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很平凡且有關留守兒童的電影,值得你去看《念書的孩子》

2020-12-25 多喝白開水xz

從這部片子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我想農村生活過的人都很有感觸吧。影片內容過於真實,劇中爺爺的飾演者將一個農村老人形象與生活演的淋漓盡致。雖然簡單的劇情,簡單的背景,卻一直觸碰著同感人內心最柔軟的角落。

影片講述了一對父母因為生活被迫去城裡打工,留下9歲的開開,由爺爺照顧他的生活和學習。爺爺生活簡樸,平時省吃儉用。家裡呢唯一靠一部有線電話與城裡的開開父母聯繫。有時候爺爺為了省錢,電話都不會多打一秒鐘。開開呢和爺爺過著平凡簡單的生活,每天都會和爺爺分享自己當天所學的課程,爺爺也會教開開燒飯。這樣的生活一天天過去,開開這天在路邊撿了一條流浪狗,取名小膽兒。因為小膽兒特別聰明,變成了開開最好的朋友。直到後來開開的爺爺去世。父母想帶他回城裡,但開開卻拒絕跟爸爸媽媽回城裡,便開始了獨立自主的生活。隨著時間的過去,開開被父母接走,坐上了會城裡的大巴車,小膽兒則在後面拼命追,此時的開開已經泣不成聲了,影片到這裡也就結束了。

接下來帶大家一起看看開開爺爺去世的情景。那種屏幕前的無力感至今讓人痛徹心扉。這天開開正在點柴火準備燒飯,聰明的小膽兒奔跑著來到廚房,朝著開開一直叫,用力撕扯著他的褲腳,開開意識到不對勁,連忙起身跑回爺爺屋裡,此時的爺爺安靜的躺在那裡一動不動。開開緩慢地挪著腳步走了過去,他叫了一聲:「爺」接連喊了幾聲,爺爺都沒有反應,他試著推動爺爺,還是一樣的結果。最愛他的爺爺就這樣離開了他,開開在爺爺的墳前嘶聲裂肺的哭著,泣不成聲的那種情景,讓人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整部電影看完,劇中太多情節都淚奔了。人生就是這樣,在一次次的訣別和磨練中成長。像開開這樣的留守兒童還有很多,願天下孩子都能有父母的陪伴。加油!你們看完有什麼感觸嗎?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電影《念書的孩子》喚醒愛心 撫慰留守兒童心靈
    電影《念書的孩子》正是通過一個9歲農村留守兒童和一條流浪狗相依為命這樣一個故事,電影通過真實的描述,引導人們深刻解讀中國留守兒童內心的情感和心理世界,引起了家長和社會強烈的情感共鳴。電影《念書的孩子》是一部反映留守兒童生活的影片。該片由劇作家孟憲明執筆,青年導演原雅軒執導,講述了9歲的留守兒童開開和爺爺在鄉村念書的故事。
  • 《念書的孩子》,一部讓你看了就哭的電影,你一定要看!
    為什麼好的電影總是被忽略呢?近日星星看到一部關於留守兒童的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念書的孩子》,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是8.8分,但是卻只有2000多人給出了評價,一部好電影無人問津,「爛片」卻站在高處,星星想如果不是某音,恐怕這部電影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吧!
