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
嗚……早上8點多,一聲長長的汽笛聲中,輪船穩穩靠泊在普陀山碼頭。待乘客下船後,一個男子快速登上甲板,把一個個快遞集包袋往下扛,再仔細堆疊在人力三輪車上,準備拉往網點,他就是普陀山中通區域負責人周海燕。
周海燕其實不是本地人,老家在重慶,來普陀山10多年了。做過廚師,開過飯店,直到2012年左右跟著親戚幹起了快遞,這一幹就是8年。
「可以說,我們是島上第一批做快遞的。這裡四面環海,所有物資都靠船運上島,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島上居民購物特別依賴快遞。」周海燕說,更特殊的是,島上沒有電動車、私家車,快遞送貨全憑人力三輪車、自行車。
2020年了,誰能想到,如今還有人用這樣的方式送快遞。
你想想到的全國土特產,都由小哥們送到普陀山
作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有「海天佛國」之稱,周海燕告訴記者,說是山,其實也是環海的一個島,到達這裡唯一的方式就是坐輪渡到達普陀山碼頭。疫情發生之前,每年旅遊旺季,這裡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熱鬧的背後,是城市生活中難得一見的寧靜。
「清晨雞鳴,鳥叫,聲聲入耳,在普陀山,你能感受到心中的平靜和祥和。」周海燕說,這裡綠化極好,即使是在寒冬,普陀山也像一塊碧綠青翠的翡翠嵌在舟山群島中,更不用說眼下的初夏,暖陽洋洋灑灑下來,穿過參天大樹的陰影,投射在盤山公路上,也倒映在古樸黃牆裡。
普陀山跟周海燕的老家重慶有些類似,同樣的山坡陡,彎多,還有潮溼。「每年梅雨季節和南風天,地板上都是水,尤其一樓特別嚴重,如果適應不了氣候很容易就患上關節炎。」
從上島那一刻開始,周海燕就愛上了這裡。
「18歲就來了,剛開始主要是在飯店、酒店,實習、工作。」直到2012年,周海燕跟著親戚幹起了快遞。那時候,普陀山的快遞行業剛剛興起。
「最開始發出去的件,一天一個兩個,最多7件貨,進來的也就20來票吧。」周海燕說,島上買東西不方便。以買衣服為例,雖然這裡有商店,但大部分都是面向遊客售賣的風格,年輕女孩子們想買點時髦的衣服,需要坐船出島,到舟山買好了,再坐船回來。
周海燕敏銳地嗅到了其中的機會,到了2015年,周海燕果斷決定接手。
「雖然孤懸海上,但是島上的人口並不少,寺廟僧人、本地居民、外地遊客,大家在習慣在網上購買各種商品。」周海燕介紹,如今,陝西閻良的甜瓜,山東菏澤的土雞蛋、煙臺的紅富士蘋果,四川宜昌的魚腥草……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土特產,都由小哥們送到島上居民的手上。
靠人力三輪車和步行,走遍全島送件
許多人也許都不知道,普陀山上機動車輛嚴格管控。根據相關管理條例,島上商戶和居民不允許有私家機動車,在普陀山除了小巴,你偶爾能看到的機動車主要是酒店賓館或單位的,但是數量也有限。此外,普陀山也是全面禁止電瓶車的,就連人力三輪車也是需要通過審批。
和島外相比,在普陀山送快遞又多了一份艱辛。
周海燕回憶,最開始,人手不足,也沒車子。早上7點,自己得先坐公交車,到普陀山碼頭,再坐船到舟山,之後再坐公交車到舟山轉運中心。取上貨,再原路返回,這麼一趟下來,交通工具都要換好幾種,大概下午回到普陀山,才能開始分揀,之後走路、坐公交車去送件。「好在當時件量不多,一天幾十票,也就一兩個麻袋。」周海燕笑著說。
後來,周海燕先買了二手摩託車,停在舟山碼頭,這樣在舟山就方便了一些;再過了幾個月,摩託車換成了二手小貨車,慢慢的,件量越來越多,周海燕專門派了一個夥伴駐守舟山,自己這才不用來回折騰。
島上也從公交車送件,升級到了人力三輪車。幾年來,他靠步行和三輪車走遍全島送件,海風把他的臉吹得泛紅。
周海燕告訴記者,自己的快遞網點有三輛三輪車和一輛自行車,這已經是島上快遞網點中最「富裕」的了。三輪車用來批量運輸小件以及電冰箱、洗衣機類的大件,自行車則是用來派送急件和遠距離的件。
「三輪車裡一次最多能塞約50個包裹,加起來可以達到上百斤。一天來回要送兩趟,遇到上坡、下坡、臺階以及遊客多的地方,都要步行推車。」
五年業務量翻了5倍,在這裡送包裹,從不擔心丟失或被偷
除了體力上的辛苦,周海燕告訴記者,快遞其實一項繁雜的服務性工作。尤其剛開始,自己又要送件,還要處理投訴,一度想放棄。「後來冷靜下來想想,出於島上居民對快遞的需要,還是決定再堅持堅持。當年自己怎麼能想到,有一天快遞會發展到現在這樣如火如荼。」
周海燕告訴錢江晚報記者,近年來,寺廟裡的僧人和工作人員也逐漸習慣了線上購物,普陀山中通的快遞量從五年前的每天一百多票,增長至如今的六百票左右。
付出總有回報,如今,周海燕在舟山買了房買了車,帶著幾名快遞小哥,把小日子越過越好。
更值得欣慰的是,在普陀送件,從不擔心快件丟失或者被偷的情況。
周海燕解釋,這也許是因為,無論是島上居民還是外來旅客,在這裡都懷有敬畏之心。
「普陀山上幾乎沒有不累的工作,但島上民風淳樸,人心向善。」周海燕說,夏天天氣很熱,路過熟悉的商鋪時,老闆常常會免費送水;下雨天上坡推三輪車時,總有遊客主動幫忙;遇到風浪警報,貨船停運,快件被耽擱了,島上客戶也基本能諒解,這些都給了快遞小哥一些寬慰。
「在普陀山做快遞,雖然挺辛苦,但很充實,每天能給大家送去需要的東西,也算是一場修行吧。」周海燕說,只要可以的話,自己會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