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科技扶貧帶動173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2020-12-21 網信上饒


近年來,上饒深入實施科技扶貧工作,持續推進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帶動17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科技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這裡是萬年貢集團會議室,今天,江西省科技特派團水稻團成員劉宗發上門了解企業優質稻品種篩選及應用情況以及企業在申報省市科技項目方面的需求,並給出專業指導意見。

近五年來,上饒紮實推進「江西省科技特派團富民強縣工程」,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督導轄區內12個縣(市、區)45個科技特派團、452名省級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村基層一線,共對接服務180餘家農林企業、專業合作社,提供1500餘次科技諮詢服務,解決科技需求550餘項。

全市各地還不斷完善科技創新平臺建設,2016-2020年,全市申報並獲批建立了10家國家級星創天地,籤約入駐的創業團隊和創業企業累計總收入達到40582萬元,應用新技術、新發明生產的新產品銷售收入達1475.5萬元,創業團隊和創業企業年均銷售額達到2279.2萬元、年均淨利潤898.1萬元,幫助1738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脫貧。

與此同時,上饒還建設了農業科技園,積極發揮其示範帶動作用,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在弋陽,縣現代農業示範園是集瓜果蔬菜種植一體的綜合性種植園區。2017年,政府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63萬元與園區都市菜園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蔬菜大棚,大棚產出收益共覆蓋14鄉鎮1900餘戶貧困戶受益。

目前,上饒已建立了1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以及11個省級農業科技園。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現有的農業科技園區已建成核心區1.3萬公頃,進駐企業460家,吸納本地就業5萬餘人,帶動周邊地區20餘萬農民致富。

