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校】家長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2022-01-04 淮安市文通中學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極其激烈的社會,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有所成,能夠勝任他所做的工作,甚至能夠成為為人們所矚目的出類拔萃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廣大家長的心願,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關鍵是現在如何能夠讓孩子最終如自己的心願而成為那些鳳毛麟角的出類拔萃者呢?筆者以為,讓孩子靜心讀書是孩子走向成功的一個極其有效的方法。這就要求我們家長要善於為孩子營造一個好讀書、讀好書的環境。

那麼,家長該如何為孩子營造讀書的環境呢?

這個「讀書天地」,其實就是孩子的書房。當然,有些家庭如果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也可以將客廳「改造」成書房,白天是客廳,晚上則是孩子的書房。這個天地,說穿了,就是要講究環境的「安靜」,讓孩子不受外界的幹擾,從而讓孩子靜心讀書。

平時,家長不要在家中「娛樂」,比如宴請、打麻將、卡拉OK、看電視、跳舞等等,這些都是對孩子讀書有著不良影響的行為,作為家長,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一定要約束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情趣,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讀書環境。

宋朝名相趙普讀書時閉門謝客,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可以借鑑。當然,一些家庭因條件限制不能為孩子提供書房的,但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安靜的環境,比如孩子讀書時,家裡不看電視、不娛樂等等。

這個可讀的書刊內容較為龐雜,這些書刊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所學課程等而添置。但一些經典名著應該是必備的,比如我國的四大名著《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等,風靡全球的外國經典著作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巴黎聖母院》等,以及一些哲學、科技等方面的經典著作,當然也要有一些利於孩子成長的報刊雜誌,比如《讀者》《思維與智慧》等。這就要求我們家長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節省家中一些其他的開銷為孩子添置一些書刊,讓孩子盡情徜徉在書海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心靈的洗禮,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筆者曾經到一些學生的家裡家訪過,這些家庭可以說是條件都不錯,但遺憾的是家中沒有一兩本值得看的書刊。想想看,這樣的家庭氛圍又怎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嗎?我們不要無止境的追求物質,將我們漸漸丟棄的「靈魂」撿拾起來,在安靜的環境中審視自己,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為孩子的幸福成長「委屈」自己!

美國詩人史斯克蘭·吉利蘭在《閱讀的媽媽》一書中寫到:「你或幸運,發現寶藏,黃金成堆,珠寶滿堂;你我比來,仍是我富,因有慈母,為我讀書。」詩中可以看出母親陪孩子讀書,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因為家長和孩子在一起讀書,這情景本身就充滿著溫馨與幸福,家長專心致志地讀書,必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一定會愛上讀書的。

