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讓古城西安又火了一把,劇中星羅棋布的長安城,熙熙攘攘的坊巷,令人嚮往。
截自《長安十二時辰》
其實,沉迷古城西安的,不僅僅是看過《長安十二時辰》的眾多網友,還有一位80歲高齡的「手辦達人」梁德懷。
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
耗時20餘年,用去10萬多個零件,今年80歲的梁德懷老人用榫卯拼接建造了一座微型 「西安城」,用了10萬多個零件,全部以榫卯結構拼接而成,未使用一滴膠水、一顆釘子。
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
整件作品嚴格按照200:1的比例進行微縮,鐘樓、鼓樓、城牆等標誌性建築物均囊括其中。
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
12月11日下午,小新來到梁德懷家中,了解他建造微型「西安城」的故事。
戳視頻看微型 「西安城」
來源:中新視頻
梁德懷曾經是一名木工,早年參與過西安城牆修復工作。由於多年與古建築親密接觸,再加上對西安的熱愛,老人便有了建造微型「西安城」的心思。
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
在梁德懷的「工作室」中,記者看到不大的一張桌子上擺放著各種工具,筆記本上記錄著古建築的規模尺寸。兩本專業書籍在老人手邊「隨時待命」,經過多次翻閱的書頁已經有些泛黃。
截圖自中新視頻
談到建造微型「西安城」,梁德懷老伴倪利珠說:「他感覺這個古建築非常好,他想把這個中國的古建,祖先傳下來這個古老的這個古建想繼續做下去。最後他是先做姊妹樓,鐘樓鼓樓,後來再做四個城門。」
截圖自中新視頻
拿起桌上的零件,梁德懷介紹起自己的「得意之作」。真實建築物與模型的比例是200∶1,全部以榫卯結構拼接而成,沒有使用一滴膠水、一顆釘子。就連製作零件的機器都是由老人親手完成,全部取材於自家種的香椿樹。
雖然家裡條件困難,但家人非常支持梁德懷的愛好。老伴倪利珠承擔了農忙時的大量工作,看到老梁一心撲在作品上,陪著他去城牆實地考察了上百遍,次數多到連工作人員都能認出老兩口兒。
老伴倪利珠表示,再難也得支持老梁,他既然愛到、執迷到這種程度了,不支持也不行。「他自己做的時候都是非常困難,他鑽到那個(作品裡)。整個人身心都投入到這個裡頭去了,你也不能對他有影響。」倪利珠說。
截圖自中新視頻
微型「西安城」是梁德懷畢生的心血,如今老人行動不便,說話也很吃力,但依舊放不下手中的活計,還在對作品進行打磨。
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
梁德懷告訴小新,希望將西安的古建築以這種形式保存下來,讓更多人看到這件作品,了解西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為梁德懷老人點讚
小新推薦
記者:梅鐿瀧 實習生 王譽諭
編輯:白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