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孫天昌:只上過三天幼兒園,5天初中!13歲以659分考入中科大

2020-12-23 騰訊網

天賦是你成功最重要的前提,努力不過是為你的天賦做乘法,一開始如果是零,那麼你只會是無用功。有的人從出生開始就比別人提前了好多,帶著天賦出生的人仿佛是被神寵幸的孩子,而這些人的未來也是一些普通人這一輩子都不能達到的高度。

有這樣一位神童,在13歲的時候便超出了清華的錄取分數線,但他卻放棄了這個所有人夢寐以求的機會,選擇了自己的夢想,於是他以當時班級年齡最小的身份進入了中國科技大學,繼續進行自己的學習。

家庭支持,觀念開明

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做孫天昌,可以說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他的父母是國家的公職人員,為國家服務效勞著,爺爺奶奶也一輩子從事著教書育人的工作,所以他的家庭文化底蘊深厚。

因此全家都是開明獨立的人,更難得可貴的是家裡的老人思想開放,尊重家裡年輕人的想法,也很理解他們的想法,他們不會強迫孩子學習,更多的是以鼓勵和創造環境的方法進行著,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他慢慢的長大了。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他接受的教育就是常人不同。家人他們教他認字時,不會刻意強迫他去記某一個單詞或者某一個漢字。而是在看見什麼的時候,因地適宜地告訴他這個字怎麼寫,比如店鋪的招牌,醫院的貼紙這些都是他學習的內容。

其實父母這樣做的本意也並不是讓他認識更多的漢字,最開始的初衷是讓他養成一個學習的良好習慣。可就是這樣一個無心之舉,讓小小的孩子在兩歲多的時候就已經能認識了兩千多個漢字,並且在這個時候他已經可以獨立閱讀

打破傳統,自主學習。

在別的孩子只知道玩耍有專門的玩具房的時候,孫天昌已經將四千多冊圖書都閱讀完畢。他的房間也有一面牆專門用來擺放書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各種種類的書信手拈來。就連晦澀難懂的中國歷史書,《資治通鑑》等在他兩歲時就已經讀過。

最開始他按部就班地跟學校生活走,可短短三天時間就因為尿了褲子被幼兒園的老師罰站。後又因為遲到而被懲罰。這些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很平凡的事情。

在他的家長眼裡,卻看到了孩子不應該接受這樣的教育。傳統教育方式可能適合大眾,但並不適合他的孩子。他在家長認為這樣機械式的學習並不利於解放孩子的天性,反而一些天賦和學習的興趣得到了壓制。在全家想法驚奇的一致後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們決定放棄在學校就學的機會,在家陪伴孩子學習。爺爺奶奶本來就是從事教育行業,所以這件事情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多難,爸爸媽媽也在數據工作之後,大家專心致志地陪著孩子學習成長。在這樣學習氛圍中成長,這個小孩子的興趣十分廣泛。

體育運動十分擅長,不管是什麼類型的球類都可以比試一二,還擅長畫畫,幾分鐘之內便可以描繪出一副繪聲繪色的山水畫,就連親手種玉米一年都能收成好幾茬。這樣十項全能的孩子簡直就是家人眼中的好孩子典範。

家長付出,傾注心血

這樣的多位老師教導你為孩子的教育,確實需要很大的人力和財力的支持。家裡的每個人都在為孩子的進步默默付出著。爸爸會陪著他運動下棋,媽媽會陪著他學習語言,學習外語。

在他的床底下隨處可見廢紙裁成的卡片,上面摘抄記錄著《資治通鑑》等內容,是他學習中積累的痕跡。而這些小卡片也是爺爺奶奶利用家裡的廢紙殼進行裁剪。

像小的時候一樣,他依然通過識字卡這個方式進行學習,像我們中國的古典文化名篇經典,四書五經他早已熟練掌握,出口成章。

但學習在這個孩子的生活中並不是主要的部分,培養各種興趣愛好才是他接受教育的主要目標。家中的裝飾十分簡陋,與從小沉浸在動畫片的孩子中不同,他的童年滿是書香氣息,但他樂在其中十分享受。

