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黑土加油中國 東北石油大學60年辦學育人紀實

2020-09-04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

六十載櫛風沐雨,一甲子春華秋實。2020年9月7日,東北石油大學迎來60華誕。60年前,在龍江廣袤沃土上,在松遼石油會戰中,東北石油大學創造了「揀糧、種地、幹打壘」興教荒原的辦學奇蹟,率先成為年輕共和國建立在油田上的大學。自誕生之日起,學校就擔負著為祖國石油工業培養急需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為解決石油開發難題進行科研攻關的歷史使命。60年來,學校秉承「躬耕黑土、加油中國」的深厚情懷,始終弘揚「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堅持紮根高寒地區非中心城市,為國家建設培養人才,為油田發展攻堅克難,已經成為目前國內僅有堅持在油田上辦學、東北地區僅有石油石化學科上中下遊一體化的高校,被社會各界譽為「石油工程師的搖籃」。

巍巍學府奮鬥以成

東北石油大學因油而生,因油而興。1960年,學校在松遼石油會戰的歷史強音中呱呱墜地。從此,這所建立在油田上的大學,與祖國的能源工業同生共長、血脈相連。學校原名東北石油學院,1975年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1978年被列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198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學校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劃轉為中央和省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2002年從安達搬遷到大慶,2007年獲評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2010年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2017年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8年學校黨代會規劃了「強陸、拓海、壯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和建設高水平百年大學的宏偉藍圖。今天的東北石油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經、法、教育、藝術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校,是黑龍江省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學校孕育了「艱苦創業,嚴謹治學」的校訓,形成了「用大慶精神辦學育人」「全方位多層次產學研合作」的鮮明特色,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特色育人鍛造英才

傳承紅色基因立德樹人、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是東北石油大學的優良傳統。早在建校初期,學校就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為主、艱苦奮鬥」等為主要內涵的「三寶九風」優良傳統。

長期以來,學校充分發揮背靠全國最大油田的獨特優勢,將大慶精神育人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課堂主導、日常養成、實踐感染、文化延伸、就業導向」教育,引導學生「身在大慶學大慶、鐵人身邊做鐵人」,著力培養具有「愛國心、創業心、責任心、敬業心、奮鬥心」和「學習力、實踐力、協作力、創新力」——「五心四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用大慶精神育人經驗曾在全國高校黨建會上作發言交流。

在育人實踐中,學校牢固樹立本科教育中心地位,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形成了「以基礎課和專業主幹課教學為『一體』、以外語應用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教學特色。進入新時代,按照學校黨代會確定的「創建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標,逐步構建了「一體兩翼強基礎、創新創業提能力、大慶精神育品格、五育並舉塑新人」的本科教育體系。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研討會、俄語教學研討會曾先後在學校召開。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業認證不斷創造佳績,國際和國內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設計大賽、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中國研究生石油裝備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都成為展示東油學子時代風採的大舞臺。近年來,學校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建成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項。獲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全國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等多種獎項。

學校畢業生以「基礎紮實、為人樸實、作風踏實」得到用人單位廣泛認可。以傅成玉、王玉普、何樹山、劉合、段慧玲、周飛、胡志強、滕少臣、張兆琦等為代表的近19萬校友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其中有近10萬畢業生奮戰在龍江大地,為祖國建設貢獻了東油力量。

