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的第二個橫琴要來了?珠海桂山島或將填海借地給香港

2020-12-14 騰訊網

眾所周知

香港土地短缺情況日漸嚴重

珠海桂山島填海借地予香港發展的傳聞

最近在社會引發熱議

▲桂山島近年開拓旅遊,吸引不少外地人登島投資興建酒店民宿

贊成者認為,桂山島或可成為珠海的另一個橫琴,但也有聲音對借地可行性提出質疑。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桂山島選址佳,除了可作公營房屋用途外,更可以將貨櫃碼頭遷至島上,釋放更多香港市區用地。

資深城市規劃師、規劃署前署長凌嘉勤說,桂山島是大灣區無可替代的深水貨櫃碼頭選址,「住20萬人的地方可能有其他選址,但桂山島作為長遠策略性發展選址,未必有第二個」,相關城市應該協商共同發展。

民記贊成貨櫃碼頭遷桂山島

早前有消息指中央正研究將大嶼山以南、原屬珠海市的桂山島填海,再借讓給港府興建房屋。消息在社會一石激起千重浪。

7月12日,在香港民建聯舉行的題為「跳出框框覓地尋出路」圓桌會議上,與會的規劃界學者、立法會議員均認為,桂山島選址佳,除可作公營房屋用途外,更可將貨櫃碼頭遷至島上,釋放香港更多土地。

資深城市規劃師、前規劃署署長凌嘉勤指出,自己2018年已曾在內地學術會議提到桂山島填海初議。

他表示,葵湧碼頭40多年前發展,當時選址偏僻,但隨城市發展,現已變成核心地帶,鄰近城市亦面對類近問題,故建議可透過區域合作,搬遷貨櫃碼頭往桂山島一帶。

他又指,港珠澳大橋可作為貨櫃碼頭的主要運輸幹道,興建約15公裡長的大橋連接,依傍桂山島填海建貨櫃碼頭,惟他強調整個項目發展複雜和需時,應及早規劃,並研究包括填海面積、對海岸影響及各地如何合作。

▲往來交通不便可能妨礙桂山島的發展,有議員寄希望於建設海上大橋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指出,桂山島於深圳、香港、珠海及澳門中央,位置上在大灣區中具優勢,而另一優勢是早已開發,並曾大規模填海。

他認為,除興建公屋和貨櫃碼頭外,亦可將本港的監獄、大學設施、高球場等遷往島上,釋放土地改劃作房屋等發展。

暫倡填海千公頃可納20萬家庭

民建聯對上述建議表示贊成,立法會議員梁志祥指出,香港境內填海造地阻礙重重,「明日大嶼」至今仍未取得前期研究撥款,而即使拿到錢做研究,需時起碼三至四年,之後還要向立法會申請工程撥款,存在很大未知數,「最快都要十年才會有眉目」。

他表示,民建聯暫建議於桂山海填海1,000公頃,預計可容納20萬家庭。

梁志祥還認為,若桂山島填海借地予香港,那將是中央送的一份大禮,因為中國的填海技術先進,填海過程不用香港操心,也不用經過立法會去尋求撥款,估計五年內便能興建首批房屋,幫助港人解決燃眉之急。

另一議員陳恆鑌補充,葵湧貨櫃碼頭只佔地數百公頃,若桂山島填海面積夠大,容納碼頭綽綽有餘,亦提供了跨城合作機會。

不過,中國銀行(香港)經濟及政策研究顧問謝國梁認為,桂山島填海面積至少要有5,000公頃才較「好用」,以容納100萬人口,該地日後可用「新社區」概念發展,即大灣區內地城市資格互認,為香港未來30年發展提供房屋及就業等機會。

對於搬遷貨櫃碼頭到當地,他認為難讓中央批准,因涉及關稅不一問題。

港府:樂意考慮任何方案

凌嘉勤解釋,內港的基建發展越來越多,例如跨江大橋、隧道等,無可避免對越來越大的越洋貨櫃船進出造成掣肘,將貨櫃碼頭遷到外海是大勢所趨。

桂山島位處港珠澳大橋以南,是大灣區無可替代的深水貨櫃碼頭選址,應該從更高的層面考慮,透過城市間合作,共同發展,「在『一國兩制』下跨城市合作,對香港、對大灣區會是更好的選擇。」

凌嘉勤強調,在本港「框框」之內的開拓土地建議,包括發展棕地及維港以外填海等,絕不能放棄;至於「框框」之外的開拓發展用地方案,例如桂山島借地發展,應以創新、策略視野,進行客觀務實的研究和協商。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本周三在立法會書面回複議員提問,有關桂山島填海借地給香港的消息時稱,未有進一步確切提案時,政府在現階段難以作具體回應,但樂意考慮任何能有助紓緩土地短缺情況的建議。

桂山島與大嶼山南端相距約三海裡,搭高速船往來大概需要20分鐘船程。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認為,桂山島填海發展還可以搭建橋梁連通港珠澳大橋,不能只靠水路。他相信中央考慮周全,會將有關工程一併完成。