在他13歲時曾創作出一篇震驚四座的文章名為《豁達》,那文筆氣度簡直不像是一個少年所流露出來的氣質,裡面展現地氣度軒昂,人生志向廣闊,那許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最終他被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所錄取,雖然只有十幾歲,但他絲毫不畏懼未知的未來,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無盡的興趣。

天才成長,未來可期

轉眼間那個從小萬眾矚目的天才現已成年,但卻因為成績問題沒有被保研,可能是上了大學之後接觸的愛好更多了,時間和精力就被瓜分了,離了父母的耐心指導,畢竟還是個心性未成熟的孩子,貪玩也是人之常情。

之前在家人身邊時,大家各司其職,對他的教育也是詳略得當,可是大學卻是遠離了父母,需要靠自己去努力,需要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情況多少變得不一樣,對於孩子的突然自由也是一種極大的誘惑和挑戰。

其實我們所謂的天才,並不是出生開始就會說話,就能出口成章,大家還在嬰兒時期起點都是一樣的,只是後天接受的教育方式不一樣。

他先天的優秀和後來展現的缺陷,其實都是不可避免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缺陷,就看自己更適合什麼樣的方式。

針對孫天昌的現狀大家也是褒貶不一,可能是期望太大對他的要求自然也高,有一點展現的不盡如人意的時候,大家就會感到失望。

可是他才十八歲,就已經比普通人提前幾年完成了學業,所以說他還小,未來可期,不管是選擇繼續深造還是尋找一個熱愛的工作,或者是選擇歸於平淡,作為一個旁觀者大家不應過度評價,畢竟生活是人家自己的,和屏幕前的看客無關。