服務桑梓科技報國

學校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瞄準行業前沿,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緊跟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立足油田、服務龍江、貢獻區域、輻射全國,圍繞我國石油「三海三深」「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油頭化尾」、大慶百年油田建設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等開展科學研究,在油氣勘探與開發、精細化工和防腐耐磨納米新材料、石油石化裝備製造與檢測、控制理論與應用、石油經濟及大慶精神研究等領域形成優勢科研方向,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非常規油氣成藏與開發重點實驗室面向國內八大油田,針對頁巖油勘探開發中重點問題開展科技攻關,為大力拓展我國油氣資源提供了技術支撐。提高油氣採收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展化學驅、滲流機理、剩餘油精細描述、高效破巖、地下地面一體化油氣集輸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批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人工智慧能源研究院聚焦物聯網、工業無線傳感器網絡、機器人、無人機以及生物信息網絡等複雜問題,開展學術攻關和技術創新,在網絡化控制方面取得了開創性的研究成果,水平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多相介質處理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承擔了國家863課題,開展的井下旋流分離及同井注採技術研究使油井地面產水降低70%以上,被石油業界稱作是可提高採收率的「四次採油」技術。「油頭化尾」工程技術研究院整體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高性能稀土橡膠等研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成果產業化年創效益近4億元。高效鑽井破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分研究室,在深井難鑽地層鑽井提速工具研發方向已達國際先進水平,成果應用累計創造經濟效益達11.56億元。地熱資源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協同創新中心發現了松遼盆地北部特大型地熱田,確定地熱資源量396億噸標準煤,實施油田採出水地熱利用項目32項,支撐了大慶林甸縣中國溫泉之鄉建設。

近年來,學校作為第三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中國專利金獎、何梁何利科技獎、孫越崎能源科技獎、侯德榜化工科技獎等12項。學校國家級大學科技園2019年獲批國家級科技孵化器。

築巢引鳳人才強校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理念,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克服高寒非中心城市辦學劣勢,築巢引鳳、固巢留鳳,穩定現有人才、引入外來人才、回流流失人才、培育高層次人才,創新了人才工作局面,建設了含括院士、萬人計劃人選、長江學者、龍江學者在內的強大師資團隊。

學校通過「三靠三引」拓展覓才新渠道,即「靠家鄉引老鄉,靠校友引校友,靠人才引人才,以感情為紐帶、以事業為橋梁,充分藉助地緣、學緣、親緣、業緣關係,推動人才引進工作邁上新臺階。學校通過「四超兩打破」確定引才新思路,即新進人才待遇,超過所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超過對標的目標地區(學校)標準,超過人才自身在當地的預期,超過同類人才在當地的待遇;對高層次人才的界定打破身份界限,不看出身看成果;對特別優秀的青年人才打破政策界限解決配偶工作問題。2018年以來,學校先後引進雙聘院士2名,外聘「傑青」等國內外高水平講座教授4名,國外高水平大學客座教授6名,籤約國內外一流高校優秀博士110名,其中,國際著名大學及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博士50餘名。

學校通過「追蹤外流人才」開創回流新局面,學校領導帶隊到北京、青島、西安、鄭州、常熟、茂名等地相關高校,主動走訪外流的10餘名博士、副高職以上人員,介紹學校黨代會確定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和人才強校新政策,動員外流人才回校工作。目前,已有6名教師回校工作,2名教師與學校達成回歸意向,形成了「鳳還巢」的可喜局面。

學校實施院士後備人選培養計劃、高層次人才成長助推計劃,打造人才培育「小特區」。對高層次人才在薪酬待遇上試行年薪制、團隊建設上賦予自主權、平臺搭建上給予重點投入。對國家級人才,學校打破常規給予80萬年薪待遇,對其團隊的人才引進「計劃單列、按需引進」,同時為其對接重大科研項目、推動成果落地轉化、評選申報高級人才提供支持保障。對新興學科青年人才及青年教師在申請國基項目、出國研修等方面進行大力扶持,幫助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2018年以來,學校有1人獲聘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獲聘龍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獲聘龍江學者青年學者,1人入選「龍江科技英才」科技創新人才,2個人才團隊獲批黑龍江省「頭雁行動」團隊。

踔厲風發逐夢百年

攜手新時代,建設新東油。面對科技革命的新浪潮,能源領域的新變革,高等教育的新發展,學校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改革創新、特色創優」的新辦學理念,按照「時間上百年、空間上三地、戰略上三步」的辦學布局,為實現建設高水平百年大學的宏偉目標而開篇啟航。