高速船及建橋解決交通

劉勵超昨日(17日)出席電臺節目時回應有關桂山島借地發展的傳聞稱,桂山島相較交椅洲前往香港島更遠,若居民要經常往返香港工作,且只能坐船,交通會出現很大問題;若將該地發展成房屋居住,也要考慮當區居民就業問題,否則就會出現天水圍初期的「悲情城市」。

香港資深工程師鍾國輝早前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指出,理想的填海選址應水較淺、風浪較小、便於與周邊地區接駁。

於有倡議在桂山島填海借地予香港,他坦言,若由內地填海,土地供應或會較快,但從增加住宅及商業用地角度看,在中部水域填海發展「明日大嶼」會更理想,因接駁更方便。

廣東有高校學者認為,澳門已有向內地「借地」和「借水域」填海的先例,若香港要「借水域」填海,相信技術上沒問題,建議粵港兩地可在具體執行上積極探討創新合作模式。

相關焦點

  • 【港聞】香港地產協會欲借珠海桂山島填海造地:正式向社會公布...
    2018年10月,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房地產協會曾倡議與廣東省政府合作在桂山島大規模填海造陸。協會副會長黃俊康當時指出,澳門亦早有向內地「借地」和「借水域」填海的先例,認為技術問題不大,並相信桂山島一帶有潛力打造成「小大灣區」。
  • 港府欲借珠海桂山島填海造屋,仿橫琴模式建「香港城」!
    (桂山島)實際上,早在兩年前,香港房地產協會倡議與廣東省合作發展「大灣區國際商貿互聯港」,開發130平方公裡土地,料可容納350萬人,當中撥100平方公裡地予香港管理,其中就包括珠海桂山島其中,民建聯亦建議在珠海市桂山島填海建造香港城,並將相關土地一併租予香港,租期可考慮較長的時段例如50年,並加入續期機制。香港新民黨在2018年曾倡議港府應向中央政府申請在內地水域填海,並認為於大嶼山以南、珠海市桂山島填海最為合適。若以桂山島作為填海工程基礎,估計可為香港在5年內增加約2,000公頃土地供應,供50萬人居住。
  • 香港房地產協會建議珠海桂山島填海借地給香港以解住房「燃眉之急」
    一直以來,土地供應不足是制約香港發展的一大短板,桂山島填海借地給香港發展的傳聞,頻頻見諸報端。 香港房地產協會9月21日發布報告稱,建議參考新加坡淡馬錫、挪威主權基金模式,在珠海桂山島分三期填海70平方公裡,至2049年完成,為逾70萬香港市民解決住房問題。
  • 點睛桂山島:借地填海,香港地產商眼光的確很「毒」!
    點睛桂山島:借地填海,香港地產商眼光的確很「毒」!胡文香港與內地的深度融合,勢不可擋。在9月香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鄭耀棠提出將租借大灣區30平方公裡建60萬港人新城之後僅僅一個月之後,香港房地產協會倡議與廣東省合作發展「大灣區國際商貿互聯港」,開發130平方公裡土地,料可容納350萬人,當中撥100平方公裡地予香港管理,首期最快3年後上馬。
  • 香港向珠海「借島」開發,填70平方公裡解決70萬人口居住!
    > 則可能被香港「填海借地」 分三期填出70平方公裡 解決香港70萬人口的居住問題 9月21日 香港房地產協會正式公布
  • 香港房地產協會正式公布桂山島「創世新城」計劃
    9月21日,香港房地產協會正式公布桂山島「創世新城」計劃,計劃從2021年開始用28年時間,分三期在桂山島填海70平方公裡,再造一個香港島。由於土地供應不足限制了香港房地產業發展,因此該會提出在珠海桂山島計劃用28年建造時間,分3期合共填海70平方公裡,以發展住宅、醫療安老、教育等用地,當中提供約28萬個公私營住宅單位,供逾70萬人居住。
  • 珠海房價漲幅4000+/㎡!漲幅第一……
    香港借島開發?2021珠海要火! 2021年香港借桂山島開發? 該協會主張開發在香港大嶼山西南約5公裡的珠海桂山島,屆時,將會建公路、鐵路兩用大橋接駁大嶼山。 如果新建公路鐵路兩用大橋,往來中環及尖沙咀僅需20分鐘船程。
  • 珠海、澳門迎來空前大機遇……
    來源:劉曉博說樓市 珠海特區的「40周年大禮包」,終於來了。 最值得關注的利好,主要有兩個:1、可能在珠海的橫琴新區設立澳門證券交易所;2、香港機場將入股珠海機場。
  • 一是黃瓜們的利益,二是一群香港巨嬰
    並且明確要求內地負責填海,填海完成之後,用「合理價格租給香港使用」,香港管理、實行香港制度和法律。比如香港立法會議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也聲稱:(內地劃桂山島給香港)不只解決香港土地短缺那麼簡單,更可以促進整合大灣區,真正發揮一國兩制優勢 。她的意思,不就是在說,如果內地不劃桂山島,香港不能整合大灣區,就不能真正發揮一國兩制!
  • 珠海長隆將在橫琴建2萬間客房
    新華網珠海12月20日電(記者魏蒙)20日零時許,借向當天從澳門經珠海橫琴口岸入境回內地的首位旅客何錦添一家贈送3張旅遊年卡之機,廣東長隆集團珠海區總經理陳捷披露,橫琴口岸實現24小通關後,該集團不但要在橫琴啟動多個新項目,而且要使接待遊客的客戶達2萬間。
  • 研究於橫琴設「澳交所」!珠海將迎來大利好時代
    如果在未來加上澳門中國將會有五個證交所,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將佔據3個:1、香港是高度自由開放的國際金融中心2、深圳是國內的金融中心3、澳門是人民幣離岸的「納斯達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看到了以澳門及其背後輻射的,整個大灣區的前景毗鄰澳門,區位優勢明顯,橫琴具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
