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玄毅 | 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2021-02-20 TEDxWumaStreet

TEDxWumaStreet

講者視頻回顧

11篇講者—周玄毅

周玄毅是米果文化內容總監,《奇葩說》的辯手。在上周剛結束的中華辯論聯賽決賽現場上,周玄毅作為評委說,一場辯論在進行到後半場時往往才會漸入佳境,是因為辯手對這個題目的詮釋已經遠遠超過最開始的理解,這是辯論帶來的價值與意義,也是辯者對聽眾的責任。

辯論到底能夠教會人什麼?讓人意識到什麼?在2018TEDxWumaStreet年度大會上,周玄毅告訴我們的是:爭論沒有所謂的真相,我們的立場由抽籤決定。

演講視頻請戳↓↓↓

(觀看感受TEDx現場)


 演 / 講 / 摘 / 錄 

既然來到溫州,首先我想問一個溫州的名人,在座各位有誰認識歐陽超?歐陽超的辯論在《奇葩說》上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但是也有很多人有爭議,說歐陽超的辯論就是咆哮。其實我覺得這不對,為什麼?他不是會咆哮,他是會正確的咆哮。

我想很多人都看過傳統的辯論,也看過《奇葩說》的辯論,很多人會覺得辯論是語言的衝突,你不同意我,我不同意你,兩個人撕起來了,然後比誰的聲音更大,誰說話速度更快,最後有一方服了,有一方贏了,這不就是很多人對於辯論的理解嗎?所以才導致有些人刻板印象裡認為歐陽超就屬於咆哮,不是的,辯論不是會咆哮,辯論是會正確的咆哮;辯論不是衝突,辯論是會正確的衝突。

今天我們要分享一個主題是,辯論這樣一個活動如何塑造我們的思維,而這種思維方式又如何有利於我們的溝通?


我在大學裡面除了教哲學、文化學之外我還教辯論,我每一次上課的時候,第一節課都會跟學生強調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菩提祖師跟孫悟空說的那句話:不要說你是我的學生。打死也不說,為什麼?不要告訴一般普通人你學過辯論,因為你知道嗎?你只要說你學過辯論,你就萬劫不復了。

比如說你學過辯論,對方跟你說你學過辯論是吧!有個觀點我不同意你,你試著說服我。結果你如果說不服他,他會說「你學過辯論都沒有說服我,可見我的觀點多么正確,你的觀點多麼錯誤!」而如果你學過辯論,「你說服我又怎樣,你學過辯論,也不一定證明你是對的。」所以,像辯論和談判這樣的溝通技巧,一般意義上來說是基於衝突雙方的溝通技巧,往往會在我們的語言體系裡面成為一個負面的用語。

但是我告訴各位,站在自己的對立面,我們學一點辯論的技巧,其實沒有不利於溝通,反而是有利的。為什麼?我要說一個例子。

換位思考

一般反對辯論的人會這麼說話,跟你有衝突的時候何必劍拔弩張,何必站在對方的對立面?何必要顯得跟對方辯論?我們可以將心比心,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你想一想別人為什麼不同意你的觀點,這樣的話雙方就可以交流和溝通了。

這樣一個觀念我想很多人都講過,很多教溝通技巧的人都會說換位思考是最重要的一項溝通技巧,但是在這裡我要指出它的一個誤區,這個誤區是:當我們雙方實際上存在著觀念和立場差異的時候,所謂的換位思考往往是一種減分項,而不是一種加分項。我知道這個觀點我剛說完你們會覺得有點怪,不太能理解,我舉個例子,很簡單的一個例子。

 ◎ 親子之間 

比如說在座各位有帶著孩子來的,有很多年輕人有時候會跟父母有衝突。你們有沒有發現,親子之間關係的衝突,孩子最討厭聽到父母說的一句話叫做「我是過來人」當然作為父母我們會講我是過來人,我知道你當時的感受,你不是想早戀嗎?我當時也想,可是後來想還是忍一忍,忍得雲開盼日出,我們還是要堅持住。

