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至力竭,真能帶來更多的肌肉增長嗎?這些動作最好不要力竭!

2020-12-16 波普董

每次訓練至力竭,是無數健身者都在追尋的目標。他們為了榨乾自己目標肌群的力量,總會在一聲聲怒吼中又完成一次艱難的動作重複,因為他們渴望以此換取更多的肌肉增長。

無論是身邊的教練還是一些身邊練得比較好的大牛,他們也都在鼓勵力竭的實施。似乎只有做到力竭才是你是否足夠努力的證明,似乎也只有這樣,你的肌肉才能持續獲得增長。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訓練沒有達到力竭,是不是肌肉就無法獲得好的增長效果?

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增肌訓練時,你是否需要每次都練到力竭!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力竭?

簡單來講,力竭就是你竭盡全力也無法再使用當下的重量重複一次完整的動作。

舉個簡單的例子:家強用80kg的槓鈴做臥推,他每組能完成8-10次,一共做了4組,但在第3組的時候他顯得很是吃力,最後一組他咬緊牙也只能推起6次,再也無法衝擊第7次,那麼我們可以說他在最後一組動作中達到了力竭。

我想很多小夥伴在訓練時也是如此,他們追求每個動作的最後1-2組實現力竭,有時候會在小夥伴的輔助下多完成2-3次動作,以追求至高無上的力竭體驗。

那麼是不是在訓練時不做到力竭,就無法實現好的增肌效果了?

並不是這樣。

很多新的研究表明:在訓練時,即使不做到力竭,也能實現增肌效果。並且還提到,太經常或者過度力竭,反而不利於肌肉的生長。

研究內容是這樣的:研究人員選出兩隊志願者,讓他們做槓鈴深蹲,槓鈴臥推,槓鈴推舉等大重量的複合型動作。

其中一隊採用力竭組進行訓練,另外一隊則採用最大重量的70%-90%RM來訓練,並且每組都不做到力竭。

為了實現研究的公平性,兩隻隊伍的訓練容量是一致的,但即便如此,結果也出現了不同。

研究結果發現,每組都做到力竭的隊伍各方面的表現都相對較差,而且還都露出明顯的疲憊狀態。

而另一組不做到力竭隊伍的肌肉,力量,爆發力都得到了一定提升,並且他們的精神狀態更好。

總結下來也就是說,採用力竭組訓練並不會讓你增長更多的肌肉,反而可能讓你更加疲勞。

為什麼力竭的效果反而比不力竭更差呢?

這是因為當我們在進行大重量訓練時,如果從第1組就開始做到力竭,那麼就會影響接下來的恢復效果,導致接下來的第2組,第3組,第4組恢復不過來。

這就需要我們延長組間休息,甚至降低重量去完成動作,這也隨之會影響到我們的訓練總容量,反而導致效果變差。

而且在進行大重量訓練的情況下,如果過分追求力竭,可能只會導致後續的動作變形,這也會帶來更大的受傷風險,得不償失。

所以在進行大重量訓練的情況下,不要盲目進行力竭訓練,而適當每組保留1-2次的實力可能會恢復更有幫助。

或者你將某個動作進行5組,可以選擇在最後1組進行力竭,因為偶爾進行力竭更有利於調動肌肉的募集能力,但不建議做太多的力竭組,這會影響你的恢復。

那麼什麼情況下可以進行力竭訓練呢?