  • 被忽視的電影《念書的孩子》看完只剩一聲嘆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在這裡,不會有霓虹燈的閃爍喧囂,只有昏暗的油燈一明一暗的亮著;在這裡,不會有高樓大廈的氣派場面,只會有破爛不堪的平房搖搖欲墜;在這裡,不會有母親暖暖的話語甜夢入睡,只會有夜裡獨自一人驚醒時的恐懼時刻……藝術的真實,是以生活真實為基礎,電影和其他藝術樣式一樣,也是反映現實的一種方式,近些年來,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生存與教育狀況
  • 《念書的孩子》,講述留守兒童,一部讓人回憶起童年和爺爺的電影
    這部電影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適合在萬籟俱寂的夜裡,和家人或坐於沙發上,或依偎在被窩裡,靜靜觀賞,追憶童年以及與爺爺有關的時光。然後,默默感動。他就是影片的主人公開開,爸媽為了生計去城裡打工,而他被留在了家裡,與爺爺相依為命。看到這裡,突然有些感同身受。在到入學的年紀時,我也被在外經商的父母送回了老家,由爺爺奶奶帶著,而今爺爺也走了快十年。所以看完這部電影,分外感觸。
  • 《念書的孩子》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可以激發出來的
    在看電影《念書的孩子》的時候,情緒總是沉浸於留守兒童,弱勢群體的感慨中。而前段時間輔導妹妹功課的那段日子裡,再次觀看了這部電影,卻發現這居然還是一部教育經。在幫妹妹輔導功課的時候,遇到了一個讓筆者覺得很不解的問題:妹妹現在剛上一年級,成績卻不是很可觀,這讓我們一家人都很著急。
  • 一部關於少數民族留守兒童的電影,你需要了解一下
    記得當時是在浙江青年電影節上第一次看到這部作品,一下子就被打動了:明快的配樂、亮麗的色彩、用夢幻與歡樂的基調去剖開中國的又一處社會切面——無論是留守兒童現狀,還是現代與傳統、城市與農村的衝突與交融,都散落在鵬飛洋溢著靈動感、俏皮感的情境氛圍之中,在機智有趣的細節和和散漫的關懷裡,被輕盈地勾勒了出來。首先,它絕非傳統意義上的留守兒童/單親家庭賣苦片。
  • 我為留守兒童拍電影
    我舅舅是我們村小學的校長,教語文,他書架上有很多文學書,我都看了,夢想自己能當作家。後來我到長沙讀大學時,我寫過小說和劇本,嘗試投稿,經常被退稿,退多了就覺得這條路可能不行。那時我發現很多看過的小說都被改編成電影,開始迷上了電影,看了很多經典電影,包括一些紀錄片,還根據影評介紹去租帶子看。我買了一臺電腦,不去上課就在寢室裡看電影,後來又泡圖書館。
  • 《念書的孩子2》:父母欠我們的解釋,終究要靠我們自己去和解
    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童年的經歷並不能夠決定我們的一生,是否幸福快樂和我們自身的思維選擇有關。電影《念書的孩子1》中路開作為留守兒童,經歷了和爺爺在一起生活的孤單,目睹唯一陪伴自己的爺爺逝去,獨自一人和一隻流浪狗生活。
  • 中國留守兒童電影《大愛回家》舉行首映禮
    圖為電影首映式現場啟動儀式。 鄧剛 攝中新網貴陽4月15日電 (記者 張偉)貴州本土導演執導的留守兒童電影《大愛回家》15日在貴州省會貴陽舉行首映禮。《大愛回家》是一部關於關愛留守兒童的公益電影,是以當下的留守兒童社會現狀通過藝術編撰而成。
  • 2019年值得看的電影,尤其是後一部
    這個故事是黑幫從鼎盛到衰落的漫長過程,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因為他的緊張和悲傷。第二部分:《天長地久》豆瓣評分:8.0這是近年來最好的家庭電影,兩位主角憑藉出色的表演獲得了最佳男女演員獎,這部電影最可悲的是,他們把失去愛子的絕望變成了麻木去工作,繼續有尊嚴地生活,他們被允許擁有新生活,不允許融入社會,他們從來沒有提到過往這件事,他完全描述了該地區人民的忍耐力。
  • 讓人淚崩的8部高分親情電影,換個角度讓孩子感受愛和善良~
    一說到好電影,我們很容易馬上想到好萊塢,想到歐美製作。其實,國產電影裡也有很多經典之作哦。如果你想給孩子找一些溫馨動人的親情電影,而你家娃又不喜歡看外文版的,那下面這個清單是你的法寶。國產電影的好處就是沒有文化隔閡,容易理解和認同。
  • 想看的收藏一下,有關教師的高分電影
    影視劇也有許多描述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的經典影片,今天和大家一起盤點一些優秀的教師相關的電影,想看的收藏好了。可以的話,用你發財的小手點個讚或者關注吧,謝謝!,教師大部分的經歷都是平凡的教書育人,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