古人云:「遺子千金,不如遺子一經。」和孩子一起讀書,所給予孩子的成長價值,所賦予家庭的美好記憶,已經遠遠超越閱讀本身。那麼,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梁啓超先生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和祖國的希望,要讓孩子能夠肩負使命振興中華,現在就要讓孩子靜心讀書,發憤圖強,那麼,作為家長就有責任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家長不要有外心,更不要有外遇,給孩子營造良好家庭環境
    文/可馨育兒 作為家長,我們要明白在教養孩子的時候,家庭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整潔的環境會讓孩子的視線不再為書本之外的東西所幹擾,他可以認真地去看書思考;溫馨的環境也使得孩子不再因為家庭瑣事而出現心情波動,他自然也會靜下心來,從而專心去做自己的事情。
  • 家長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家長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於自身和孩子的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家長而言,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有利於豐富精神世界、充實家庭生活,同時也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為孩子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起到良好的指引和帶動作用。1.
  • 關於營造良好校園秩序告家長書
    關於營造良好校園秩序告家長書尊敬的家長:您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的未來。學校是培養人的重要場所,營造良好的校園秩序和文化環境,培養孩子法治意識、規則意識,對孩子形成健全人格、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為了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於2019年聯合印發了《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 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強調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學校安全事故糾紛,學校有責任不鬧也賠,學校無責任鬧也不賠。
  • 為孩子營造適合讀書的環境,讓孩子愛上閱讀!
    實際生活中,家長總是認為孩子還小,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從而自作主張地為孩子安排學習這個、學習那個,結果孩子不僅不會按照家長的安排來好好學習,相反還會因為家長不懂得尊重自己而跟家長對著幹。當然,家長在這樣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樣一點:從孩子的特長入手,培養孩子的成就感。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孩子不擅長、不喜歡做什麼,家長卻硬逼著孩子去做,結果只能讓孩子對家長的行為更加厭煩,更加不合作。
  • 營造培養青少年良好品德的環境
    黨的十八大強調全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我覺得這是十分重要的。   前段時間,從電視上看到,某市一個17歲少年,竟然持刀行兇,造成流血事件。看了這則報導,心中頗感不安。我們一定要關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問題。
  • 營造技能成才的良好環境
    這些技能型人才的走紅、走俏,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生動詮釋,也為更多技能人才的湧現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受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影響,仍有不少人對技能成才之路存在誤解。有不少人認為技工是「藍領」,成為精英才是正道;還有不少家長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偏低的孩子才會報讀職業技術學校,成績好考上大學才是榮耀,等等。
  • 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利於孩子成長?牢記以下4條,營造良好家風
    但現在不少家庭把學校模式搬回家,孩子回家就讀書、做作業,甚至還要加班加碼,搞得孩子苦不堪言,媽媽的吼叫不絕於耳。這是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家庭的教育職能,是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使孩子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思想和品德,讀書學習不應是孩子在家裡的主要任務。舒適、愉快、溫暖是任何一個正常家庭必須具備的特徵。
  • 家長要為兒童把好讀書關
    目前,市場上的童書種類繁多,家長要為兒童把好讀書關,整個社會也有責任為兒童營造一個美好的閱讀世界。在日前舉辦的2020中國童書博覽會上,展銷區匯聚了35000餘冊中文書、5000餘冊原版書,包括兒童文學、少兒科普、漫畫等百種圖書類型,給孩子們奉上了一場童書盛宴。
  • 家長如何營造一個適合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
    在他的宣傳中有這樣一句話,讀書是我們這一生最值得受的苦。所以說,在家長營造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的時候,讓孩子多讀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很多人都知道讀書所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考試成績能夠提升,更多的是關於個人的心理品質,心理素質的提升,我們在遇到好多事情的時候,多讀書完全有方案可以解決,也就是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不讀書的人往往只有一種方案,而讀書的人可以有多種方案來解決,這樣的一種處理方式,給我們的生活增加了一些更多的選擇。
  • 家長陪孩子一起讀書的感受心得
    我是虎山鎮中心完小一(3)班張雲涵的家長,老師發信息給我們家長要我們陪孩子多讀書,以前孩子在幼稚園的時候老師說多陪孩子讀書的時候我還不以為然,現在不行了,孩子上一年級了,學好了就是為以後打好了基礎,現在很關鍵!
  • 為孩子營造乾淨健康的網絡環境,家長們更需要這樣做