你會覺得你經歷過那個階段,所以你就理解他的感受,由於你理解他的感受,所以你能夠進行換位思考,而由於你能夠換位思考,他不能夠反向換位思考,所以你的觀點就應該被他接受,所以你是對的,而他是錯的。

把這個例子放在親子關係裡面,我們作為孩子的時候隱隱覺得哪裡不對,可是我們不好說,因為父母曾經是小孩,可是小孩還不是父母。感覺到隱隱哪裡不爽,我把它再放大到另外一個場景去,平輩之間,假設有一個朋友跟你說「你不要這樣」,「為什麼不要這樣?」「我跟你說,如果我是你我就不會這麼幹。」

你們可以代入到任何一個場景,比如你不要買那麼貴的包包,你不要老想著好高騖遠去做生意,你不要考公務員,或者不要讀大學……所有這樣的觀點當他跟你不一樣的時候,對方說如果我是你我就不會……你的心中是不是會引申出一種更大的不爽,這個不爽是什麼?


這個不爽在於你心中有一個咆哮,叫做「所以說你不是我」。你想對方說如果我是你,我不會學哲學的,學哲學有什麼好處,學到最後不就當個大學老師,一個月掙幾千塊錢,你還不如跟我一塊早點去創業。這個時候我心中的咆哮是:所以你不是我,你不懂我到底有多愛這門學問,你不懂我為什麼要留校任教。

相反,如果我和另外一個朋友說你做了這個生意風險很大,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求穩,我會在學校裡面在事業單位一個職位,而不要出去做生意。那這個朋友也會說:所以你不是我,所以你不理解我多麼的渴求去冒那個風險成就更大的事業。你會發現,當我們試圖換位思考去理解對方的時候,往往忘記「如果我是你」這句話是多麼的不禮貌,甚至是多麼的冒犯。

關於這一點有一個特別禮貌的回答,在這裡我教大家一個說話技巧,比「所以你不是我」這句話更禮貌。這個不是我發明的,這是一位偉人的,公元前四世紀的時候,人類歷史上有一位很偉大的將領,叫做亞歷山大,徵服了整個波斯帝國。

 ◎ 亞歷山大與將領 

他帶著希臘的士兵去打波斯帝國的時候,往往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他手下一個將領有一次就怯戰了,就跟亞歷山大說:「老大,對方人太多,如果我是你,我不會正面幹,我會偷襲、夜襲,反正總之是迂迴,如果我是你,我就會這麼去做。」亞歷山大說了一句非常禮貌的話,但是特別諷刺,這句話我希望大家能夠學起來。亞歷山大說:「你說如果你是我,你會這麼做,對吧!這位兄弟,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這麼做。」(笑聲)

先笑的同學說明他們比較聰明,他們Get到了這裡面的諷刺意味,他的潛臺詞是什麼?他的潛臺詞是如果我像你這麼慫,這麼膽小,我也會這樣,我也不敢正面幹,可是還好我不是你,所以我是亞歷山大,而你不是亞歷山大,我的名字歷史上有人記住,而你的名字到現在為止我們都不知道是誰,我們只知道有某位將領,所以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這麼做,還好我不是你。

所以你知道嗎?以後再遇到那種讓你覺得很不爽的換位思考的時候,你就可以這麼去懟他,學會這個懟人的方法,而且很禮貌,如果我是你的話,我也會這麼做的啦,可是我不是,很開心,可以去反駁對方。

其實,這還不只是一個笑話,也不只是一段歷史,這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我第一次感覺到這句話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的時候是什麼時刻呢?是當年汶川地震。

 ◎ 汶川地震 

我看到有一個新聞,請大家想一想,你們是不是也會犯這樣的錯誤。它裡面講到說心理專家進入災區去進行震後重建的心理幹預的時候經常會強調一個基本原則。這個基本的原則是針對一個普遍的誤區,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希望去安慰那些處於巨大災難之中的人,我們往往都會在第一時間表達出感同深受「我也在那裡,我懂你的感受」「兄弟,懂你」...