我們只能從中汲取教訓,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來培養自己的興趣,我們也能變成「天才」,只要抵制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培養自己的興趣,天才不過是一個稱號,更難得可貴的是自己有個美好的未來。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13年前,那個13歲以659分考入中科大的太原神童,後來怎樣了?
    一位位高考狀元被很多家長與學子追捧的,可是在山西有這麼一位神童,他在13歲的時候就考上了著名的中國科技大學,一時間震驚全國,被譽為當代神童。他為什麼在小小年紀就能考上這麼一所985高校呢?孫天昌在八九歲的時候就通曉國學經典,比如《論語》、《大學》等國學經典他都能爛熟於心。家人早年把孫天昌送到幼兒園的時候,他只上了三天,因為年紀比較小,尿床了。後來七歲的時候,家人感覺他的能力可以讀初中了,於是就讓他去初中讀書,可是讀了幾天就回來了。於是家人索性不讓他上學了。
  • 太原神童:只上過3天幼兒園5天初中!長大後 卻以659分考入中科大
    那年,「國內頂尖大學」清華大學的理科錄取分數為654分,而太原市13歲少年孫天昌考出了659分的高分,高出理工類第一批最低控制分數線87分。一時聲名鵲起。而後孫天昌放棄了清華,轉而進入中國科技大學,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進行學習。
  • 神童孫天昌:2歲識字過千、13歲高考659分進中科大,後來怎樣了?
    不可否認,早期教育確實能夠科學、正向地促進孩子智力發育,但接受了早期教育的孩子並非個個都能成神童。那麼如何做才能夠培養出聰明的神童呢?神童孫天昌的父母做的就十分到位。父母覺得此時的孩子應該可以適應初中的校園生活了,就把孫天昌送進了當地的一所初中就讀。結果第5天上學時由於遲到而被老師罰站30分鐘。父母想了想,還是決定讓孫天昌在家中學習為好。
  • 神童孫天昌:2歲識字過千、13歲高考659分進中科大,後來怎樣了?
    不可否認,早期教育確實能夠科學、正向地促進孩子智力發育,但接受了早期教育的孩子並非個個都能成神童。那麼如何做才能夠培養出聰明的神童呢?神童孫天昌的父母做的就十分到位。家庭「私塾」培養出來的天才少年在孫天昌6歲之前,就靠家人的引導和自主學習學完了小學的全部課程內容。6歲時,孫天昌報名參加市裡的英語口語比賽,沒想到竟然獲得了中學組一等獎的好成績。父母覺得此時的孩子應該可以適應初中的校園生活了,就把孫天昌送進了當地的一所初中就讀。
  • 孫天昌2歲識字過千,13歲考上中科大,被奉為高考神童如今怎樣?
    所以天才是很少見的,當我們看到或聽到有天才的事跡,都會佩服他們的才能和智商,有一位高考神童脫穎而出,2歲能識二千漢字,13歲考入中科大,他就是孫天昌,他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之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呢?孫天昌上了3天的幼兒園,因為幼兒園的知識太過於簡單,孫天昌的父母決定把他接回家自己教育,自己裡學了小學初中、高中的所有科目。
  • 孫天昌13歲考出659高分,放棄清華進入中科大,如今他怎麼樣了?
    眾所周知,有些人天生學習能力就特別強,無論普通人如何努力,也很難達到他們的高度,這類人就是所謂的「天才」,在某一方面極其天賦異稟的人,孫天昌就是這樣的人物。他曾經在13歲時就考出了659分的傲人成績,不過他並沒有上國內外知名的清華大學,而是選擇了中國科技大學,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
  • 孫天昌13歲考出659高分,放棄清華進入中科大,如今他怎麼樣了?
    他曾經在13歲時就考出了659分的傲人成績,不過他並沒有上國內外知名的清華大學,而是選擇了中國科技大學,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此時,孫天昌只上了三天幼兒園。七歲時,孫天昌就開始了初中課程,可他在學校上了五天後,就因遲到而被罰站,孫天昌再次被父母接回家中,他的家長開始思考現行的教育方式可能並不適合自己的孩子,重複而機械的教育不利於孩子成長。
  • 現代「仲永」孫天昌:13歲讀大學的太原神童,後來過得怎麼了?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時間簡史》封面上了三天幼兒園,因尿褲子被老師放在太陽底下曬了半天;七歲上了五天初中,又因為遲到被老師罰站半個小時。家裡人索性選擇放棄學校教育,改而自己親手教育。在孫天昌13歲那年,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成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大學生。
  • 貴州山區「神童」13歲考入985大學
    貴州山區「神童」13歲考入985大學1996年,廖崴出生在貴州省大方縣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在鄉農業服務站,母親務農。廖崴3歲的時記憶力驚人,看過一遍過目不忘。5歲的時候廖崴上小學,成績名列前茅,有時連老師都自愧不如,小學6年學時,他兩年半就學完了。
  • 中國神童6歲上初中,12歲考入985重點大學,現在怎麼樣了?
    在中國有一個神童6歲上初中,12歲時考入了985重點大學,那他現在怎麼樣了呢?1997年出生的龔民,沒有上過幼兒園和小學,從小跟著外公外婆,由外公外婆撫養長大。但由於外公外婆都是有文化的知識分子,雖然龔民沒有上過學,但卻一直享受著優質的文化教育。年僅一歲的龔民,就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數字。隨後外公教他一些更深入的數學知識,他也可以很快地理解吸收。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直接加入美籍
