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歐洲小說(2011)》
編者:亞歷山大·黑蒙
版本:譯林出版社
2013年1月
定價:128.00元
《最佳歐洲小說(2011)》幾乎囊括了我見過和想得到的所有短篇小說的表達形式:或者像一張生活照,記錄虛構再造過的現實瞬間;或者讓人拍案驚奇;或者則像詩一樣朦朧,流暢像泉水,又有點兒抓不住那股勁。作者們的視角和涉及的問題太廣泛了,故事的時間跨度得超過千年,地域也遍及了整個歐洲。
你知道歐洲有多少國家嗎?45個。可我一時間說不過15個。在《最佳歐洲小說(2011)》收錄了精選出來的40篇,讓我第一次讀到了列支敦斯登、黑山人寫的小說,實話說,之前我對這些國家的存在都毫無概念。
入選的作者有希拉蕊·曼特爾這樣的「大人物」,收入的是她寫的現代題材的小說《她的心臟急性衰竭了》,曼特爾以小女兒的視角描寫了一個大女兒患上厭食症的家庭,她在輕鬆、流暢、懵懂之間講的是生命沉重、固執卻節節敗退的悲劇。
還有我最喜歡的波蘭小說《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的作者奧爾加·託卡爾克佐克,她用介於童話、寓言、想像和現實之間的方式講了關於「世上最醜的女人」的故事。
當然,這四本小說集裡,更多的是也有我們這些中國人從來不知道的作者。我喜歡看每篇小說最後的作者介紹,寥寥數語裡有活靈活現生動的人浮出來。我想像著在龐大的歐洲那麼多國家和地區裡,散落著這些人,從空中看,他們只是一些螢火蟲般的小光點,他們在寫小說呢,腦子裡總有一些什麼故事是跟現實生活錯位的。
因此,我覺得,可以把此書看做是一塊關於歐洲短篇小說的大拼圖,這些作品可能無法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更像是作者個人風格的體現,可它們在一起確實呈現出只屬於歐洲的氣質,放在亞洲、美洲都不對勁,可小說裡滲透著人味兒,人性懦弱、可笑又珍貴、崇高的東西都在其中。故事講出來,大家心領神會,這點又不分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