上面也提到了,力竭訓練的負面因素:

1.影響後續的恢復。

2.進行大重量的複合訓練力竭也更危險。

那麼在進行小肌群訓練時,這兩種因素則都能很好的避免掉。

因為小肌群的恢復能力更強,即使進行力竭也不會有太高的風險,那麼小肌群進行力竭也就更加適合。

在進行小肌群訓練時,因為使用的重量也相對較輕,為了給肌肉足夠的負荷,讓肌纖維感受到疲勞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一組做更多的次數。

如二頭彎舉,繩索下壓,卷腹等動作變形的風險也較低,由於使用的重量都不會太大,所以受傷的概率也比較小。

而且小肌群即使力竭,下一組也能很快恢復過來,並不會因為上一組力竭而對下一組造成太大影響。

所以,經常在單關節動作上做到力竭也沒有很大問題,但也不建議每一組都進行力竭。

文末小結:

1.力竭在如今看來已經不是增長肌肉的必要條件,我們也不需要為了追求至上的力竭體驗而讓自己更加的疲勞,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你的訓練總容量,而讓增肌效果變差。

2.在進行大重量的複合型動作時,每組保留1-2次實力更有利於接下來的恢復,更能保證總體的容量達成。

3.小肌群的恢復能力更快,受傷風險更低,進行力竭的效果要比大肌群更好,但也不建議每組都進行力竭。

好了,這一期的分享就是這樣了,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方法,可以在文末給我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