可是我告訴各位,很多小的問題你可以說「兄弟,懂你」,比如兄弟你昨天喝多了頭疼,是吧?懂你,沒問題。可是遇到特別大的災難的時候,你不要說懂你,甚至是我告訴各位,就算你經受跟他一模一樣的災難,甚至比他還慘重的災難,你都不能說這句話。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你家的災比他家的災更大,那也是他家的災難而不是你家的災難。就算你已經挺過這一關,覺得再回頭想雲淡風清,沒事,你也不能現在就應該覺得雲淡風清,沒事。

所以,心理專家強調的那個基本原則是:第一時間不要進行換位思考,表達出我們的理解,相反,第一時間要表達出我們的不理解。什麼意思呢?你不能第一時間說「兄弟,我懂你,我能夠明白你的感受,我感同身受,我跟你一樣痛苦」你第一時間應該說,我真的很難想像你經受了多大的痛苦,你如果不想說,我願意在這裡陪著你,如果你想說,我願意傾聽。這是三步:


第一步,你表現出不理解他有多痛苦

第二步,你表現出你一陪伴

第三步,你表現出如果你願意說,那我願意傾聽

這是我們經常在講到換位思考我們容易出現的誤區,這是我們心理專家的建議。接著來說,如果說這是一個誤區的話,那我們正確的說法是什麼?

如果我們不能濫用換位思考,而又希望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成為一個寬容、不跟人起衝突、淡定大度的人,我們應該怎麼去做?這就是我今天講的最關鍵的概念,即辯論到底能夠教會我們什麼?辯論到底能夠讓我們意識到什麼?我主要的觀點就是這句話:

我們的立場由抽籤決定

這句話什麼意思?我不知道各位除了《奇葩說》之外,有沒有看過其他正規辯論賽,在所有的正規辯論賽裡面,有句話經常被我們所有人忽視,主席先會介紹評委、觀眾、辯題、賽制,最後在比賽馬上就要開始的時候,主持人會說一句話,「請大家注意,雙方的觀點是由抽籤決定的。」我當年在當辯手的時候特別討厭這句話,為什麼?

你想比如說我是一個湖北人,我們武漢人都愛吃熱乾麵,假設我要論證說熱乾麵比炸醬麵好吃這個話題,我準備大量的資料論證為什麼熱乾麵是更加高貴的食品,不僅如此,我要論證很多東西,營養學、生理學,各種各樣的論證。我已經準備好了,我覺得真理就在我手裡,我隨時準備為真理而辯論。這個時候我目光炯炯的看著對方,覺得對方就是愚蠢的化身,而我是真理的化身,這個時候我即將站起來發表一篇關於真理的慷慨陳詞。

這個時候評委突然說,「請大家注意,觀點是由抽籤決定的」,這就會把我像一個氣球一樣戳破,什麼意思?我本來以為我是站在真理一方的,作為一個武漢人,熱乾麵比炸醬麵好吃還要論證嗎?你們作為溫州人,溫州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還需要認證嗎?溫州當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當然在武漢的話我會說另外的話,在溫州我就會說這樣的話。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些自認為確定不移的立場,都會覺得我們擁有真理,我們天經地義,我們到哪兒都能夠滔滔不絕的講出一整套的論證方法。結果這個時候主席突然戳你一下,「你的觀點是由抽籤決定的」如果你今天抽到了熱乾麵,你就要為熱乾麵辯護,你如果抽到了炸醬麵,你就為炸醬麵辯護,你如果抽到了土筍凍,你就為土筍凍辯護。你得為世界上各種的事物辯護。

所以我當辯手的時候我覺得這句話特別的破壞氣氛,可是後來慢慢隨著我自己思想的成熟,打辯論也打的越來越多了,養成了一個習慣,這個習慣是什麼呢?比如你問我:「周老師,你覺得《如懿傳》更好看還是《延禧攻略》更好看?」我會問你:「我們抽的哪方立場?你希望讓我論證哪方?」

