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書的孩子》,一部讓你看了就哭的電影,你一定要看!

2020-12-25 楠星羽樂

為什麼好的電影總是被忽略呢?近日星星看到一部關於留守兒童的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念書的孩子》,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是8.8分,但是卻只有2000多人給出了評價,一部好電影無人問津,「爛片」卻站在高處,星星想如果不是某音,恐怕這部電影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吧!

源於網絡

這部電影的開頭就是孩子的母親將要出去打工,就在她即將踏上班車時,她回頭望了望家的方向。那不舍孩子的眼神直戳人的淚點!故事大致講到的是:

一位名叫開開的小男孩撿了一隻流浪狗,將它取名叫小膽兒。小膽兒的膽子很小,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不敢大聲叫。而小男孩的爺爺就認為它是一隻啞巴狗。但是小膽兒卻非常地聰明,開開讓它做啥它就去做,開開走到哪裡它就跟到哪裡,害怕自己再被扔了。 (這也許就像極了小時候大家跟在媽媽身後的樣子!)

這樣開開就和它成為了「朋友」,而開開的爺爺患有肺心病,這也讓家裡的經濟變得很困難,為了藥,就連有線電視費都沒交了。開開放學回家沒事做,爺爺怕開開很無聊,就讓開開讀課文。讀讀今天的課文,看看昨天的課文,但是爺爺不重視開開讀的對與錯,只要能讓他有事。開開每次念書的時候,小膽兒就是觀眾!(最美的時光莫過於你做事,旁邊有人陪)

源於網絡

開開的爸爸在城裡打工,住的是工棚。媽媽在城裡做保姆,住的是僱主家。開開要是進城還真沒地方住。城裡上學的條件太不成熟,在農村就還能湊活。開開跟爺爺學會了做飯,蒸饅頭擀麵條啥的都會,吃飯穿衣不是問題。但是讓開開爸媽擔心的是,萬一晚上開開病了,該怎麼辦?開開的老師說到,白天開開自己吃飯,晚上可以睡在老師家,問題也被解決了!(老師不僅是老師,還是學生的朋友)

源於網絡

晚上做噩夢,開開被嚇醒了,給爸爸打電話。爸爸問開開,你不是在老師家睡嗎?咋又回來了。現在已經凌晨了怎麼還沒睡?是不是害怕了。爸爸這樣問到,開開就哭了。 到最後爸爸沒有了選擇餘地,於是花了一些錢找了一些人,簡單地湊齊了開開進城所需要的條件。

(最好的陪伴,就是家人在你的身邊)開開就要進城了,在前天晚上,開開把書包騰空,把小膽兒裝進去試了試,正好能裝下。開開對小膽兒說,我就要帶你進城了你開心嗎?第二天早上,父子帶著小膽兒到了村口的汽車站。就在要上車的時候,爸爸卻突然說小膽兒不帶了。

開開手上的狗繩被扔掉,他爸爸硬是將他抱上了車。開開一邊反抗著爸爸,一邊哭喊著讓小膽兒快跑,說我在前面等著你。相信在這段情節上很多人都在默默地抽著紙巾吧!

源於網絡

故事的結局是開開上車了,小膽兒被丟了,它努力地追著車跑的方向!(星星哭了)這也許就是很多留守兒童的現狀。

在這裡星星也想要說,狗狗也是有靈性的,不愛它,也請你不要傷害它!

