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小哥系列|靠著人力三輪車,我在普陀山送快遞

2020-12-17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

嗚……早上8點多,一聲長長的汽笛聲中,輪船穩穩靠泊在普陀山碼頭。待乘客下船後,一個男子快速登上甲板,把一個個快遞集包袋往下扛,再仔細堆疊在人力三輪車上,準備拉往網點,他就是普陀山中通區域負責人周海燕。

周海燕其實不是本地人,老家在重慶,來普陀山10多年了。做過廚師,開過飯店,直到2012年左右跟著親戚幹起了快遞,這一幹就是8年。

「可以說,我們是島上第一批做快遞的。這裡四面環海,所有物資都靠船運上島,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島上居民購物特別依賴快遞。」周海燕說,更特殊的是,島上沒有電動車、私家車,快遞送貨全憑人力三輪車、自行車。

2020年了,誰能想到,如今還有人用這樣的方式送快遞。

你想想到的全國土特產,都由小哥們送到普陀山

作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有「海天佛國」之稱,周海燕告訴記者,說是山,其實也是環海的一個島,到達這裡唯一的方式就是坐輪渡到達普陀山碼頭。疫情發生之前,每年旅遊旺季,這裡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熱鬧的背後,是城市生活中難得一見的寧靜。

「清晨雞鳴,鳥叫,聲聲入耳,在普陀山,你能感受到心中的平靜和祥和。」周海燕說,這裡綠化極好,即使是在寒冬,普陀山也像一塊碧綠青翠的翡翠嵌在舟山群島中,更不用說眼下的初夏,暖陽洋洋灑灑下來,穿過參天大樹的陰影,投射在盤山公路上,也倒映在古樸黃牆裡。

普陀山跟周海燕的老家重慶有些類似,同樣的山坡陡,彎多,還有潮溼。「每年梅雨季節和南風天,地板上都是水,尤其一樓特別嚴重,如果適應不了氣候很容易就患上關節炎。」

從上島那一刻開始,周海燕就愛上了這裡。

「18歲就來了,剛開始主要是在飯店、酒店,實習、工作。」直到2012年,周海燕跟著親戚幹起了快遞。那時候,普陀山的快遞行業剛剛興起。

「最開始發出去的件,一天一個兩個,最多7件貨,進來的也就20來票吧。」周海燕說,島上買東西不方便。以買衣服為例,雖然這裡有商店,但大部分都是面向遊客售賣的風格,年輕女孩子們想買點時髦的衣服,需要坐船出島,到舟山買好了,再坐船回來。

周海燕敏銳地嗅到了其中的機會,到了2015年,周海燕果斷決定接手。

「雖然孤懸海上,但是島上的人口並不少,寺廟僧人、本地居民、外地遊客,大家在習慣在網上購買各種商品。」周海燕介紹,如今,陝西閻良的甜瓜,山東菏澤的土雞蛋、煙臺的紅富士蘋果,四川宜昌的魚腥草……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土特產,都由小哥們送到島上居民的手上。

靠人力三輪車和步行,走遍全島送件

許多人也許都不知道,普陀山上機動車輛嚴格管控。根據相關管理條例,島上商戶和居民不允許有私家機動車,在普陀山除了小巴,你偶爾能看到的機動車主要是酒店賓館或單位的,但是數量也有限。此外,普陀山也是全面禁止電瓶車的,就連人力三輪車也是需要通過審批。

和島外相比,在普陀山送快遞又多了一份艱辛。

周海燕回憶,最開始,人手不足,也沒車子。早上7點,自己得先坐公交車,到普陀山碼頭,再坐船到舟山,之後再坐公交車到舟山轉運中心。取上貨,再原路返回,這麼一趟下來,交通工具都要換好幾種,大概下午回到普陀山,才能開始分揀,之後走路、坐公交車去送件。「好在當時件量不多,一天幾十票,也就一兩個麻袋。」周海燕笑著說。

後來,周海燕先買了二手摩託車,停在舟山碼頭,這樣在舟山就方便了一些;再過了幾個月,摩託車換成了二手小貨車,慢慢的,件量越來越多,周海燕專門派了一個夥伴駐守舟山,自己這才不用來回折騰。

