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幹部黃建偉:扶貧路上的追夢者 兩年助41戶貧困戶脫貧

2020-12-19 佛山在線

「是什麼改變了,我們的容顏,是匆匆流逝的華年,還是再沒歸來的燕……」

這是電視連續劇《馬向陽下鄉記》的主題曲《追夢者》,也是黃建偉最喜歡的一首歌。翻閱他的微信朋友圈,在三水區對口幫扶遂溪縣出發的前一晚,這位來自白坭的扶貧幹部在朋友圈寫道:「做一個快樂的追夢者,我們一起來圓夢。」

幫助貧困戶脫貧是黃建偉的夢想,2016年5月9日至今,黃建偉紮根遂溪河頭鎮山域村已有兩年,兩年來,當初的46戶貧困戶已有41戶順利脫貧。如今,他正與山域村的村民們一起,繼續行走在脫貧這條逐夢大道上。

幫著耕作打開百姓心扉

6月22日,白坭黨政幹部前往湛江遂溪河頭鎮山域村開展幫扶慰問活動。在前往貧困家庭的路上,不少村民紛紛和黃建偉打招呼,黃建偉熱情回應,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也是土生土長的村裡人。

幹練、熱情,初見黃建偉,他就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慰問時,由於村民說雷州方言,黃建偉還臨時當起了翻譯,這一幕在2年前,他自己壓根都不敢想。

2016年5月9日,經過7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黃建偉來到山域村。剛到山域村第一天,黃建偉就找到了山域村黨支部書記殷保文。「請帶我去村裡走走,我要儘快融入村裡。」

 黃建偉在山域村的田間查看冬瓜秧苗。/受訪者供圖

看似簡單的走訪調查工作,並非一帆風順。語言不通,有村幹部當「翻譯」,但村民對扶貧工作的不信任感,卻只能靠黃建偉一點一滴的工作,慢慢叩開村民的心扉。

麻坡村貧困戶陳來富對扶貧工作有些牴觸,黃建偉前後三次跑到他家中都撲了空,得知他在地裡忙著生產,黃建偉直奔田間,幫著陳來富收拾農作物。陳來富家的房子是危房,黃建偉就從危房改造談起,把精準扶貧的政策通過村幹部翻譯給他聽。最終,陳來富在《採集表》上簽了名。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就這樣,在「翻譯」的帶領下,黃建偉花了1個多月的功夫,足跡遍布山域10個自然村,基本掌握了46戶貧困戶的情況。

微實事圓村民微心願

情況掌握了,但扶貧工作又遇到了另一個難題。走訪中,黃建偉發現貧困戶對改善生活沒什麼信心。「要幫他們重拾信心,就要從解決眼前的實際困難入手。」黃建偉說。很快,「愛善」微實事項目應運而生。

通過「愛善」微實事,達成微心願,山域村村民重拾了生活信心。殷勝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當黃建偉把「愛善」微實事活動徵集到的嬰兒及學童用品交到他手中時,殷勝的生活由此發生了改變。

去年,在白坭鎮幫扶下,殷勝種美人椒賺了好幾萬元,把房子裝修一新,過了一個歡喜年。今年,他打算帶著堂兄一起種芋頭,而辣椒種植要觀察市場行情再決定。不知不覺中,曾經自卑、內向、沒信心的殷勝,變成了健談、會看市場的「新」農民。自此以後,殷勝對黃建偉的稱呼從「領導」變成了「兄弟」。

殷勝僅僅是山域村實現脫貧的貧困戶之一。兩年來,46戶貧困戶已有41戶順利脫貧。剩下的5戶貧困戶,黃建偉也在想方設法,爭取幫他們早日摘掉貧困戶「帽子」。

村村戶戶喝上自來水;曾經的爛泥路打鐵仔村道硬底化工程竣工,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山域小學裝上安全門窗、置換課桌……如今的山域村村民享受著扶貧帶來的成果。

