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區:繪製特色文化牆 營造文明好風尚

2020-12-12 湘湘帶你看社會

近日,萬州區厚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攜手太白街道青羊宮社區共同開展「打造美麗社區文化牆·營造文明進步好風尚」志願服務活動,以繪製特色文化牆的方式,激勵大家自覺維護公共環境,營造文明進步好風尚。

準備工具、粉刷牆面、勾勒輪廓、填充顏色……當天,社工、社區居民們以及專業牆繪設計師齊上陣,從家風家訓、和諧社區·鄰裡守望、志願服務隊伍建設幾方面入手,在青羊宮江陵廠宿舍區域,巧妙地運用手中的畫筆和顏料,共同繪製了以青羊宮社區故事為主題的特色文化牆體,不僅讓原本普通的牆面提升了「顏值」,也傳遞了社區文化。

「太漂亮了!簡直煥然一新,看著心情都變好了。」望著這一幅幅生動形象、獨具特色的牆面彩繪,青羊宮社區居民周大爺豎起了大拇指。他表示,文化牆不僅美化了社區環境,家風家訓語錄、和諧鄰裡建設等內容也起到了教育作用,值得點讚。

「之所以選擇江陵廠宿舍區域,不僅因為它是居民進出的必經之地,還是鄰裡接觸最頻繁的地方,我們想通過社區特色文化牆建設,在潛移默化中激勵大家自覺維護公共環境,促進鄰裡之間情感溝通,提升居民素質修養。」厚潤社工認為,以牆繪傳播,引導居民主動參與到社區公共空間打造中來,不僅美化了環境,還拉進了居民間的距離,營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氛圍。