島上也從公交車送件,升級到了人力三輪車。幾年來,他靠步行和三輪車走遍全島送件,海風把他的臉吹得泛紅。

周海燕告訴記者,自己的快遞網點有三輛三輪車和一輛自行車,這已經是島上快遞網點中最「富裕」的了。三輪車用來批量運輸小件以及電冰箱、洗衣機類的大件,自行車則是用來派送急件和遠距離的件。

「三輪車裡一次最多能塞約50個包裹,加起來可以達到上百斤。一天來回要送兩趟,遇到上坡、下坡、臺階以及遊客多的地方,都要步行推車。」

五年業務量翻了5倍,在這裡送包裹,從不擔心丟失或被偷

除了體力上的辛苦,周海燕告訴記者,快遞其實一項繁雜的服務性工作。尤其剛開始,自己又要送件,還要處理投訴,一度想放棄。「後來冷靜下來想想,出於島上居民對快遞的需要,還是決定再堅持堅持。當年自己怎麼能想到,有一天快遞會發展到現在這樣如火如荼。」

周海燕告訴錢江晚報記者,近年來,寺廟裡的僧人和工作人員也逐漸習慣了線上購物,普陀山中通的快遞量從五年前的每天一百多票,增長至如今的六百票左右。

付出總有回報,如今,周海燕在舟山買了房買了車,帶著幾名快遞小哥,把小日子越過越好。

更值得欣慰的是,在普陀送件,從不擔心快件丟失或者被偷的情況。

周海燕解釋,這也許是因為,無論是島上居民還是外來旅客,在這裡都懷有敬畏之心。

「普陀山上幾乎沒有不累的工作,但島上民風淳樸,人心向善。」周海燕說,夏天天氣很熱,路過熟悉的商鋪時,老闆常常會免費送水;下雨天上坡推三輪車時,總有遊客主動幫忙;遇到風浪警報,貨船停運,快件被耽擱了,島上客戶也基本能諒解,這些都給了快遞小哥一些寬慰。