按照做強陸上石油學科、拓展海洋石油學科、壯大新能源學科的思路,學校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穩步推進,本科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新工科建設方案深入實施。學校相繼設立了提高採收率研究院、非常規油氣研究院、油頭化尾研究院、環渤海能源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機構,牽頭成立了黑龍江省校研企合作委員會石油與化工專業委員會,成為黑龍江省油氣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單位、黑龍江省石油石化裝備製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單位、黑龍江省化工學會秘書長單位,工程學連續5年進入世界ESI前1%。坐落在渤海之濱的秦皇島校區堅持發展高端、高端發展,正成為學校匯聚高端人才的橋頭堡、綜合改革的試驗田、百年大學的後花園。三亞海洋油氣研究院正式揭牌,開啟了東油進軍南海油氣勘探開發的新篇章。堅持強化黨的領導、以學生為中心的「三全育人」體系日漸完善,學校先後獲評全國教育先進集體、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建成黑龍江省輔導員名師工作室,承辦全省高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用大慶精神育人典型案例入選教育部《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育人發展報告》。

今天的東北石油大學,正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己任,開拓創新,奮勇爭先,為助力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致力祖國能源工業安全發展、獻力中華民族復興偉業而不懈奮鬥。

相關焦點

  • 東北石油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賈玉梅致辭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東北石油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nbsp&nbsp&nbsp&nbsp六十年情系石油,一甲子薪火相傳。7日上午,東北石油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在大慶市舉行。
  • 東北石油大學:根植黑土地,情系石油60年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曹曦 通訊員 許麗娜)國旗與校慶慶旗迎風飄揚,校門兩側巨幅宣傳板格外醒目,吉祥物東東、UU笑迎各方來賓……7日,東北石油大學迎來60周年校慶紀念大會。「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的青春之花。」全省三好學生劉家奇同學說。
  • 東北石油大學喜迎建校60周年
    9月7日,東北石油大學喜迎60周年校慶。各黨委政府、企事業單位、兄弟院校代表和學校師生校友代表在現場和通過線上直播共同慶祝學校六十華誕。建校60年來,東北石油大學堅持用大慶精神育人、用鐵人精神鑄魂,始終秉持艱苦創業、嚴謹治學的校訓,紮根龍江、開拓進取,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為我國石油戰線培育了大量高素質人才,為大慶油田開發建設提供了科技支撐。
  • 「石油工程師的搖籃」——東北石油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坐落於我國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龍江省大慶市,伴隨著我國最大油田大慶油田的發現而誕生。近一甲子的時光裡,東北石油大學始終肩負振興祖國石油事業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歷史重任,一批又一批的時代英才在這裡成長,也給這所學校帶來了「石油工程師的搖籃」的美譽。
  • 東北石油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隆重舉行
    來源:東北網東北網9月7日訊(記者 王春穎 許諾 安澤)9月7日,東北石油大學迎來60周年校慶。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共襄盛舉、共謀發展,慶祝學校建校60周年。東北石油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現場。 7日的東油校園,洋溢著節日的喜慶。
  • 2021東北石油大學機械工程專業考研調劑信息
    1986年7月獲東北石油大學石油礦場機械專業學士學位,1989年7月獲東北石油大學石油機械工程專業碩士學位,2000年4月獲大連理工大學結構力學專業博士學位,2000年11月至2003年4月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2003年7月晉升教授。多次榮獲東北石油大學勞動模範、優秀教師、科協工作先進個人、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工作者標兵等榮譽稱號。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創新創業學院2018年暑假家訪活動紀實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創新創業學院2018年暑假家訪活動紀實為進一步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落實中共遼寧省委高校工委、遼寧省教育廳《關於深入開展「
  • 曾經被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的東北石油大學你聽說過嗎?
    有這樣一所大學,創建於1960年,源於清華大學石油煉製系,孕育於北京石油學院,誕生發展於大慶油田,是大慶油田大會戰的重要成果之一。1978年被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學校是黑龍江省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高校,號稱石油屆的「黃埔軍校」。沒錯,這所大學就是東北石油大學,又稱大慶石油學院。
  • 2018年東北石油大學世界排名、中國排名、專業排名
    東北石油大學是中國國家重點大學之一,該大學提供許多其他學科的課程,包括科學、工商管理、文學、法律和教育。東北石油大學是第一批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要求向國際學生提供入學資格的大學,它也是黑龍江省重點大學。東北石油大學的主校區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其分校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