滿足了村民的物質生活需求,黃建偉又將目光投向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6月22日,白坭鎮援建黨建教育工程——山域村「紅色傳承站」啟用,這是駐村工作隊組織黨支部赴白坭學習黨建工作經驗後,結合山域村革命活動點「書房仔」事跡建設的紅色傳承站,它集農產品展示、歷史舊物展示、鄉村書屋等為一體,「紅色傳承站」的啟用標誌著山域村終於有了紅色文化陣地。

「作為扶貧幹部,群眾富裕了,被群眾認可,才會快樂。」黃建偉說,作為一名追夢者,扶貧工作做好了,老百姓富裕了,他的夢想才算實現。如今,他正與村民們一起,繼續行走在脫貧這條逐夢大道上。

原標題:黃建偉:扶貧路上的追夢者

紮根遂溪縣山域村,兩年助41戶貧困戶脫貧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馬力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河南汝州市夏店鎮夏西村表彰「最美脫貧戶」和「最美扶貧幹部」
    「以前咱是窮光蛋,現在通過幫扶和俺兩口的努力,現在餵牛十來頭,種地150多畝,前年還把欠人多年的舊帳還清了,這兩年還買了空調、小貨車、拖拉機、旋耕耙,前幾天工作隊還幫我註冊成立了家庭種養殖農場。」6月30日上午,夏西村和汝州市工信局駐村扶貧工作隊召開夏西村脫貧攻堅表彰大會,對李書正等5戶「最美脫貧戶」和劉淑丹等2戶「最美扶貧幹部」進行表彰,汝州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玉傑,夏店鎮黨委書記焦慧濤,該村黨員幹部群眾代表和工信局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同志參加活動,該局還給受表彰的先進個人發落地扇、不鏽鋼大盆、洗衣粉和鐵鍬等獎品。
  • 「我的脫貧故事」從貧困戶變扶貧幹部 我理解了扶貧的責任與意義|...
    我叫羅娜,曾是毛尖鎮富溪村的村民,現在是毛尖鎮人民政府一名工作人員,脫貧攻堅一線的駐村隊員。從脫貧到扶貧,自身的經歷讓我更加理解了扶貧的責任與意義。通過扶貧的好政策,2017年9月,我參加了「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公開招考,考入了毛尖鎮人民政府工作,有了穩定的工作。考上工作後第一件事,我就動員母親主動向村委會提出脫貧申請。脫貧不脫政策,在國家、和黨委政府以及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弟弟妹妹們也都分別考上了大學,接受到了更高更好的教育。
  • 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5097戶16659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江門勠力同心兌現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承諾,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5097戶16659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眾志成城!
  • 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精準扶貧肖家壠村44戶貧困戶脫貧摘帽
    近日,提及脫貧後的生活時,江夏區湖泗街肖家壠村66歲的陳家先笑得合不攏嘴。肖家壠村全村370戶、1460人,貧困戶44戶115人。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定點幫扶肖家壠村後,局黨組高度重視,每年專題研究精準脫貧工作至少兩次,成立了專門的脫貧領導機構,精準施策、逐戶幫扶,貧困戶收入逐年提高,至2019年底,所有貧困戶實現脫貧。村級集體經濟也從原來的空白,到現在每年僅光伏發項目收入達12萬元。「這主要得益於黨的扶貧政策和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的精準扶貧。」
