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貨車面前,人如螻蟻,車如紙片。大貨車一旦出事故,輕則翻車,重則車毀人亡。
發生事故時,為什麼大貨車看上去像是沒踩剎車,直接就撞上去了?
「不是不剎車,是根本剎不住」
遇到緊急情況剎車後,從踩剎車到車輛完全停下來,中間的距離叫制動距離。
小汽車由於體量小、車身輕,踩剎車之後,很快就能停下來,但大貨車想在短時間內完全停下來,很難。
美國聯邦機動車運輸安全管理局有個說法:
一輛滿載的商用卡車以每小時104公裡行駛,完全剎停的距離要183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而普通轎車每小時100公裡,剎車距離一般是40米左右。
兩者相差了整整140多米。
所以,大貨車在高速行駛的狀態下,即使馬上踩剎車,也要行駛100多米後,才能完全停下車。而此時,前方的車或人只能栽於大貨車車輪之下。
所以很多大貨車司機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都不會急剎車,而選擇輕踩剎車,或者連續剎車,因為急剎車也並不能立即停下來,反而容易翻車,帶來更嚴重的交通事故。
「超載+超速,大貨車的兩大殺手」
影響大貨車制動距離的因素有兩個,一是載重,二是速度。
1)超載越多,制動距離越長
河南農業大學一篇論文顯示:
當車速一定時,車輛制動所需的安全距離與超載率的增加成正比例關係。
也就是,大貨車超載越多,制動距離越長。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當車速保持在90km/h,車子的超載率從50%上升到100%後,制動距離從26.57米,升至53.15米,翻了一倍;超載率達到200%,制動距離增加了106.29米。
有人可能要說了:大貨車會超載那麼多嗎?
千萬別小看大貨車,你永遠不知一輛大貨車能裝多少貨!
超載200%、400%,甚至700%······面對如此龐大的大貨車,真是毫無剎車可言。
2)速度越快,制動距離加長
大貨車超速行駛,會引發2個問題:
● 速度越快,制動距離越長
央視科技頻道曾就「大貨車的速度與制動距離」做過一個實驗,結果顯示:
在貨車空車的情況下,車速40km/h時,貨車的制動距離是14米;而當車速達到60km/h的時候,制動距離為20米,增加了6米。
注意,這只是在空車的情況下,若滿載或超載,甚至超載700%的情況下,僅憑一個小小的剎車,根本攔不住大貨車。
● 速度越快,視角越窄
速度除了會加長制動距離,還會讓大貨車司機的視角變窄。
實驗顯示:
以40km/h的速度行駛下,駕駛人員的視線角度是90°,兩側景物是模糊不清的;而速度達到60km/h時,視線中的兩側景物更加快速移動,模糊的範圍更大,此時駕駛員的視角只有60度左右。
也就是說速度越快、視角越窄、看得見的部分越小,再加上大貨車本身存在的各種盲區,一輛小汽車若突然加塞進來或超車,很可能就被大貨車給擠碎了。
超重+超速,是導致大貨車發生事故的兩大因子。那只要控制好車速、不超載,應該就能避免大部分事故的發生了吧?
並非如此。
「大貨車如果不超載,就會虧本」
在運輸行業裡,流傳著一句行話:「大貨車如果不超載,運輸就會虧本」,所以超重,在大貨車行業裡,是司空見慣的;不超載,反倒成了一股清流。
過路費、違規的收費、罰款,都增加了大貨車物流的費用,而這些費用都必須由司機買單。那降低這些費用,比如降低過路費,是不是就能讓司機多賺錢、不超載了?
那你就小看中國的貨運公司了。
疫情期間,交通運輸部曾出臺了一個聽上去特別棒的政策——疫情期間免收高速路橋費。但一群卡車司機卻叫苦連天:過路費是免了,每噸的運費卻下降了。
「我之前運基本400塊錢一噸,現在就給330。降了70塊一噸,就是高速費。正好等於高速費花的3000來塊錢。」
國家給卡車司機免收高速費的補貼,卻讓貨主鑽了空子。司機的收入並沒有上升,而是貨運公司節約了開支。
人民日報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大貨車如何才能不超載也賺錢」,文章說:
較之「不超載不賺錢」的說法,更精確的描述是:不超載,就沒生意,不答應貨主的要求,就沒有單子。
大貨車司機難不難?難!
開大貨車危不危險?也危險!
不超載行不行?也行,也不行!
如果司機們能一起達成共識,比如拒絕超載,超載就不接單,但同時又能提高價格,這個是最好的結局。起碼在事故發生的環節上又能降低一個危險因子。而相關部門,除了嚴抓大貨車超載超速,也應該更好地從司機角度出發,讓司機們「不超載也賺錢」。
畢竟,生命才可貴啊!
「車行易交通違法查詢」視頻號上新啦~
為你科普更多交規、用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