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純粼
中國的出行市場還有發展空間嗎?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但越來越多出行公司的出現似乎都在按照「滴滴模式」進行——燒錢補貼。就像每場以獲取新鮮感為目的的戀愛一樣,這類創業似乎並沒有成熟而合理的長期運營模式。
此外,網際網路公司在供應鏈、車源、合規性方面的短板也使得整個網約車領域乃至出行領域遇到了瓶頸。眼下,隨著汽車製造商的入局,給這一領域帶來了「新模式」。
5月30日,上汽集團旗下享道出行發布旗下另一個業務「享道租車」,專注於為企業級用戶提供出行服務。
數據顯示,這家目前中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自去年12月份發布了出行品牌「享道出行」之後,用戶已經突破160萬,累計完成出行服務超過400萬次,用戶滿意度達96%。
針對新業務——「享道租車」,享道出行CEO吳冰表示,個人出行領域已經有太多的公司,而企業級出行或將成為出行領域的新增長點。
享道租車不僅是上汽集團在出行領域尋找差異化的嘗試,也是上汽集團針對「新四化」戰略的深耕。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享道租車其實並非一個全新業務,其品牌前身為「AVIS安飛士租車」,是上汽集團於2002年和ABG集團(AVIS BUDGET GROUP)共同出資建立的中國首家中外合資汽車租賃公司。
近20年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國際化的管理和服務標準體系,其業務覆蓋上海、北京、廣州、蘇州和深圳等154個城市,服務千餘家企業客戶,是租車市場中的先行者。
這次上汽啟用全新品牌「享道租車」將這塊業務注入,無疑是在表達自己做出行領域的決心和信心。
在享道出行CEO吳冰看來,企業級服務非常有可能是網際網路出行行業的下半場重點。「而上汽集團在過往近30年中積累了歷史和經驗基礎,將此優勢結合到『享道出行』品牌中,可能會和其他出行公司構成差異化的優勢。」吳冰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差異化從何而來?上汽集團移動出行和服務事業部總經理蔡賓認為有4個方面:供給端(運力司機)、需求端(客戶需求)、資金和技術平臺。「享道出行經過這大半年實際運營,發現企業無論是新進入者還是後來者都可以通過這四大要素建立自己的差異化優勢。」蔡賓說。
「享道在供給端強調合規運營,強調司乘平等。不僅保護乘客人身安全,提供高品質的出行服務,依託於後方大量硬體、軟體技術的支撐,對於司機的人身關懷也已經融入到運營整體的流程設計和產品設計中了。」蔡賓介紹。
在消費者需求端,網約車也好、租車也好,蔡賓同意「便宜是驅動力」的說法,但是「光靠便宜建立不了客戶粘性」。上汽集團從原來製造型企業向移動出行產品綜合供應商轉型,建立客戶黏性的手段有很多。
「在品牌初創階段,需要運用低價去刺激消費,但是絕對不會是唯一的方式。享道出行一直追求的是品質、安全,這已經根植到企業整個業務流程的方方面面。享道產品上市時正好是出行企業安全事件剛剛爆發的時候(指滴滴事件),通過學習和自省,我們了解了很多經驗。一開始我們便把品質和安全作為一個產品設計最根本的東西。」蔡賓向界面新聞記者強調。
「燒錢」模式可能會帶來短期用戶量的增長,但回歸到業務的本質,將來依舊需要有清晰的營運模式。
「去年11月份內測的時候,上汽集團在公司內部迎來了一批種子客戶。讓他們先吐槽可以暴露出大量的問題,結果我們真的沒有花錢,一下子就鋪開來了。這說明大家其實是希望一個有品質的運營商加入到這個市場,特別是上海這種大城市,需求越來越細分。有一些希望便宜打快車的,也有一些需要品質出行的,我們在市場初期瞄準了這個市場。」蔡賓表示。
在他的描述中,享道出行通過四大要素賦能原有汽車產業鏈的綜合優勢,技術方面不僅需要車輛本身的技術,還包括定製服務。
從去年推出面向個人出行的「享道專車」,到日前推出面向企業級用戶的「享道租車」,享道出行試圖將這兩塊業務打造成1+1>2的效果。
吳冰向界面新聞記者解釋了享道出行旗下兩塊業務的協同作用。「我們在租車和專車當中能形成大量的協同,比如車和司機的資源。享道租車在過去20多年積累了非常豐富的車、牌照、司機和管理相關的資源和經驗,這種經驗可以賦能給專車、網約車的管理。而網約車在大數據、技術、產品開發、產品更新上的能力又會賦予給享道租車,在提供企業級服務的過程當中,更好地利用這些功能。」
吳冰還提到了一個新概念——客戶協同。例如,能否讓一個客戶在一個平臺上實現不同出行模式自由的切換?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享道租車APP還可輕鬆連結至享道專車APP,幫助企業客戶方便、快捷地預約個人即時用車。
在滿足了用戶、司機的各種需求之後,上汽的出行業務究竟如何盈利?
「出行行業歸根結底是個需要運營的行業。」蔡賓說。上述的業務協同就是運營的一種有效手段。除了讓客戶和司機都有更好的體驗以外,車輛的運營時間越長,分攤的運營成本就越低,這將大幅提升業務盈利的概率。
上汽集團旗下的EVCard用了三年時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分時租賃公司,服務60多個城市,4萬多輛車,500多萬客戶。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EVCard的車源有時也會被共享用於享道出行。
為了提升車輛的利用率和運營在線時長,享道租車不再向曾經的安飛士那樣只涉足3個月以上的企業長期租賃業務。現在,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結構的變化—民營企業佔比攀升,企業用車當中的即時化,預約化,碎片化的需求也會出現,可能是短期的一周,一月的出行服務需求。
吳冰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所以我們在服務好長租企業用戶的同時,開始更加關注圍繞碎片化、即時化和差異化的更廣泛的企業群體的出行需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單獨開發了享道租車APP,這是過去業務當中沒有的。在國外也不太多見,這和網約車本身在中國市場蓬勃的發展和中國年輕一代對於網約車即時需求的習慣相關。」
綜合來看,享道出行試圖運用高品質、高安全性的差異化服務粘住一批用戶;通過將專車、租車業務協同提升整體出行服務的運營效率;通過更符合中國社會的出行場景覆蓋更多的個人和企業用戶。從而,最終實現規模增長和穩定盈利。
而在更宏觀的層面,對於上汽來說,也會在造車時更重視用戶需求,把握用戶數據。逐漸完成從銷售產品到輸出服務的升級,這對於現在家家都在呼籲「從汽車製造商轉型為出行服務商」的汽車行業而言,是一個積極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