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竭」肌肉練到沒力氣了,健身效果會更好嗎?很多人都錯了

2020-12-16 核心怪E

施瓦辛格說過這樣一句話:

「你最後一個動作,才是真正的增肌動作。」

還有一個大佬也說過一個類似的技巧:

「我做到舉不動的時候,才開始數數。」

這些說法,其實都指向了一個訓練指標,就是肌肉力竭。我們一直認為,肌肉不力竭,健身效果差。

但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要知道什麼叫肌肉力竭?

力竭這個詞,其實很容易力竭,就是肌肉練到沒有力氣了,就算是肌肉力竭。

但是如何判斷肌肉力竭呢?總的來說肌肉力竭有兩種形式。

每組力竭比如我們練臥推的時候,推了10次動作還算是標準,但是推到11次的時候,動作就變形了。

一般來說,我們把第10次就成為臥推每組力竭。

定義就是,當動作不能標準執行的時候,就算是每組力竭。

全組力竭而全組力竭,也叫最終力竭,很多人沒聽過、也沒經歷過,其實這個一般玩家一輩子都體會不到。

全組力竭,就是指整體訓練下來,肌肉完全沒有力氣的感覺。

比如我以前練胸肌,練到一定程度以後,感覺不到胸肌的存在了,怎麼擠都擠不起來,像一灘爛泥一樣。

這種程度就叫全組力竭,也叫最終力竭。

為啥肌肉力竭有利於增肌?

傳統觀念認為,無論是每組力竭,還是全組力竭,都有利於增肌。

今天我不是來反駁它,這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每組力竭,意味著肌肉疲勞程度我們都知道增肌訓練,訓練本身要對肌肉產生破壞,然後才能完成增肌。

那麼想要對肌肉產生破壞,除了重量這個因素以外,肌肉越疲勞,肌肉纖維彈性就越差。

所以小重量訓練,一般追求的就是每組力竭,也就是肌肉疲勞程度越高,肌肉纖維就越容易撕裂。

一般像手臂、肩膀、小腿這些小肌群的訓練,通常會採用每組力竭。

全組力竭,意味著肌肉代謝壓力全組力竭,普通玩家進行這種訓練,其實大部分恢復不過來,但是有一類人可以,那就是藥物玩家。

全組力竭,意味著肌肉張力的消失,同時也以為這肌肉整體疲勞程度的最大化。

這種方式肌肉不見得會撕裂更多,但是肌肉代謝缺口卻很大。

所以利用代謝增肌的藥物玩家,一般會追求全組力竭。

但很多人沒發現肌肉力竭的弊端

聽完上面說的,很多人躍躍欲試,覺得以前健身效果差,就是因為肌肉沒有力竭的原因。

其實整體訓練來說,追求力竭反而是低效行為,尤其對於自然玩家來說更是如此。

自然健身玩家採用的是張力增肌,簡單來說,就是重量為主,一定程度內重量越大,增肌效果越好。

但是假如你用了力竭練法。

首先你受傷風險很高有統計數據表明,健美玩家的受傷風險遠遠大於力量舉玩家,這一下子讓很多人納悶了。

為啥力量舉整那種1-5RM的大重量沒事,倒反而健美8-12RM的中等重量更容易受傷呢?

