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頂級書法家寫的字,深得中國書法的精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2020-12-25 網易

2020-12-23 11:58:09 來源: 正一設計

舉報

  當代的中國書法界異常繁榮,大大小小的展覽不斷,其中獲獎者的獎金也越來越多,從幾萬到上百萬不等,導致了很多書法人練字的目的成了躋身各種大展的敲門磚。

  並且很多大學也開設了書法專業,而大多數的報考者往往是一些在其他專業上面並不出頭,才考取書法專業的,這自然與古人寫字是大不相同的。

  

  古代的一些書法家,在他們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你得首先是一個文人,在讀書上有一定的成績,或者是考取了進士入朝為官,或者最次也得是個秀才出身,而書法則是讀書之餘事,這樣的人才可以稱之為一個「書法家」。

  而對於當代一些「頂級書法家」來講,沒有絲毫的「文人氣」,寫出來的詩文更是毫無邏輯,甚至平仄都不通,從這個方面來講,書法的意境跟古人相去甚遠了。

  

  甚至還有很多書法家,努力將書法往「醜怪」一路方向去寫,並美其名曰:回歸自然書寫,其實自然書寫乃是憑藉深厚的學養,以及深厚的書法功力,從筆端的自然書法流露,是一種頗具「書卷氣」風格的闡發。

  而當代的書法家,自然流露的少,矯揉造作的多,比如中國古人自是遠遠不及,就連日本的頂級書法家,也比不上!

  日本書法是從中國傳過去的,這毋庸置疑,因為書法是根植於文字本身,從意境上來看,書法就是將一些矛盾衝突加入到了書法當中,從而使書法具備了無限變化的哲學魅力。

  

  據記載,從漢朝的時候,一些篆書和隸書的寫法便傳到了日本,日本是一個極其善於學習的民族,到了盛唐時期,日本派出了遣唐使,來到了中國學習,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空海和尚」和「橘逸勢」,這兩個人乃是天分極高的日本天才,來中國學習中國文化,書法僅是其中跌一項,兩個人在中國寓居10多年,在書法上造詣精深,並且達到了和唐人一流書法家媲美的境界。

  他們將大量的王羲之法帖和唐代當時的頂級名家的書帖帶到了日本,影響了日本的書法發展,在日本書法發展的過程當中,產生了著名的「三筆三跡」,空海、橘逸勢和嵯峨天皇,以及藤原佐理,藤原行成和小野道風。

  

  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乃是小野道風,小野道風是日本「和祥」書法的創始人,對於後世的書法影響力極大,他的書法水平可以直接與中國人的唐人媲美,完美繼承了中國晉唐以來的法度規矩,是當代書法家探索晉唐書法的絕佳之選。

  小野道風最傳奇的作品乃是他的行書長卷《屏風土代》,也是他留存後世極罕見的作品之一,此作乃是日本的國寶級書法。

  

  小野道風的《屏風土代》在用筆上直接晉唐遺脈,如此醇厚的筆法,在結字的嫻雅上所表現出來的氣度,當代中國書法家所不具備的。可謂是深得中國書法的精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些寫「醜書」的國內書法家,應該好好跟人家學一學!