你希望讓我論證《如懿傳》,那我可以跟你講講周迅的演技到底好在哪。你希望讓我論證《延禧攻略》,那我跟你講一講於正的編劇到底在什麼地方特別接地氣,為什麼於正的敘事節奏是更符合老百姓的審美口味,我都能論證。

但是說到這兒,大家可能覺得你這不就是個無良文人嗎?你不就是個御用文人嗎?我說東你論證東,我說西你論證西,我說誰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我就能論證誰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對,我能,我就是能。你這個觀點有什麼意義呢?這不是逼著大家沒有立場嗎?其實不是。

我給大家講一個比較嚴肅的話題,我剛才講的其實不只是笑話,它裡面有一個更嚴肅的內核。什麼樣的嚴肅內核?大家喜歡讀書的同學應該知道,1971年的時候有兩個人物,特別創立了兩套經常被引用觀念。

 ◎ 斯坦福監獄實驗 

一個是史丹福大學的金巴多做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很多對心理學有興趣的同學都應該聽過,叫做斯坦福監獄實驗,把20多個大學生湊到一塊抓鬮,你抓到獄卒,你抓到看守,然後就在裡面玩一個獄卒跟看守監獄Casplay的遊戲。

金巴多沒料到這個遊戲後來會鬧的不可收場,原本準備進行好幾周的遊戲或實驗,結果只進行到第六天就發現遊戲失控了,獄卒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虐待所謂的囚犯,而所謂的囚犯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反抗獄卒,開始真打起來了,然後金巴多教授說那不行,大家都是同學,抬頭不見低頭見,怎麼能打起來!

這樣一個現象後續就經常被人討論,它到底反映了什麼問題?絕大多數學術界的觀點會認為它反映的是一個人會盲目的服從權威,其實我覺得不對,因為如果盲目的服從權威的話,那些獄卒固然會虐待囚犯,可是囚犯為什麼不服從,他們也是盲目的服從權威,所以我不太認同這個觀點。我認為這個實驗背後真正揭示的本質,我們心理上的本質是:

我們經常會忘記我們的立場是由抽籤決定的,我們經常會本能性的選擇遺忘我們的立場是由抽籤決定的。

比如說假設我是個山東人,我抽籤決定炸醬麵更好吃還是熱乾麵更好吃,我抽到了炸醬麵這一方,於是我就站在了武漢人的立場上去思考這個問題,結果我想著想著越想越覺得北京人不是東西,明白這個意思嗎?我越想越Diss炸醬麵,炸醬麵算什麼,你們北京人懂什麼美食,你們根本就一無所知!我越想越覺得對方在胡攪蠻纏,歪理邪說。然後兩邊,比如說一個湖南人抽到到炸醬麵這一方,結果作為一個山東人就會和湖南人因為炸醬麵跟熱乾麵的問題掐的你死我活,因為我們會忘記我們的立場是由抽籤決定。

可是你想想,這些史丹福大學的高材生們,居然在短短的幾天之內他們就忘記了,他們只不過是抽籤變成了獄卒,他們只不過是抽籤變成了囚犯,他們真正的像一個獄卒、囚犯那樣去思考問題,看對方不順眼。而你們想想,這不正是我們生活中很多看似掐的你死我活問題的隱喻嗎?你作為一個男生,你覺得女司機開車就是靠不住;你作為一個女生,你覺得男人都是大豬蹄子。可是你想想,假設你不知道自己的性別,那會怎樣?

 ◎「無知之幕」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說同樣是1971年,史丹福大學旁邊哈佛大學教授羅爾斯出版了一本很有名的,政治學、倫理學、社會學都在討論的書,叫做《正義論》,這本書是大學的必讀教材。在《正義論》裡面,羅爾斯教授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名的觀點,叫做「無知之幕」,什麼叫無知之幕?