這裡面有一項重要原因就是「力竭」。

絕大部分人都聽過「力竭」,但是最後一次動作,為了追求最高收益,往往會竭盡所能衝最後一次動作,而這最後一次,也是最容易受傷的一次。

所以追求安全的健身玩家,最後一次動作,沒必要做。

其次重量上不去我之前講過「疲勞練法」和「負荷練法」,其中說了,力竭是疲勞練法。

疲勞練法的話,會讓你的負重能力無法突破。

比如說我深蹲正式第一組是120公斤,如果沒有疲勞練法,你第二組還可以蹲120公斤。

但是用了力竭的話,你第二組就要降低重量。

你整體容量可能不會變化,但是單次的訓練負荷就降低了,那麼自然健身玩家來說,你的肌肉張力下降了,增肌效果也就變差了。

最後是恢復不過來最後是針對全組力竭或者叫最終力竭來說的。

有些人平時訓練,也追求最終力竭,比如練背60組(我真的這樣玩過)。

這種練法,基本上就練傷了,很難恢復過來,追求最終力竭的方式,不適合推拉腿計劃,只適合五分化練法。

此外,如果沒有外掛加持和大量蛋白質供應的話,你的肌肉非但不能完成增長,反而可能會退化。

所以沒必要追求全組力竭,每個部位20組就已經很多了。

這裡要道個歉,之前我也鼓吹過力竭,但那個時候的訓練強度、重量都比較低,所以通過力竭來提高訓練刺激也是可以的,受傷機率也不會很高。

但是如果你要突破、或者整體負荷強度比較高的話,儘量不要練到肌肉力竭。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健身每次都要做到力竭?力竭是更有利於肌肉增長?看完你就懂了!
    那麼來一個通俗一點的說法:力竭的意思就是指你進行某一組訓練時練到做不起來為止,或者是每組都做到不可能再做多一個為止。這樣子說你就懂了吧?那這時候就有人說:「這不是很簡單嗎?就是做到我做不動為止唄。」但是你真的完全理解什麼叫「不能再做多一個」的意思嗎?
  • 阿諾:練到力竭才有效!研究發現力竭不利肌肉生長!誰才是對的?
    歡迎來到今天的健身食課,我是小編阿冰。前言:阿諾以及其他大牛都非常經常說到的,練到力竭……那麼力竭真的那麼有效嗎?阿諾說,訓練的最後那一兩下是肌肉生長的關鍵。但是最新研究發現力竭反而不利肌肉生長。究竟誰才是對的?
  • 健身老手練3個小時的秘訣,雙循環訓練法,讓你的肌肉徹底力竭
    健身到位的判斷標準之一,就是肌肉完全力竭,也就是完全榨乾我們的肌肉力量,一般如果我們能夠練到這種程度,說明肌肉彈性已經完全喪失,肌肉纖維撕裂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很多健身老手一開始訓練就是兩三個小時,為的就是讓肌肉徹底力竭,榨乾肌肉全部力量。但是我們新手由於肌肉神經比較敏感的原因,往往做不到訓練兩三個小時。
  • 健身如果不力竭,那和不練有什麼區別!但力竭真能長更多肌肉嗎?
    在健身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想要尋求更多的技巧,以提升自己的訓練質量和表現。但有些技巧卻一直以來都是飽受爭議的存在,這也讓我們逐漸被這團「霧」給迷惑了雙眼,看不出它的本質。比如我們常提起的訓練至力竭能夠幫助更好的增肌,這是真實有效的,還是沒有必要?
  • 訓練至力竭,真能帶來更多的肌肉增長嗎?這些動作最好不要力竭!
    每次訓練至力竭,是無數健身者都在追尋的目標。他們為了榨乾自己目標肌群的力量,總會在一聲聲怒吼中又完成一次艱難的動作重複,因為他們渴望以此換取更多的肌肉增長。無論是身邊的教練還是一些身邊練得比較好的大牛,他們也都在鼓勵力竭的實施。似乎只有做到力竭才是你是否足夠努力的證明,似乎也只有這樣,你的肌肉才能持續獲得增長。
  • 力竭才能讓肌肉更大,但力竭要練到什麼程度?這點你必須清楚
    如果你是增肌玩家,想讓肌肉變得更大的話,力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在增肌中,如果每個動作都不採用力竭方式,你增肌效率會很差。 因為肌肉纖維往往是在力竭狀態或者靠近力竭狀態下撕裂的,力竭狀態下肌肉彈性和強度最差,肌肉纖維最容易被撕裂,所以增肌需要力竭。
  • 健身如果不力竭,那和不練有什麼區別,但力竭真能長更多肌肉嗎
    首先我們就是健身中常說的「力竭」問題,看看能不能有效。我們先簡單說明一下,為什麼感覺有人會覺得說只要歷劫了就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更好地增加肌肉呢。這是我們的大腦皮層跟我們的一種信號,那就是我們把身體的力氣都用完了,訓練出來的效果一定會比沒有用盡全力訓練的效果更有效,帶來的疲勞感也就會更強。
  • 健身大佬告訴我,手臂肌肉要天天練!所以我的手臂變粗了
    也就是只要你訓練的那一天,只要你去健身房,那麼你就要練手臂。我自己是一周5練,所以是練5次手臂,事實上你練4次、練3次都可以。為什麼手臂要天天練?手臂天天練這樣的練法,可能不符合很多人的常識,很多人認為手臂休息不過來,還怎麼增肌。
  • 為啥不能練仰臥起坐?健身教練沒有騙你
    仰臥起坐是我們接觸最早的健身動作之一,這個動作在我們接觸健身以前,經常練,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但是到了健身房之後,健身教練卻不建議我們練仰臥起坐,原因是仰臥起坐太傷腰了。這很多人就不明白,甚至有人覺得教練太矯情了,說的話是在騙人。為什麼以前練仰臥起坐一點事沒有,到了健身房練仰臥起坐就會傷腰?仰臥起坐難道挑地方傷人?