  • 豆瓣8.8分《念書的孩子》:淺析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念書的孩子》是導演原雅軒於2012年上映的,該片獲得最佳兒童電影獎。此片通過一個有肺心病的爺爺、一個九歲的孩子和一條膽小的狗,來揭示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現實問題。留守兒童,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諸如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教育問題等。但我今天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解讀此片,通過電影中的故事探討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問題。我們經常看到家長給孩子輔導家庭作業而暴跳如雷的新聞,這不僅僅是新聞,而是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的。
  • 這部在雲南拍攝的留守兒童電影,美而殘酷——米花之味
    《米花之味》這是講述雲南傣族村寨發生留守兒童與回村母親的電影,畫面很美卻透著現實的種種殘酷。留守兒童因父母不在身邊缺少管教染上各種不好的習慣,可是片中的孩子又有很純真的善良。從大城市回來的母親,回到了孩子身邊,卻在這她曾經生活的村子裡重新面對愚昧、封建、無知等以及對孩子的無奈。雲南這個很美的地方,農村的留守兒童也在承受著社會氣息的腐蝕。影片並沒有過多表達對留守兒童的同情,而是大膽地面對了社會現實,留守兒童的叛逆,偷錢偷手機手機,逃課去網吧,夜不歸宿都被展示出來。
  • 很真實質樸的電影,留守兒童那純真的笑容讓人心酸
    《遙遠南方的童年》紀錄片式電影,農村教育任重道遠,真人真事改編,沒有說教,質樸感動,太感動了!這可能是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之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以及農村教育最好的電影作品了。留守老人,早婚現代離婚 ……這些都是農村很現實的問題,電影還是很溫暖的,裡面的背景音樂很好聽,沒有一個「演員」,沒有人在「表演」,就是在記錄真實的生活!這是真實存在的…看自己的生活環境,再看這個,覺得好遺憾…社會學中,人的行為是由環境決定,確實…電影開頭就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好大感觸。
  • 體育為留守兒童的人生創造了更多可能性——專訪電影《棒!少年...
    新華社西安12月23日電 題:體育為留守兒童的人生創造了更多可能性——專訪電影《棒!許慧晶說,當你設身處地站在這群孩子的角度時,你能夠感到他們對於改變命運的強烈渴望。這支隊的隊員大都來自山區,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自小就是孤兒。前國手孫嶺峰等人不遠千裡把他們從全國各地接到北京,一是認為這幫孩子能吃苦、留得住,二是想方設法用體育給他們未來的人生創造更多可能性。
  • 寒假作業是看電影?學校推薦父母和孩子必看的5部經典兒童電影
    寒假作業是看電影?學校推薦父母和孩子必看的5部經典真人兒童電影寒假到來,熊孩子們又愉快的放假了!學校布置的寒假作業很多,但最受歡迎的應該是看電影當作業吧!(還好不用寫觀後感)接下來,看看學校推薦的是哪幾部電影呢?
  • 十部孩子必看的電影,每一部都百看不厭,你看過幾部?
    挺值得觀看的。我曾經想成為這樣的老師。即使沒有做到,克萊門特老師依然在我心裡樹立了一個真正的授業者的形象,不僅僅是功利的,他還教會你愛和美。3、《真愛滿行囊》;純粹是因為被海報吸引才看這部電影的。兩個單純孩子的友誼,小蘿莉是那麼的孤獨而又敏感,而精神病患者伊凡對這個世界無所適從,他們同樣無法適應生活,但所幸的是,他們擁有彼此。
  • 小成本電影《遙望南方的童年》:明確山區留守兒童教育的必要性
    在當前快節奏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好萊塢大片帶來的刺激與視覺上的衝擊,以不欣賞的態度給國產小成本電影打上爛片的標籤。但一部電影的好壞,成本及製作並非主導因素,更多的是取決於電影是否能給予觀眾一定的情感認知,以及正面的呼籲和引導。
  • 春節假期最後一天,1550萬留守兒童即將再次「失去」爸媽……
    比如教育,不要說城市裡的「原住民」,如今就算是遠離家鄉到城裡打工的父母,也大多希望孩子好好學習,極少有人認為教育沒用。然而「留守兒童」的問題,卻不單單發生在遙遠的鄉村。城市裡,父母明明在身邊,卻同樣缺乏有效陪伴的孩子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