你可以想像一下,在我面前蒙著一個門帘、幕布,這個幕布隔絕了我對於我自己所有的認知。比如說我到底是男是女,在幕布後面擋住了我看不見,我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我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對不起,你始終不知道。

羅爾斯告訴我們,一個社會制度或者說是一種判斷也好,一種觀念也好,它是否符合正義的原則,最有效率的判決方法就是看它能否經受"無知之幕"的檢驗。比如我給你舉個例子,"周老師,你願意生活在男尊女卑的世界裡嗎?"說實在的,就我內心特別陰暗的想法,因為我是男生,我覺得說不定有點好處的。

可是假設有個無知之幕,"周老師,你願意生活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裡嗎?"我想萬一我要是女孩子怎麼辦,要不然還是平等一點。

"周老師,你願意生活在奴隸制社會嗎?"說實在的,我還挺想當奴隸主的,養一堆黑奴在那兒種棉花,很開心。可是有了無知之幕之後,我就會問我到底是努力還是奴隸制,對不起,我不能先告訴你。我一算這個概率,一個奴隸主至少有好幾十個奴隸,在大概率上我還是選擇平等,不要生活在奴隸制社會。

所以,羅爾斯的這個無知之幕,它恰恰是對於斯坦福監獄實驗的一個回答。當我們在遇到生活中很多特別有爭端,有衝突,你覺得對方不可理喻,對方覺得你腦子裡一團漿糊,你覺得對方根本就是胡攪蠻纏,對方覺得你該是無理取鬧。雙方就開始爭執起來了,永遠無法得到一個明確答案的時候。

各位,請試著用一下「無知之幕」,試著把自己還原成為一個辯手,這個辯手準備參加一場辯論賽,但是他還沒有抽到辯題,他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一方。如果你還能夠還原到那樣一個狀態,還有什麼好衝突的呢!這就是辯論這樣一種活動,真正能夠幫助我們,改善我們的思維模式,是我們成為更寬容人的意義所在。

有人問我說:「周老師,我看辯論賽,包括看《奇葩說》之類的綜藝節目的時候,我經常感到很困惑。拿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是否應該查看伴侶的手機?」我不知道各位跟男朋友、女朋友之間有哪些人是默認你可以解鎖對方的手機,而有些人默認這是我的隱私,我覺得雙方這兩種觀點都可以成立。

有很多人就說,我之前本來還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觀點,結果看你們在臺上這麼說,我的腦袋是正方也有道理,反方對正方的反駁也有道理,正方對反方的反駁的反駁也有道理,反方對正方的反駁的反駁的反駁也有道理。我就像看桌球一樣,正呀反呀,正呀反呀,整個節目結束了,我怎麼辦?我到底什麼觀點?我不知道。我到底得到了什麼?我告訴你答案你得到了什麼?

你得到了更進一步看清我們在生活之中絕大多數爭論真相的機會,這個真相就是我們的立場是由抽籤決定的,本來就沒有什麼所謂的真相。


上圖是斯坦福監獄實驗,這個獄卒和囚犯看起來都非常地兇悍,但事實上都是扮演的,而扮演的學生前幾天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現在就變成了這樣的強制性產物裡面的爭鋒相對的兩方。

右圖是羅爾斯所謂無知之幕的很明確、很形象的表現,當你遮擋上你的雙眼,忘記你是什麼人的時候你再想一下你到底會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就像我們作為父母的人跟孩子說「我是過來人」,可是請問,如果你真的還原到你孩子的那個階段,他會接受你那個時候的父母作為自己過來人的勸戒嗎?你那個時候都沒有那麼聽話,你指望你孩子那麼聽話,你不是雙標嗎?這就叫做無知之幕的實驗方式。

所以各位,下次你要是在特別憤怒的時候,他怎麼能不聽我話?他怎麼這麼不理解我?他就不能夠換位思考體會一下我的苦衷嗎?遮住你的雙眼,試圖還原一下無知之幕,你馬上就可以冷靜下來。

最後,我這個人特別喜歡還是回到我的老本行——哲學,我雖然今天講的是一個好好說話的道理,順便打個廣告,我們這本書其實裡面有很多這樣的道理,最近出了《好好說話2》,《好好說話1》已經賣了100多萬冊了,《好好說話2》不知道能賣多少,希望大家多多捧場,超過100萬冊。