    相信家長們都深有體會,上著網課的同時有許多不雅廣告視頻彈窗就蹦出來了,孩子和家長感覺無比尷尬,這種彈窗簡直就是讓人深惡痛絕,也挑戰著社會底線。為營造良好安全的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日前,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下發《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啟動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讓人拍手稱快。筆者認為,除了政府整治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整治網絡不良行為、治理低俗有害信息、加強對企業監督監管、加強教育宣傳引導外。
  • 家庭環境塑造良好個性,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
    家長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他們終身影響最大的人,自從認識世界開始孩子就是從父母的點滴行為和想法中逐漸建立起世界觀和價值觀。在他們還不懂得分辨對錯的時候,是家長的做法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黑什麼是白。即使將來在學校和社會中一樣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理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言行對於他們的影響是巨大的。
  • 幼兒良好閱讀氛圍的營造方式,幫助家長走進孩子的神奇世界
    ​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要創造愛書和尊重書的氣氛,要對書懷有崇敬的感情——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就在於此。」作為學校教育者,我們可以做什麼。先談談親子閱讀活動三個要素:閱讀主題、閱讀內容、閱讀方法。孩子的記憶力提高主要就是靠重複。所以家長在閱讀時一定要少量。家長的發音、停頓和情感處理對小朋友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反覆讀一句,小朋友一般都是靜靜地聽,你覺得時機差不多,就可以讓寶寶自己讀,他(她)讀不下去的時候,你接著讀、引著他(她)讀。如果寶寶不肯讀,你就說:「我跟你一起讀。」一般這種情況下,寶寶不是不喜歡讀,而是不會讀,或者怕讀不好,家長要鼓勵。
  • 家長要注意孩子近視的六大前兆 創造良好視覺環境
    李巖還建議:「學校離家較近的孩子,最好步行上下學。如離家較遠,建議考慮提前兩站下公交車,然後步行,具體可參照《傳染病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指南》。已經近視的孩子,要及時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還要根據醫生的處理意見,科學矯正、隨訪觀察。」
  • 語文為王的時代,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讀書?為家長支幾招
    隨著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深入,語文這門學科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一點現在已經溢出學校教育,正在成為家長們的共識。認識到重要性,於是就想方設法幫助孩子提高語文成績。可是,怎麼提高呢?有一個方法已經為家長熟知,這就是多讀書。可是,怎麼能讓孩子自覺地主動地多讀書呢?這卻是個難題。有的孩子本來就就喜歡看書,在今天這樣一個手機泛濫的時代,看書更是沒有什麼吸引力了。
  •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營造好的環境,儘量不留情緒的地雷
    在孩子還是嬰幼兒時期的時候,孩子的認知過程受到環境影響非常的大。這時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都是在他潛意識的推動下完成的。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孩子的記憶力這麼超強。有時候家長讀上幾遍的東西,他就完全記住並能夠背誦下來。因為這時候孩子的大腦就好像是一部錄音機,周圍的環境內容很容易的能夠留在孩子的腦袋裡,並且是不知不覺留下的。
  • 如何激發孩子讀書的興趣?家長做好這3點,讓孩子愛上看書
    如何激發孩子讀書的興趣?家長做好這3點,讓孩子愛上看書!家長們放心孩子不會經常這樣,所以,沒有必要大驚小怪的,要理解孩子的行為,只有寶寶在玩的過程中,他們才能夠明白書籍的真正用途,逐漸也會對圖書感到興趣,當書籍中的內容吸引到孩子時,那麼家長就成功一大半了,因為孩子馬上就從玩書變成了閱讀。
  • 作為家長,如何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相信很多家長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是啊,比學習好玩的事情那麼多,小孩子要怎麼樣才能主動放棄那些好玩的,把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呢?其實,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關鍵。
  • 專家:家長要注意孩子近視的六大前兆 創造良好視覺環境
    普遍認為,近視是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近視與戶外暴露、近距離用眼等因素有很大關係。孩子在日常學習時,要重點注意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採光照明、讀寫姿勢等因素。建議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以上,小學生線上學習時間每次不超20分鐘,中學生每次不超30分鐘,寫作業時要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看近距離要一尺,身體離課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 什麼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這五個做法告訴你
    我們常說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那麼,什麼樣的家庭學習環境才算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呢?要明白什麼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那就要了解一下什麼是不好的學習環境。沒有給孩子浸染書香的物質環境。四、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關心、不過問,認為學習是學校管的事。孩子每天從學校回來,不管不問,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五、具體到孩子學習的空間,照明燈具的配置和使用不妥,平均照度不足;學習用桌椅與身高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