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極其激烈的社會,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有所成,能夠勝任他所做的工作,甚至能夠成為為人們所矚目的出類拔萃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廣大家長的心願,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關鍵是現在如何能夠讓孩子最終如自己的心願而成為那些鳳毛麟角的出類拔萃者呢?筆者以為,讓孩子靜心讀書是孩子走向成功的一個極其有效的方法。這就要求我們家長要善於為孩子營造一個好讀書、讀好書的環境。
那麼,家長該如何為孩子營造讀書的環境呢?
這個「讀書天地」,其實就是孩子的書房。當然,有些家庭如果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也可以將客廳「改造」成書房,白天是客廳,晚上則是孩子的書房。這個天地,說穿了,就是要講究環境的「安靜」,讓孩子不受外界的幹擾,從而讓孩子靜心讀書。
平時,家長不要在家中「娛樂」,比如宴請、打麻將、卡拉OK、看電視、跳舞等等,這些都是對孩子讀書有著不良影響的行為,作為家長,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一定要約束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情趣,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讀書環境。
宋朝名相趙普讀書時閉門謝客,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可以借鑑。當然,一些家庭因條件限制不能為孩子提供書房的,但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安靜的環境,比如孩子讀書時,家裡不看電視、不娛樂等等。
這個可讀的書刊內容較為龐雜,這些書刊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所學課程等而添置。但一些經典名著應該是必備的,比如我國的四大名著《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等,風靡全球的外國經典著作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巴黎聖母院》等,以及一些哲學、科技等方面的經典著作,當然也要有一些利於孩子成長的報刊雜誌,比如《讀者》《思維與智慧》等。這就要求我們家長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節省家中一些其他的開銷為孩子添置一些書刊,讓孩子盡情徜徉在書海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心靈的洗禮,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筆者曾經到一些學生的家裡家訪過,這些家庭可以說是條件都不錯,但遺憾的是家中沒有一兩本值得看的書刊。想想看,這樣的家庭氛圍又怎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嗎?我們不要無止境的追求物質,將我們漸漸丟棄的「靈魂」撿拾起來,在安靜的環境中審視自己,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為孩子的幸福成長「委屈」自己!
美國詩人史斯克蘭·吉利蘭在《閱讀的媽媽》一書中寫到:「你或幸運,發現寶藏,黃金成堆,珠寶滿堂;你我比來,仍是我富,因有慈母,為我讀書。」詩中可以看出母親陪孩子讀書,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因為家長和孩子在一起讀書,這情景本身就充滿著溫馨與幸福,家長專心致志地讀書,必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一定會愛上讀書的。
古人云:「遺子千金,不如遺子一經。」和孩子一起讀書,所給予孩子的成長價值,所賦予家庭的美好記憶,已經遠遠超越閱讀本身。那麼,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梁啓超先生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和祖國的希望,要讓孩子能夠肩負使命振興中華,現在就要讓孩子靜心讀書,發憤圖強,那麼,作為家長就有責任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