雖然我今天說的都是好好說話的道理,但它裡面其實蘊含著兩個哲學原則,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進一步的拓展性閱讀。

 ◎ 批判性思考 

一個叫做批判性思考,我們經常很多人說批判性思考就是挑毛病,就是抬槓,現在特別流行一個詞叫「槓精」。其實批判性思考恰恰不是對別人抬槓,而是站在自己的對立面,永遠要多想一想對方的合理性是什麼,而自己局限性是什麼。站在自己的對立面考慮到自己的觀點很有可能是抽籤決定的,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批判性思考。總之,對自己的批判才是真正的批判。


 ◎ 同情之理解

第二個是哲學上經常講的一個概念叫做同情之理解,我們怎麼樣能夠真正的對對方共情,真正的理解對方的觀點?其實也是一樣。就像亞歷山大說的那句話一樣,「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這樣。」這句話我說第二遍的時候,大家再仔細想一想,它不只有一種諷刺,它還包括一種悲憫。

所以你要作為父母的話,你可以跟孩子說,我非常知道你為什麼不聽我的,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這樣,因為處於你現在這個狀態,你的荷爾蒙含量跟我是不一樣的,天生一個腦結構。有專門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腦部結構跟我們都不一樣,你要叫一個青少年乖,就類似於叫一個醉鬼走直線,明白嗎?你必須要充分的理解他的不理解,你充分要理解他的無理取鬧,你才能夠真正的作為理性的人去理解,去同情之理解。

我今天真正教給大家一個技術性的操作是什麼?「你這樣說我能夠理解,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這麼做的」下一次再要使用這樣話的時候,一層是諷刺,一層是悲憫。怎樣去好好的利用這個技巧可以看我們的書,可以看我們辯論的視頻。

雖然今天是整個演講的終點,但是我希望我這個演講能夠構成大家的起點,大家過一個好好說話,能夠給大家和氣生財的人生。

 

謝謝大家!

