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有外心,更不要有外遇,給孩子營造良好家庭環境

2020-12-15 可馨育兒說

文/可馨育兒

作為家長,我們要明白在教養孩子的時候,家庭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整潔的環境會讓孩子的視線不再為書本之外的東西所幹擾,他可以認真地去看書思考;溫馨的環境也使得孩子不再因為家庭瑣事而出現心情波動,他自然也會靜下心來,從而專心去做自己的事情。

家長不要有外心,更不要有外遇,給孩子營造良好家庭環境

整潔溫馨的家庭環境將帶給孩子積極向上的家庭情緒主旋律,這時外界對孩子的幹擾也會降至最低,他自然就擁有了能夠好好學習的環境基礎。所以,我們也要多注意調節自身因素,爭取給孩子一個整潔溫馨的生活環境。

要明白「溫馨整潔」的含義

有的家長聽到要創造溫馨整潔的家庭環境,肯能就以為將獎勵重新整理布置一下,擺放些花草,這樣的氣氛不可謂不溫馨,但是並不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真正對孩子有利的整潔溫馨,是一種自然平凡簡單的生活狀態,就是要讓孩子生活沒有壓力,幫他放鬆精神,使他能夠靜下心來學習。當然,家庭裝飾不是不可以有,但不要忽然或者刻意進行裝飾,可以在平時生活過程中,一點一點去改變。

做個勤快媽媽,創造乾淨的生活空間

這裡的「乾淨」包括兩個意思,其一是要保持家庭環境衛生的乾淨,其二就是要保證一應物品擺放整齊有序。

首先要做好家庭環境衛生,及時清理生活垃圾,否則一個小廢紙片也許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可馨育兒提醒,假如生活環境經常垃圾遍地,也容易滋生細菌,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孩子如果生了病,就更無法去好好地去學習了。

整理物品時,要條理有序。有的媽媽也許會準備一個大箱子,將所有東西一股腦地都扔進去,雖然房間暫時是乾淨無雜物了,但日後如果要再尋找某樣東西,可能又要將箱子倒空來尋找,原本整齊的屋子就又亂了。

所以,我們要將東西分門別類地收好或擺放好,比如,孩子的玩具要統一收到同一個地方,家庭日常用品也要各歸各位,擺放在合適的地方。

努力使全家人和諧相處,營造溫馨氛圍

孩子都是敏感的,當我們的情緒發生變化時,孩子總會立刻察覺到。一旦我們情緒失控,把怒火發洩在孩子身上,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裡出了問題,這樣一來他也會對訓斥產生牴觸心理,對學習也會心生反感。

所以,我們要與全家人和諧相處,在家中講話要儘量和顏悅色,行為也要自然溫柔,即便有什麼事發生也不要暴怒或太悲傷,而是要保持成年入的冷靜,千萬不要將自己的怒氣都發洩到孩子身上。我們只有做到「將壞情緒擋在門外,將好心情帶進家中」,才有可能在家裡創造溫馨的生活氛圍。

媽媽和爸爸也要讓「心的環境」乾淨起來

夫妻雙方在這個社會中都應該抵制各種各種的誘惑,潔身自好,要努力打理好「心的環境」,讓心乾淨起來,不要有外心,更不要有外遇。不然,父子連心、母女連心,儘管可以不告訴孩子,但他卻能感受到家裡哪裡不對勁,也就會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狀態大幅下滑。