【來源:重慶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東龍門:利用紅色資源和特色文化營造文明新風尚
    惠州日報記者鍾暢新 攝  整合資源  利用紅色資源和特色文化營造文明新風尚  「麻榨鎮充分利用紅色資源以及春牛舞等本地特色文化資源,為各村營造良好的文化薰陶氛圍,為黨員群眾營造文明、健康、和諧的生活風尚。」
  • 一村一景一特色 文明鄉風撲面來——全市深入開展村寨文化氛圍營造...
    2017年以來,我市堅持高位推動、科學謀劃,部門聯動、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彰顯特色,點面結合、全面覆蓋,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進了「尋常百姓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貧困群眾「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得到保護傳承,形成了村寨文化氛圍營造工作的「保山樣板」,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 牆體彩繪、彩色路面,環翠區新方式營造文明新風尚
    「會說話」的手繪牆、彩帶一樣的彩色路面……當前創城工作已經到了衝刺時刻,環翠區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以新方式營造新風尚,為文明城市創建和精緻城市建設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燦爛盛開的向日葵、清新秀美的荷花、可愛Q萌的卡通圖案……在鯨園街道花園社區,隨處可見綠色、環保、文明主題的彩繪牆面,單調的牆體、井蓋、變電箱變身為文明宣傳的新視窗、文明創建的新陣地。
  • 青島:品牌引領文明風尚 文明實踐在山海小城王哥莊結碩果
    」主題牆、蒲公英燈、國學文化主題牆、鄉風文明榜、社區的老石碾、村規民約口訣、公益廣告主題休閒廊架,特別是畫著「茶香竹韻 生態廟石」文化品牌logo和竹園形象的彩繪牆,使人感受到濃厚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氛圍。
  • 山西運城一社區舉辦集體「文化謝師禮」 營造樸實節約文明新風尚
    當天,這一社區舉辦了「文化謝師禮」,邀請社區裡高考學子的教師參加,學生們用自編自演的歌舞、詩歌朗誦等多種形式,向辛勤培育學生們的教師表達感恩之情。「感恩老師是美德,謝師恩本無可厚非,但適度的表達更重要。」提起文化謝師的初衷,活動主辦方負責人馮文俊介紹說,「為了避免大家爭擺『謝師宴』,營造樸實、節約、文明的新風尚,我們便有了舉辦集體『文化謝師禮』活動的想法」。
  • 黃山屯溪區:「勤儉節約」小妙招 營造文明用餐新風尚
    黃山市屯溪區引導當地餐飲企業積極響應「文明用餐 杜絕浪費」的倡議,紛紛推出「勤儉節約」的小妙招,在全社會營造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文明用餐新風尚。  「你們五六個人,可以少點一點,不夠再加,以免浪費。」8月14號下午六點左右,在屯溪區徽三說陽湖店陸續迎來就餐的客人,服務員在為客人點菜的同時,根據個人數量溫馨提示客人點菜的數量和分量。
  • 「文明校園創建」培育特色學校文化 展現文明校園風採
    高青縣中心路小學教師 韋冉冉:經典與感恩同行是我們學校文化教育的一大特色,我們以校本課程仁義禮智信系列讀本的誦讀為載體,以重大節日開學畢業典禮等活動為主陣地,把經典誦讀和感恩教育有效結合,培養傳承經典的新時代小學生。
  • 包頭各社區文明接力 建設和諧社區引領文明風尚
    近年來,包頭市各社區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大力培育文明道德新風尚,積極開展「文明社區」創建活動,把服務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社區居民「親如一家」,百姓生活和諧幸福,有力提升了社區居民的道德素質和社區文明創建水平,形成了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 東莞茶山橫瀝打造文明創建示範村 傳承優秀文化傳統
    、田頭作為文明創建示範村,融入各村產業、文化、生態及傳統特色,營造潔淨美麗的村容村貌,以及濃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氛圍,打造「一村一品一特色」品牌。  在原超朗小學圍牆立面,超朗村製作200多平方米的風景民俗、核心價值觀主題牆繪,在古村建築牆體,超朗繪製300平方米的嶺南農耕文化主題牆繪。該村同時投入5萬元,邀請專業人士繪製120平方米的村史牆,記載、傳承村史民俗。
  • 文明校園丨龍華區龍華中心小學:文明風尚成為校園最美風景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包力什麼樣的校園才是文明校園?如何創建文明校園?12月9日,在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榮獲2018—2020年度廣東省文明校園的深圳市龍華區龍華中心小學的答案是,立德樹人,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營造文明風尚,乃校園建設第一要務。
  • 朝外北街文明主題牆亮相,「朝外我最『橙』」活動引行人目光
    9月18日,朝外街道朝外北街文明主題文化牆正式亮相,通過卡通圖案與中英文雙語文明標語,將文明出行、光碟行動、文明養寵、保護海洋、愛護動物等文明倡議在牆面展示出來。現場還舉辦了「朝外我最『橙』」主題活動,為孩子們發放「小小橙-文明志願邀請函」,邀請行人參與文明書信投遞、KT板打卡等活動,助力營造地區文明新風尚氛圍。「遛狗要牽繩,垃圾分類不亂扔」在朝外大街文明主題牆前,「朝外我最『橙』」主題活動正在開展,一位小朋友在明信片上寫下了這樣一句「文明宣言」,末尾署上自己的名字,小心翼翼地投遞到「文明投遞站」郵箱裡。
  • 福建漳州實施「四大工程」 營造文明上網良好氛圍
    2020年來,福建省漳州市深入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實施網絡文化傳播工程、網絡空間晴朗工程、網絡文明自律工程、網上道德實踐工程等「四大工程」,提升廣大幹部群眾的網絡文明素養。  實施網絡文化傳播工程  營造良好道德環境  開設「漳州新網絡講堂」,構建「一微百態 」傳播矩陣,全面傳遞中國好聲音,傳播中國好故事,唱響新時代奮進的「主旋律」
  • 賀蘭縣隆源村:「文明巷」牆繪繪出鄉風文明建設新風尚
    如今,在賀蘭縣南梁臺子隆源村就有著這樣兩條「文明巷」,繪著滿滿正能量和深刻教育意義繪畫的一片片紅瓦、一面面白牆,皆成為向村民傳遞精神文明火種的主陣地。通過牆繪這一形式,不僅助力隆源村村容村貌煥發新顏,也將村落文化與文明風尚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展示了新時代鄉村文明美麗的新面貌。
  • 臨夏市南龍鎮妥家村:靚麗彩繪牆,繪出文明新風尚
    臨夏市南龍鎮妥家村:靚麗彩繪牆,繪出文明新風尚 2020-12-21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亳州:「特色文化牆」扮靚美麗鄉村 文明鄉風吹進村民心頭
    村民駐足觀看文化牆  「『文化牆』的繪製以通俗易懂、接地氣為準則,祝集村村主任李芳魁介紹,「原本冷冰冰、髒兮兮,『牛皮癬』似的牆體變成了『政策明白牆』『文明禮儀牆』『美德教育牆』,美化環境的同時,又增添了濃鬱的文化氣息。」  鄉村美景入畫來,幸福生活踏歌至。
  • 衢州美術教師繪製6張萌貓動漫,宣傳「節儉風尚」
    秋季開學前,衢州二中工會向全校師生發出「勤儉節約,做文明新風尚的引領者」的倡議。學校結合「綠色低碳」的校園文化建設,倡議全校師生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做文明新風尚的踐行者和引領者,制止舌尖上的浪費,爭當勤儉節約標兵。除了倡議書,還有沒有其他師生喜聞樂見的辦法宣傳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學校工會向校內教師借智。
  • 用明德引領風尚 營造健康文化生態
    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這個高度來看待「三俗」對文化文藝事業發展的危害,更能深刻認識抵制和治理「三俗」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邯鄲市復興區教體局開展「節約一粒糧,文明新風尚」主題教育活動
    引導學生秉持勤儉之本,珍惜一粥一飯,做光碟行動的踐行者,做文明風尚的傳播者。復興小學通過繪製手抄報,節約糧食」倡議書,製作親子節糧小報,引導學生把勤儉節約、文明用餐的思想牢牢記在心中。紡機路小學發起「節約糧食 杜絕浪費」行動,製作糧食「名片」繪製糧食種類
  • 文明的力量: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是「宏志班」的發源地,學校發揚宏志精神,倡導人文教育,重視環境薰陶,推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深入開展;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堅持「文化立校築根基、精緻辦學謀發展、特色育人創品牌、規範辦學樹形象」的整體發展思路,積極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 創建文明校園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實現中國夢主力軍的戰略工程,是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鑄魂工程
  • 建文化長廊唱閩南童謠 南林小學閩南文化特色教育受歡迎
    ­  「天黑黑,昧落雨……」走進安海鎮後蔡村的南林小學,遠遠就能聽到一陣陣清脆的童謠聲,伴隨著富有閩南韻味的吟唱,行走在南林小學的特色文化長廊上,又能領略安海特色的文化風採。­  近年來,南林小學堅持閩南文化特色教育,一直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