  • 暨南大學「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珠海分院及橫琴研究...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李少輝、記者羅勉報導 7月13日,暨南大學 「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珠海)、暨南大學「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橫琴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珠海校區隆重舉行。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袁學東,暨南大學「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胡軍,暨南大學副校長、珠海校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宏,暨南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顧乃華、社會科學研究處處長潘啟亮、對外聯絡處處長梁燕、「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副院長陳亦斌等出席活動,並為研究院珠海分院及橫琴研究中心揭牌。
  • 馬志達:大灣區要靈活融合 澳門和珠海需加深互動
    目前,馬志達主要在三個領域著力:一是文化創意領域,以東西匯項目為平臺,建設文創綜合體;二是金融領域,成立了廣東省首家澳資QFLP私募股權投資企業,將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設施項目、文化創意產業項目提供金融服務;三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這是馬家最傳統的一個產業,已在澳門紮根三十餘年,未來打算將產業往大灣區延伸,目前已在江門接下項目。
  • 長隆集團將投資500億元在珠海橫琴建第二主題公園
    長隆集團將投資500億元在珠海橫琴建第二主題公園 2016-12-(前排左五)與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第二主題公園等8個項目的代表進行籤約 陸紹龍 攝   中新網珠海12月6日電 (鄧媛雯 陳彥儒)珠海橫琴新區6日舉行重點項目封頂竣工及籤約儀式,橫琴新區與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第二主題公園等8個項目進行籤約。
  • 「琴海互娛」——數字時代腳踏澳門,牽手橫琴
    2019年年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向整個珠三角地區釋放了濃厚的政策紅利。被確定為大灣區發展「橋頭堡」的珠海,過去一直走著「小而美」的發展之路,近年也不得不加快速度,以更好立身於這個「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作為珠海,乃至整個大灣區內唯一與港澳陸路相連的國家級戰略新區,橫琴現在更是一片熱土。
  • 珠海橫琴騰飛在即,普通人應怎樣把握這一機會?
    按照頂層制度設計,橫琴未來有望實行分線通關政策,一線關(橫琴與澳門)的管理將放開,二線關(橫琴與珠海)將管住,整個島都是一個海關的特殊監管區,在這個區域內實行特殊的稅收優惠政策確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其與開曼群島、巴哈馬群島頗為相似,這種優勢使橫琴有望成為一個真正的「離岸金融島」。橫琴如今被定位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且開發橫琴上升為國家戰略。
  • 香港澳門西進,大灣區「外環」浮出水面,這個片區徹底亮了
    來源:智谷趨勢澳門特首賀一誠近日提出建設「第二個澳門」,珠海橫琴備受關注。香港的全國人大代表也提出,要在珠海、中山等地擇址,給香港新的發展平臺。圖源:鳳凰網房產也就是說,之前香港人想在珠海投資,出了口岸開車半小時,只能到8公裡外的格力電器附近。等到洪鶴大橋通了,香港投資者20分鐘到20多公裡外的金灣。那時,金灣吸收的香港投資額將有大幅增加。這就為香港、澳門的資金人才技術的「西進」,鋪平了道路。
  • 大灣區發展規劃終出爐,澳門與珠海將在這些方面合作……
    《規劃綱要》在科創較重著墨,將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臺。亦提到支持澳門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臺建設,推進港澳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建設。交通與基建方面,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
  • 與香港近在咫尺的小島卻屬於珠海,輪渡直達島上不需要港澳通行證
    輪渡離開深圳蛇口太子灣碼頭,向著香港方向開去,海浪飛過高速船的鉉窗,在空中變成鑽石般的晶亮,掠過港珠澳大橋,有種逃離鋼筋水泥叢林的感覺。萬山群島又一個小島的探路,選擇的是香港大嶼山附近的海上小島,深圳、珠海過去只需要一個小時的航程,這裡曾經是香港人的度假勝地,但內地遊客卻不知道它的存在。
  • 珠海大橫琴集團、澳門商報一行參觀考察橫琴重點項目
    項目為橫琴首條地鐵橫琴北站上蓋(珠機城軌、接駁廣州、拱北、澳門、珠海機場等,約十分鐘1趟),近距離接駁港珠澳大橋、珠澳高速等,立體交通配套便捷通達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橫琴IFC是世界級灣區CBD金融島首排地標物業珠澳門廊地標之一,目前已有部分企業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