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是一種能給人帶來無限快樂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人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閱讀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可是如今網際網路普及,電視節目、網絡視頻、各種遊戲盛行,孩子自覺性和自控力又比較差,所以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對孩子閱讀習慣養成至關重要。培養閱讀習慣,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需要耐心和信心。總結這些年我的經驗,主要是從以下一個方面下手:
1.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
孩子閱讀興趣是需要一步一步培養的,先從繪本開始,繪本圖文並茂,可以引起孩子讀書的興趣,隨著孩子成長,然後在一步一步過渡到注音讀物,再到純文字的經典讀物。
如今書店經營方式多樣化,可以多帶孩子去書店看書、買書、借書,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孩子可能更愛讀書閱讀。
2 親子共讀
孩子都有很強的模仿性,尤其是朝夕相處的家長們。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家裡,如果家長們當著孩子的面整天看電視,打遊戲,打牌,孩子也不會靜下心去閱讀? 每次去購書或者去圖書館借書時候,我也會給自己購買或者借閱讀書,每天晚上不看電視,不玩手機,而是和孩子一起閱讀,有時候還和孩子一起交流知識和讀書心得,比如最近我在讀《中國歷史故事》,如果我讀到孩子課本上的有的歷史故事內容時,會和她討論交流一下。孩子發現讀書的樂趣,自然會愛上閱讀。
3.根據孩子需求選擇合適書籍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並進行適當的引導。在挑選書籍時候,可以根據孩子的年級,選一些教育局或者老師推薦的讀物,但是也不要局限於此。比如吳雨彤有段時間喜歡看米小圈、馬小跳、科學漫畫,我也不限制她讀此類書,閱讀後還是有很大的收穫的。
如果家裡書太多,可以考慮給孩子買一個書架,孩子可以分類把自己的書擺好,這樣孩子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習慣。
妮妮書架一角
4.帶孩子參加喜歡作者的籤售會
以前聽著名作家伍美珍演講,她提倡帶孩子去參加作者的籤售,可以提高孩子的讀書興趣和對作者的了解。去年暑假,我帶著孩子去參觀了黃山書會,現場展覽了各種各樣的圖書,並有幸聆聽了著名兒童文學家曹文軒、沈石溪兩位作家的演講,還拿到了籤名書籍。這件事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對作者更加了解,激發了孩子閱讀的興趣。
6-12歲,是閱讀能力長期發展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可以說,需要讓孩子海量閱讀、大大提高閱讀能力。希望通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有效的親子閱讀,實現親子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孩子逐漸愛上閱讀,迷上閱讀,讓閱讀伴隨他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