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乳腺科主任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