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庭環境對幼兒與同伴良好交往的意義

2020-12-20 中公教師網

 

家庭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在家庭中家長應積極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氛,給孩子一個祥和的家庭交往環境,儘量避免在幼兒面前發生分歧衝突,做到一個好的榜樣作用,並且引導鼓勵孩子多與同伴交往。在鼓勵和引導的同時也要改進自身的教育方式,找到適合幼兒的教育方法,讓幼兒能夠自己建立起良好的同伴關係,與同伴進行友好的交往,促進其社會性的良好發展。

在幼兒的生活中接觸最多,對其影響最深的就是家庭中的每個成員,他們往往起著榜樣的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裡,家庭的相處氛圍會對幼兒的心理產生重要影響,家庭成員間應和睦相處,互相體諒,給幼兒營造一個祥和、安全的交往環境,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孩子交往方式的形成,使幼兒有意願去與他人進行交往,不要在幼兒面前發生重大的分歧和衝突,避免給幼兒帶來心理陰影和思想負擔。如果在有愛、融洽的氣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會比那些家庭氣氛壓抑的孩子在交往中更佔據主動性,有調查顯示,當幼兒生活在離異或者單親家庭中時,他們的性格往往會伴隨著偏激、缺乏安全感、不主動與人交流等等現象,這與他們的生活氛圍有直接的關係。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對於幼兒時期的人們是非常重要的。

