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保山,碧空如洗,湖水澄澈,新風撲面。500多塊大型戶外廣告牌、3.5萬餘塊戶外造型宣傳牌、近萬條永久性宣傳標語、7萬多平方米牆體畫和1.3萬個宣傳欄,扮靚了溫潤保山的城鄉大地和村村寨寨。
從隆陽區板橋鎮到騰衝邊合區猴橋鎮200多公裡的沿線上,一塊塊戶外廣告牌、一條條書寫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標語,顯得格外醒目。
從城市街道社區到全市211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從布朗山寨到邊境傈僳族村落,一幅幅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黨建文化、廉政文化、傳統文化、地方民族文化的牆體畫,一個個主題公園和新時代農民講習所,一面面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營造出濃濃的村寨文化氛圍。
2017年以來,我市堅持高位推動、科學謀劃,部門聯動、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彰顯特色,點面結合、全面覆蓋,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進了「尋常百姓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貧困群眾「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得到保護傳承,形成了村寨文化氛圍營造工作的「保山樣板」,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高位推動 科學謀劃
——發揮高位推動的導向作用。市委高度重視村寨文化氛圍營造工作,市委書記趙德光在2017年11月8日召開的四屆市委第27次常委會審議《保山市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時,明確提出要把從隆陽區板橋鎮到騰衝邊合區猴橋鎮這一公路沿線,打造成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走廊。2018年2月上旬,各縣(市、區)按照市委的統一要求,分別在各縣城入城口豎起了「跨越發展、爭創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宣傳牌。
——發揮頂層設計的引領作用。市委宣傳部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實施方案,明確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確定工作重點,明細張貼懸掛內容,提出實施步驟,規定完成時間,落實責任分工,確保工作有序推進。特別是對全市211個易地扶貧搬遷點的工作推進,編制了《保山市2018年村寨文化氛圍營造工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根據投資概算與資金籌措情況,精準設計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提出招標投標、實施進度等具體方案。
——發揮先行先試的示範作用。以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鎮為示範點,在室內外廣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等內容,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隆陽區永昌街道集中打造了紅廟社區海棠小區、雙虹社區新安小區2個試點,實施文化牆美化工程2760平方米,人居環境得到大幅提升。
部門聯動 共建共享
市委宣傳部牽頭抓總,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檢查。各縣(市、區)委宣傳部負責協調整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脫貧攻堅宣傳、文明創建、基層黨建等項目資源,統一規劃、統籌推進,上下聯動、形成合力。
各鄉(鎮、街道)作為主戰場和主力軍,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工作,負責氛圍營造工作的具體實施和管理工作。
隆陽區蘭城街道在區教育局的支持下,共招募了26所中小學64名美術教師,組成志願者隊伍,加班加點,僅用7天時間就完成了沙灘社區九隆名居52塊牆體近1000平方米的繪製工作。該組手繪文化牆圍繞黨建篇、平安篇、文明篇、和諧篇、中國夢五個篇章來布局,內容以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圖畫、詩歌、諺語、順口溜等為主,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孝道文化、環保科技、安全常識、衛生保健等知識生動活潑地展現在居民面前。
騰衝、施甸、龍陵、昌寧等縣(市)積極整合部門資源,努力打造「黨建+文化」的村寨文化氛圍營造模式,讓「紅色文化」逐漸成為村寨文化的主基調,黨的十九大精神成為新時代廣大鄉村最強音。
因地制宜 彰顯特色
——突出抓好「銜接」。把村寨文化氛圍營造與脫貧攻堅規劃、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工程實施等銜接起來。
隆陽區漢莊鎮「軟硬兼施」,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條從漢莊集鎮街口到賈官社區3公裡的文化長廊,繪製牆體畫80多幅,並啟動了佔地107畝的漢莊森林公園和賈官休閒廣場建設。
——突出重點部位。對易地扶貧搬遷點公共場所和農戶家庭、村村寨寨出入口、文化活動場所、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點地方下足功夫。
隆陽區辛街鄉在鄒裡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打造黨建廣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場、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紅色影院等,營造了濃厚的鄉村文化氛圍。
隆陽區西邑鄉以「鄉政府、永信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烏馬隆興自然村」為點,以「雲保線、21個村(社區)入口」為線,全力打造鄉村文化氛圍營造主陣地。
——突出結合融入。把鄉村文化氛圍營造工作與當地農村農民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與當地風俗習俗融合起來,讓各族群眾易懂易記易傳。
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莫卡村在氛圍營造工作中積極融入傣族文化元素,製作雙語宣傳欄、文化牆、花臺宣傳牌、路燈燈杆宣傳牌。在中國咖啡第一村新寨村,融入咖啡元素,營造發展咖啡產業、向上向善的村寨文化氛圍。
騰衝市騰越鎮雲山社區董官自然村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古宅院、古宗祠、古剎、古大門等保存較好,隨處可見,是清末民初商賈繁榮昌盛的古村落。社區結合地方鄉賢文化、家風家訓,將氛圍營造延伸到每個小巷,使董官村的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發揚。
猴橋鎮國門新村位於騰衝市猴橋社區黑泥塘自然村,轄兩個村民小組,是中緬邊境上的一個傈僳族村落。在氛圍營造中,騰衝市委宣傳部針對國門特點,重點打造了一條「黨的十九大精神走廊」,該村還新建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產黨」鐵藝宣傳牌和「國家、國門、國防、國土、國民」五個意識鐵藝展板,通過潛移默化的宣傳引導,增強了當地傈僳族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強烈意識。
點面結合 全面覆蓋
市委宣傳部認真制定《保山市村寨文化氛圍營造工作指導標準》,按照全市一盤棋的布局思路,抓實氛圍營造「點、線、面」的工作。
「點」即全市211個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村寨文化氛圍建設;「線」即隆陽板橋至騰衝猴橋和保龍高速路、昌保線、保施線以及龍陵、騰衝邊境線的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走廊建設;「面」即全市城鄉集鎮文化氛圍營造全覆蓋。
結合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脫貧攻堅、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行動、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文明村鎮創建等工作,保山市還重點推出了公益廣告、永久性標語、入戶文化宣傳品等。
截至2018年10月底,市縣兩級累計投入資金3808.906萬元,鄉(鎮、街道)累計投入資金2534.266萬元。目前,全市五縣(市、區)共建設大型戶外廣告牌565塊、戶外宣傳牌35199塊、永久性宣傳標語9583條、燈箱7198個、燈杆旗22803塊、牆體宣傳畫72971平方米、宣傳欄13553塊;制發宣傳海報375728張、對聯146049副;開展宣講4987場次、文藝演出599場次;各級媒體和戶外LED屏分別播出宣傳標語84275條次和466085條次
一村一特色,一牆一風景。眼下,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吹響和鄉村文化氛圍的日益濃厚,保山大地颳起了陣陣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出鄉村文明新氣象。
而今邁步從頭越。下一步,我市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宣傳思想工作開創新局面,為全市高質量跨越發展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牢牢把握並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讓村寨文化氛圍的「盆景」成為「風景」,努力爭當鄉村振興、文化振興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