  • 構建精準立體扶貧體系 五糧液助四川興文縣正式脫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大任務。2015年8月以來,五糧液集團組建扶貧開發攻堅領導小組,選派得力扶貧幹部掛職蹲點,捐資進行危房改造,建立產業基地,安置貧困戶就業,開辦扶貧車間,從物資扶貧到精神扶貧,以一系列紮實有效的幫扶舉措,助力定點幫扶興文縣脫貧攻堅。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興文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 上饒:科技扶貧帶動173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近年來,上饒深入實施科技扶貧工作,持續推進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帶動17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科技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全市各地還不斷完善科技創新平臺建設,2016-2020年,全市申報並獲批建立了10家國家級星創天地,籤約入駐的創業團隊和創業企業累計總收入達到40582萬元,應用新技術、新發明生產的新產品銷售收入達1475.5萬元,創業團隊和創業企業年均銷售額達到2279.2萬元、年均淨利潤898.1萬元,幫助1738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脫貧。
  • 扶貧路上書寫青春答卷——記蔡家鎮90後扶貧幹部唐於婷
    唐於婷幫助貧困戶打掃家裡衛生。青春是什麼?對於蔡家鎮扶貧開發中心的扶貧幹部、90後女孩唐於婷來說,青春是一場大考,是一段段破繭成蝶、淬鍊成鋼的故事,並在恆久的歷練之中踐行自己的使命與擔當。2018年2月,畢業於西南大學的唐於婷來到蔡家鎮扶貧開發中心,負責脫貧攻堅工作。一個剛畢業沒有經驗又人生地不熟的女孩下鄉扶貧,工作難度可想而知。可是千難萬難,工作總要開展。面對這場大考,唐於婷迅速調整心態,制定好脫貧攻堅業務及幫扶工作的目標和重點,一步一個腳印,踏實開展工作。
  • 川島鎮:精準幫扶有特色 多措並舉助脫貧
    2016年,川島鎮將彭原歡列為扶貧對象,為其建檔立卡。鎮駐村幫扶幹部積極開展入戶走訪,詳細了解其本人和家庭狀況後,推薦彭原歡到山咀港務局停車場務工。▲2019年,鎮扶貧辦為彭原歡開展危房改造,保障住房安全2016-2019年,川島鎮共落實扶貧專項資金117.8359萬元。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做貧困戶脫貧路上的「小太陽」|六盤水...
    這些年來,我用心用情,做貧困戶脫貧路上的「小太陽」。  花場村三組村民郭貴祥(郭貴祥於2020年因病死亡),2016年前,一家4口居住木瓦房裡,下雨時外面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由於他常年生病,兒子郭太良無法外出務工,讓原本較為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最終因病進入了建檔立卡貧困系統。
  • 「我的扶貧故事」從貧困戶子女到幫扶幹部丨劍河縣岑松鎮南高村駐...
    但幸運的是,我家被評為貧困戶後得到了國家脫貧攻堅政策的大力幫扶,在幫扶單位、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我順利畢業並進入檢察院工作成為一名檢察幹警。  我深知脫貧攻堅、扶貧工作任務的遠大意義,所以當聽到縣組織部派幹部下沉農村的消息後,我第一個主動報名,申請前往基層一線開展幫扶工作。
  • 重慶南川:扶貧幹部履職責 特色產業助脫貧
    名稱:重慶南川:扶貧幹部履職責 特色產業助脫貧發布:2020-03-18 09:41簡介:今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要實現全部脫貧,在南川區石牆鎮樓嶺村,扶貧幹部們早早進入工作狀態,圍繞扶貧事項抓緊時間開展走訪,確保脫貧攻堅工作順利推進。
  • 煙臺扶貧幹部節後第一天:心裡裝的都是貧困戶