    《易傳》中有言:「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謂「三才」,即天才、地才和人才,這是根據一個人的天賦劃分的,從出生之日起就已經註定了。另外,《論語·季氏》中也提到了何謂天才:生而知之者。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選擇加入美籍?
    《易傳》中有言:「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謂「三才」,即天才、地才和人才,這是根據一個人的天賦劃分的,從出生之日起就已經註定了。另外,《論語·季氏》中也提到了何謂天才:生而知之者。不得不承認,在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少數天賦異稟之人,起碼在智力層面,他們就要超出普通人許多,莊小威便是其中之一。
  • 天才神童,5歲自學完小學,6歲上初中,12歲上重點大學,現狀如何
    天才神童,5歲自學完小學,6歲上初中,12歲上重點大學,現狀如何?外公外婆雖然經濟條件不太好,但兩人都是知識分子,外公退休前是中學物理老師,外婆是中學數學老師,而龔民能成為天才神童與這兩位老人的早期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中國最牛神童範書愷,13歲601分上清華,校長4字評價讓人讚嘆!
    中科大第一屆少年班2013年的山西就曾經出過一個神童,他只有13歲卻在高考當中考了601分,最後被清華大學所錄取,當清華校長陳吉寧見到這位少年時,也「大吃一驚」,並評價其「少年老成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做範書愷,他自己卻不認為是神童,只是因為在特殊的環境下念書比較早而已。這個男孩子出生在1999年,他家所在的山西河曲縣經濟並不十分發達,雖然說父親是當地的公務員,母親是一名初中教師,可是非常有限的教學資源限制了這裡孩子的成長。範書愷從小就是由父母啟蒙教育的,別人家的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範書愷就已經在家裡坐下學習了。
  • 我國最牛神童,11歲上中科大,18歲讀博士,如今卻默默無聞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從來沒有缺少過神童。過去有方仲永、謝彥波、叫寧鉑、幹政等,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其中一位神童謝彥波的故事。謝彥波是一位著名的神童,他有超越普通人的智慧和才能。這個班匯集來自全國各地的各種小神童,不需要給他們直接進入大學的機會,旨在培養一流的科研人才。謝彥波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期少年班的成員,他是班上年紀最小的,那年他11歲,也是班上看著最格格不入的那個,他是當年我國最厲害的神童。
  • 山西勵志學霸:5歲上四年級、7歲上初中,未滿14歲進入清華大學
    2013年,範書愷參加全國高考,以601分的好成績名列全縣第一併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清華2013年年齡最小的新生。對於大多數13歲的孩子,估計還在初中,還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寶貝」,但是範書愷已經準備開始了他的大學求學生涯。
  • 13歲「神童」上清華的教育密碼在哪裡?(上)
    13歲「神童」上清華的教育密碼在哪裡?歲『神童』考上清華,母親稱並不特別」為題報導了,一個名字叫範書愷男孩子,他出生於是1999年12月24日,可是他卻5歲上四年級,7歲上初中,因家庭良好教育,13歲進入清華大學,他不是特長生,而是通過參加普通高考被錄取的。
  • 13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教授,這位天才少年自願加入美籍
    1983年12月出生,13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了哈佛的正教授,通過這一點也能夠看出他的實力究竟有多強。不過讓我們感到可惜的是這位天才少年卻自願加入了美籍。尹希從小就與眾不同,在他還上小學二年級時,就已經對微積分產生了興趣,一路跳級,9歲半的他考入了北京八中的少兒班,一直到1996年又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學習。這件事情在當時也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各大媒體紛紛報導。
  • 13歲進中科大,17歲讀博,31歲當正教授。尹希:我不是神童
    神童者,智商碾壓普通人,常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他人畢生難以企及的成就,令人豔羨。 人們津津樂道於神童的事跡,除了獵奇,更希望從中窺見神童們成長的秘密,總結出培養人才的方法和規律。 神童被發現後,就會生活在聚光燈下,受到廣泛關注。這種關注,無形中給了神童們很大壓力。
  • 7歲上初中,8歲上高中,10歲考入大學的「神童」後來怎樣了?
    《傷仲永》相信大家都看過,講述的就是一個叫做仲永的神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了不符合年紀的聰慧,可是也因為他太聰明,被家人當做斂財的工具,最後從一個原本前途無量的天才變成了一個普通人,這讓人覺得十分的可惜,其實現實中也是有這樣的例子,當然現實中的父母只是單純的想要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