「在普陀山做快遞,雖然挺辛苦,但很充實,每天能給大家送去需要的東西,也算是一場修行吧。」周海燕說,只要可以的話,自己會一直做下去。

相關焦點

  • 送快遞很實用,看看快遞小哥怎麼評價「遞哥」
    回想一下我們經常收的快遞,它是怎麼送到我們手上來的?幹線運輸環節它可能是重卡運輸,也可能是飛機空運,「最後一公裡」的區域配送幾乎都是用電動三輪車,三輪車成大部分快遞小哥送快遞的標配。購買成本低、靈活性高是三輪車在快遞配送領域廣泛應用的原因。除此之外,三輪車幾乎都是缺點。
  • 白天送快遞晚上跳街舞 快遞小哥夢想是跳上「國際舞臺」
    白天,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送快遞;晚上,畫風一轉,翻跟頭、單手倒立,化身一個專業的「街舞少年」。這就是快遞小哥翟春晨每天的生活狀態,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堅持著一個不想丟的愛好。
  • 快遞小哥開小貨車送快遞,一天配送500件,聽到「謝謝」最開心
    「喂,快遞嗎?我有個快遞什麼時候能送到?」「我的件很著急,能給我抓緊送一下嗎?」「不是說今天送嗎,怎麼還沒到啊!」每天,圓通快遞小哥江展都會接到多個這樣的電話,換成一般人,抓狂必至,而江展面對每個電話都是笑臉應對。
  • 下月起廣州快遞小哥送貨須用專用電動三輪車
    對於大家關心的電動三輪車,《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廣州行政區域內禁止電動三輪車上道路行駛,但郵政(含報刊投遞)、快遞等行業可以使用符合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國家標準的電動三輪車從事社區配送服務。 雖然快遞小哥的車可以上路,但也要求實行規範的管理: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實行統一車身標識、安裝車載定位系統終端監控設備、配額備案管理等管理措施,在規定的區域、線路、時間上道路行駛。
  • 鄭州街頭快遞小哥用板車送貨 只因電動三輪被交警扣留
    快遞小哥用板車送貨快遞公司:實出無奈,快遞員用電動三輪車送貨被交警扣留 交警部門:規範城市交通秩序是常態,並不針對某個行業□記者餘淼 高鴻鵬文 洪波攝影核心提示|蝸牛找了個快遞員工作,顧客們從白天等到傍晚,都沒有收到貨。同行白鴿告訴它,送快遞,關鍵就看一個「快」字。
  • 鄭州快遞小哥拉板車送貨 稱電動三輪車常被查扣
    據《大河報》報導近日有網友發帖稱,由於河南鄭州市區禁止電動三輪車通行,一些快遞公司的小哥改用兩輪木質板車來送貨。這些出現在街頭、小區和城市 中央的身影,讓市民不禁疑惑,難道快遞行業要回到農耕時代?據了解,鄭州90%的收件和投遞工作,依靠電動三輪車來完成。如何規範和解決影響末端投遞的電 動三輪車通行問題,是行業主管部門與交通部門共同關心的問題。>>爆料 板車街頭送快遞9日,有網友發了個帖:「鄭州市街頭出現板車送快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央視CGTN:獨腿中通快遞小哥送包裹,實現了自己的「小目標」
    近日,中通上海奉賢網點的快遞小哥沈光宇再次受到了媒體的關注。8月15日,央視CGTN採訪沈光宇,鏡頭下,他用一條腿、一根拐杖和一輛三輪車,走路,騎車,上下樓,送件。2018年11月8日,沈光宇曾在朋友圈寫下「五年計劃就是送出四十萬件快遞」的目標。如今,入職近5年的他已送出了近50萬個包裹,達成了自己的小目標。
  • 三輪車進小區和汽車一樣收停車費 快遞小哥急了
    出入口道閘的旁邊,豎著一塊藍底白字的牌子,上面寫著醒目的《收費公示》:2020年1月1日起,對所有進出小區的固定電動三輪車統一實施收費管理,電動三輪車均由道閘系統進出。對所有進入本小區的臨時電動三輪車,須拿臨時牌照。電動三輪車按汽車臨時出入一樣的收費標準。
  • 快遞小哥雪中「快馬加鞭」:你的快遞「馬上」送達
    我的快遞送到「起碼」要多久啊?快遞小哥:騎馬很快,但問題是沒有馬……「傳說」,內蒙古人都會騎馬。這不,快遞小哥雪中「快馬加鞭」送快遞呢!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迎來降雪,雪後車輛打滑無法行駛,快遞員便改成騎馬送取快遞。▲圖片來自視頻截圖視頻中的快遞小哥介紹道,客戶地址距離網點將近30公裡,其中有一半是山路。而雪比較大,路很滑,車進不去,只能騎馬了。
  • 高峰期一天睡4小時,送件400多個!長沙一快遞小哥向市委書記提建議...
    2003年他跟隨親戚到珠海打工,第一份職業就是快遞員。「那時候全靠騎單車,每天拖著貨跑4趟,一趟要騎40多分鐘。」馬石光回憶說,從早上7時忙到晚上9時,「回宿舍後已經累得動不了了。」隨後的幾年,他先後在順豐和EMS就職,直到2014年在長沙加入圓通,再次成為一名快遞小哥。