    抓源頭促脫貧!5戶貧困戶兩家因交通事故致貧22日早上6:30,在牟平區觀水鎮掛職任黨委副書記的袁聖凱早已從煙臺市區一路驅車,趕往觀水鎮政府,車上,還放著提前從超市買來的10袋湯圓。春節過後第一天,袁聖凱要繼續走訪貧困戶,看看他們的真實生活,了解危房改造情況以及扶貧項目收益,爭取早點摸完底,做到底數清。
  • ​【擔當作為善作善成好幹部】趙元勝:「趙扶貧」一來,群眾脫貧了
    ▼▼▼這麼優秀的扶貧幹部是誰?他就是武宣縣扶貧辦主任趙元勝。(▲ 點擊視頻觀看內容 )扶貧路上的排頭兵「『趙扶貧』來了,我們正說準備去找您呢,有些問題需要諮詢您。」武宣縣東鄉鎮風沿村黨支部書記陳紹斌笑著跟趙元勝打招呼。
  • 中國電信萍鄉分公司:扶貧路上的好幹部王雲野
    扶貧工作期間,王雲野因戶施策,精準扶貧,全心全意帶領村民們脫貧致富,而他也獲得中國電信集團公司「2018年度脫貧攻堅獎創新獎」 、上慄縣「最美脫貧人」等榮譽。產業扶貧,讓村民生活變好 過去扶貧往往和濟困聯繫緊密,一提到扶貧,讓人想到的就是低保救助、送油送錢,不僅幫扶手段單一,而且幫扶效果差。
  • 情系藍田 扶貧路上顯擔當——西安城投集團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工作隊一來,村子美了,村民富了……近期,在藍田縣九間房鎮九間房村,不少村民講述著西安城投集團主動擔當、全心扶貧、改變當地面貌的故事。2016年6月,在西安市駐村聯戶扶貧工作中,西安城投集團(簡稱集團)承擔了藍田縣九間房鎮九間房村、公王村、穆家堰村三個貧困村1242戶4686人(在冊貧困戶65戶115人)的脫貧攻堅任務。
  • 「脫貧攻堅在一線」扶貧路上「姐妹花」
    「仰望天空,腳踏實地」是金城辦城古社區第一書記胡文婷和工作隊員任偉妮寫在工作紀實本扉頁的一句話,扶貧路上,這對「姐妹花」用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內涵。胡文婷和任偉妮是市婦聯幹部。脫貧攻堅號角吹響後,她們下沉基層,與群眾貼近心、一塊忙、一起幹,用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群眾認可。城古社區位於金城辦東部,全村5個村民小組,532戶2480餘口人,未脫貧戶5戶8人,其中,低保戶2戶5人,五保戶3戶3人。
  • 【脫貧攻堅在路上】扶貧路上「比翼飛」
    【脫貧攻堅在路上】扶貧路上「比翼飛」 2019-07-19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駐村扶貧幹部變身蜂農,替42戶貧困戶代養蜜蜂,收入歸貧困戶
    安康石泉縣曾溪鎮油坊灣村,45歲的駐村扶貧幹部塗應輝成了蜂農。春天,休眠一冬的蜂王開始產卵繁殖,塗應輝要在兩個來月的時間裡,分出200多箱蜂。 200多箱蜂已有人訂購,賣出去後村裡42戶貧困戶,每戶一年1500元的分成就有著落了。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苦與樂隨行|匯川區交通運輸局幫扶幹部...
    我叫餘明軍,是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交通運輸局的一名普通幫扶幹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2015年以來,我先後到團澤鎮四合村、高坪鎮聯豐村、芝麻鎮高原村結對幫扶4戶,回首6年的扶貧路,在苦與樂之間一路走來,虔誠而又執著。
  • 3年61戶貧困戶全部脫貧!這個村是怎麼做到的?
    過去3年來,深圳大鵬新區駐村扶貧隊出臺多項舉措,通過產業扶貧和就業脫貧激活脫貧攻堅內生動力,產業分紅讓貧困戶有了固定收益,就業獎勵形成正向激勵機制,使貧困戶從「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  站在村裡的脫貧攻堅作戰圖前,坪圍村黨支部書記李遠通向記者介紹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3年時間,61戶貧困戶186人全部脫貧,村集體收入從2015年的4.5萬元增加至2018年的45萬元。去年,貧困戶獲得的無花果集體分紅和入股產業園集體分紅各20萬。  「接下來,我們要做強村集體經濟,今年村集體經濟要力爭突破100萬元,帶著村民一起致富!」李遠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