  此作乃是小野道風35歲為當時的天皇所寫的一部詔書,內容是日本人所寫的屏風詩,採用日本獨有的楮紙寫就,字體豐潤,牽絲映帶深得晉唐書法真傳,通篇真力瀰漫,為國人所不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最美農村婦女,苦練楷書20年終得顏真卿書法精髓,字體堪比書法家
    那是因為李豔紅不僅為人善良,同時她的書法也寫出了藝術美!當大家聽到李豔紅是一位農村婦女,而且還會寫書法時大家是不是有點驚訝呢?難道一位農村婦女還會寫書法嗎?這字也太漂亮了吧,完全寫出了中國傳統楷書的藝術美,我們看到這樣的書法真的是太漂亮了,如果你是一名書法愛好者,那肯定也從李豔紅的書法作品中看出了顏真卿的書法筆法吧,而李豔紅20年的時間鑽研顏真卿的楷書,最終把中國的漢字寫出了藝術美,這樣的精神太值得我們書法愛好者學習了。
  •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由來
    人們在形容學生勝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的時候常會說某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那麼,你知道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嗎?此語源出自於南北朝時期。後魏人李謐,字永和,學習很用功,少年時代就讀了很多書。由此可見,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青年超過老一輩,就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或「青出於藍」。
  • 他是日本的一流書法家,得到了筆法真傳,這字在中國也少有人及!
    前些年到日本,見到了一些日本的書法家,也目睹了和聽聞了一些他們的學書經歷,跟中國人對比,他們對於經典法帖臨摹的精細程度要遠遠超越了當代的中國書家,儘管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精細顯得有些偏執。有一位日本的書家,喜歡金農的字,並且數十年如一日的臨摹,他先購買了金農的真跡,並且經過多方考證,得知了金農書寫此作所用的毛筆,以及紙張和墨,並且對於金農生平以及寫字的一系列的規矩都做了詳細的探索才開始臨摹,臨摹力求達到「重影」的境界,甚至不惜花幾年的功夫臨摹一幅字。
  • 陳果夫的11幅書法真跡展,他的字寫得絢麗多彩,顏筋柳骨好書法
    陳果夫陳果夫的書法有古帖的風範,顏柳之精髓,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顏柳的影子,在書寫時略帶隨意落筆之姿態。細看陳果夫的書法的確是清秀俊雅,古韻氣華,是當今多數書法家不可企及的水平。可以說陳果夫的字端莊秀麗,剛健清雅,剛柔相濟,自然規整,落筆處見偏鋒,收筆時劍鋒所指,剛強中見柔順,溫婉中露銳氣。當然了在陳果夫那個人人都用毛筆的時代,寫不好毛筆字的畢竟是少數,更何況當時教學,寫好字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們今天看到袁世凱、徐世昌、陳果夫等人的書法的美妙,就不作為其了。田蘊章老師曾說民國時期的書法家的字遠勝於今天的書法家,因為那是一個毛筆的時代,是書畫的天堂。
  • 田英章鋼筆字寫得太美了,秒殺很多書法家!(建議收藏)
    最近有很多朋友打算利用寒假練練字,對於硬筆書法練習來說,比毛筆書法學習相對簡單。鋼筆書法練習在生活中實用性強,方便練習。目前在中國書法家協會,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兼修的書法家,儀然首先當推田英章和盧中南老師。
  • 說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典故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意思是:靛青這種顏料,是從藍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顏色比藍草更青。比喻人經過學習之後可以得到提高,常指學生超過老師。這個典故出自《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南北朝時期,老師孔璠和學生李謐就演繹了一段青出於藍的故事。李謐從小就是個學霸,他記性好,學習認真,四書五經倒背如流。有這樣的優等生,做老師的也很欣慰。李謐那時候的老師還不是孔璠。
  • 郭沫若最經典的4個字,寫出了書法藝術美,啟功稱讚寫得太美了!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小七最喜歡的書法家是書聖王羲之,他的《蘭亭序》被後人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在這些古代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 中國十大草書書法家,不愧是歷代書法的典範!
    我覺得你這話說的很滑稽,要是寫的讓人看不懂就是草書,那豈不是所有人都是書法家了?今天,我們來欣賞中國歷代十大草書名家的作品,看完,或許能改變你的看法。NO:10祝允明其聰慧過人,博涉經史,長於丹青,尤善畫竹,善楷、行、草並章草書,深得鍾繇、王羲之書法遺意,章草書師皇象而新的變化,與宋璲、宋廣齊名,書史稱為「三宋」。NO:8康裡巎巎(nao)
  • 日本兩位頂級書法家都從唐朝學的筆法,唐人為何這樣厚待日本?
    日本書法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是「平安三筆」——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勢。他們是自日本派遣唐使全面學習傳播中國文化以來,日本書壇最頂尖的三個書法家。啟功老先生認為他們的書法成就,可以與中唐以來的書法名家論短長(「羲獻深醇旭素狂,流傳遺法入扶桑」)。
  • 畢福劍秀書法寫錯字 書法家:名人搞書法常有錯字
    「老畢又來顯示自己文化了」……前天夜裡,知名博主「長春國貿」在微博曬出畢福劍寫的一幅字,引來眾多網友吐槽。此前,畢福劍為九球天后潘曉婷寫的書法「九球天后」就曾被網友挑錯,稱其「九」和「後」的繁體都用錯了,寫得更像「環球大嫂」。