幼年時的心理狀態會對人一生的成長影響巨大,在幼年時建立起來的良好同伴關係和健康積極的社會意識會是一生的財富,所以家長們就更應注重家庭氛圍的營造,良好、有愛的家庭關係會使幼兒慢慢樂於與人交流,大膽建立同伴關係積極發展其社會性,這也是家庭應該給與幼兒的最大支持,讓其養成積極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行,在以後的社會中具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特別是幼兒,他們主要的能力就是模仿和學習,家長的行為和教育方式是幼兒最主要的學習和認知來源。幼兒在最初與家長的交往中會聽到、看到、學到他最初潛意識的事物,幼兒會在這之中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原則和方法,進而在以後的生活和成長中潛移默化的表現出來。家長在這個時期的教育應該是在關心幼兒身體和心理的同時,教會他們也去關心別人,從自身開始引導他們意識的形成。不能任由他們自我行為任意的發展,需讓他們能夠從關心親人、重視他人感受開始,慢慢的學習為他人考慮,因為現在的孩子最當前的問題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太嚴重,家長從這個最基本的問題開始做起的話,會更有助於幼兒良好同伴關係的形成,讓幼兒在良好同伴關係中得到社會性的積極發展。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剛進幼兒園的幼兒儘快擁有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
    學校教育是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的前提就是首先要適應學校。要想適應學校就離不開和老師,同學們的友好相處。所以,怎樣才能擁有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呢?家長怎樣幫助小朋友呢?一、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引導孩子關注同伴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讓幼兒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學會交往,並引導孩子學會處理同伴交往中的各種問題。
  • 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
    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 為了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幼兒園教師必須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首先,教師要不斷改善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心理健康狀況。同時,教師要規範自己的教育行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貫認為正確的做法都應該作深刻的反思,極力避免不經意中使幼兒稚嫩的心靈受到創傷。
  • 錢志亮: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而實際上,孩子同伴間的影響要遠比他們自己意識到時早得多。現在的家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有些父母對孩子嬌寵姑息、百依百順,過分的溺愛使許多孩子從小生活在任性、散漫、無拘無束、唯我獨尊的環境裡。加上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父母分配給孩子的時間也不如從前豐裕了,孩子與同伴交往的時間遠遠多於與父母交往的時間。
  • 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老師的一個點頭,一個微笑,一個撫摩,一個擁抱等,都能給幼兒帶來親切、溫暖和快樂的感覺,對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 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幼兒入園後接觸最頻繁的是同齡夥伴,。幼兒間的相互作用,在某種意義上講,更勝與幼兒與成人之間的交往,因此老師必須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各種豐富多採的活動,創設讓幼兒交往的環境,為幼兒提供充分交往的機會,以利於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 幼兒園如何構建良好的師幼關係
    良好、健康的師幼關係對於學前機構的教育有著深遠意義,也對兒童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構建良好的師幼關係,可從以下策略入手:1、奠定良好師幼關係的情感基礎兒童走向熟悉的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就是去幼兒園,這是其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轉折。
  • 家庭培養幼兒的愛心,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創造交往的友愛環境
    幼兒是塑造人生情感傾向的重要時機,也是愛心教育培養的關鍵時期,家庭愛心教育培養已經成為當今幼兒早期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高度重視幼兒良好情感的培養,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或使其將來成為高素質的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圖從家庭愛心培養對幼兒愛的情感影響方面做一些探究。
  • 淺談如何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淺談如何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   導讀:環境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只有在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才能激發
  • 幼兒社會交往的培養
    當代的幼兒是21世紀的主人,新的世紀對新一代有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有高智商的頭腦,健康的身心,更要有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交往能力。幼兒年齡小,不懂事,容易發脾氣,這是正常現象。但當他們在生活中出現種種不良情緒之後,還不懂得應該採取適當的方法加以宣洩,而不應該壓抑或過激。
  • 這樣做,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和他的學習能力、言語發展、智能活動、情緒反應、社會行為等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要交往,就要靠有效的語言溝通,家長除了要多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語言理解能力之外,還要注意培養孩子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 判斷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幾個指標是:說話時聲音響亮,態度自然,用詞恰當,能比較完整連貫地、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 湖北教師資格證考試如何處理同伴交往問題
    同伴交往是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學生之間的一種共同活動並相互協作的關係。良好的同伴關係在學生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價值意義,能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和較強的社會技能,對學生的性格、個性品質、行為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在同伴交往的技巧上,教師應該給予適時的指導,減少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失誤,避免學生出現過激的心理問題。
  • 錢志亮:這樣做,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看到這些情況:有的孩子在家裡活潑好動、聰明伶俐,而一旦來到新的環境接觸陌生人時,就會變得膽怯靦腆,呆板笨拙;有的孩子在幼兒園裡獨自遊戲、自言自語,顯得很不合群;有的孩子則恰恰相反,與人交往處處逞強,橫行霸道,顯得盛氣凌人;還有的孩子遇到熟人時,即使大人強迫其對人要講禮貌打招呼,他也緘口不語,設法躲避。
  •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幼關係
    良好的師幼關係是開展幼兒教育活動的基礎,良好師幼關係的發展,有利於兒童在幼兒園中愉快地生活、學習、成長,有利於兒童社會交往的發展。在整個學前期,由於兒童的心理成熟性較低、依賴性較強,獨立性較差,認知能力和社會性發展水平不高,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因此,教師要懂得如何去與幼兒溝通,如何引導幼兒發展,如何使師幼之間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納、理解的關係。
  • 家庭教育:如何培養獨生子女良好的性格
    這樣教育才能形成幼兒良好的性格品行。如當孩子犯了錯誤後,我們家長應該一致的批評、說理,千萬不能出現父母批評他,而長輩卻站出來幫孩子的情況。我們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該為幼兒作出良好的示範。   二、培養幼兒能關心別人,共享歡樂。
  •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生活常規
    培養小班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常規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班級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幼兒的健康成長,應該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生活常規呢?常規的意義常規是指幼兒的行為常規。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將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制定出一系列行為規範,讓幼兒經常固定地執行,從而形成良好的習慣,形成科學的生活秩序。如,幼兒睡眠、起床、進餐都有固定的時間;幼兒玩完玩具後應該放回原來的地方;吃飯要洗手;水杯應該放在貼有標誌的地方等等。
  •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一、榜樣示範法:教師可以利用幼兒好模仿的心理特點,通過樹立榜樣,為幼兒示範良好的衛生習慣。首先,教師自己要提高個人修養,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同伴間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優秀行為,讓孩子向孩子學習;最後,合理利用文學、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為幼兒樹立學習榜樣。 二、滲透教育法:教師要知道,良好生活習慣的行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教師不要過多包攬與幹涉幼兒的日常生活行為,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幼兒在各個環節中,包括各種集體活動。
  • 孩子不會同伴交往、不懂與人合作怎麼辦?
    幼兒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合作意識與合作水平,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幼兒的交往能力以及人際關係質量,懂得合作、善於合作、樂於合作的幼兒一般擁有良好的同伴關係,在社會性發展方面明顯地要處於領先地位。從幼兒心理發展規律來看,3歲以後,在言語、情感、行動等方面,都表現出一定的合作傾向,同時此階段又是智力發展、個性形成的啟蒙時期,這時候的幼兒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並且已經初步具備各種能力,他們能在家長或老師的引導和訓練下,正確有效的完成各項指令。另外,同伴關係對幼兒心理發展也起著成人無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 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
    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2020-12-04 17:24:0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因此,在一個家庭中,親子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的進步成長是非常有利的。時常聽到家長的抱怨,孩子總不如人意不說,親子關係也一塌糊塗,非常的鬱悶。那麼,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是什麼?
  • 西洋棋有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氣質
    一.下棋有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氣質許多孩子在未學下棋時,任性刁蠻,常常無故發脾氣,哭鬧遇到困難總是選擇逃避「老師,我不會」「我不行的」。有些孩子還能起到模範作用帶領同伴一起遊戲。遇到困難時常常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嘗試去解決。由此可見,從小學下棋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脾氣,有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氣質。二.下棋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中國自古就有用「琴棋書畫」來評價一個人的修養。
  •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過有關學習品質的內容,提出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忽視幼兒學習品質培養,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既然強調了學習品質的重要性,那到底什麼是學習品質呢?而我們又該如何去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呢?接下來會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江蘇幼兒教師招聘:論良好師幼關係的建立
    良好師幼關係的建立是近兩年來各類幼兒教師筆試考查中經常考到的內容,通常以簡答或是論述的形式進行考查。首先來分析一下該課題,要建立良好的師幼關係,首先就要了解什麼是師幼關係。這個問題很簡單,所謂師幼關係就是指教師和幼兒的關係,它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互動,是指教師和幼兒間存在的各種形式、各種性質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是教育幼兒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教育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教師與幼兒溝通的橋梁。要建立良好的師幼關係,教師就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積極引導,平等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