相關焦點

  • 被忽視的電影《念書的孩子》看完只剩一聲嘆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很多電影都真實反映了留守兒童的問題,其中有一部《念書的孩子》讓人印象深刻,很多人看這部電影都是從頭哭到尾。《念書的孩子》系列影片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主要以開開這個兒童為線索,講述了九歲的他在老家時和爺爺、一隻小狗相依為命的一系列故事,這次著重描述第一部的內容。
  • 電影《念書的孩子》喚醒愛心 撫慰留守兒童心靈
    電影《念書的孩子》正是通過一個9歲農村留守兒童和一條流浪狗相依為命這樣一個故事,電影通過真實的描述,引導人們深刻解讀中國留守兒童內心的情感和心理世界,引起了家長和社會強烈的情感共鳴。電影《念書的孩子》是一部反映留守兒童生活的影片。該片由劇作家孟憲明執筆,青年導演原雅軒執導,講述了9歲的留守兒童開開和爺爺在鄉村念書的故事。
  • 一部很平凡且有關留守兒童的電影,值得你去看《念書的孩子》
    家裡呢唯一靠一部有線電話與城裡的開開父母聯繫。有時候爺爺為了省錢,電話都不會多打一秒鐘。開開呢和爺爺過著平凡簡單的生活,每天都會和爺爺分享自己當天所學的課程,爺爺也會教開開燒飯。這樣的生活一天天過去,開開這天在路邊撿了一條流浪狗,取名小膽兒。因為小膽兒特別聰明,變成了開開最好的朋友。直到後來開開的爺爺去世。父母想帶他回城裡,但開開卻拒絕跟爸爸媽媽回城裡,便開始了獨立自主的生活。
  • 一部韓國劇情倫理電影《對不起,我愛你,謝謝你》看完沒有不哭的
    一部韓國劇情倫理電影《對不起,我愛你,謝謝你》看完沒有不哭的大家好 我是俗人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 夏之雪電影通過三段不相關的故事表達了親情 愛情 友情給人生帶來的不一樣的色彩第一段 親情池大叔是個警察也是個爸爸
  • 這3部兒童英語電影,你一定要陪孩子看
    語言的學習重在積累,聽說讀寫都必須要掌握好。而日常學習中,看英文電影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和英語語感最好的方式之一。 優質的英文原聲電影,不僅能幫助孩子學習英語,更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當然,看英文電影學英語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如何通過看電影來提高孩子的英語水平呢?
  • 適合孩子暑假看的十部電影,尤其是最後一部
    2、《夏洛特的網》;適合陪著小朋友們看的溫情電影,動物們拍得很生動但情節有點生硬,看夏洛特鞠躬盡瘁時很心疼。講人和動物間的關係。小豬可愛,動物們之間的對話互動很幽默有趣,難得見到一個蜘蛛形象能讓我感覺到「慈祥」而不是「害怕」的,設計團隊用心了。3、《ET外星人》;披著科幻外衣的童話電影。
  • 愛因斯坦告訴你:為什麼要帶孩子看電影
    01為什麼要帶孩子看電影?可能是受到家庭的影響,我一直推崇應該帶孩子看電影。而這幾天剛好看了《影響孩子一生的周末電影院》這本書,發現書中不少理念也跟我不謀而合。作者李一慢說:好的電影和好的書籍一樣,能給人一生的滋養。深以為然。
  • 這幾部經典電影值得一看再看,最後一部你一定非常愛!
    02當幸福來敲門大學時看的,當時就非常喜歡,工作後再看,也有了更多的感觸。很勵志的故事,很勵志的人物,生活的艱辛和不易、工作的奮鬥與期冀、人物的成長與抗爭,演繹的淋漓盡致。前半段基調稍有些壓抑,但這樣才讓後面的獲得和擁有更讓人感動。
  • 【推薦】看了幾部很虐的電影,忍不住給你看
    作者:寶寶知道 張思妍要列2017年必看影單的話,這幾部都值得馬。再說一下我個人的選片喜好:首先,我要推薦的絕對不是用一些「非人性」的三觀和想法綁架我們的電影;再者,就像靜水深流,劇情一定要克制,真實,不能過於戲劇化(陪著媽媽看完了一部國產劇後,慘痛的感悟)。1.《萬箭穿心》導演:王競主演:顏丙燕早晨看了這個電影,看完以後就覺得頭昏腦漲,一天都開心不起來。
  • 人生必看的一部電影:愛情、親情、戰爭,你想看的它都有……
    與其說它是一部講述戰爭的電影,不如說它是一部通過戰爭來講述父愛的電影。即使下一秒就要面臨死亡,這一秒也要微笑著配合演完最後一場戲,只為了讓孩子堅持到「遊戲勝利」。樂觀愛笑的他,不會讓兒子看見自己被納粹羈押時的狼狽以及面臨死亡時的恐懼。
  • 電影推薦,國內外10部看了能讓你哭的電影,你看過幾部?