  • 顏真卿書法展在日本受熱捧:日本人不寫漢字為什麼喜歡中國書法?
    日本人喜歡中國的書法,甚至超過中國人喜歡中國的書法。有數據顯示每三個日本人就有一個學中國書法的,而每100個中國人才有一個學中國書法的。日本人喜歡中國書法勝過我們自己,這有些讓人匪夷所思。我們學書法最不濟的目的就是能寫一手好字,日本人學書法有什麼用?寫出來給誰看?
  •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靛青;藍:草名。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8回:「固然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究竟是他受業之師,況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學問豈能懸殊?」近義詞有:青出於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分句;指後人勝過前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成語釋義:青:靛青;藍:草名。
  • 日本書法高手有多厲害?專家:隨便一幅字,就能碾壓當代書法家?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書法智慧人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羅崇敏作品賞析
    中國作家協會、書法家協會、哲學學會會員。今教育部劉利民副部長、中國文聯有關領導、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中國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等出席本次論壇,更彰顯了書法藝術教育的價值和本次活動的意義。這個老師是誰,是國立藝專時潘天壽先生的得意門生,他的作品進入《中國當代名家畫集》,通稱「大紅袍」系列,是中國當代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是我終生敬仰而深感自豪的嶽父——普文治先生。他不但使我受到書法藝術的感染和啟蒙,更使我在書法藝術中知道愛、學會愛、得到愛。人生最大的智慧是什麼?是大愛。嶽父藝術生涯中流淌的愛,永遠滋養著我們家人的心田,成就著我們的人生。
  • 越南書法家在街頭揮毫潑墨,寫的竟是拉丁字母,這書法難以欣賞
    越南書法家在街頭揮毫潑墨,寫的竟是拉丁字母,這書法難以欣賞。好多人在欣賞書法的時候,都願意去弄懂書法所表達的意義,如果真的把書法寫成抽象藝術,那就真的是弄巧成拙,讓人無法接受了。中國書法之所以被人廣泛喜愛,就是因為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除了美學範疇之外,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傳達的是一種人文精神。其實現在除了漢字書法之外,在日本、韓國和越南等國家還有一些非漢字書法,尤其是越南,以前作為中國的附屬國,使用的原本就是漢字,但後來他們有了自己的國語「拼音字」,居然寫書法的時候也用起了拉丁字母。
  • 大宏:我天生寫不了書法家的字
    我自己從來沒有寫過書法,怎麼寫。他說:就按照你在畫面上寫的那樣,沒有問題。我說:兄弟不成啊!我平時又不練字,倒也認識幾個書家好友,但從來不攀此道。他們寫字的時候我都懶得看,一是因為自己對書法沒有信心,二是因為我認為的書法家是唐、宋、元、明那樣的格調,我做不了書家,此道太難。
  • 日本作家:為啥大多數中國人寫得一手好字
    資料圖:中國書法從孩子抓起編者按:曾有書法家說,書法於中國人宛如性命,生死相隨。「言志明心,血肉深情。」中國人對於書寫,有不同於別國的執著。常說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張臉。即便在電子設備取代了大多數手寫場景的今天,中國人對字的要求仍未減退。這在我們看來的習以為常,通過日本作家平野啟一郎細膩敏銳的觀察得以放大。
  • 明星韓雪喜歡書法,瘦金體終得宋徽宗精髓!網友:字和人一樣漂亮
    ,正是在這些書法名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明星非常的喜歡中國的書法,比如今天我們介紹的明星韓雪就非常的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並且寫出了書法藝術美!而且還寫出了書法藝術美,說到韓雪的書法作品小七想到了她的瘦金體,那是寫得非常的漂亮,完全得到了宋徽宗書法藝術精髓,看到這裡以後也有很多網友提出了質疑,有的網友認為宋徽宗的瘦金體筆畫太過於纖細,這樣的字體是不適合女子來寫的,那麼韓雪的瘦金體到底怎麼樣呢?很多網友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呢?當大家看到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以後是不是眼前一亮呢?
  • out of the blue可不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每日成語
    / 目——————看到out of the blue許多寶寶靈機一動,就以為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麼問題來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怎麼說?青出於藍勝於藍其實是說徒弟超過了師父,成為大師↓The student has become the master.
  • 《劍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淺析
    最新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國師崔瀺,小師弟陳平安,一方布局問心,一方解題尋路,至始至終大酈討要瓷片之行,不過都是在崔瀺的算計中,也許崔瀺想要看到的便是陳平安真正知道自己的方向,不是儒釋道安排的路,更不是神道安排的路,而是陳平安問心求己後自己選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