  • 健身之後,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七分吃三分練,吃錯汗白流 (食譜篇) 平價,而且還易做,帶飯上班族,學生黨都可以照著做,簡單、易學; 2、減脂期間,怎麼吃才能不掉肌肉; 3、健身餐吃來吃去也就那幾種,實在沒口味,那是因為你沒見過這本菜譜,照著做,一個月都不重樣; 4、晚餐與體重和壽命的關係,看完我住嘴了; 5、減肥的大敵,12
  • 新手注重合理地運用力竭訓練,避免健身不當適得其反
    力竭訓練應該是每個健身者都不陌生的詞語,因為很多健身者都將力竭訓練作為訓練是否充分的一個標準。畢竟力竭的意義莫過於對刺激肌肉增長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前提是要合理地運用力竭訓練,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力竭訓練應該如何選擇?
  • 業餘健身的話,不練深蹲、臥推和硬拉,健身效果會很差嗎?
    在有些健身玩家看來:「不練深蹲、硬拉和臥推、還想練出好身材,無異於沒房沒車沒顏值、還想娶個白富美。」健身三大項你都不練,健身效果能好到哪裡去?以後但凡有人跟你說這句話,你就拿我這篇文章回懟他。我一看這小問題啊,這還能難得住我,根本不可能:「要不然你就別練自由臥推了,練史密斯臥推算了。」萬萬沒想到,他居然勃然大怒,我都不知道觸到了他的哪片逆鱗:「不練健身三大項,還算健身愛好者嗎?你到底懂不懂健身啊?」
  • 肌肉大佬們的最愛,死亡極限2.5,健身最猛的練法
    作為健身忠實愛好者的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死亡極限2.5」的訓練方法呢?所謂死亡極限2.5,意思就是訓練到連2.5kg的啞鈴都舉不起來的程度。我們都知道,一般健身房最輕的啞鈴就是2.5kg,如果連2.5千克的啞鈴都舉不起來,說明這時候肌肉狀態處於真正的力竭。
  • 想要徒手練出胸肌,這6種伏地挺身最合適,很多人練錯了
    並不是所有伏地挺身的形式都適合練胸肌,也不是越難的伏地挺身練胸肌的效果更好,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比如單臂伏地挺身這個動作,對於胸肌的訓練效果就不是很好,因為這個動作的難度在於穩定身體平衡,所以對肩部和腰腹依賴比胸肌要大。
  • 怎麼達到最好的健身效果?每個動作需要做幾組,讓訓練效果更好
    歡迎來到這一期的健身食課,我是小編阿冰。導語:很多健身的人或者準備健身的人都在困惑一件事情,到底訓練計劃做多少組最容易增肌呢?讓時間利用更加充足,效率更加高呢?健身計劃究竟要做多少組動作呢?而另一方面,一些人則贊成高訓練容量的方法,他們認為使每一塊肌肉達到筋疲力盡的程度,就是絕佳的狀態。到底誰對誰錯呢?小訓練量的方法還是高訓練容量的方法更容易增肌?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來分析這個問題究竟是哪個說法是正確的!
  • 「等級:中」核心是啥?我需要練核心嗎?
    所謂「核心」,顧名思義,就是中間或中心位置。而人體的中心(或說重心位置),大約會落在肚臍附近(站著的時候),因此一提到核心時,多數人通常都很自然地聯想到肚子附近的肌肉:也就是腹肌。但實際上,在運動訓練中所定義的「核心」,與健身人群喜歡練的「腹肌」,兩者之間其實有著很大的差異。
  • 不去健身房,怎麼練出一身肌肉?附:一周4練健身動圖
    想要健身鍛鍊,一定要去健身房嗎?對於很多人來說,去健身房鍛鍊是不現實的,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經濟實力或者是金錢可以支撐他們去健身房鍛鍊。而居家健身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但是,你需要有嚴格的執行能力,否則健身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 不用去健身房辦卡,不用請私教,這套實用的家庭健身方案分享給你
    家庭健身訓練唯一無可取代的價值,就是力量運動特有的體成分改善效果(增肌,或保護肌肉)——同樣的熱量差下,做力量的人要比不做力量的人能多消耗一些脂肪,少消耗一些肌肉(這並不會降低減脂的難度,但會讓你在減脂之後的裸體身材更好看一些)。
  • 給健身新手的「力量訓練」指南:要瘦,更要瘦的好看
    所以初學力量訓練時,千萬不要自己瞎練,養成了錯誤的習慣,後面改起來也很難。可以找一些有經驗的健身朋友或者健身教練,來幫助你做好這第一步。 2. 從「小小小」重量開始
  • 徒手健身也吃蛋白粉 練出來的肌肉會很差勁嗎?
    其實還是有很多人以為不用器械單純以徒手練的肌肉會比健身房練出來的肌肉實用性更強一些,這是因為在他們對健身房訓練的理解已經形成一個慣性,從健身房裡走出來的肌肉男,都是靠蛋白粉堆出來的,不僅毫無美感,而且更別提實用性。難道選擇徒手健身的人就不吃蛋白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