(來源:上饒市廣播電視臺)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大八走馬坪:養羊帶動29戶貧困戶脫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大八走馬坪:養羊帶動29戶貧困戶脫貧 2020-07-08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茂南64戶相對貧困戶脫貧!鬥門「造血」幫扶塘邊村
    在牽頭幫扶單位珠海市鬥門生態農業園管委會和各幫扶成員單位的努力下截止2020年5月茂名市茂南區鰲頭鎮塘邊村64戶相對貧困戶已經全部實現脫貧自2016年起,在牽頭幫扶單位珠海市鬥門生態農業園管委會和各幫扶成員單位的努力下,塘邊村精準脫貧工作紮實推進,有勞動能力貧困戶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到14040元。截止2020年5月,塘邊村64戶相對貧困戶已經全部實現脫貧。
  • 三水幹部黃建偉:扶貧路上的追夢者 兩年助41戶貧困戶脫貧
    翻閱他的微信朋友圈,在三水區對口幫扶遂溪縣出發的前一晚,這位來自白坭的扶貧幹部在朋友圈寫道:「做一個快樂的追夢者,我們一起來圓夢。」幫助貧困戶脫貧是黃建偉的夢想,2016年5月9日至今,黃建偉紮根遂溪河頭鎮山域村已有兩年,兩年來,當初的46戶貧困戶已有41戶順利脫貧。如今,他正與山域村的村民們一起,繼續行走在脫貧這條逐夢大道上。
  • 武都馬營鎮:扶貧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通訊員 文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
  • 遼寧朝陽市:扶貧產業挑大梁 帶動17.5萬貧困人口脫貧
    投放扶貧貸款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建設標準化扶貧工廠實現家門口就業,完善產業體系拓寬老鄉增收渠道……隨著一項項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如今,朝陽市已經實現5個貧困縣脫貧摘帽、662個貧困村銷號、17.5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由6.9%下降到0.28%。「多虧黨的好政策,讓咱過上了好日子,現如今腰包鼓了,咱精神頭也更足了!」
  • 不要創業計劃書 只求脫貧效果好 阜陽青年扶貧創業大賽帶動貧困戶...
    在剛剛落幕的阜陽市第三屆青年扶貧創業大賽上,共有100多個項目參賽,涉及特色種植養殖技術、節能環保、農產品加工及銷售、農業社會化服務、電子商務等眾多領域。值得一提的是,有的選手就是「腳上帶泥」的青年農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卻是行家裡手,創業項目容易複製,具有示範帶動效應。
  • 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精準扶貧肖家壠村44戶貧困戶脫貧摘帽
    近日,提及脫貧後的生活時,江夏區湖泗街肖家壠村66歲的陳家先笑得合不攏嘴。肖家壠村全村370戶、1460人,貧困戶44戶115人。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定點幫扶肖家壠村後,局黨組高度重視,每年專題研究精準脫貧工作至少兩次,成立了專門的脫貧領導機構,精準施策、逐戶幫扶,貧困戶收入逐年提高,至2019年底,所有貧困戶實現脫貧。村級集體經濟也從原來的空白,到現在每年僅光伏發項目收入達12萬元。「這主要得益於黨的扶貧政策和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的精準扶貧。」
  • 2152戶實現脫貧!臨沭石門鎮一心一意謀發展,用心扶貧齊攻堅
    「產業扶貧」「光伏發電」「扶貧車間」「扶貧特惠保險」等關鍵詞是石門鎮脫貧攻堅工作的代名詞。近日,石門鎮切實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將扶貧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下足繡花功夫,發揮光伏發電、扶貧車間、特色種植等項目優勢,通過「扶志扶智」「幸福院」等方式,充分帶動全鎮貧困戶整體脫貧。
  • 富民書寫高質量脫貧攻堅「答卷」 貧困戶2019年全部脫貧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段佳琪 8月11日,中共富民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王磊,在昆明市「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上,分享了近年來富民縣脫貧攻堅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他介紹,富民縣常住人口15.65萬人,全縣有貧困村2個,貧困戶841戶2666人,邊緣戶6戶18人,脫貧監測戶6戶17人。
  • 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5097戶16659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堅持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和「五級書記遍訪貧困戶」責任機制;進一步深化「三級結對」「四級掛扶」幫扶機制,持續加大實施「11+3+3」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措施;創新開展「三社聯動」(社會、社工、社區)扶貧行動等,成功兌現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承諾,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5097戶16659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
  • 科技創新 產業扶貧——記江西鮮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江西省鮮禾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以食用菌為核心產業,兼有農業科技示範推廣、農業技能培訓,並開設農產品觀光採摘、養生休閒等農村旅遊項目,是上饒規模最大、江西位居前列的食用菌產品龍頭企業、現代循環農業科技示範園,2017年獲批江西省人社廳就業扶貧示範點的省級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科研合作創建基地。
  • 肥東:扶貧產業園脫貧顯成效
    「像程翠這樣的貧困戶,我們產業園共有11戶貧困戶15人,每人每天最少能獲得80元的務工收入。貧困戶能實現在家門口就業,都十分高興。」產業園負責人魏曉明說。    明智農業合作社的扶貧產業園是該縣利用「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建設而成的,共投入扶貧資金432萬元,產業園面積254畝,2019年度已繳納許井社區大棚租金32.04萬元。
  • 全面小康路上 上饒銀行踐行初心勇擔當
    上饒銀行幫扶幹部初次踏入他的家中時,撲鼻而來的是濃重的黴味,映入眼帘的是灰濛濛、暗沉沉的木瓦居舍,家裡沒有像樣的家具家電,簞食瓢飲,窮困至極。上饒銀行幫扶幹部和駐村工作隊深入調研板橋村的貧困狀況和需求,向總行申請了3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在村內建起四套集中安置房,黃明根和其他五保戶搬入了新居,在公益性崗位上通過勞動,過上了飽暖的日子。
  • 永定下洋「旅遊扶貧」成為扶貧開發生力軍 實現脫貧
    這裡是「全國旅遊扶貧帶頭人「胡軍創辦的旅遊扶貧項目,目前已帶動本村及鄰村的115戶300多人實現脫貧致富。  近年來,下洋鎮發揮土樓所在地的優勢,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目標,通過「能人帶戶、景區帶村」,積極培育旅遊扶貧示範村、示範戶,旅遊扶貧已成為扶貧開發的生力軍。  家住富川村的胡軍早年到深圳特區打拼,後來創辦電子廠。
  • ...奏響脫貧時代歌——紅山區凝心聚力做好產業扶貧脫貧「大文章」
    近年來,紅山區堅持以扶貧工作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用心、用腦、用情、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全力做好責任、工作、政策「三個落實」,緊緊圍繞「花菜糧菌藥」五個產業,通過「引戶入園、社企合作、主副結合、寄養託管、一村一品」五種形式,採取「複合式藥方」對「症」用「藥」,引領產業發展,引導貧困戶增收,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標準,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 ...奏響脫貧時代歌 ——紅山區凝心聚力做好產業扶貧脫貧「大文章」
    「花菜糧菌藥」五個產業,通過「引戶入園、社企合作、主副結合、寄養託管、一村一品」五種形式,採取「複合式藥方」對「症」用「藥」,引領產業發展,引導貧困戶增收,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標準,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取得更有質量的脫貧成果,繪就出更有溫度的振興畫卷。
  • 3年61戶貧困戶全部脫貧!這個村是怎麼做到的?
    站在村裡的脫貧攻堅作戰圖前,坪圍村黨支部書記李遠通向記者介紹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3年時間,61戶貧困戶186人全部脫貧,村集體收入從2015年的4.5萬元增加至2018年的45萬元。去年,貧困戶獲得的無花果集體分紅和入股產業園集體分紅各20萬。  「接下來,我們要做強村集體經濟,今年村集體經濟要力爭突破100萬元,帶著村民一起致富!」李遠通表示。
  • 通許縣厲莊鄉:產業扶貧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王山峰)近幾年,通許縣厲莊鄉緊緊抓住產業扶貧這個關鍵,使產業扶貧挑起了脫貧攻堅的「大梁」,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廣大貧困戶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合作社成長起來。
  • 雲南賓川縣力角鎮:「基地+黨支部+貧困戶」開啟精準脫貧加速度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市賓川縣力角鎮堅持「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的發展思路,通過培育壯大力角鎮貓山石榴種植基地,充分發揮支部黨員的致富帶頭作用,依託石榴產業發展,走出了一條「基地+黨支部+貧困戶」的發展新路子,開啟了精準脫貧加速度。
  • 合心村:消費扶貧帶動貧困戶致富
    (婁底市衛健委駐合心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陳兵為合心村推銷五色糙米)(開展消費扶貧活動)這是婁底市衛健委駐雙峰縣杏子鋪鎮合心村扶貧工作隊消費扶貧的一次活動。這次活動為五色糙米公司銷售五色糙米21萬元;為春輝家庭(養雞)農場銷售土雞2000隻、價值22萬元。在近一年時間內,駐村扶貧工作隊為合心村推銷五色糙米、土雞、土豬等商品共計2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