  • 中國石油大學或在膠州辦學
    7月29日,副校長姚軍率隊走訪上合示範區,與上合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孟慶勝、青島市教育局總督學尹明琴等座談,就留學生教育、國際教育培訓、國際合作辦學、軟體學院建設等工作進行探討交流。姚軍感謝上合示範區、青島市教育局對學校辦學的支持,並介紹學校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國內合作等方面的情況。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來青島辦學已有10餘年,學校高度重視服務山東、服務青島、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廣泛開展相關工作。學校與上合示範區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希望通過走訪交流,加深校地校企合作。
  • 顧二熊:為河北引進燕山大學和東北大學、北京理工和東北石油分校
    作為河北的老省會和現在的省會,保定和石家莊擁有包括河北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和石家莊鐵道大學在內的優質高校。而從未做過省會的秦皇島市卻擁有全國重點大學燕山大學和東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和東北石油大學在秦皇島的分校。
  • 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召開勘查技術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聯合專家組組長、天津大學教授胡繩蓀,勘查技術與工程組組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萬力,專家組成員、浙江省地質學會教授倪瑛,化學工程與工藝組組長、天津大學教授夏淑倩,專家組成員、吉林化工學院教授莊志軍,聯合專家組秘書、中國礦業大學教授沙傑,我校黨委班子成員蔣明虎、郝麗紅、王樹森、牟海維、於長青、張智勇、徐清亮,各相關職能部門、各院部負責人、地球科學學院及化學化工學院相關領導和教師代表參加會議。
  • 「智匯安達•共贏未來--走進東北石油大學」宣講活動在我校舉行
    12月9日,「智匯安達•共贏未來--走進東北石油大學」宣講活動在東北石油大學1H111會議室舉行,綏化市委常委、政府常務副市長董文琴,安達市委副書記、市長敖丙千,綏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安世,安達市委常委、政府常務副市長張可巍,安達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葛俊辰,安達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亞德,安達市政府副市長韓立祥,
  • 2021年牛年寒假60天!讓你玩個夠!東北石油大學70天寒假!
    2021年牛年寒假60天!讓你玩個夠!東北石油大學70天寒假!部分大學寒假天數排名榜!而這個時候正處於中國大部分地區寒冷的冬季,所謂「九天」「三九天」之際,假期天氣寒冷,故被稱為寒假。中學多為30天,中學畢業班多為10到15天,不少高三年級的寒假是臘月二十四到大年初五。而大學寒假好像突然回到幼兒園時期,多為50天左右,滿滿的自由!一、熱帶部分地區:
  • 南京郵電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東北石油大學最新排名,實力都很強
    根據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可知,南京郵電大學排名第132;西南石油大學排名第170;東北石油大學排名第218。根據2020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可知,南京郵電大學排名第88;西南石油大學排名第174;東北石油大學排名第270。
  • 東北農業大學:特色校園文化育人實踐思考與探索
    東北農業大學作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始終秉承「育人為本」,既重視對人「才」的要求,更注重人「德」的完善。多年來,高度重視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育人的現實作用,在探索實踐中書寫了文化育人的精彩篇章。本文是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19KSE240)研究成果。
  • 東北大學石油大學優勢專業分析及2019、2018年錄取分數線
    東北石油大學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理、管、文、經、法、教育、學校是黑龍江省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3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 東北石油大學2021年高水平運動隊招生簡章 - 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
    東北石油大學(原名東北石油學院、大慶石油學院)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創建於1960年,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理、管、文、經、法、教育、藝術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校。1978年被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學校是黑龍江省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 黑龍江省內知名高校,東北石油大學和佳木斯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和佳木斯大學都是黑龍江省內影響力比較大的高校。雖然兩所高校都有光榮的建校史,但是兩所高校目前確實有所區別。佳木斯大學經過多所學校合併,目前已經走向綜合性大學路線;而東北石油大學雖然也開設其他專業,但是依舊是以石油為主的高校。
  • 2019年報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研究生人數突破6500人!
    近日,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網上報名現場確認工作順利完成,從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獲悉,今年共有6701人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較2018年增加734人,增長12.3%,報考人數創新高;其中在我校考點參加考試的共2403人,較去年增加3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