我是波普董,只說你能看懂的健身知識。

相關焦點

  • 健身每次都要做到力竭?力竭是更有利於肌肉增長?看完你就懂了!
    力竭訓練是指不斷重複一項訓練動作,直至出現肌肉的暫時衰竭,即神經肌肉系統再也不能產生足夠的力量來克服特定的工作量,換句話說,也就是你無法再繼續完成一個重複動作。上面的解釋看上去是不是有點懵逼?現在重新定義一下力竭:如果下一個動作產生了變形,不標準,這個時候就是力竭狀態。二.力竭訓練是否有利於肌肉增長?在2018年有人做過這麼一個實驗:找來30個有訓練習慣的人,將他們分為兩組,每周進行4次力量訓練,為期2個月。
  • 力竭時肌肉都在發抖,力竭訓練是否有利於肌肉增長?令人不可思議
    什麼是力竭訓練?是指某一力量訓練動作,在一組中重複到無法再做的訓練。力竭訓練包括無法以正確動作完成重複的訓練,也包括借力完成重量的訓練;就借力而言,包括訓練夥伴的幫忙,也包括目標訓練肌肉部位以外部位肌肉力量使用。肌肉生長最根本的原理是肌纖維在運動中被破壞,然後被修復,被修復的肌肉會變得比之前更加粗壯。
  • 但力竭真能長更多肌肉嗎?
    在健身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想要尋求更多的技巧,以提升自己的訓練質量和表現。但有些技巧卻一直以來都是飽受爭議的存在,這也讓我們逐漸被這團「霧」給迷惑了雙眼,看不出它的本質。比如我們常提起的訓練至力竭能夠幫助更好的增肌,這是真實有效的,還是沒有必要?
  • 健身如果不力竭,那和不練有什麼區別,但力竭真能長更多肌肉嗎
    但是有一些鍛鍊卻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使他很久以來飽受爭議,今天我們就逐漸把這些謎團的迷霧給撥開,看看他真實的面目。首先我們就是健身中常說的「力竭」問題,看看能不能有效。我們先簡單說明一下,為什麼感覺有人會覺得說只要歷劫了就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更好地增加肌肉呢。
  • 阿諾:練到力竭才有效!研究發現力竭不利肌肉生長!誰才是對的?
    前言:阿諾以及其他大牛都非常經常說到的,練到力竭……那麼力竭真的那麼有效嗎?阿諾說,訓練的最後那一兩下是肌肉生長的關鍵。但是最新研究發現力竭反而不利肌肉生長。究竟誰才是對的?但有趣的是,力竭組的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差,保留主的肌肉厚度增加更多,爆發力,最大力量等進步幅度也更多,而且主觀的疲勞程度反而比較低。換句話說,力竭幾乎沒有任何的好處,反而只會讓你更疲勞。為什麼力竭的效果反而比不力竭更差呢?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 新手注重合理地運用力竭訓練,避免健身不當適得其反
    力竭訓練應該是每個健身者都不陌生的詞語,因為很多健身者都將力竭訓練作為訓練是否充分的一個標準。畢竟力竭的意義莫過於對刺激肌肉增長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前提是要合理地運用力竭訓練,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力竭訓練應該如何選擇?
  • 「力竭」肌肉練到沒力氣了,健身效果會更好嗎?很多人都錯了
    施瓦辛格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最後一個動作,才是真正的增肌動作。」還有一個大佬也說過一個類似的技巧:「我做到舉不動的時候,才開始數數。」這些說法,其實都指向了一個訓練指標,就是肌肉力竭。我們一直認為,肌肉不力竭,健身效果差。但真的是這樣嗎?首先要知道什麼叫肌肉力竭?力竭這個詞,其實很容易力竭,就是肌肉練到沒有力氣了,就算是肌肉力竭。但是如何判斷肌肉力竭呢?總的來說肌肉力竭有兩種形式。
  • 力竭才能讓肌肉更大,但力竭要練到什麼程度?這點你必須清楚
    因為肌肉纖維往往是在力竭狀態或者靠近力竭狀態下撕裂的,力竭狀態下肌肉彈性和強度最差,肌肉纖維最容易被撕裂,所以增肌需要力竭。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力竭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怎樣判斷肌肉是否力竭呢?如果力竭過度,肌肉就會受傷,如果不力竭,肌肉長不快。
  • 健身老手練3個小時的秘訣,雙循環訓練法,讓你的肌肉徹底力竭
    健身到位的判斷標準之一,就是肌肉完全力竭,也就是完全榨乾我們的肌肉力量,一般如果我們能夠練到這種程度,說明肌肉彈性已經完全喪失,肌肉纖維撕裂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很多健身老手一開始訓練就是兩三個小時,為的就是讓肌肉徹底力竭,榨乾肌肉全部力量。但是我們新手由於肌肉神經比較敏感的原因,往往做不到訓練兩三個小時。