因此,作為父母要把家庭環境和心理環境全部都改變的溫馨整潔,這樣才能夠做孩子堅強的後盾,讓孩子沒有後顧之憂的去飛翔。

相關焦點

  • 家庭環境塑造良好個性,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
    春花育兒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往往都比較刻板或者片面,自認為對孩子好的教育方式未必在施行的時候能夠得到很好的效果。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和傾聽,可以說大部分成長的問題都是來源於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問題,更重要的是父母犯錯而不自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家長都是延續的自己兒時被教育的方式,但這些方式有可能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 良好家庭環境對幼兒與同伴良好交往的意義
    家庭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在家庭中家長應積極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氛,給孩子一個祥和的家庭交往環境,儘量避免在幼兒面前發生分歧衝突,做到一個好的榜樣作用,並且引導鼓勵孩子多與同伴交往。在鼓勵和引導的同時也要改進自身的教育方式,找到適合幼兒的教育方法,讓幼兒能夠自己建立起良好的同伴關係,與同伴進行友好的交往,促進其社會性的良好發展。
  • 家長如何營造一個適合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
    這段時間在網絡中有一個年輕的姑娘被大學聘為博士生導師,很年輕。在他的宣傳中有這樣一句話,讀書是我們這一生最值得受的苦。所以說,在家長營造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的時候,讓孩子多讀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
  • 心系學子 助力高考 共同營造良好的考試環境
    心系學子 助力高考共同營造良好的考試環境——致2020年高考考生和家長的一封信
  • 家庭環境塑造良好個性,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往往都比較刻板或者片面,自認為對孩子好的教育方式未必在施行的時候能夠得到很好的效果。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和傾聽,可以說大部分成長的問題都是來源於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問題,更重要的是父母犯錯而不自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家長都是延續的自己兒時被教育的方式,但這些方式有可能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 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利於孩子成長?牢記以下4條,營造良好家風
    從教19年,遇到了太多全方位優秀的孩子,在與各種類型的家長接觸中,我深刻感到優秀孩子的培養與他的家風密切相關。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基本價值標準和價值觀,與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息息相關,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 關於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這三點家長一定要知道
    針對這件事情,我想說的是,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優秀父母,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會給孩子一種良好的家庭氛圍。 它在百度瀏覽的意思是: 指兒童所處的家庭環境的氣氛與情調。它客觀地存在於每個家庭之中,並且嚴重地影響著生理和心理都正在處於迅速發育和發展過程中的孩子。而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和諧、愉快、整潔、有序、完好的。
  • 北師大教授:牢記3點,營造良好家庭氛圍,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良好的家庭環境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心理環境的建設更需要家長們的細心營造。如何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幸福助力?比如,在和孩子溝通時,微微前傾的身體姿勢、溫暖支持的目光接觸等,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專注,也更願意跟家長傾訴。
  • 溫暖有愛的家庭,更容易養出優秀孩子,家長要注重家庭氛圍的營造
    想要養育優秀的孩子,最離不開的便是和諧的家庭環境,對孩子來說,和諧的家庭環境就像是孩子成長的沃土,而在良好的氛圍當中,孩子的智力和情商都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自然也會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績,形成完善的人格。而對於家庭氣氛緊張,比如父母經常吵架,留守兒童,婆媳不和,家庭關係處理不當,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當中長大,孩子的情緒和行為都會受到影響。
  • 營造技能成才的良好環境
    這些技能型人才的走紅、走俏,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生動詮釋,也為更多技能人才的湧現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受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影響,仍有不少人對技能成才之路存在誤解。有不少人認為技工是「藍領」,成為精英才是正道;還有不少家長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偏低的孩子才會報讀職業技術學校,成績好考上大學才是榮耀,等等。
  • 家庭如何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閱讀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可是如今網際網路普及,電視節目、網絡視頻、各種遊戲盛行,孩子自覺性和自控力又比較差,所以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對孩子閱讀習慣養成至關重要。培養閱讀習慣,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需要耐心和信心。
  •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營造好的環境,儘量不留情緒的地雷
    在孩子還是嬰幼兒時期的時候,孩子的認知過程受到環境影響非常的大。這時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都是在他潛意識的推動下完成的。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孩子的記憶力這麼超強。有時候家長讀上幾遍的東西,他就完全記住並能夠背誦下來。因為這時候孩子的大腦就好像是一部錄音機,周圍的環境內容很容易的能夠留在孩子的腦袋裡,並且是不知不覺留下的。
  • 不要讓家庭環境「汙染」孩子的心理環境
    家庭教育不僅需要父母的言傳和身教,更需要家庭環境的薰陶和塑造。孩子是家庭的縮影,其身上帶有家庭的烙印,有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就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在不同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在認知、性格、道德、價值觀、為人處事、人際交往、行為習慣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不同。簡而言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既要言傳,又要身教,更要境教。
  • 「爸爸媽媽總是吵架,我不想回家」,如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不友好,父母經常吵架、摔東西等,這些不好的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他們會以為別人生氣時都是摔東西、吵架,會下意識地去模仿。當他們生氣時,就會以這樣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而且糟糕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們終日生活在驚慌和不安中,形成了孤僻膽小,自卑敏感的性格,甚至影響他們往後的人生。
  • 父母學會撐好三把傘,才能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
    為人父母,因為生活中的瑣碎吵架在所難免,到底父母如何吵架,才不至於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婆媳矛盾中,媳婦究竟該和婆婆劃清界限還是隱忍包容?當孩子犯了錯讓父母忍無可忍時,可以打孩子嗎?身為父母,我們到底該為孩子營造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才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相信,很多父母都對此心存疑慮,不妨和我一起翻開《養孩子,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兒》這本書。
  • 家長如何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有時候在外面的咖啡廳或者肯德基店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在裡面埋頭寫作業,問他們,為什麼不回家寫?大多數都搖搖頭。從他們交談的言語和躲閃的神情,大致可以猜出來是因為家裡沒有適合學習的環境。做父母的應該反思,為什麼孩子寧願在外面寫作業也不願意回家寫呢?這說明改善家庭環境迫在眉睫,讓家成為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地方。
  • 孩子發音不準?家長一定不要這麼做
    孩子發音不準?家長一定不要這麼做!  英語學到什麼程度才算好?相信,在很多家長眼中,「口音純正、流利使用」是評判孩子英語學習程度的不二標準。  注意,在此標準裡,「口音純正」可是排在第一位的。孩子學得好,家長會美滋滋地誇獎「跟外國小孩兒說的一樣」,一旦孩子學習過程中有些詞發音不準時,家長就會立即出馬糾正。  「糾音」,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 營造寬鬆、民主的家庭環境
    營造寬鬆、民主的家庭環境調查發現,幾乎所有高考狀元的家庭環境都是民主,和諧,寬鬆的,家長都屬於溫暖理解型的,都能和孩子和睦相處。寬鬆、民主,和諧的家庭環境給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長和愛好發展。反觀自己,我屬於什麼類型的家長呢?三分溺愛,七分專制。
  • 什麼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這五個做法告訴你
    我們常說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那麼,什麼樣的家庭學習環境才算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呢?要明白什麼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那就要了解一下什麼是不好的學習環境。五、具體到孩子學習的空間,照明燈具的配置和使用不妥,平均照度不足;學習用桌椅與身高不符。家長們要明白良好家庭學習環境對孩子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果、培養學習能力,增進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可以說,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是孩子成績優秀的基本保證。
  • 「美的交流」給孩子帶來幸福感,父母和家庭,要營造良好交流氛圍
    父母和家庭,應該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交流氛圍。表姐家的孩子原本是一個活潑、愛笑的女孩子,學習成績也一直比較穩定。但在小學升初中的考試中,孩子由於發揮不好,沒有能夠考上市裡的重點初中,從此以後便變得不愛說話,整個人很明顯的低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