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好吃懶做色心不改,為什麼觀音菩薩還要選他進取經團隊?
豬八戒集貪嗔痴色,為何取經隊伍中還要選擇他?
豬八戒是《西遊記》中的重要主角之一,他好吃懶做,色心未泯,還曾多次提出散夥。
觀音菩薩領取佛祖取經法旨後,選擇了取經者唐僧和三位徒弟保護他,還找到了合適的腳力。
孫悟空三兄弟法力高強,且的犯了事的神仙。孫悟空的實力就不用說了,天上地下,五湖四海他都去得,還練成了銅頭鐵腦,長生不死之身,更可貴的是對取經大業忠心耿耿。沙和尚自受菩薩大恩,跟隨唐僧之後,也是勤勤懇懇,一心一意保護唐僧牽馬勞碌。豬八戒雖然挑擔有功,卻不是誠心向佛,一路走來,他想的都是散夥分家,挑撥離間。
觀音菩薩之所以選擇豬八戒,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豬八戒有天庭背景,他本是天蓬大元帥,在天界的地位是很高的,甚至在真武大帝之上,統領八萬水兵,算是天庭的高層領導。他對天庭的了解是孫悟空和沙和尚無法比擬的。另外豬八戒和道祖太上老君的關係也不一般,他的兵器九齒釘耙就是太上老君和天兵天將親自打造的。
其次,觀音菩薩選擇豬八戒,意在警戒和考驗唐僧。觀音菩薩利用豬八戒的貪嗔痴色,一路敲打,也是時時警戒唐僧,讓他時時謹記佛門大戒。同事他也在考驗唐僧教導徒弟的耐心和取經的決心,豬八戒多次提到散夥,唐僧卻矢志不渝。
最後,觀音菩薩選擇豬八戒也是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佛度有緣人,觀音普度眾生,豬八戒當然是其中之一。但可惜,豬八戒直到靈山,還是不改色性,最終被佛祖作為反面典型,告誡祝聖。師徒四人中,豬八戒排在第三,卻成就最低。其他三人都成就了大職正果,只有豬八戒沒有,這就是佛祖對他最終的安排。