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在孩子還未上小學的「學齡前階段」,曾在這個階段的早教過程中,教孩子很多的知識,這其中也當然包括教孩子學拼音。
然而,一些家長難免在教完拼音後,卻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不敢再教孩子英文字母。原因很簡單——由於拼音是由小寫的英文字母演變而來的,一些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把拼音和小寫字母相互混淆,從而不知道「小寫字母」到底該讀成「拼音讀法」還是「英文字母讀法」。
其實,家長的這種疑慮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家長在「學齡前早教階段」教授給孩子的知識內容孩子一生都不容易忘,稍有不慎都怕對孩子的認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誤導。
可各位家長有沒有想過,有一種方法,可以在教完孩子拼音之後,放心大膽地教孩子英文字母,且還不讓孩子把拼音和小寫的英文字母相互混淆。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麼方法呢?
希望下面的內容能夠對家長們有所啟發。
教拼音時,家長最好是用「拼音掛圖」或者一些學拼音的小冊子來教孩子認拼音,每個音讀2至3遍,每日重複幾次,在重複的過程中一邊指著拼音一邊讀,讓孩子不斷強化、深化每一個拼音聲母(或韻母)和相對應的讀音的關聯。家長也可以舉一些音節示例來教孩子進行拼音的拼讀(如下兩圖所示),則非常有利於加深孩子對「拼音」的印象。家長可以抽出大約2至3個月的時間來教孩子拼音。
等孩子把拼音都學好了、記住讀音之後,家長最好隔上半年或一年的時間,當孩子關於「拼音」的概念已經定型了之後,再考慮教孩子英文字母。
教英文字母時,家長可要放下心中的那個「顧慮」了,因為,在教孩子認英文字母時,不妨先「分開來教」——學齡前階段先教大寫字母的讀法,等孩子在小學學習一年半或兩年之後再教給他小寫英文字母的讀法,以防止孩子把拼音和小寫的英文字母相互混淆。
在教孩子認每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時,不建議家長用書市中賣的「英語卡」來教,主要是考慮到「英語卡」裡面大寫小寫英文字母兼有,不利於家長把大寫字母和小寫字母相互隔開教。此時,家長可以自制「掛圖」來教自己的孩子認每一個大寫字母,在上面寫上大寫英文字母的手寫體,並儘量地「寫得大」一些,這樣能夠讓孩子頭腦中有一個關於「大寫字母」的初步印象和概念。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掌握情況來教大寫英文字母,還是要多重複、有耐心地教。
當孩子差一年左右上小學時,可再自製一個「掛圖」來讓孩子把大寫英文字母和拼音相結合(如下圖所示),但是大家要注意,這個掛圖並不是大小寫英文字母的掛圖,而是大寫英文字母和對應拼音組成的組合的掛圖。這個掛圖中之所以沒有V這個字母,是因為無法在拼音中找到V對應的拼音。

有了這張掛圖,家長就可以這樣教孩子:在這一組中,A和a相似(A讀成大寫字母讀音,a讀成拼音讀音);在那一組中,B和b相似(B讀成大寫字母讀音,b讀成拼音讀音)等等。這樣一來,家長不僅利用「分門別類」的方法讓孩子分別對大寫字母和拼音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而且通過大寫英文字母和拼音相結合的方式,有利於讓孩子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似,來在兩者之間建立一個「有機的關聯」,不僅不會相互混淆,還能夠相互促進,讓孩子把英文和拼音都學好。
至於「英文小寫字母」的概念,上小學前則沒必要對孩子灌輸,哪怕等到孩子上完小學二年級或者上小學二年級下半年時再灌輸也不晚。因為,到那個階段,孩子在一次次的作業和考試中,對拼音的概念已經根深蒂固了,這時,已經完全不用擔心孩子把拼音和小寫英文字母相混淆了。
在給孩子灌輸小寫英文字母的概念時,不妨這樣教:a 在拼音中讀成「(拼音)a」,在小寫英文字母中讀成「A」……以此類推。
畢竟大部分小學學校在三年級才教授英文字母,有些用《一年級起始版》英語教材的學校也是小學二年級下半年才教英文字母。因此,家長們可千萬不要覺得這個時候教小寫字母太晚了,畢竟孩子對這些內容掌握得深、不混淆才是最重要的。
總而言之,家長們怕孩子把英文字母和拼音相混淆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小學階段既要學拼音,又要學英語,總不能因為「怕混淆」而讓孩子選擇性地學或不學。只需稍動腦筋,就能想到讓孩子把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識分開、分階段來學,不僅能夠有效地避免孩子「相互混淆」,說不定還能夠讓孩子在「相互促進」之中把兩者都學好!
關注教育,我們一起提高,四海興家教永遠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