  • 大肌肉訓練6: 下胸訓練的若干策略和技術動作
    選擇另一個動作不同方式的刺激下胸部,或者角度不同,或者重量不同,也許上一個動作你每組做6次力竭,那麼這個動作你可以每組10-12力竭。這樣的改變可以帶動更多的下胸纖維,也能給下胸一個不同的刺激促進它增長。
  • 3個超級組訓練動作,幫你深度刺激手臂肌肉,提升手臂的飽滿度
    ,手臂的圍度都不會發生變化,可能是遇到了手臂訓練的瓶頸期,為了幫助訓練者突破這個特殊階段,小編給大家帶來3個超級組訓練動作,幫助你刺激手臂肌肉,提升手臂的飽滿度。2)提高代謝壓力代謝壓力一般是隨著泵感產生的,所謂泵感指的是擼鐵後肌肉出現暫時性的增加,當你使用更高的次數和組數訓練時,泵感會產生的更加強烈,同時隨著肌肉的運動,體內會產生很多的代謝物質,肌肉為了得到很好的增長,需要更多的氧氣和營養來注入肌肉,這時肌肉不僅會給你泵感,同時還會在代謝壓力過程中直接刺激肌肉的增長
  • 想要練出好看肌肉,為什麼我不推薦「小重量多組數」的訓練?
    02 小重量完全力竭 當我們採用小重量多次數的訓練時,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神經系統只需調動了「低閾值」的運動單元就能完成動作。但在每組即將力竭時,由於低閾值的運動單元已經疲勞至無法產生足夠的力舉起重量,此時高閾值的肌纖維才會被募集和調動。
  • 群集組,突破肌肉和力量增長的神奇方法?它真的非常高效嗎?
    在休息-暫停組中,你會將一組做到力竭,休息20-40秒,繼續做下一組到接近力竭,直到完成規定的次數。為什麼會有人用群集組訓練?在傳統組的最後幾次,你的動作速度可能就會慢慢降低。如果你訓練到接近力竭,你的動作技巧可能也會開始出現問題。通過在一組中加入一些短暫的休息,你就降低了疲勞,從而能夠讓你在相同的重量下做更多次數,或者在相同重量和次數下速度越快、動作技巧越好。
  • 低次數訓練一定能增肌?肌肉酸痛才有效?這些謠言你要知道
    許多人認為組中次數越多,消耗的熱量越多,從而達到減脂甚至是局部減脂的目的,但至少有3項研究表明無法實現局部減脂,並且也有實驗顯示:150斤的人慢跑10-15分鐘與力量訓練1小時所消耗的熱量相當,所以不要依靠力量訓練減脂,而是應該在飲食和有氧訓練上下功夫。
  • 肌肉力量、大塊頭:不同的訓練思路
    肌肉增長有2種形式,一種是力量增加的明顯,另一種是體積增得更快,這就是今天本文要說的,肌肉發達的2種類型與不同的訓練思路。肌質發達(體積更大)肌質是非收縮性的肌纖維組織,對力量提升的作用很小,但是通過鍛鍊,他的體積也會增大,此外,肌纖維之間的半流質漿通過鍛鍊也會增長。例如健美愛好者的肌肉,就有更多肌質發達的成分,這也是為什麼健美運動員比舉重運動員的肌肉更大,但力量卻沒有舉重運動員大的主要原因。
  • 每次訓練時間不夠?試試這種高級訓練技巧,一樣能夠練爆你的肌肉
    1984年,肌肉雜誌的一名記者在芝加哥與Oliva呆了三天,他提到:我感覺Oliva會在他90%的動作上使用休息暫停法。在所有的上肢動作中,他幾乎在每個動作的每一組都會這麼練。那到底什麼是休息暫停組?你要如何使用這個方法來增肌?
  • 無器械如何練就勁爆肌肉腿?15個最好的徒手腿部訓練請收下
    15個最好的徒手腿部訓練請收下 股四頭肌&臀大肌: 動作一、手槍蹲x每邊5次 最好的徒手腿部訓練沒有之一
  • 怎樣能使胸肌更厚?堅持這幾個動作,變成肌肉男
    選擇常規的伏地挺身作為熱身動作就可以,重複動作,收縮和舒展會打開胸部肌肉,避免運動過程中的肌肉拉傷。準備動作的伏地挺身可以做到力竭為止。二、動作的選擇胸肌鍛鍊方式有器械訓練和徒手訓練兩種。2、下壓啞鈴飛鳥動作前將躺凳角度調節至與地面成30-45度角位置,這樣的角度能使胸大肌得到最大程度運動。動作過程中,雙臂豎直但不能鎖死,向外舒展到最大程度。
  • 臀部肌肉訓練動作詳解
    上期說到了臀肌的位置和功能,這期分享應該怎麼訓練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先說深蹲,有句話怎麼說來著,要想體力好,深蹲是必練。上期說過深蹲的角度體位不同所訓練的肌肉也不同,今天說臀部的體位應該怎麼做。第一步保持身體直立,腰部挺直,雙腳打開至寬於肩部,同時腳尖朝外至你能維持身體平衡的最大限度,雙手抓握啞鈴、壺鈴又或者槓鈴片,置於襠部下方,然後下蹲至大腿平行於地面,頂峰收縮,而後緩慢回歸體位,最後用力夾緊臀部。根據自己的能力做8~12次力竭,注意整個動作過程腰部部都是挺直的狀態。
  • 背部肌肉練不大?你缺少的是一套合理的訓練方案
    動作一、引體向上訓練引體向上作為鍛鍊背部肌肉的黃金動作當然不能在訓練計劃裡缺席,這個動作有助於打造背闊肌的寬度,如果你不能做引體向上,那麼就在高位下拉器械上鍛鍊也是一樣的,畢竟我們的目的是增肌,在肌肉增長方面器械訓練和自由重量訓練的效果是一樣的,但如果你能做引體向上,那麼我建議你不要去做高位下拉,畢竟引體向上在使肌肉增加的同時還能讓我們的肌肉學會互相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