 - 更多講者視頻將會陸續發布- 

 - 敬請期待 - 

相關焦點

  • 講座 | 周玄毅:迷茫不焦慮
    10月10日晚7點,武漢大學哲學院副教授周玄毅在教四樓102教室帶來了一場主題為「成績之外的人生:怎樣重新設定你的驅動力」的講座。6點40左右,慕名而來卻又擠不進教室的學生們已經在102教室外排起了長隊,工作人員只得提議「講座正式開始後將後門打開,讓進不去教室的同學們能夠站在門口聽。」
  • 《難以置信》的是,全世界都站在你的對立面
    《難以置信》的是,全世界都站在你的對立面 馬綸鵬 2019-09-17 15:51 來源:澎湃新聞
  • 馬薇薇周玄毅屈卻被爆出分手的消息,馬薇薇周玄毅真的分手了嗎?
    今晚,第五季《奇葩說》將要開播,但是在開播前,非常有名的馬薇薇周玄毅屈卻被爆出分手的消息,馬薇薇周玄毅真的分手了嗎?馬薇薇周玄毅被曝久未互動,兩人分手疑似成真,而《奇葩說》另一選手董婧又爆料被人暴打,《奇葩說》負面消息連連被疑炒作。
  • 臺媒評蔡英文新年談話 民進黨仍然站在民意的對立面
    臺媒評蔡英文新年談話 民進黨仍然站在民意的對立面 原標題:   臺灣「中時電子報」2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新年談話充斥競選語言,顯示即使遭到「九合一」選舉的重大挫敗,蔡英文仍然拒絕承認她領導的方向有錯誤
  • 狼殿下插曲《對立面》歌詞是什麼 Jolin《對立面》完整版歌詞介紹
    「對立面的愛情,沒有你也沒有我」狼殿下的這首插曲最近火了,是由蔡依林演唱的《對立面》,等了好久終於有音源了,Jolin唱歌還是那麼好聽啊。狼殿下插曲《對立面》歌詞是什麼蔡依林--對立面越近越遠 你擦肩而過明明相愛 卻放棄執著往夜裡躲 隱藏著懦弱我們都像困住的野獸
  • 站在地主階級對立面的一個主要階級,就是農民階級
    站在地主階級對立面的一個主要階級,就是農民階級。統一後的秦王朝農民階級大致有兩個階層,即自耕農和依附農。自耕農是秦代農民中的主要成分。他們多數人被稱為「士伍」沒有爵位,但有獨立戶籍,並非依附農,也不是奴隸,是自耕農。
  • 娛樂圈又有一對新人分手,如何評價馬薇薇與周玄毅分手
    至於馬薇薇和周玄毅分手,並不感覺到意外,馬薇薇的個性,像周玄毅這樣的男人是駕馭不了的,一個沒有包容心和一個沒有擔當,兩個沒有交集的人,在愛情之後面對真實的自己,是很難做到長相廝守的。認識馬薇薇的朋友基本就是在奇葩說這個節目,大家可以看出馬薇薇強悍的犀利的之處,但是也反應了馬薇薇真實的性格,有點神經質。
  • 金牛座和天秤座最不配,同樣的守護星和守護神,卻站在愛情對立面
    提到十二星座的守護星,很多人都會覺得答案模稜兩可,所有的星座都有自己對應的守護星體和守護神。實際上,黃道上的十二星座分別被以太陽為中心的十大守護星守護,這也就導致了其中天秤座和金牛座同為金星守護,而雙子座和處女座的守護星則同樣是水星。
  • 深度分析小說中的對立面
    小說中的對立面很多,人物之間,力量體系之間,力量屬性之間…那麼今天我就說一下人物之間的對立面關係。  馬克思主義中有一句名言: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由淺入深,我先說最簡單的對立面,主角與反派。  一、主角與反派  反派,一直都是我們行文中不可缺少的人。他們有的強有的弱,但是都只有一個主要功效,那就是「推動情節發展」。
  • 別再站在孩子好奇心的「對立面」,嘗試這樣做
    小小的阿樂每天在家都閒不下來,不是這裡翻翻摸摸,找出小工具箱假裝修理電器、門窗,就是把自己的玩具擺得到處都是阿樂的媽媽是個沉穩細緻的人,做事情總有自己的計劃,因此一看到阿樂「拆家」,就覺得他是個天生的「搗蛋鬼」。這天媽媽無意間將新買的玩具汽車放在了桌上,阿樂看到了,馬上拿起來玩。他越玩越覺得有趣,好奇上面的輪胎是怎麼裝上去的,就把小汽車拆得「七零八落」。這下可把媽媽氣壞了,阿樂平時就喜歡拆家裡的東西,不管是他的玩具還是別的什麼,不是沒了某個螺絲就是零件丟了。
  • 曾被周玄毅前妻斥為小三
    等等,馬薇薇不是和周玄毅分手沒多久嗎?怎麼就網戀了兩年?記得2018年9月就有網友在微博爆料兩人分手了,在錄製節目的時候說了一嘴。知乎上也有爆料,兩人實際的分手時間其實是2018年的6月份之前。2015年8月28日馬薇薇在節目裡宣布,我有男朋友了,他是周玄毅。