  • 青島快遞電動三輪車掛專用標識牌 送餐車也將納入規範管理
    為了儘快把東西送到顧客手中,快遞、外賣小哥經常是卯足了勁,不過有時候,似乎把安全給忘了。每年各地因為電動車爭道搶行,引發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數……比如這樣的…還有這樣的…昨天上午,青島市交警支隊聯合快遞行業協會出臺新措施,為快遞電動三輪車掛專用標識牌,車輛違法也將被抓拍。
  • 送外賣和送快遞差別有多大,看到工資條才明白!
    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湧現出了大批量的新興行業,比如外賣平臺和快遞公司方便了很多人,外賣小哥和快遞小哥變成生活中不可少的重要人群, 外賣堪稱續命神藥,而快遞就是精神糧食。然而,雖然快遞和外賣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身邊卻有很多朋友抱怨道,為啥外賣小哥服務態度那麼好還要送餐上門,而快遞小哥對我們就是愛理不理呢?
  • 菜鳥驛站取快遞都是免費,靠什麼盈利?快遞小哥:不用擔心
    菜鳥驛站取快遞都是免費,靠什麼盈利?快遞小哥:不用擔心!網際網路的發展也促使電商行業的誕生,電商的發展除了離不開網際網路,還離不開快遞公司。當網購成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物流行業的發展也越來越成熟。以前收快遞的方式是快遞小哥送到家附近,打電話讓你下去拿,甚至還可能送到家門口。,但是現在的快遞都是統一放在菜鳥驛站這種快遞點。大家都知道,快遞小哥的工資是很高的,以前送快遞都是打電話,如果收件人不在,就無法籤收,第二天又得再跑一趟,這樣是很耽誤時間的。
  • 送快遞的電動三輪車開得太快險釀禍
    [摘要]隨著網購越來越普遍,快遞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們身邊,大部分快遞員送快遞使用的都是有後鬥的電動三輪車。最近,記者接到一些市民的來電,他們說,快遞員將電動三輪車駛入小區時,一般速度都比較快,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深圳快遞被坑哭:每天10噸貨 手推車怎麼送
    羅先生向記者表示,這些電動三輪車都是快遞員自己出錢購置的,單價為2000多元,是他們的謀生工具,「希望政府給快遞行業電動三輪車一條出路。但如果非要禁的話,我們也只能配合。」羅先生無奈道。深圳交警:三輪車不能用於送快遞對於快遞行業使用電動三輪車的問題,深圳交警的態度是明確的。
  • 大姐被快遞小哥撞倒摔斷牙,治療費用要30000,小哥逃避說沒錢
    在我們現在這個如今社會上發展的越來越好,尤其是我們能夠看到大街小巷都有外賣騎手和快遞小哥的身影,風雨來風雨去,簡直實在是太辛苦了,有的騎手為了能夠多送幾單,速度也是特別的快,而且我們也是經常在網上能夠看到快進小哥,因為送餐而摔倒的事情,而今天我們要所說的這位快遞小哥更是如此。
  • 承德1198輛快遞三輪車有了 「戶口本」!
    這些天,很多市民發現,快遞小哥的三輪車有了新變化,車身不僅印有「快遞」字樣,還有各個企業的LOGO。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全市1198輛標準化快遞專用三輪車有了自己的「戶口本」,實現了快遞三輪車統一編碼、統一保險、統一定位等規範管理。
  • 深圳快遞被坑哭:每天10噸貨 手推車咋送
    羅先生向記者表示,這些電動三輪車都是快遞員自己出錢購置的,單價為2000多元,是他們的謀生工具,「希望政府給快遞行業電動三輪車一條出路。但如果非要禁的話,我們也只能配合。」羅先生無奈道。深圳交警:三輪車不能用於送快遞對於快遞行業使用電動三輪車的問題,深圳交警的態度是明確的。
  • 我為快遞小哥寫首詩(第二輯)
    雨中,送快遞的人白瀚水雨中的鳥為我打開幻想。車輪上的泥濘帶著故鄉和父親的深情像一隻鳥,在雲中呼喚我的名字快遞小哥伸出的手,有些冷他送來的卻是人間之火是鮮活的生命在向我傳遞一種力量一種為戰勝疫情,無處不在的堅持你是星星,也是快遞員餘元峰你是星星
  • 我為快遞小哥寫首詩(第5輯)
    快遞小哥肋間掖著一把青春的掃描儀掃出的聲音只有自己聽見。,經過你的手我穿的布衣,經過你的手我用的耳機,健身器材,口罩,香水,經過你的手我讀的書籍,睡的床罩,喝的啤酒還有送給爹娘的禮物,都經過了你的手對了,還有快遞來的樣刊,快遞出去的稿件也都經過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