    小編最近推薦了幾部好看的電影。應粉絲要求的要求今天整理了一下那些感人的電影。這10部電影會讓你久久不能忘懷甚至想哭。1.《情書》「如果我勇敢,結局會不會不同。如果你當時堅持,回憶就不會是平常事了。」當朦朧的月光出現時,我想起了你。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刻就是找到你喜歡的人也正好喜歡你。這是一部經典的愛情電影,無數人痛哭流涕。它從那個昏黃時代一直延續到新一代的長久愛情。看了之後,讓人傷心、無助、唏噓而又溫暖。3.
  • 推薦十部經典的國產搞笑電影,裡面一定有你喜歡看的一部!
    今天給大家推薦十部經典的國產搞笑電影,部部堪稱經典~劇荒的你可以沒事的時候看一下喲,祝你開心每一天(*^^*)接下來進入正題~10.《舉起手來》相信這部電影大家應該是很熟悉的,它的姐妹篇《巧奔妙逃》也是很不錯的,《舉起手來》主要是講述戰爭時代隊精銳的日本皇軍惡狠狠地衝進一個小山村,關起全村人,要尋找一件無價之寶,但一轉眼卻只剩下一個傻鬼子(潘長江)搖搖晃晃地走出村的故事
  • 8部一定要和孩子看的世界級親子電影
    2、《伴你高飛》:父親、女兒、大雁,還有過世媽媽,美麗的生態風光,濃濃親情,讓人找回最原始最生態的情感訴求,童話一樣的溫情,這是要帶著孩子一起看的電影。3、《浪潮》:人性的弱點,人類的巨大陷阱,這是我們極容易陷入進去的一個死亡地帶,卻是那樣容易迷惑人,讓我們每個人無法自拔。4、《魔術師》:留給了世界快樂越多,自己就只剩一個,這就是父愛的偉大!
  • 《何以為家》一部即使劇透看了影評,還是會震撼的電影
    我希望不會照顧孩子的人不要再生孩子了,記得上一次散場了,還坐了這麼久的是《四個春天》,這一次是《何以為家》看了一半,越來越覺得它不像電影,像記錄片,電影贊恩追著父親的車不讓她把妹妹薩哈賣掉的時候,拉希爾被抓到監獄邊哭邊把奶擠掉喊著對不起的時候,贊恩把約納斯當親弟弟最後卻沒辦法把她賣掉了
  • 大家都要念書,但你會念書嗎?
    大學師生可以說都是「念書人」,教師要念書,否則他就教不好學生、搞不好科研,各個層次的學生更要念書,因為你本來就是到學校來念書的。不過因為平時忙於雜務,各人念書的時間有多有少。現在新冠肺炎疫情逼我們全都宅家,倒是有了一個認真念書的好機會。
  • 陪孩子看電影,看完,你還能做點啥?
    今天和孩子去看了《花木蘭》。一開始有點害怕,但看了10幾分鐘後,開始來了興趣。一會問我為什麼花木蘭哭,一會問為什麼要去打仗。那我就想,你帶孩子看電影,只是看完了就夠了嗎?如何讓孩子從電影中學到更多?而這兩部電影非常適合觀後延伸。可以給孩子讀一讀哪吒的故事,《西遊記》的故事。看了花木蘭,可以給孩子具體講講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以及關於勇氣的其他經典故事。
  • 關於人格分裂,你一定要看這5部電影,說不定能找到你的影子!
    人格分裂(又叫多重人格)因為有巨大的發揮空間,不但能在懸疑片裡穩坐一席,還能在各種其他形式的電影、電視劇、漫畫、遊戲裡大量出鏡,成為了豐富角色人設、推動劇情發展,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五部不能不看的人格分裂題材的電影,千萬不要錯過哦!
  • 有哪些電影一定要趁年輕看?
    文學老師叮囑我們,看書如果只看自己喜歡的類型,思維必定會被局限,那些被稱為名著的書籍即使你再不喜歡,也絕對有你值得學習的地方。她的觀點其實也可以應用在觀影上,一切稱之為經典的電影都值得我們去看。因為每一部電影都在呈現一個他人的人生,即使現在的你還讀不懂,但人生是一個認知升級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會有新的感悟。
  • 寒假一定要給孩子看的6部電影,勝過100部垃圾動畫片!
    這部作品不僅僅是寫了奧吉的成長,也寫了每一位孩子的成長。很多人表示,看完《奇蹟男孩》,心靈好像被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撫摸過。這部電影有笑有淚,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善良、關於尊重、關於自信、關於教養、關於美好、關於愛的至理。正如電影所說,如果非要從正確和善良中做選擇的話,請選擇善良。
  • 一部幼兒園紀錄片,看哭無數媽媽
    他聽話地等了一會兒,可是小眼睛一直盯著媽媽看,既委屈又開心,還要拼命忍住不讓自己哭出來。直到被媽媽抱起來,他再也忍不住,哇的一聲哭了。邊哭還不忘記伸出手指表揚媽媽:「你第一名接我……」真是我見猶憐。一個三歲的孩子,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獨自進入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