  • 馬薇薇網戀主動轉錢被騙 離婚轉戀周玄毅 分手又為何?
    最新一期《我家那小子》節目中馬薇薇透漏了自己網戀兩年的經歷,稱見面三個小時就分手了,並且馬薇薇網戀主動轉錢,期間被騙多次!要說馬薇薇的情路也是坎坷,和前夫開撕離婚後轉戀周玄毅,卻又以分手結局。
  • 將日本名改成漢名 聲稱自己最愛中國 今卻第一時間站在華為對立面
    而且孫正義雖然是日本人,但他卻公開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非常熱愛中國,但從孫正義現在的一些舉動上來看,他得立場可能已經有所改變了。孫正義出生在日本,1991年正式加入了日本國籍,但他卻沒有用自己的日文名字「安本正義」,而是把自己的名字改回了漢名「孫正義」。他曾自稱祖籍是福建省莆田,祖先在南北朝時期從莆田移居韓國,最後又從韓國移居日本九州。
  • 馬薇薇周玄毅分手,傅首爾出手打董婧,奇葩說是非不斷!
    一季沒見怎麼奇葩們都變樣了,馬薇薇周玄毅離婚,邱晨和冰大也分手了,傅首爾還出手打董婧,這一季也沒有我最喜歡的姜思達了,本來是我很喜歡的綜藝啊。傅首爾董婧因為化妝吵架,馬薇薇和周玄毅分手了,當初的分手觀辯論雖然精彩,但是曾經最喜歡的奇葩說變了味道曾經奇葩說中馬薇薇,王梅,姜思達,黃執中,胡漸彪都是天蠍座~天蠍座辯論能力強,簡直戰鬥力爆表,本來蠻期待奇葩說最新的節目的,這麼一鬧感覺還是只關注姜思達好了。
  • 當家長站在了教育的對立面,家校關係不再和諧,師生關係不再單純
    當然,每個人都有監督的權利,每個人都有質疑的權利,但是希望各位能夠善用,恰當使用自己的權利,而不是濫用,希望各位能夠把事情明白之後再發表意見看法,而不是作為一個「半吊子」來為了顯擺自己而使用權利。家長們可以自己給孩子買教輔資料,但是如果每個孩子的教輔資料都完全不同,您認為老師能單獨給每個孩子講解嗎?即便老師說能,您能信嗎?
  • 外交部:美英不要顛倒黑白站在事實對立面
    中方敦促美英等不要顛倒黑白,站在事實的對立面上。今年3月,伊斯蘭合作組織外長理事會通過報告,讚賞中國為關懷穆斯林群眾所作努力。今年7月,50餘國常駐日內瓦代表聯名致函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和人權高專,讚賞中國在反恐和去極端化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權。 外交部發言人 耿爽:這次60多個國家發言支持中方立場,發出壓倒性的正義聲音,同少數國家歪曲事實、無端指責中國形成鮮明對照。
  • 有一種沉重的愛叫「為你好」,把孩子放在對立面互相折磨
    文|福林媽咪 《少年說》上,有一個女孩兒站在臺上控訴自己的父親撕掉了她花了3年時間寫下的50本小說。 但是爸爸給出的理由是很典型的,他說女兒寫小說,所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學習成績才下降的。
  • 於毅似乎要站在高潔對立面
    於直面露不滿高潓在當時也明顯感覺到了於直的不快,或許高潓的想法是自己讓一個員工做這樣的事情讓於直發現確實不太好,於是及時的叫停了高潔的行為,讓她參與了會議。高潔被叫停另外說一下對于于毅的看法,筆者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那就是於毅有可能在後期會站在高潔的對立面。而且這部電視劇的開頭似乎於直和高潔並不好?
  • 新一季《奇葩說》熱鬧了:董婧傅首爾互撕 周玄毅馬薇薇疑有狀況
    9月20日,《奇葩說》選手董婧發微博要求同為《奇葩說》的選手傅首爾道歉,說自己在化妝間被打了。說傅首爾無緣無故多次阻撓化妝師為董婧化妝,後來直接上手打人,董婧的膝蓋和大腿都被踹出淤青蹭破皮。「很想知道小人宣揚真善美寬容和愛的時候是什麼心態,給自己洗腦了嗎?」在這次的互撕當眾,群眾明顯一邊倒支持董婧,可見董婧的人緣還是不錯的。在董婧與傅首爾的矛盾還沒有解開的時候,因《奇葩說》結緣的一對情侶選手馬薇薇和周玄毅又登上熱搜。
  • 扶搖:雲痕喜歡齊韻,齊韻卻愛著宗越,兄弟倆註定站在對立面
    可是面對兒女情長,分隔十五年的兄弟卻做不了相同的選擇了,不管怎麼選,兩人都勢必會站在對立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